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鼠(肥胖鼠造模)
又是入侵物种!上海多地发现“巨型老鼠”,重达17公斤,谁降服它
卷土重来!一种“巨型老鼠”在上海奉贤、松江、金山、浦东等多个区域出现,有向外扩散的态势,最近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广泛关注。之所以说它是“卷土重来”,是因为它是二十年前一场庞氏骗局的主角之一,现在则是典型的外来入侵生物。
“巨型老鼠”其实就是海狸鼠,与老鼠同类,体长40~65厘米,体重5~10千克,最终可长到17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老鼠之一。
海狸鼠全身都是宝,皮毛柔软耐磨、绒毛紧密、外观华丽,是制作高端毛皮大衣、皮靴的优质材料;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烹饪后有一股特殊的香味;海狸鼠尾巴中的筋,经处理后可制成吸收蛋白缝合线用于缝合伤口,不用另外拆线。
在巨大经济利益的吸引性下,海狸鼠被广泛引入到世界各国,如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西班牙、瑞士、英国、美国。
有些国家的养殖户靠着养殖海狸鼠掘到了第一桶金,有些国家却是“引狼入室”,海狸鼠在当地胡吃海喝、肆意繁殖,很快就把当地土著动物逼到了绝境,比如阿根廷的农场主雇佣专业的“捕鼠队”捕杀海狸鼠,数万只海狸鼠或被焚烧、或掩埋,如今在牧场里很难再看到一只海狸鼠了。
海狸鼠最早是1953年作为观赏和特种养殖动物从苏联引入到我国的,80年代特色养殖席卷全国,法国绿头鸭、银狐、小香猪等动物纷纷成为养殖对象,也包括海狸鼠。受多种因素影响,海狸鼠养殖一开始进展缓慢,甚至有养殖户拆掉鼠舍另换养殖品种。
转折发生90年代初,四川一个叫李天国的人开始操盘“正大养殖场”,李天国先是到处宣传海狸鼠,称它肉可吃、皮可卖钱,市场价值不可限量。很快李天国就正式表演了:他先以500元/只的价格卖给第一个入套的人,接着派人以800元的价格从对方水中回购;然后再以1000元价格卖给下一批人,随后再高价回购。
经过几轮炒作,海狸鼠价格一路飙升。据了解,当时一对外形靓丽、皮毛金黄色能卖到4、5千元,怀孕的母海狸鼠售价更是高达1-2万元。这是什么概念?当年上海一名普通职工的年收入才5000出头!
为了养好海狸鼠,养殖户给海狸鼠专门搭巢穴,喂它们白菜心、鸡蛋、奶粉;若是海狸鼠生病了,一家人轮番照看,甚至把医生接到家里给它打针、输液。在一种狂欢下全国海狸鼠存活量猛增,巅峰时超过了15万只。
也就在这个时候,海狸鼠市场迎来了致命一击。1994年4月13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了《海狸鼠——神话与现实的再调查》,揭了海狸鼠骗局的老底。节目播出后海狸鼠价格狂跌,从原来的几千元/只到几十元/只,最后仍是无人问津。四川一位夫妇花高价喂养了一对海狸鼠,刚刚产下幼崽,原本指望它买房、买车,最后扔到了农田里。
海狸鼠神话破灭后,有很多养殖户像四川夫妇那样舍弃了海狸鼠,海狸鼠逃逸到户外并建立群落,经过二十多年的蛰伏,数量大增且有了扩散趋势。
2022年11月19日北青网转载了一篇文章,称上海多地发现了海狸鼠,有些海狸鼠已经威胁到农作物生长。松江叶榭镇兴达村莲藕种植大户蒋师傅的100亩莲藕塘最近两年频繁遭到海狸鼠破坏,海狸鼠拖家带口到藕塘里折腾,春天吃藕芽,秋冬吃莲藕,而且专挑粗壮、白净的好藕吃。
蒋师傅和几个种植大户多次联合起来为藕塘安装栅栏,海狸鼠照样能闯入藕塘。按照蒋师傅的说法,这些海狸鼠可能与当年的海狸鼠骗局有关,现在金山、浦东、青浦、奉贤多地都发现了海狸鼠。
海狸鼠确实有一定的隐患。除了吃莲藕外,海狸鼠也吃慈菇、茭白及杨柳的嫩枝条及树叶。海狸鼠喜欢把巢穴建在堤坝、河边,洞口一半在水里、一半露出水面,洞长2-3米,甚至十几米,很容易造成堤坝、田埂漏水。
更麻烦的是,海狸鼠特别能生,幼崽出生3个月后就达到性成熟,成年后一年产两胎,巅峰时两年可产5胎,一胎6-14个幼崽,按照这种态势海狸鼠早晚会在上海泛滥。
事实上,美国个别州饱受海狸鼠泛滥之苦,比如加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其中路易斯安那州为鼓励民众捕杀海狸鼠,规定每杀一只海狸鼠奖励5美元,按民众提交的鼠尾数量计算。
那上海怎么办呢?除了捕杀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正在上海急速扩散的貉或是海狸鼠的克星。目前,上海大约100多个小区有貉活跃,其中松江、闵行和青浦区的数量最多,而海狸鼠也在这些区域生活。
其实,貉早就看海狸鼠不顺眼了,貉杂食,但以小型动物为食,在它的食谱里有鱼、虾、蟹、飞鸟、老鼠和其他小型哺乳动物,也有植物的根、茎、叶、芽、浆果。海狸鼠则以植物为主要摄食对象,那么两者必然存在竞争。
貉干得过海狸鼠吗?貉会爬树、会游泳,喜欢夜间沿着河岸、湖边觅食,这些均利于捕杀海狸鼠。而且貉脾气暴躁,曾有上海业主牵着一条12公斤的法斗犬在小区里溜达,一只貉突然朝着法斗犬就是一口,缠斗十分钟后貉被业主强行驱离了,法斗犬的后腿早就被咬得皮开肉绽了。
所以在食物匮乏时貉一定会捕杀海狸鼠,却不一定能将海狸鼠一击毙命,因为有些海狸鼠体重超过10公斤,而貉只有5-9公斤,这点貉不占优势。不过,貉仍可减缓海狸鼠扩散速度,毕竟捕杀海狸鼠幼崽还是易如反掌的。
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达600多种,像红火蚁、罗非鱼、鳄雀鳝、加拿大一枝黄花早就露出了狰狞面孔,有些则处于潜伏期,为降低灭杀难度,我们应提前了解它们的生长态势,尽量将它们扼杀在萌芽阶段,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原创:土豆
美国多州巨型老鼠泛滥,重达30斤食量特大,官方呼吁:炖汤或油炸
信息来源于Business Insider,Theguardian,Nutria,The New York Times。
2025年2月13日那天,我发布了一篇文章《警惕!上海多地发现“巨型老鼠”,成群出没一夜间将农田啃个精光》,讲述的是海狸鼠在我国部分地区泛滥成灾的原因、造成的后果、如何处理以及目前的困境。
有兴趣的朋友敬请去搜索查看哦~
而没想到距离我国14000公里外的美国,他们也在为了海狸鼠而头痛。那边海狸鼠泛滥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跟我们这边差不多,不过处理方式上却是大不同。
橙色牙齿的“大老鼠”一种长有鲜橙色牙齿的大型水生啮齿动物正在美国造成环境破坏,它们看起来像是海狸和大号的老鼠杂交后的产物,其体长可达60厘米(不算尾巴),尾巴能有40多厘米。它们拥有棕色的皮毛、独特的白色口鼻和白色的胡须,还是非常好识别的。
它们就是海狸鼠嘛!乍一看还是蛮可爱的,但粗壮且几乎无毛的大尾巴又让人想起了下水道里阴暗爬行的老鼠。而它们造成的危害在美国人眼中甚至比真老鼠还大。
美国农业部表示海狸鼠原产于南美洲,美国在1890年的时候就引入了海狸鼠,目的是用于毛皮贸易,很多美国人都开始尝试饲养这个物种。然而到了1940年代,海狸鼠的毛皮实在是卖不好,于是很多美国人担心继续饲养成本高,果断直接放生了大量的海狸鼠,于是它们就这么进入了美国的野外环境。
海狸鼠还是挺励志的,背井离乡的它们如今已经蔓延了美国至少20个州,主要是在加利福尼亚州、路易斯安那州和佛罗里达州,尤其是加州的默塞德、弗雷斯诺、斯坦尼斯劳斯和索拉诺县,就今年初到2月份,加州就已经从这些地方抓到了5000多只海狸鼠了。
在其目前栖息的美国各州,它们都被列入了“最不受欢迎”名单,因为它们确实会对环境和动物造成很大的威胁。它们每天需要吃掉自身体重25%的植物,而且不是就这么蹲着吃,它们还会不断地挖洞寻找植物根茎,在这个过程中,它们浪费的的植物材料量是它们实际吃掉的植物材料的10倍。
它们挖出的洞非常复杂,内部弯曲扭转,洞穴深度有时候可达6米,跨度更是能有个50米!想想就知道这样的洞肯定是严重破坏土壤、本地植物群落和农作物,而且还会引发水土流失,导致堤坝溃坝,破坏防洪的基础设施。据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称,在过去的50年里,因为海狸鼠的影响,很多自然保护区内超过50%的沼泽地已经变成了开放水域。
海狸鼠喜欢居住在水边,它们身上携带的病原体和寄生虫很可能会污染水源,然后传播给人类和其他动物。
总之虽然海狸鼠也不是自愿来到美国的,但它们确实成为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消失吧!海狸鼠!上个世纪末和21世纪初期,美国曾多次宣称已经解决海狸鼠的问题,各州的目击海狸鼠的相关新闻虽然偶有出现,但确实规模不大,因此也就相安无事一段时间。然而在2017年,加州发现了一大群定居的海狸鼠,它们甚至正在繁殖!
不知道是之前信息有误还是海狸鼠卷土重来,总之它们又处于失控的边缘。
为了解决海狸鼠的问题,美国相关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鼓励狩猎、多方案诱捕,甚至给它们戴上项圈再放生,最后这个做法是希望它们能帮助相关部门找到更多海狸鼠。然而,海狸鼠圆胖的体型给戴项圈带来了问题。
负责加州海狸鼠灭绝行动的瓦莱丽·库克 (Valerie Cook) 表示:“有的海狸鼠胖得没有脖子,所以给它们戴上项圈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瓦莱丽还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海狸鼠的种群规模和感染地理区域也在不断扩大,到时候想要成功消灭海狸鼠所需的努力、资源和资金也将随之增加!因此想要解决问题就得尽快,全国各地的野生动物官员鼓励美国公众向当地机构报告发现海狸鼠的情况,以协助管理和消灭海狸鼠。
民以食为天?想要解决入侵物种问题肯定是不能靠一两种解决方法就能搞定的,需要多种措施同时进行,为了尽快消灭海狸鼠,美国相关部门提出了一个跟我国截然不同的建议:吃掉海狸鼠。
因为海狸鼠本身可能携带很多病原体和寄生虫,因此吃它们是存在风险的,我国一般都不建议这么做,但美国居然自上而下都在推广这种方式,其实有点让我难以理解。
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发言人艾琳·哈金斯 (Erin Huggins) 在2025年2月底发表的一份声明中写道:“食用入侵物种有助于保护本土野生动物,减少它们的数量,限制它们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
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宣传海狸鼠的可食用性,他们表示海狸鼠肉跟兔肉和火鸡肉很类似,他们还在Nutria.com提供了很多海狸鼠肉食谱,包括传统的炖肉和油炸,虽然卖相很好,但一想到原材料,大部分的美国民众都不怎么买账。
美国民众不买账的原因除了海狸鼠卖相一般外,还因为这已经不是美国野生动物部门第一次建议他们吃入侵物种了,此前这些部门还建议民众吃绿鬣蜥、野猪和亚洲鲤鱼。这让美国民众觉得自己变成了工具人。
不过有些地方还是蛮乐意吃海狸鼠的,比如位于密西西比河的尽头的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镇。这个小镇近几年每年都会举办海狸鼠竞技比赛,这个比赛一般有两个赛程,第一部分是从野外自己抓海狸鼠回来,第二部分就是用这些海狸鼠做菜,有时候会有些创新项目。
今年2月初就举办了一次,当时吸引了约500人参赛。
据活动组织者罗比·卡特 (Robbie Carter) 介绍,这次有个“海狸鼠投掷游戏”,就是将海狸鼠尸体抛到很远的地方。我忍不住想吐槽,这样难道不脏吗?万一海狸鼠的尸体被摔得很严重,肯定会很……
总之这显然是美国相关部门资助的比赛,虽然吸引了不少人参赛,但似乎知名度始终不高。
准妈妈饮食高糖高脂肪增加新生儿心脏患病风险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22日消息,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孕期妈妈饮食中糖分和脂肪过高,新生儿心脏出现问题的几率将大大增高。
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以老鼠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研究,发现老鼠妈妈在怀孕前和孕期饮食不健康,将导致后代心脏功能薄弱。而且将影响至少三代,即使下一代老鼠饮食规律、没有过度肥胖。且后代中公鼠的心脏问题会更加严重。这一现象表明怀孕前和孕期,准妈妈保持健康体重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发现大部分过度肥胖的鼠妈妈后代左心室重量都会有所增加。在人类中,左心室过重通常是心肌力量薄弱的象征,有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有趣的是心脏病变或许在几代过后逐渐减轻,”共同高级作者、华盛顿大学医学副教授Abhinav Diwan博士表示,“实验结果在公母之间也存在差异,目前我们还无法做出解释。在很多方面,这个实验为我们提出更多问题并非答案,我们计划继续研究这些老鼠,寻找最终的答案。”
该团队将从肥胖小鼠体内取出的受精卵植入正常体重的小鼠体内进行妊娠,以在肥胖鼠妈本身和怀孕过程中排查导致这一后果的因素。实验证明,正常体重小鼠产下的这些后代同样表现出心脏缺陷,证明这些问题是由肥胖鼠妈的原始卵子决定的,而非妊娠环境因素。
该团队还发现这些心脏问题不仅与鼠妈妈有关,肥胖鼠妈生下的雄性后代与正常食量的雌鼠结合,生下的后代依然面临同样的问题。变化尤其明显的是细胞中的小型能量站——线粒体。而据美国线粒体疾病基金会表示,至少在人类身上,从母方遗传的所有疾病都是线粒体疾病,因为线粒体DNA只能通过卵子遗传。
共同高级作者、华盛顿大学妇产科学博士Kelle Moley表示,“我们知道孕期过度肥胖将导致新生儿出现心脏缺陷的风险增高”,“既然我们已经看到小鼠父亲也会将线粒体疾病带给后代,我们必须开始着手研究卵子和精子细胞核中DNA的变化,以确定我们了解所有的因素。”
该团队认为心肌线粒体的问题是由于肥胖鼠妈的卵子DNA发生表观遗传变化,这些变化会带给后代,无论公母。表遗传学是研究在基因组外携带的遗传性状。
研究人员计划很快开始新的研究,但是强调女性在备孕和怀孕期间一定要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如第一作者、华盛顿大学博士后研究学者Jeremie Ferey 博士所言:“很多人会疑虑:如果我的祖母或曾祖母是过度肥胖,我该怎么办?”“我们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才能知道是否有可能扭转这些线粒体缺陷,但是总的来说,锻炼和健康饮食对心脏健康来说始终非常重要。”(实习编译:董瑾 审稿: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