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 肥胖(豆腐吃胖嘛)
怕长胖要少吃6种“豆制品”
来源:生命时报
豆制品是公认的营养高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应摄入15~25克的大豆或者相当量的豆制品。近些年,人们对豆制品的摄入量在不断提升,但这中间不乏存在错误吃法的情况,导致豆制品的好处被抵消,且会不知不觉让人长胖,以下几种尤其要注意。
豆腐泡。南方称之为油豆腐,常常用于涮火锅、炖菜中。豆腐泡虽然原料是豆腐,但属于油炸食品,每100克的热量高达245千卡,是我们平时吃的北豆腐的两倍多。豆腐泡外表色泽金黄,内部鲜嫩,富有弹性,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吃多,导致摄入过多热量。
鱼豆腐。也称油炸鱼糕,是由鱼糜、大豆分离蛋白、淀粉、盐、味精、糖、植物油和水等按一定比例加工成块状,经熟化油炸而成,不是真正的豆制品。鱼豆腐味道鲜香、富有弹性,常常出现在涮火锅、麻辣烫中。如果鱼肉和大豆分离蛋白含量高,且来源和品质有保证的话,鱼豆腐是不错的蛋白质来源。但市场上多数鱼豆腐中鱼和豆的含量都很少,加之含有较高的糖、盐和油,经常食用可能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患病风险。
千页豆腐。干锅千页豆腐深受不少人喜爱,鲜为人知的是,其原料里没有大豆,主要原料是大豆油和大豆分离蛋白,还有玉米粉和食用盐、白砂糖、增稠剂等。相较于传统豆制品,千页豆腐的钙、大豆磷脂等含量很低,热量和钠含量又较高,肥胖和高血压人群要少吃。
杏仁豆腐。是以糖、杏仁、牛奶、琼脂等制成的一款甜品,因其制作中添加了大量的糖分,不宜大量或经常食用,否则可能增加龋齿、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发病风险。
冻豆腐。它是真正的豆制品,但内部疏松多孔,容易吸收汤汁入味,涮火锅时吃太多容易导致油盐摄入过量。所以,烹调冻豆腐一定要减油减盐。
腐竹。腐竹是从豆浆表面连续挑起豆浆皮,干燥后形成的类似竹枝的产品。腐竹的蛋白质含量接近45%,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胡萝卜素、钙、镁、钾等的含量也非常丰富,属于营养价值很高的豆制品。腐竹的缺点在于其热量相对较高,容易吸收油脂,如果做成油炸腐竹或肉炖腐竹等菜肴,热量会进一步增加。因此,烹调腐竹一定要注意少油。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生活小常识 夏天多吃冻豆腐减肥又抗癌
夏天天气炎热,不少女性都会穿着清凉的衣服,或是露腰、或是露腿、或是露背,尽情展示自己的好身材。但如果身上都是赘肉,也只能看着别人的身材流口水看着自己的身材自叹息了。还能不能补救?建议大家不妨多吃点冻豆腐,除了对减肥大有帮助以外还能抗癌哦~
冻豆腐就是把豆腐冷冻以后再食用,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也很鲜美,食用冻豆腐会有以下的好处:
减肥瘦身
新鲜豆腐经过冷冻,内部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其形态呈蜂窝状,颜色变灰,但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破坏较少。豆腐经过冷冻,能产生一种酸性物质,这种酸性物质能破坏人体的脂肪,如能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脂肪排泄,使体内积蓄的脂肪不断减少,达到减肥的目的。冻豆腐具有孔隙多、营养丰富、热量少等特点,不会造成明显的饥饿感,是肥胖者减肥的理想食品。
促进营养吸收
冻豆腐有着蜂窝一样的形态,其中的小孔对于味道的渗透很有效。这样在食用的时候就能够促进食物的营养吸收,对于保健非常有效果。
预防癌症
豆腐中本来就含有比较多的植物雌激素,这营养成分在冻豆腐中不会被破坏,它能够保护好血管内皮细胞,使得这样的细胞不会被氧化破坏。还能减轻血管系统被破坏,有效的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促进大脑发育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它对神经和血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能够使得血管中血液流动更加通畅。对于大脑的发育也有非常好的帮助,避免神经调节方面出现问题,有效的保护大脑。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在食用冻豆腐的时候,能够吸收其中的大豆蛋白,这种物质能够有效的降低血脂,对于血管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使得血液生成不受影响,血液流动更加通畅,避免了常见的高血脂、冠心病的发生,有效的保健身体。
豆制品有不少“伪装者”
来源:人民网
图集
豆制品营养好已是人人皆知,但豆制品里有不少“伪装者”,常常混淆人们的视线。这些食品若是常吃并没好处。
第一类“伪装者”不含或只含少量“豆”,亦或者仅含有大豆蛋白,而非完整大豆。如鱼豆腐、千页豆腐、日本豆腐、杏仁豆腐、米豆腐、魔芋豆腐等。
鱼豆腐。也称油炸鱼糕,是由鱼糜、大豆分离蛋白、淀粉、盐、味精、糖、植物油和水等按一定比例加工成块状,经熟化油炸而成。其味道鲜香、富有弹性,常常出现在涮火锅、麻辣烫中。如果鱼肉和大豆分离蛋白含量高,且来源和品质有保证,鱼豆腐是不错的蛋白质来源。但市场上多数鱼豆腐中鱼和豆的含量都很少,加之含有较高的糖、盐和油,经常食用可能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患病风险。
千页豆腐。干锅千页豆腐是很多人喜欢的菜肴,但它不是豆腐做的,而是以大豆分离蛋白、淀粉、食用油等为主要原料,经搅拌均匀后醒发而成。相较于传统豆制品,其钙、大豆磷脂等含量很低,且还可能加了不少油和盐,同样不利于健康。
日本豆腐。也称鸡蛋豆腐、玉子豆腐等。其主要原料为鸡蛋,辅以水、盐等制作而成,其本质是商品化的蛋羹。不同品牌的日本豆腐因鸡蛋含量不同营养素差别较大。
杏仁豆腐。是以糖、杏仁、牛奶、琼脂等制成的一款甜品,因其制作中添加了大量的糖分,不宜大量或经常食用,否则可能增加龋齿、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发病风险。
另一类“伪装者”虽为实打实的豆制品,但因含有大量的油脂、糖、盐,吃太多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如五香豆腐丝、油炸豆腐、豆干小零食等。它们的原身是健康营养的豆腐(干),为满足市场需要,又进行了各种再加工,得到的产品不但高油高盐高糖,还加入了一些香精香料,油炸等烹调方式更让它们丢失了很多营养素。
真正有利于健康的豆制品应具备“非油炸、少添加”的特点——只经历了“磨浆、过滤、煮开、加凝固剂、挤压水分、发酵”中的全部或部分程序,带有大豆的自然香味,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蛋白质、钙、钾、大豆异黄酮等营养物质,比如原味豆腐(干)、豆腐脑、豆浆、纳豆等。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天应摄入15~25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25克大豆相当于72.5克北豆腐、140克南豆腐、365克豆浆、55克豆腐干、40克豆腐丝、175克内酯豆腐。
责任编辑: 冯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