中医健康网

中学生肥胖调查问卷(小学生肥胖调查)

浙里高中生情报站 0
文章目录:

肥胖占比最高的竟然在这个年级!杭州一城区学生体质监测

#杭州身边事##杭州圈##教育#前两天,滨江区教育局启用了师生“运动码”,一块跳动着各类数据的“滨江区教育活动云管理智慧大屏”也正式亮相。

在这些跳动的数据中,出现了一些有趣的数据结论:从BMI值的分布情况来看,各个年级段中,女生“正常”体质占比均高于男生,初中三年级是各年级“肥胖”体质占比最高的年级。

为什么女生比男生“条杆儿”好

这份体质监测的数据,来自全区中小学生的最新体质现状。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滨江区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分三次进行了体质调研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身高、体重、每天的运动时长、睡眠时间等。

从数据上看,女生的BMI值(简称体质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正常率都在50%以上,而各年级男生的BMI正常率要普遍低于同年级女生,两者相差5-10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应的,男生出现体重偏低或超重的情况,也比女生要多。

这是什么原因?滨江区一位小学校长拿到这份数据后,觉得很有意思,他从多年的教学管理角度给出了一些自己的分析:

直观上来看,小学阶段女生普遍个子比男生高,且女生在小学阶段相较男生更早地进入发育状态,身高长得比较快。按照BMI值的计算公式:BMI=体重÷身高2,女生的数值会更偏向正常值;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女生的自制能力和对体重的管理能力,相对来说比男生要强一点。另外,男女生家长的教养方式也有区别,不少男生家长会觉得,男孩子多吃一点、壮一点无所谓,因此校园里的“小胖墩”也总是男生偏多一些。

此外,数据显示每个年级都有不少“偏瘦”的学生,除了遗传因素外,孩子的挑食问题也值得关注。

“实际上,很多孩子比较挑食,家长也没有想要改变他的饮食结构。孩子在学校里吃的少,回家后又这个不吃那个不吃,所以就比较瘦小。也有一部分孩子,其实吃的很多,但没有到生长的节点,所以还是‘小豆芽’的样子。”

初三是“肥胖”占比最高的年级

在各年级男女生体质情况的数据对比表中,初中三年级的“肥胖”体质是各年级中占比最高的。

看到这个数据,一位初三毕业生的妈妈连连点头:“我家儿子就是这样的,半大小伙子吃穷老子呀!”这位妈妈说,孩子初三阶段其实运动量一点也没少,为了体测,每天学校里的体育锻炼时间从不打折扣,但运动量大了,孩子胃口也大,能量补充也会相应增加。后续学习压力增大,也会导致胃口大开,吃得多、吃得快、吃得猛,体重就自然上去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初三阶段不管是学校还是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关心都很足。比如我们学校初三的家委会,自发为孩子采购每日的两餐点心,补充体能,这样一周五天下来,就多了十餐点心。作为家长呢,在学科上没有太多能够辅导的了,就想着把饭菜准备得丰盛一点,营养更好一点,盼望着孩子能多吃两口。吃好了、吃饱了,说不定成绩也会好一点。”

这位妈妈的说法也得到了几位校长、老师的认可。一位校长说:“到了初三之后,家长总想着要给孩子补一补,有时候作业做得晚一点,家长还会提供各种点心、夜宵,加上初三孩子们体型大起来,胃口也自然上去了。”

另一位校长提到一个词——不劳而“肥”。“初三学生本身身心承压比较大,很容易通过吃来缓解,加上久坐学习、课业负担等,相较其他年级更易于发胖。”

近六成小学生晚睡是受家人影响

这份体质监测数据,还对区内各学段的睡眠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暑假期间,61.3%的小学生在21:20-22:00就寝,这个比例到初中时下降到了44.4%,有近五成的初中学生在22:00之后就寝。

至于晚睡的原因,小学生“受家人晚睡影响”的比例达到了57.2%,“看电视、使用电子设备娱乐”是小学生晚睡的第二大原因。而到了初中,这依旧是学生晚睡的主要原因,只不过“看电视、使用电子设备娱乐”跃居初中生晚睡原因的榜首。

各年级中,一年级、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平均睡眠时长8至9小时人数占比最高,二年级和三年级睡眠时长9至10小时人数占比最高,初中三年级学生睡眠时长不足7小时的学生占比最高。

“从调查收集上来的数据来看,暑假里学生的睡眠达标情况并不是很理想,考虑到暑假里作息时间不如在校时规律,同时家长和学生状态比较放松,所以晚睡的情况比较多。”滨江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计划再一次进行学生的睡眠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将反馈给各学校,便于后续各校进行针对性的研判和调整。

在校生各个阶段的规划还是很重要的,不仅要计划学习还要兼顾健康作息,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有关科学学习以及考试相关资讯。一起从容应对升学。

【往期推荐】

初三大事件曝光!2022杭州中考生必须知道的时间节点!建议收藏

杭州市民办高中盘点(下篇)!初中生家长必收藏

杭州市民办高中盘点(上篇)!初中生家长必收藏

杭州初中生,学习资料该怎么选?杭二大神都在刷这本!收藏起来

裸考不易!民办压倒性优势?杭城前三所重高的分配生都来自哪?

分配生比例85%,摇号上高中,这座城市早就开始了!杭州还远吗

96.2%受访家长认为应提高对青少年肥胖的重视

“小孩子胖没关系”“胖乎乎的更可爱”“长大自然就瘦了”……面对青少年肥胖,不少家长都存在认知误区。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979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小时候胖嘟嘟的更可爱”是家长最常见的错误意识。96.2%的受访家长认为有必要提高家长对青少年肥胖的重视。

北京市民张秋节(化名)的儿子刚满5个月,她感到很多家长对小孩肥胖都持有错误看法,觉得小孩越胖越招人喜欢,使劲给孩子喂奶粉、加饭量,生怕孩子吃得少了。“经常看到有的小孩胖成了‘米其林轮胎’,非常夸张,家长还以此为荣,觉得是自己小孩吃得好。其实胖嘟嘟和肥胖是有很大区别的,肥胖对孩子以后身体发育有不良影响”。

面对孩子的肥胖,不少家长都没有足够重视,甚至存在认知上的误区。本次调查显示,“小时候胖嘟嘟的更可爱”(31.7%)是家长最常见的错误意识,其次是“胖说明营养跟得上”(26.5%)。其他还有:“孩子还小没长定型,胖点没啥事”(24.6%),“等长个儿时自然就瘦下来了”(15.9%)。

高三学生家长李春觉得,很多导致孩子肥胖的问题,家长完全可以做到干预、纠正,但因为没有正确的认知,有时反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96.2%的受访家长认为有必要提高家长对青少年肥胖的重视程度。

河北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张晓伟感慨,家长在青少年肥胖方面存在错误认知的情况太常见了。“我们做的一个课题是肥胖儿童家庭整体干预模式的研究,这项研究拿了河北省医学科技一等奖。我们发现孩子‘胖’的第一责任人就是家长。为什么呢?首先,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多吃点无所谓,让孩子敞开了吃。其次,孩子超重了、肥胖了也觉得无所谓。”张晓伟提醒,如果孩子的体型或体重超过一定指标,就要引起高度关注,采取措施来干预。

他提到,很多家长认识不到孩子现在胖对将来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好就行,身材以后再调整,错了。比如同样是五年级的孩子,普通孩子体内可能只有100万个脂肪细胞,而肥胖的孩子还可能多长出来50万个脂肪细胞,为将来储存更多脂肪。青少年发生肥胖,除了增加脂肪细胞的体积外,还增加了脂肪细胞的数量。将来成人之后,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这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风险更高”。

(洪静澜对此文亦有贡献)(记者 杜园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初一孩子血压高达150/80 芝罘学生体检五分之一超重

近期,烟台芝罘区疾控中心正在部分中小学校开展“学生超重、肥胖干预”工作。根据2017-2018年的学生体检数据,筛查出学校肥胖、超重的学生花名册,对该部分学生定期进行体质检查和健康干预,对师生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希望改善这些学生的健康状况。

许多研究资料证实,儿童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心理疾病的危险因素。肥胖儿童高血糖检出率为66.6%,高血压患病率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9倍,成年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儿童的2.7倍等数据非常惊人,孩子成年后易患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并且肥胖儿童易产生自卑、内向、抑郁等不正常心理状态,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疾控中心和学校卫生老师定期对这部分学生测身高、体重、血压、胸围、腰围、臀围等指标,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对这些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定期请营养专家进学校举行健康讲座;学校通过班班通、校园广播、黑板报、班会等各种途径灌输、渗透健康生活方式理念;学校加强阳光体育锻炼,保障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他们还与家庭签订《健康承诺书》,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健康处方》等材料,希望家校共同协作,从改善学生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习惯入手,变静为动,优化肥胖易感环境入手,引导青少年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此次干预工作还将适时开展一次肥胖防治知识问卷调查,以了解干预效果。在芝罘区某初中学生的体质监测中,工作人员发现,五分之一的孩子体重超标,并且血压偏高的学生绝大多数是肥胖和超重的孩子。甚至多名初一的孩子身高170厘米,体重将近100公斤,血压高达150/80,工作人员一度怀疑血压计有问题,调换血压计反复测量四次,血压依然是150/80,10多岁的孩子体重之重、血压之高令人触目惊心。

疾控专家强烈建议: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生活环境,培养孩子们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孩子科学减重,增强体质。如果孩子体重、血压居高不下,建议带其到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