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幼儿园肥胖度计算公式(幼儿园肥胖率不能超过多少)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儿童肥胖有了新标准

来源:人民健康网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小时候胖点才可爱,到了青春期长个子,体重自然恢复正常。然而到了青春期,很多“小胖墩”不仅没瘦下来,反倒被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肥胖伴发病找上门。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高珊表示,儿童肥胖是一种病,需要及时干预,拖不得。

不少家长疑惑,孩子胖到什么程度需要看病?近日,中国妇女儿童肥胖控制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儿童代谢健康性肥胖定义及筛查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给出了答案:身高体重比值(身高体重标准表中有明确指示)超过95%的同龄人,需要到妇幼保健机构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当喂养导致的儿童肥胖。

我国是世界肥胖儿童最多的国家,最新的第四次营养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全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10年时间增长了2倍,达到5300万。究其原因,与摄入过多高糖饮料、不健康加工食品以及运动少有关。尽管如此,此前在儿童肥胖就诊方面,我国一直没有统一标准,很多肥胖儿童因此延误甚至忽略就诊。本次颁布的专家共识首次对肥胖儿童就诊标准做出明确规定,2~10岁的儿童,当身高体重比值超过90%的同性别同龄人时属于体重超标,超过95%的同龄人时属于严重超标;10岁以上儿童,除了持续监测体重指数,每年还要定期检查血糖、血脂、肝功、血压,一旦出现异常要尽快就医。

高珊表示,之所以很多肥胖儿童到了青春期还瘦不下来,是因为生活习惯是从幼年期形成的,如果从小就有不好的饮食习惯,长大后不仅难以自动改好,反而更胖。临床发现,有些还没成年的孩子就已经因肥胖导致高血压。儿童期肥胖比成人肥胖危害更大,会引起性发育障碍、个子矮小、运动障碍等。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肥胖者,有75%的概率成人后依然体重超标,发生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是普通人的2~4倍。

不同地域不同性别年龄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差异,单靠家长肉眼很难分辨孩子是只需自行对生活习惯改善以减重,还是达到了需要就诊的程度。高珊表示,一方面,家长要重视孩子在幼儿园、小学每年进行的体检结果,如果查出有肥胖超重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另一方面,建议家长读懂生长发育曲线图表,辨别孩子在同龄人中的发育程度。

为帮助孩子更好控制体重,高珊给出了不同年龄段的防控重点。

0~2岁,家长应对照身高体重发育曲线表定期监测,如果体重短时间内异常快速增长,可能合并先天性疾病,需及时就诊。

2~10岁,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让其少吃零食、甜食,少喝或不喝甜饮料,保证充足睡眠和运动。如果肥胖也不要过于担心,此阶段可塑性强,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基本可以逆转肥胖。

10~18岁,孩子在外自主选择饮食增多,家长要做好饮食教育,让其少吃垃圾食品,如有肥胖和肥胖伴生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

世界防治肥胖日 ▏一群幼儿园娃发出灵魂拷问:为什么会变胖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余浙燕 鲁燕 沈小丹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河庄幼儿园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健康路上,拒绝负‘重’前行”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幼儿对肥胖的认知能力,让幼儿能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坚持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

近年来,儿童超重和肥胖人数呈持续上升趋势,这一问题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为什么会变胖呢?

大班段的孩子们带领我们一起寻找肥胖真相。他们围绕“为什么会变胖”主题和爸爸妈妈一起展开调查,瞧,这是他们的调查表:

看来影响肥胖的因素有很多,当然,预防肥胖的方法也不少。来看看孩子们控肥的对策吧!

小班段的老师将绘本故事应用于健康主题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们了解预防肥胖的方法、感知体重与健康的关系和能表达自己对肥胖的认知。

大班段孩子们制定了合理的一日作息表,以告诉大家从小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并提醒我们:别让肥胖成为健康路上的绊脚石!

健康饮食是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中班段的老师通过“一堂健康课”让孩子们了解肥胖的危害、知晓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和承诺健康饮食(如坚持每天吃早餐、不喝碳酸饮料、不吃洋快餐、不以糕点取代主食等)。

课后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用绘画的形式描述出来,以帮助大家记住预防肥胖的好点子。

老师安排孩子们每日体育运动最少1小时。

保健老师每周对部分孩子进行集中运动。

预防儿童肥胖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家园合作,健康路上,我们要让孩子“轻装上阵”,拒绝负“重”前行。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能健康快乐成长!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2021儿童标准体重自测!过胖影响发育和健康!(建议收藏)

作者:晨妈

来源:妈妈手册(ID:jqfans)

前几天,微博刷到“上海一幼儿园为小胖墩制定减肥计划”的热搜,引发家长们的热议。

看着这么多小孩子认真做运动的模样,说实话,晨妈感到好笑的同时,也愈发意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

现在的小孩越来越胖了。

根据2017年发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率不断攀升。


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率由2.1%增至12.2%,肥胖率由0.5%增至7.3%!

若不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到2030年,肥胖儿童基数会变得更大!

别说数据了,有时在小区随便晃上一圈,或者在校园门口看来往的小孩,不说十个娃九个胖吧,但一半以上都不瘦。

一个个敦实的模样,绝对倾注了家人们无尽的疼爱。

前几天,买东西时看到店老板女儿小小的身躯,承受着超乎年龄的重量,没走几步,说话都有点喘了。

看那情形,店老板肯定没少让孩子吃炸鸡~

不仅父母们疼爱孩子,下意识让孩子多吃,很多时候,家里的老人也是孩子肥胖的重要助攻:

你看我大胖孙子多可爱,吃得可好了;

你家娃也太瘦了吧,没我家娃敦实~

听听这些“以胖为美”的想法,不禁为他们家的娃感到担忧,因为小孩的过度肥胖真的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判断孩子是否肥胖

讲肥胖的危害之前,先和大家说下判断孩子肥胖的标准。

因为有些孩子只是看起来胖一点或壮一点,但还未达到肥胖的标准。

至于具体如何衡量孩子是否超重呢,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世卫组织建议使用的评估标准:BMI(体重指数)。

BMI=体重(Kg)÷身高(m)²

再详细划分年龄和性别的话,可参考之前卫健委发布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用于筛查6岁~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是否超重或肥胖。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一个男孩12岁,身高1.5米,体重50kg,那么套用公式就是:

BMI=50÷(1.5)²=22.22,对照表来看,介于超重和肥胖之间,那这个男孩就是超重,而不是肥胖。

当然,对照到学龄前儿童,运算公式也有所调整——

  • 1-6个月: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 月龄×0.7

  • 7-12个月:标准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 月龄×0.5

  • 1岁以上:标准体重(千克)=8 实足年龄×2

根据公式:(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100%,如果超过了标准体重的10%,可以看做超重,一旦超过了20%,则属于肥胖。

所以,各位家长们,可以对照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看看体重是否达标哦~

肥胖,带给孩子的危害

任何事情做得太过,都不是一件好事。同样,当儿童体重达到一定基数时,也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伤害。

1、下肢畸形发育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承重方是我们的下肢,如果体重过重的话,会给下肢带来负担。

长此以往,下肢可能会不堪重负而变得畸形发育。

孩子年幼,如果任其发展,对于他们以后的生活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一定要及早帮他们调整这种状态。

2、睡眠常有呼吸不畅、打呼现象

人的鼻、咽、颈部如果堆积太多脂肪的话,很容易会导致睡眠障碍。

比如出现呼吸不畅、打呼甚至打鼾的情况,以及慢性大脑缺氧等。

不知大家可否还记得发生在18年的一个事件,江西一个4岁男孩在睡梦中呼吸暂停去世,罪魁祸首就是肥胖。

因而,请家长们重视孩子的肥胖问题。

3、引发各类代谢性疾病

毋庸置疑,肥胖是由脂肪堆积导致的,而脂肪的堆积也恰恰是因为身体代谢不够或代谢不了才囤积为脂肪。

所以,肥胖使脂肪囤积过多,容易导致脂肪代谢异常,出现脂肪肝。

严重的甚至会发展为肝硬化,影响孩子身体健康发育。

4、心肺功能变得低下

从上文那个店老板女儿说话大喘气就可看出,肥胖的孩子稍微活动下,就会气喘吁吁、心跳加快、容易累。

这些都是过度的肥胖造成的,脂肪堆积挤压到其他器官。

除了身体层面的危害,其实,孩子过度肥胖,也会引发一些心理上的问题。

比如会让孩子变得极度不自信,因为自己笨拙的动作会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嘲笑,都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之前我就在游乐园看到,一群小朋友在嘲笑一个小胖墩,让他别玩滑梯了,会被压塌的。

小男孩挺难过,一个人默默走掉了。

如何防治小儿肥胖

一般来说,肥胖主要分为病理性肥胖和单纯性肥胖两种,前者较为少数,大部分孩子是属于单纯性肥胖范畴。

什么叫单纯性肥胖呢?

它是指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基本需要,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营养障碍疾病。

说白了,无外乎吃多了、运动少了,脂肪堆积而造成的肥胖。

对于这种,建议大家要做好小儿肥胖的防治工作:管住嘴、迈开腿。

管住嘴

大部分的小儿肥胖都是管不住嘴的结果,家长生怕营养跟不上,一个劲地投喂,再加上孩子爱吃零食等因素。

时间长了,体重自然慢慢升上去了。

其实,只要保证一日三餐的正常摄入,孩子的营养不会落下的。

  • 其一,营养均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日三餐,要合理搭配鱼肉蛋白以及蔬菜等食物,且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比如不用饮料代替白开水,不偏食,少吃腌制、油炸和熏制产品。

  • 其二,定时定量,切勿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很容易引起肥胖,因而在食物摄入量和时间上,我们要有所管控。

通常来说,每餐保证八分饱即可,如果孩子食欲过旺,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形式,来控制孩子摄入食物的量。

而且晚上也不要给孩子加餐,容易引发消化不良问题。

  • 其三,与家里老人统一战线。

关于“管住嘴”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和家里老人协商达成一致。

出于疼爱孩子的心理,老人很可能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放松对孩子的控制,什么鱼肉油炸食物都买~

长此以往,控制体重就别想了!

迈开腿

毋庸置疑,脂肪的堆积,靠运动是可以被消耗的,因而,孩子的日常锻炼,家长们一定不要忽视。

关于运动的量,每天至少要累计一小时以上的中度或中强度训练。

比如每天给孩子制定运动时间表,可以让孩子通过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跑步等运动燃烧脂肪,保持身材。

总而言之,孩子肥胖不是小事,一旦当孩子过度肥胖后,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

希望家长们多多留意自家孩子的体重,不要不当回事,早日帮助孩子回归正常体重,别让肥胖影响他们的一生。

THE END

本文属于政务公益宣传,对于文字或者图片有异议的,请联系删除!

投稿邮箱:

hubeiejiat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