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提问(肥胖问题)
如何定义“肥胖”?这些减重误区,您有吗?快来“听医讲”→
俗话说:“衣带变长,寿命缩短。”所有人都应在全生命周期保持健康体重,任何时候的体重超标都可能带来健康风险。肥胖除了影响美观,对身体的危害也不少,会增加多种疾病的风险,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导致自卑、焦虑等情绪问题。那么如何评估自己的身材到底是不是肥胖呢?徐汇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卫健委推出的健康访谈栏目《听医讲》又要和大家见面啦!第四十七期节目邀请到了徐汇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丁和远。
《听医讲》名称取自上海话谐音“听伊讲”,邀请知名医生和相关专家,通过和主持人面对面交流直播的形式,为观众提供及时、专业、权威的资讯和医疗知识,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疗疾病。栏目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了解健康、认识医生、获取医疗资讯的平台。节目内容涵盖了常见疾病科普、健康生活方式、医疗政策解读等方面,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节目通过“上海徐汇”视频号、徐汇通App直播。
丁和远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
复旦大学硕士生导师
耶鲁大学访问学者
上海市第十四届银蛇奖提名奖获得者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第一届女性健康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监测与治疗新技术学组委员
上海市科委入库专家
国家科协科普入库专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局级以上课题7项。
发表论著4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Diabetologia、PNAS、J DIABETES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10余篇。
“上海徐汇”视频号
徐汇通App
2025年2月27日 14:00
大家若想就本期话题提问,可在文末留言。主持人将把网友们关注的问题带进直播间,请嘉宾进行解答。
记者:李希文
编辑:韦丽、宁平英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别让肥胖成为“慢性毒药”!华西医生教你科学减肥
国家都开始管你胖不胖了!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强调,当前危害中国老百姓健康的首个主要危险因素和疾病,来自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并介绍了“体重管理年”行动,呼吁全社会管好“腰围”、管理体重。3月12日,记者就来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体重管理这一热点问题对相关领域专家展开提问。
肥胖对身体有哪些潜在的危害?
“肥胖不仅影响我们的代谢系统,包括血脂、血糖、尿酸等等,很多人胖了以后还可能出现膝关节疼痛。肥胖甚至还与心梗、脑梗,认知的下降,以及食道癌有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教授李舍予告诉记者,特别是内脏脂肪的过度堆积,可能引起心梗脑梗。而且,内脏脂肪过多,可能引起反酸,长此以往,使得食道反复受到伤害,可能会诱发食道癌。另外,结直肠的肿瘤,可能与我们吃过多的红肉有关。除了卒中相关的痴呆之外,特别是中老年人,肥胖与认知功能的下降,也有相关性。
除此之外,女性群体中有一个病症叫张力性尿失禁。部分老年女性由于盆底肌肉较弱与肥胖造成的腹内压力大,可能会在咳嗽、打喷嚏、笑时漏尿,这对于部分农村老年人的心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会影响他们整体的生活状态。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肥胖?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教授李舍予告诉记者:“传统的诊断标准是采用BMI指标来确定,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就可以得出一个数值。对于中国人来说,如果这个数值超过28,可以诊断为肥胖,如果在24——28之间,我们称之为超重,24以下就是正常。肥胖对于不同的人种和不同的地区会有一些差异,但是总体来说,脂肪不正常的过度堆积,才是我们肥胖最核心的一个概念。”
网红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好用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教授李舍予介绍,确实是有用的,但是使用减肥药物之前一定要进行深思熟虑,因为在减去脂肪的同时,用药者也会失去肌肉。如果你的生活方式没有做一个真正实质性的调整,大多都会反弹,而且反而还损失了肌肉,最后的结果并不理想。
减重手术有哪些?什么样的患者需要做减重手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部长、胃肠外科教授陈亿介绍,减重手术有两种比较经典的术式,第一种就是叫袖状胃切除术,是把胃缩小一部分,来达到改善肥胖和代谢疾病。第二个是胃转流手术,针对一些糖尿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手术,从而达到缓解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一个方式。一般来说,中重度的肥胖患者才考虑减重手术,那么如果你的BMI大于32.5以上,同时有代谢综合征,是可以考虑减重手术的,如果你的BMI大于37.5的话,也是可以考虑积极手术的,因为通过手术,对这类似的人群它是有明显的获益的。
科学减重有哪些要点需要注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副教授马俊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首先管住甜食的摄入,既要控制“看得见”的甜,也要控制“看不见”的甜,比如米面。二要管住高能量摄入,避免过量摄入精细加工后的“血糖炸弹”。三是在烹饪过程中,避免重油重盐。四是加强锻炼,“管住嘴,迈开腿”,通过运动实现科学减重。
专业营养科医师解答 肥胖症状与肥胖所带来危害与预防
直播现场。
红网时刻5月13日讯(通讯员 宫晶莹)5月11日是世界肥胖日,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有近20亿成年人超重或肥胖。根据国务院202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显示,中国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率已超过50%,超过16%为肥胖。
5月11日晚7点30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副教授刘菊英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候茜以“肥胖症状与肥胖所带来危害与预防”为主题,通过直播形式在红网平台和芒果V直播平台为大家进行解答和科普。
直播现场,刘菊英和侯茜通过线上提问、专家答疑等环节,使大家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识,让更多肥胖患者意识到,肥胖不但影响体美,给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且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加速衰老和死亡。两位专家对线上提出的问题给出了详细的回答,线上直播的观看量总数达到了90多万。
直播中,刘菊英就肥胖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危害这四个方面,侯茜主治医师就肥胖对生殖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危害这四个方面,两位专家分别从专业知识和案例科普,让直播中观看的网友们详细的了解肥胖所带来危害。
侯茜重点提到了根据体征及体重诊断肥胖症的临床诊断方法有四点,第一点是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判断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x0.9),如果患者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即可诊断为肥胖症,但必须排除由于肌肉发达或水分潴留的因素。第二点是根据体重指数(BMI)判断BMI=体kg)/身高(m)2>24为为超重,>28为肥胖。第三点是皮下脂肪厚度判断,测量三角肌外皮脂厚度及肩胛角下。成人两处相加,男性大于等于4cm,女性大于等于5cm即可诊断为肥胖。第四点是腰围、腰臀比(WHR)WHO建议男性腰围超过94cm,女性腰围超过80cm为肥胖症。
提问区里气氛热烈,网友们纷纷表示这些知识非常有用,在网友们的称赞声中,结束了这场精彩的直播分享。
两位专家表示,当前我国肥胖的患病率逐年增长,超重和肥胖将使各国人口预期寿命缩短约3年,将引起近60%的新发糖尿病病例、18%的心血管疾病、11%的痴呆症及8%的癌症,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直播中让大众知晓肥胖的危害,让大众了解什么才是科学的减重方式。而任何以降低基础代谢或造成肌肉大量分解的减重都是不可取的,一定要在减重过程中形成健康的膳食结构模式及生活方式。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高大家的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大家拥有健康体重、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