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肥胖(安禄山肥胖病)
400斤安禄山正熟睡,突然被阉人一刀剖开肚子,他睁大眼睛:家贼
757年的一天半夜,已经称帝的安禄山在接受大臣们的朝拜之后进入梦乡,由于身体上常年的病痛,他只能艰难的保持一个姿势睡觉,好不难受。
就在这时,他身边的一个心腹太监悄悄潜入屋内,在黑暗中冲着安禄山敞开的肚子就捅,等到他辨认出是谁时,早已濒临死亡,死前大喊一声:家贼。
刺杀安禄山的人是谁?是什么让他如此痛恨安禄山以至于非要置其于死地呢?
1、“安史之乱”的上位者
唐朝在古代中国历史中可以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后,唐朝就进入了繁盛时期,不仅疆域辽阔而且经济发达,是当时世界的瞩目之处。
如果非要说唐朝的一个缺点,那大概就是延续之前的节度使制度了。自唐天宝之后,节度使逐渐集军民政权于一身,达到了完全可以独立割据发展的情况。
这时,两个关键人物——安禄山和史思明登上历史舞台,尤其是安禄山,因为为人谄媚,在当时受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不少庇护,自此之后,他的本性逐渐暴露。
权力在手之后,安禄山就致力于发展自己的亲信,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后,他一夜达到权力顶峰,身边追随者甚众。
但因为安禄山生性脾气暴躁,一旦有不顺心的事就要找人来鞭打发泄,所以军中的人都很害怕他,虽然追随他起兵叛乱,但不少人也对他怀恨在心,只是迫于他的威势不敢发声。
对于下属侍从,安禄山非打即骂,就连辅佐他的军师严庄也没有放过,这也为他之后他的惨死埋下了伏笔。
除此以外,他还有一个陪伴了多年的太监,不仅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也深受他的迫害。之所以当时没有起来反抗,纯粹就是因为他势头正盛,不敢轻举妄动。
2、心腹的反叛
安禄山有许多心腹,这个陪伴多年的太监李猪儿就是其中一个。起初,他还只是安禄山的一个亲兵,因为生性聪明,会办事,就被安禄山逐渐提拔到自己身边侍奉。
但后来,或许是安禄山为保自己安全,竟然亲自用刀将李猪儿变为一个太监,并且依旧留在自己身边。
李猪儿也是一个男人,对于这样的结局他并不愿意面对,因此就对安禄山产生了一丝怨恨,但迫于现实状况,他还是忍了下来。
安禄山从小就以肥胖著称,而且相貌丑陋,成年之后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变本加厉,这也致使李猪儿在伺候他起居的时候十分费劲,通常都需要四个人耗费半小时以上才能穿戴整齐。
不仅如此,常年的肥胖还让安禄山的身上长满了疮疖,经常疼痛难忍,需要李猪儿为他一点点涂药清理才能入睡。
并且,在叛乱称帝之后,安禄山的身体就大不如前,常年的征战不仅让他落下病根,而且让他的视力也逐渐出现问题,在他死前,他已经接近失明。
但他并没有因为年纪渐长而改变心性,反而变得更加暴躁,不仅肆意打骂奴仆,而且还时不时拿当初将李猪儿变成太监的事羞辱他。
身体上的打骂早已让李猪儿麻木,为了能够活下来,他每天都要伺候这个恶魔般的主子到身心俱疲。
虽然表面上他表现的乐意,但在内心,他对安禄山的怨气逐渐叠加。之后,他的内心被严庄的一番话点燃。
那时,安禄山的次子安庆绪因为不满父亲的暴劣,而起了弑父的心思,在军师严庄的怂恿下,他们将刺杀安禄山的任务放在了李猪儿的身上。
严庄作为安禄山多年的心腹,深知李猪儿内心的怨恨,于是就在一次深夜向李猪儿说出一番话:
“你追随皇上多年,受了多少屈辱和迫害,又做了多少恶事,一旦皇上翻脸不认人,你还能活命吗?只有杀了他,你才能安全,你的家人也能安全。”
李猪儿的内心被这番话点燃,回想着安禄山对自己做的一切,又想到自己如果被杀,自己的家人也难逃迫害,于是,就答应了严庄的建议。
3、上位者的结局
于是,在严庄的安排之下,李猪儿还是按往常一样继续服侍着这个即将被判处死刑的主子。
757年正月初一,正值新年,按照惯例,安禄山要在这一天接受所有大臣的朝拜。在经历过艰难的整理之后,安禄山出现在大殿内。
但因为疾病的原因,安禄山在参加完大臣朝拜之后就坚持不住了,于是就在李猪儿的搀扶下匆匆离开。
之后,李猪儿就为安禄山的患处擦药,但一个不小心就弄疼了安禄山,安禄山一个手就抄起旁边的鞭子对李猪儿和其他的侍从身上打去。
严庄那时在屋外,听见动静立刻进来劝阻,安禄山就连他也一起打,将满屋的人都打的遍体鳞伤。
李猪儿终于在此时爆发,立刻就提前了刺杀计划。在正月初一后的某一天半夜,李猪儿在服侍安禄山就寝之后,就在门外进行守卫。
他以安禄山要求清净为由,撤走了周围其他所有的守卫侍从,而安庆绪和严庄就在片刻之际赶到寝殿外。
之后,李猪儿接过安庆绪递过来的匕首,蹑手蹑脚的推开房门。只见安禄山鼾声如雷,尽管身体不时出现翻动,也是为了减轻疮疖造成的疼痛感,并没有醒来的意思。
就在安禄山背过身去的时候,李猪儿来到他的床边,毫不犹豫的朝他的肚子刺去。因为肥胖,安禄山尚有一丝喘息,在瞪大眼睛看清刺杀之人时,大喊一声:“你是家贼。”
但此时他身边早已空无一人,只有安庆绪的亲兵。李猪儿受到他的刺激,更用力的将匕首向下划去,安禄山的肚子上好像被剖开一个大口子,顿时鲜血直流。
安禄山断气之后,李猪儿就和安庆绪、严庄等人一起将尸体简单用毛毯裹起来扔在床下早已挖好的一个坑里,简单掩埋之后就宣布安庆绪成为继任者,安禄山的一生就这么草率的结束了。
安禄山一生奸佞狡诈,虽然短暂的成为人上人,但结局竟会如此草率,想来这也是他为人为君残暴的代价,实在不值得怜惜。
400斤安禄山正熟睡,突然被阉人一刀剖开肚子,他睁大眼睛:家贼
安禄山的身材,原本就是“易胖体质”,行军打仗期间,好歹还能维持在壮硕的范围,可松弛下来后,身材一发不可收拾。
逐渐变成了大肚便便的肥胖患者,连穿衣服都需要人帮忙,先顶起自己的大肚子。
足以见得,安禄山放松的很彻底,此时的唐朝早已大不如前,完全没有多余的力气反抗。
安禄山直接在洛阳登基为帝,一时间,老百姓们叫苦不迭,实在是安禄山及其手下残暴难伺候。
本来就脾气暴躁的安禄山,做了皇帝之后更加肆无忌惮,内侍们挨打成了家常便饭。
其中有一位更是遭大殃选手,挨打最多不说,被虐待的手段还五花八门,他是谁呢?安禄山是被他杀死的吗?
安禄山的内侍有很多,但要说最得信任的,莫过于李猪儿,他是内侍里的一把手,贴身伺候安禄山。
每天顶起对方肚子穿衣的,就是李猪儿,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别看李猪儿得此殊荣,实际上压根比不上人家苏培盛、高力士等人,挨骂都算是轻的了。
关键按路上情绪极其不稳定,上头之后必须要折磨些什么东西,才能恢复平静,于是李猪儿和其他内侍成了最好的泄气工具。
久而久之,李猪儿心里全是气,对安禄山自然怨言颇深,当上皇帝后,安禄山开启了极致享乐的副本。
美酒美人供不应求,渐渐的容易发胖的身躯飞速膨胀,成了一座壮观的肉山。
行动多有不便,视力也受到了影响,可减肥是不可能减肥的,没过多久,安禄山的眼睛彻底看不见了。
失去了视物的能力,他的脾气更加无人敢惹,阴晴不定间,内侍们挨得打越来越重,俨然升级到了群体虐待的程度。
有时候气急了,安禄山还会费劲巴拉的亲自下场殴打,内侍们大多敢怒不敢言,生怕一个不察脑袋搬家。
与此同时,肥胖带来的并发症也折磨着安禄山,身上的脓疮层出不穷,疼痛使他入睡困难。
顿时脾气更上一层楼,李猪儿那是恨得差点咬碎了一口牙,他强烈的恨意,很快引起了另一个内侍的注意。
严庄十分擅长攻心术,之前他热衷于给安禄山出点子,后期负责给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出点子。
由于美妾的吴侬软语太动人,以至于安禄山把权力传给了安庆恩,讲道理,第一继承人的安庆绪当然有意见了。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寻思着做掉老父亲,自己动手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李猪儿就派上用场了。
严庄一番添油加醋的拱火,以及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说服,很快让李猪儿倒戈。
同意给安禄山安排一个,上西天小套餐,新愁旧怨堆积到一起,令李猪儿激动异常。
手刃安禄山是他内心的渴望,敲定主意后,当天晚上,李猪儿就摸进了安禄山的宫殿,因为是最信任的内侍,李猪儿并没有引起怀疑,他看着熟睡的安禄山,内心的火苗烧的越来越旺。
手起刀落间划开了安禄山的肚子,失明的安禄山犹如一只困兽,等待宰割,慌忙的反击的武器。
知晓是熟人作案,安禄山大喊“家贼”二字,奈何殿外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
就这样,安禄山在绝望中死去,人凉透了,严庄赶来收拾烂摊子,安庆绪顺理成章的登基,李猪儿报完了自己的仇,所有人满意极了,不过安庆绪的龙椅没坐几天就没了。
史思明设计坑害了安庆绪,可惜打不过唐朝军队的他,只能灰溜溜的败退,大概是天道轮回吧,史思明死在了自己儿子手里,从此回到了自家蜗居。
而唐朝之后平定安史之乱费了相当大的力气,同样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可以说盛世唐朝终结在了安禄山手里。
值得一提的是,为什么李猪儿能有反抗之心呢?要知道,古代皇权至上,很少有下人敢对皇帝生出不满。
李猪儿的“大不敬”完全是建立在,安禄山的残酷手段中。
2. 积怨已深有句话说得好,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李猪儿出生在契丹,不是纯正的汉人。
成为安禄山的内侍之前,李猪儿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兵,没有绝佳的容貌和强悍的本领。
顶多有几分小聪明,人也机灵,安禄山正是见李猪儿机灵,便选作了自己的内侍。
每天负责给安禄山顶肚子,从此之后噩梦开始了,尽管李猪儿尽心尽力,可架不住安禄山多疑。
硬是把李猪儿变成了一个太监,阉割过程极其痛苦,很容易出现生命危险,李猪儿流血不止满口惨叫,可安禄山并没有同情,仅仅抓了把草木灰撒上去止血。
要不是李猪儿命不该绝,恐怕早就投胎去了,阉割之痛深深折磨着李猪儿的神经,只能靠自己顶过去。
李猪儿因为这件事,内心充斥了仇恨与悲愤,只是安禄山不容冒犯,只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表面上不动声色,内里一片千疮百孔,为了杜绝下次有相同的待遇,李猪儿使出浑身解数,将安禄山照顾的舒舒服服,因此才得到了重用。
对于李猪儿的卑躬屈膝,安禄山受用的很,只是并没有给予对方一点宽容,但凡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拿李猪儿出气。
身为最受信任的内侍,李猪儿简直倒了血霉,不光要被鞭打,还要承受安禄山的酷刑折磨。
内侍里面,每次都是李猪儿受伤最重,挨得打最多,这种苦日子的加持下,终究战胜了对安禄山威严的惧怕。
李猪儿可以说是对安禄山恨之入骨,时刻都想要手刃对方,奈何宫规森严,手刃的代价是连自己都搭进去。
李猪儿一时半会还不想死,所以只能将想法压在心底,可严庄多尖啊,李猪儿想的啥,他心知肚明。
干脆将李猪儿纳进了计划的一环,成为持刀者,可见安禄山的结局大部分原因,来自咎由自取。
倘若安禄山没有那么残暴,也许李猪儿就不会起杀心,最起码不是李猪儿亲自手刃。
信源:
《蝴蝶效应——改变历史的小人物》——作者:安小稳
揭开安禄山死亡之谜!肥胖、失明,竟与糖尿病症状十分吻合……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一场由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在范阳爆发,史称“安史之乱”。这场叛乱历时八年,叛军攻陷洛阳、潼关后直取长安,天宝十五载(756年)正月,安禄山称帝,国号大燕,唐朝盛世自此不复存在。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场叛乱的罪魁祸首——安禄山,在称帝的第二年,也就是叛乱的第三年(公元757年)便死去了。
一般认为,安禄山是被杀害的。根据《旧唐书》记载:
“立庆绪于户外,(严)庄持刀领竖李猪儿同入禄山帐内。猪儿以大刀斫其腹。禄山眼无所见,床头常有一刀,及觉难作,扪床头不得,但撼幄帐大呼曰:‘是我家贼!’腹肠已数斗流在床上,言讫气绝。因掘床下深数尺为坑,以毡罽包其尸埋之。”
关于安禄山之死,除《旧唐书》以外,《新唐书》《安禄山事迹》皆有记载,虽有些许异同之处,但基本上可确定的是——安禄山是被三人密谋杀害的,即嫡子安庆绪、心腹严庄和李猪儿。
历史吊诡之处正在于此,三个亲密之人竟成了未来了结自己性命的凶手。
安庆绪是安禄山的二儿子,根据《旧唐书》:
“庆绪善骑射,禄山偏爱之。未二十,拜鸿胪卿,兼广阳太守。”
可见安庆绪自幼便得安禄山宠爱,不仅早早得到官职,还陪同父亲参与多场战役,父子之情十分深厚。
严庄是安禄山的“智囊团”,《安禄山事迹》记载过,严庄为安禄山的孔目官,管其文书之事,深受安禄山重用。
李猪儿则是安禄山的贴身仆从,《新唐书》记载了李猪儿的身世:
幼事禄山谨甚,使为阉人,愈亲信。禄山腹大垂膝,每易衣,左右共举之,猪儿为结带。
自小服侍安禄山、为其更衣解带,安禄山对李猪儿肯定非常信赖。
安禄山在安史之乱以前非常重视其属下,《新唐书》记载道:
禄山谋逆十余年,凡降蕃夷皆接以恩,有不服者,假兵胁制之,所得士,释缚给汤沐、衣服,或重译以达,故蕃夷情伪悉得之。禄山通夷语,躬自慰抚,皆释俘囚为战士,故其下乐输死。
这么一个看起来还算豁达、又懂得与人打交道的安禄山,为何最终会落到被心腹杀害的下场呢?
这一切,是有迹可循的。
从安禄山和这几个人关系的转变说起。
嫌疑人一,李猪儿出身契丹部落,十几岁就跟随安禄山,特别黠慧。然而安禄山却将他阉割,导致失血过多,差点死去。虽然安禄山在之后的时日里最信赖他,但我们不敢保证李猪儿是否是在强忍恨意留在他身边。
嫌疑人二,安禄山军师严庄,两人在安史之乱期间曾起过剧烈争执。当安禄山被李光弼大败于嘉山,潼关严守久攻不下时,急躁的安禄山将错误怪罪在严庄,两人近乎翻脸,尽管后来再度和好,但显然隔阂已在。
嫌疑人三,安庆绪是安禄山的嫡子。但是后来安禄山十分宠爱妾段氏,流露出想让段氏之子安庆恩来取代安庆绪。
安禄山与这三个人,有新仇,有旧恨。但无论怎样,他们四人在很长的时间里是能够做到相安无事的。为什么情况会急转直下?这段时间内是否发生过什么事?
《安禄山事迹》曾有记录,安禄山患有眼疾,视力越来越模糊,看不见东西,性情也变得越发严酷,但凡有不如意,就对身边人箠撻交加,左右侍从稍有差错,就要动刀动斧。
《新唐书》对此给出了更详尽的描绘:
(安禄山)尤卞燥,左右给侍,无罪辄死,或箠掠何辱,猪儿尤数。虽严庄亲倚,时时遭笞靳,故二人深怨禄山。
想必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凶案的导火线——时时遭痛打鞭挞的严庄、李猪儿对安禄山怀恨在心,加上旧日嫌隙,两人对安禄山的忠心早已为其暴躁性情所消磨殆尽,于是便与同样受到威胁的安庆绪联手、共同谋害安禄山。
但这里的矛盾之处在于,早年的安禄山十分黠慧,虽然胖,也是个灵巧的胖子。
《旧唐书》称安禄山年轻时性情巧黠,经常受到人们的赞美。《新唐书》也评价他忮忍多智,善于揣测人情。另外,安禄山还精通六国语言,他任节度使时,对下懂得与蕃夷打交道,对上还甚讨皇上喜爱。
有一次,安禄山在唐玄宗面前跳舞,皇上见他肚腹肥大就问道:“胡腹中何有而大?”
安禄山巧妙地回答:“唯赤心耳!”
他的妙语连珠还十分讨杨贵妃欢心,甚至收他为干儿子,喊他叫“禄儿”。
这样一个能够旋转跳舞不停歇的高情商人物,为什么会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变得笨重、狂躁不安呢?
《旧唐书》称,安禄山是身体疾病使其性情大变。《安禄山事迹》中也记录安禄山由于眼疾,“日加昏昧”,才“性转严酷”。
也就是说,后期的安禄山不再是那个灵活的胖子,而是一个眼神不好、且不再灵活的因肥胖而困据的人。
晚年安禄山体重高达330斤,新旧唐书都记载安禄山“腹垂过膝,每行以肩膊左右擡挽其身,方能移步”。
肥胖给安禄山的生活造成了困扰,他非常嗜睡,日常沐浴更衣都需要仆从协助,《旧唐书》这样描绘他更衣的场景:
“禄山肚大,每着衣带,三四人助之,两人擡起肚,猪儿以头戴之,始取裙裤袋及系腰带。”
另外,安禄山远行也不便,每次他出门坐马车,都要在驿站换马,不然马会累死。
大概从44岁开始,安禄山之后的9年,时不时会生点小病。天宝十三年后,每次有朝廷使者过来,他都会称疾不出,甚至唐玄宗“赐庆宗娶宗室女,手诏禄山观礼”,他也以身体抱恙请辞不出。
这里或许有他要叛变的嫌疑,但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也是基本事实:
禄山以体肥,常带疮,及造逆后而眼渐昏,至是不见物。又著疽疾。
肥胖、嗜睡、性急、体生疮疽、眼渐昏至失明。
这些特征以现代医学的角度来判断,都是糖尿病的基本体征。
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分泌缺陷导致各种身体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等慢性损害。
一般而言糖尿病分为两种: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由于他们体内胰岛素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起病比较急剧。2型糖尿病则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与安禄山的情况相似,肥胖、运动不足、年龄增长以及各种应激(紧张、劳累、精神刺激)等导致他们胰岛素分泌能力降低。
我们知道,安禄山工于心计,又常年征战,身心状况消耗甚大,其病情必然是常年积累的。
糖尿病还给他带来了并发症,譬如史书描绘他“又著疽疾”“常带疮”,最明显的是眼疾,早期安禄山只是“眼渐昏”,到后来以及“眼无所见”、失明了。
另外还有说法指出,安禄山的身体疾病或许是因为服散造成。服散在魏晋就开始流行,《世说新语》云:“服五石散,非惟治病,亦觉神明开朗。”服散后要及时行散,否则皮肤易于磨破,若过度服散还会性暴如火、甚至发狂。这与安禄山的身体状况也非常相似。
无论是糖尿病抑或服散,种种迹象表明安禄山在叛乱前已病得不轻,叛乱后心理压力的加重使他的病情更加无法控制,让这个昔日风光灵活的“聪明人”,无论是才智还是判断力,都每况愈下,性情也变得蛮横暴躁,使得亲信日渐积怨。
安禄山的疾病不但导致心腹对他心怀杀机,甚至在他生命结束前的最后一刻直接将自己送上黄泉——
安禄山的床头放着一把自卫的大刀,但在最关键的时刻,由于疾病造成的双目失明,安禄山连放在床头的大刀也摸不到了。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他只得叫嚣着“有贼!”,最后被李猪儿斫腹毙命。
病人安禄山就这样在背叛的愤恨中断绝了性命。
耐人寻味的是,仇恨、或是疾病,这个曾拦腰折断大唐黄金盛世的男人,究竟死于谁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