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分(肥胖分度)
肥胖的种类 肥胖竟然也分“四色”
现在的肥胖人士是越来越多了,并且是越来越年轻化了,很多的青少年加入到这个行业中,那么对于肥胖我们是如何是定义的呢?今天小编告诉大家,其实肥胖也是有种类的,不信你就看看吧,看你是属于哪一种的?
肥胖的原因有很多,每一种因素的导致的肥胖的后果都是非常的严重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同济大学-十院内分泌代谢国际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最近一次覆盖全国10万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超重比例达到30.6%,肥胖则占到12%,且肥胖比例与经济发达程度成正相关。
既往医学界将肥胖分为单纯性和病理性两大类,现在对于肥胖的分型,医学界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可根据肥胖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分为“四种颜色”,分别是“白胖子”、“红胖子”、“黄胖子”和“黑胖子”。每一种颜色都有其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医学干预的手段自然也不同。
白胖子——不合并代谢异常的单纯性肥胖
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习惯将“白”与“胖”联系在一起,可见白胖子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单纯性肥胖。
这类人群的BMI(体重千克数/身高厘米数2,一项反映人体胖瘦程度的精准指标体系)≥28,但是并未合并代谢异常,如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甲状腺功能紊乱、性功能紊乱等,从外表看上去属于均匀的胖,皮肤白嫩,故名“白胖子”。白胖子的健康水平较好,控制体重的关键是靠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均衡饮食、加强运动等,一般不需要特别的药物干预。
红胖子——伴高血压、多汗怕热,代谢旺盛的肥胖
红胖子的外貌特征十分明显——脾气较为急躁,一激动就容易出现面部甚至全身皮肤潮红并伴有出汗。除了皮肤红,这类肥胖者往往血压也亮起红灯。
平时生活中常常觉得精力旺盛,虽然经常活动,但体重却没有明显下降。红胖子减肥除了“管住嘴、迈开腿”的生活方式干预外,还需对高血压等并发疾病作积极的药物干预。不能仅仅满足于体重的降低和腰围的缩短,更应将血压稳定控制在135/85 mmHg以下,这样才能确保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长治久安。
黄胖子——精神萎靡、代谢率低下的肥胖
黄胖子的病情较为特殊,他们往往与“懒”有着不解之缘。当然,这种“懒”并不是主观和道德层面的,而是生理层面的——由于甲状腺、性腺等激素的分泌水平较低,无论白天黑夜,人总是处于倦怠、无力甚至嗜睡的状态。黄胖子饮食与正常人差不多,只不过由于代谢水平低、消耗少,而导致热量和脂肪的积聚。对疑似黄胖子的患者,应及时抽血检测各项内分泌激素的水平,以便得到明确诊断的依据。
黑胖子——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的肥胖
黑胖子并不是指外表像李逵一样,而是患者的颈部、腋下、腹股沟、肛周、脐窝等部位,出现色素沉着和角化,局部像沉积着一层污物,但无论怎样清洗都无法去除。
如果肥胖患者伴随有这样的皮肤改变,就有可能患上了黑棘皮病。皮肤的表现只是外在的,内在原因则是严重的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游离脂肪酸等炎症因子升高。
黑胖子的病情最为复杂,若不及时干预,日后极有可能加入糖尿病的队列。因此,医学干预不能仅仅关注体重和腰围,更应一并检测空腹血糖、糖耐量、C肽、糖化血红蛋白等一系列指标。只有对体脂和血糖同时干预,才能收获满意的疗效。
结语:以上就是今天小编为大家讲解的有关内容,你知道了吗?原来肥胖还有4种类型呀,太不可思议了,快看看你是属于哪一种肥胖吧,对症治疗,希望上文可以给大家提供帮助。
黄胖子、黑胖子、白胖子……肥胖还有颜色之分?
对于肥胖的分类,目前有很多标准,常见的有按照病因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按照脂肪积聚部位不同分为外周型肥胖和中心型肥胖;按照体质指数分为1度肥胖、2度肥胖和3度肥胖;按照伴发疾病分为代谢正常型肥胖和代谢异常型肥胖等,还有一些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复杂分类方法。
我国学者曾经开发出一套颇为有趣的肥胖分类方法,通过对形形色色的肥胖患者的临床观察,结合患者症状、体征、皮肤表征及代谢状态,吸取祖国传统医学的诊疗经验提出了“白、黄、红、黑”四色肥胖分类。
白胖子:又称代谢正常型肥胖,皮肤白润、光滑、弹性好,虽然体脂含量较高但分布基本正常,无明显代谢异常和炎症状态,激素水平基本正常。
黄胖子:又称低代谢性肥胖,皮肤萎黄无弹性、无光泽,多以腹型肥胖为主、内脏脂肪含量较高,代谢率及激素水平多有降低。
红胖子:又称高代谢性肥胖,多为红胖血瘀之人。血供丰富、皮肤菲薄,体表可见紫纹及毛细血管增生等,脂肪分布以内脏脂肪为主,具有较高的代谢率,激素水平也偏高。
黑胖子:又称炎症代谢性肥胖,皮肤色素沉着、黑棘皮病多见,有高胰岛素血症,代谢率高,多伴高尿酸等炎症状态。如果细心观察,可以发现身边不少“胖友”脖子上有一圈洗不干净的“污垢”,这就是传说中的“黑棘皮病”,代表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
无论哪种颜色的“胖友”都是不健康的。发表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50多万人样本研究显示,肥胖者即使进行规律体育锻炼,也无法抵消肥胖带来的害处。
无论运动水平如何,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均高于体重正常的同龄人。与正常体重但不运动的人相比,运动的肥胖者患高胆固醇风险大约是前者的2倍、糖尿病风险是前者4倍,高血压风险是前者5倍。若想保持健康,“胖友”减重很重要。
文:黄宇新(华东医院内分泌科医生)
图:文汇报资料照片
编辑:李晨琰
肥胖分四种类型,想要有效减肥,中医:减肥要看体质
每一个人的体质不同,减肥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想要有效减肥,需要看体质。
我们中医认为,肥胖主要分为四种,分别是红肥胖、黑肥胖、白肥胖、黄肥胖。
为什么用红黑白黄这四个颜色来定义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解一下。
症状表现:吃饭胃口好,吃得多,但是消化也比较快,就是常见的吃得快、饿得快。这样的人面色红润、脾气性格比较急躁。
我们中医认为,这样的肥胖是因为胃热引起的。
想要减肥,要用轻断食去解决,这样瘦得快,效果也好,还能减轻肠胃负担。
症状表现:整个人皮肤看起来比较偏黑,像脖子和腋下都会有一些黑色素,看起来比较明显。
我们中医认为,这样的肥胖一般都是血瘀引起的,并且伴随有一定的代谢紊乱,身体里面的血脂、血糖、尿酸都有一点偏高。
可以去检查一下血脂、血糖、尿酸,然后对症下药。
症状表现:整体看起来白白胖胖,这样的人稍微一运动就会出汗,跑两步衣服的汗都能浸透衣服。
我们中医认为,这样的肥胖大多和气虚有关,属于气虚湿盛。
这样的肥胖患者想要瘦下来,必须要运动,还要兼顾祛湿,这样才能瘦得更健康。
症状表现:体型比较臃肿,身上的肉松松垮垮的,面色蜡黄,总是感觉很累。
我们中医认为,这种肥胖食欲脾虚湿盛引起的肥胖。
想要治疗这样的肥胖,需要在平常生活中避免熬夜、吃生冷油腻的食物,要学会早睡早起,加强运动。
只要找到在是什么类型的肥胖,想要减肥就不难了。中医减肥相对于很多减肥方式来说是比较健康、稳妥的一种减肥方式。
可以让你在减肥的同时调理身体,享受健康的减肥。
如果有什么减肥方面的问题,可以向我提问。感谢你的阅读,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