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微创减重手术费用(肥胖手术减肥效果怎样)
都江堰首例腹腔镜减重手术,230斤胖友微创减重成功!
夏文凤 华西社区报记者 沈悦
9月23日,都江堰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为一名重度肥胖症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减重手术。这是都江堰市开展的第一例腹腔镜减重手术,标志着都江堰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在腹腔镜微创技术领域取得新进步。
据悉,男子罗亮(化名)34岁,体重达115公斤,身高183cm,体重指数34.3kg/㎡。重度肥胖严重影响他的生活质量,他系鞋带都蹲不下去。加上他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等多种疾病,给罗亮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都说跑步减肥,我根本跑不动……我有两个很胖的朋友,什么方法都试了,一点没减下来,后来还是做手术减的。他们体重基本都下降有80-100斤。”罗亮不想走他两个朋友曲折的减肥路,遂到都江堰市人民医院代谢减重门诊询问减重手术相关问题,希望通过手术干预达到理想减重效果。
罗亮入院后,医院特别重视,立即组织讨论该例减重手术的相关事宜,成立以科室副主任刘太平为组长的减重小组,制定缜密的手术、治疗、护理方案。充分完善术前准备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教授杨华武亲临指导。团队通过在患者腹壁上打三个小孔完成腹腔镜下胃袖状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次日下床活动,恢复进水,术后4天康复出院。
据主管医生王海龙介绍,罗亮的肥胖属于中心性肥胖。肥胖症的危害可累及全身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增加死亡风险。由于过多脂肪组织的质量作用和直接的代谢效应,肥胖会与糖尿病、肝脏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200多种慢性病发生关联效应,且与18种癌症风险呈正相关。
减重手术通过腹腔镜微创的手术方式减少胃的容积或小肠改道,从而减少患者食物的摄入和吸收,改善患者的内分泌环境,达到降低体重的目的。王海龙提醒,减重手术仅是代谢减重治疗的一部分,术后的饮食、运动及定期随访同样关键。若患者依从性差,术后有可能出现反弹及其他问题。患者需在术后定期进行门诊随访,评估术后恢复情况及各种并发症改善情况,根据专门的个体化营养食谱及运动处方自我管理,才能长期获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668斤“胖友”来济减重 20岁小伙目标200斤
身高1.81米,体重高达668斤……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迎来了超级胖友——20岁的王浩楠。根据测量,王浩楠的体重指数高达102kg/㎡,是截至目前体重最高、体重指数最大的山东胖友,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山东第一胖”。同时,他的体重超过了目前媒体报道的国内所有“第一”胖友的体重,或是新的“中国第一胖”。
王浩楠在医院接受身体检查
体重668斤的直播网红
“我的胖不是一口气吃出来的,而是从小胖到大的,从读小学开始,就是班里最高最胖的。”出生于1998年的王浩楠说他生在莱芜莱城区的一个村庄,出生时有8斤多重。
因为胖,王浩楠初中时被选送到山东体院练习摔跤和柔道,在体校待了4年,也拿过不少奖项。2016年从体校毕业时体重已有三四百斤。近两年,王浩楠的体重突飞猛进地增长,如今身高1.81米的他,已经重达668斤。
“一顿饭吃三四个馒头,最多也不过四五个,我觉得我就是喝凉水也会长胖的那种。”王浩楠笑着说,他的饭量并不是很大,但却噌噌长肉。
从体校毕业后,王浩楠一个人在外租房子住,因为胖,没有人雇佣他,平时收入主要靠网络直播。据了解,王浩楠制作的小视频很受欢迎,他最新的一个小视频拍摄于齐鲁医院,他穿着异常宽大的病号服,摇摇摆摆转了个圈,配文“为了自己以后要加油”。不到24个小时,已有8.4万多点击量。
王浩楠告诉记者,此前他常以“灵活的胖子”自居,并没有考虑过减肥,可这段时间以来,他的行动能力已经大不如前,走不了几步路就累得不行,因为这样,他才想着到医院来减肥,“争取减到200斤吧!”
医护人员给王浩楠量腰围
脂肪层太厚彩超看不穿
29日,王浩楠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了一系列检查,包括心脏彩超、肺部透视、肝胆胰脾肾彩超等。
上午9点半,记者跟随王浩楠从病房去做心脏彩超。几分钟的路程,王浩楠已经气喘吁吁。到达彩超室,医生好不容易为其选择了合适的体位,他却不敢上床去坐。
“这床能不能撑住我啊?”一改先前幽默的模样,王浩楠的神情里有了紧张。在医护人员再三劝说下,他才在床的一侧坐了下来。
为其做检查的,是齐鲁医院心内科知名专家、主任医师张梅。“一般体位是左侧卧位,而他躺不下,我们只能从他胸壁较薄的地方入手,脂肪太厚超声波无法穿透。”张梅说,一个平时仅需5分钟的检查这次花了20分钟,还是有一些指标无法检测到。检查结果显示,王浩楠心脏收缩功能还算正常,但结构已经有改变,左心房扩大、室壁增厚,将来可能诱发心衰等很多心脏问题。
紧接着,王浩楠又去做了胸透和肝胆胰脾肾彩超。检查发现,他已是重度脂肪肝,胆囊相对正常,胰腺稍微能看到一点,脾脏就看不清了。
遗传和后天习惯共同导致肥胖
王浩楠的主治医生刘少壮介绍,人体正常的体重指数是18—24.5kg/㎡,而王浩楠的体重指数已经高达102kg/㎡。受肥胖影响,他除了行动不便,还有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晚上睡不了,白天又嗜睡,睡眠是颠倒的。好在还算年轻,没有太严重的心肺功能损伤。
“他在两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应该对肥胖进行干预。”刘少壮说,因为这些并发症,王浩楠的预期不是很好。毕竟,肥胖是百病之源,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严重的肥胖可以使人预期寿命减少8年,而以健康状态生存的年限可能会减少将近20年。
至于王浩楠肥胖的原因,目前还没有最终的结论,但刘少壮指出,肥胖原因从来不是单一的,王浩楠身上有遗传因素,其父亲也是一度肥胖,但王浩楠后天吃得多、运动少,加上睡眠颠倒导致植物神经紊乱,都是造成他肥胖的因素。
对于王浩楠的治疗,刘少壮介绍说,首先会用内科的方法帮其脱水,改善其心肺功能,然后再进行减重与代谢手术。减重与代谢手术已有70余年的历史,是肥胖患者获得长期减重效果和彻底缓解糖尿病唯一有效的方法,每年全球微创减重与代谢手术总量超过60万例。至于费用,将免除占整个手术花费40%左右的耗材费用,共计2万元左右。
●相关新闻
山东学生体测将多一项“体重指数”
日前,《山东省国民营养计划(2018—2030年)》(以下简称《计划》)公布,我省将实施五大营养行动,针对不同人群面临的营养突出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将国民营养、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纳入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考核指标。
在学生营养改善行动中,制定不同年龄段在校学生营养食谱指南,指导学生营养就餐。实施学生超重、肥胖干预,将体重指数纳入全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内容。
在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中,建立老年人群营养健康管理与照护制度,逐步将老年人群营养健康状况纳入居民健康档案,在老年人保健服务中纳入营养工作内容。
在临床营养行动中,探索构建覆盖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营养诊疗服务体系。推动营养相关慢性病的营养防治,建立从医院、社区到家庭的营养相关慢性病患者长期营养管理模式。
此次《计划》在目标设置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计划设置了14项量化指标,我省设置了15项,其中7项指标严于国家,比如,2020年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国家控制在12%以下,我省控制在4%以下;2020年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国家要求达到50%以上,我省提出达到85%以上等。
减肥难?内镜减重治疗来帮忙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脂饮食的过多摄入和体力活动的明显减少,使得肥胖症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向人类袭来。肥胖不仅会影响形体美、给生活带来不便,更重要的是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加速衰老和死亡,因此必要时需要通过医疗手段进行干预和治疗。4月17日,由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等权威机构共同主办的2021年全国内镜微创减重学术会议于贵州遵义正式召开。
目前,由于国内对肥胖的认识和处理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医学层面讲均手术治疗,缺乏多学科参与的治疗模式,内镜减重治疗几乎是空白,因此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内镜减重的相关话题所展开。会议重点以学术研讨为主,参与方均为各省市三甲医院减重领域专家,而糖吉医疗作为专注于代谢性疾病无创置入产品的研发与临床研究的高新技术企业,因其针对肥胖问题采用支架内镜置入的创新技术刚好有望填补内镜减重治疗领域的空白,且糖吉医疗“胃转流支架系统”置入术首例临床试验已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获得成功,故其成为本次大会唯一受邀讨论方,与其他参会方一起,共同就糖吉胃转流支架在减重领域的临床效果及内镜技术在人类减重事业的发展前景展开了现场研讨。
会议开幕后,首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张澍田的主持下,由北京、南京、天津、呼和浩特等多家三甲医院一起,举行了“胃转流支架系统置入控制肥胖临床研究”的多中心启动仪式。张院长表示,“胃转流支架系统这项新技术正是我们目前的医疗领域所空缺的,未来该术式若能在我国全面展开,或对我国肥胖人群调治及代谢性疾病控制、打造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胃转流支架系统”是旨在通过无痛无创胃镜置入控制体重的新手段,可用于改善受试者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病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为此,在张澍田院长的邀请下,从事生物医用材料研究12年、拥有多项国家项目主持经验的浙江大学材料学博士——李博士对“胃转流支架系统”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介绍。胃转流支架系统,是一种在胃镜下放置,基本无创,且可以取出的医疗装置,其发挥疗效的原理是:借鉴Roux-en-Y胃旁路手术的原理,通过胃镜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置入一个套管隔离食糜。置入后,来自胃内的食物由套管腔内通过,胆汁及胰液隔离在套管外,使得胆汁胰液和食物“分流”,阻断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
会议现场,张澍田、邹晓平、张能维、王邦茂、苏秉忠、廉东波、陈鑫、候叶廷、周林等多位国内代谢性疾病领域三甲医院专家针对糖吉医疗“胃转流支架系统”在各医院所开展的临床试验情况进行了深度研讨,希望能够通过数据互通,进一步探索该支架系统在临床方面的实施成效,助力我国内镜减重及代谢性疾病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另外,本次会议的另一项重点议程,是对于《2021医学内镜减重指南》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鉴于糖吉医疗“胃转流支架系统”作为新型减重控制手段已经开展了临床试验,且有望实质性改善肥胖人士的减重体验,因此该项目也将被记录进指南之中。此类新型项目在社会上的应用与成效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据经合组织(OECD)的报告显示,在经合组织国家中,治疗因超重引起的疾病的费用约占卫生总支出的8.4%。目前,全球人民由于肥胖引起的多种健康问题不容小觑,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更加先进、高效的内镜减重治疗技术更是亟须深入探索的。关于糖吉医疗此次会上所介绍的“胃转流支架系统”,作为内镜减重领域的一种技术创新,该技术如果能够得到广泛应用,将有望开启代谢疾病可调治的全新时代,对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减轻社会经济负担也将具有重大价值。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