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瘦肉肥胖(瘦肉发胖还是肥肉发胖)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长这样的猪肉千万别买!健康吃猪肉,这3件事你一定要学会

俗话说“百菜独有白菜好,诸肉唯有猪肉香”,中国人对猪肉一直有种特别的偏爱。

不过,随着各种养生知识的普及,最近几年大家对吃猪肉这件事也是颇有顾虑,很多人更是简单地将猪肉和“肥胖”、“不健康”划上了等号。猪肉真有这么差吗?

猪肉不如牛羊肉?

并不一定!

猪肉饱受争议的一大原因是它的脂肪含量高。如果整体来看,猪肉的脂肪含量确实要高于羊肉和牛肉,肥猪肉更是会达到44%左右。

不过,肥猪肉中饱和脂肪酸与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约为5:5,与橄榄油的组成相似。也就是说,它的脂肪组成并不算差。

而且,肉的不同部位,脂肪含量存在着明显差异。比如猪里脊、梅花肉,它们的脂肪含量都比较低,为7.9g/100g;而牛肉中的牛腩、板腱等部位脂肪则在30g/100g左右,远比猪里脊、梅花肉更肥!

除了脂肪,猪肉的另一争议点在胆固醇。有些人觉得猪肉胆固醇含量高,但从数据上看,同样肥瘦相间的肉,猪肉胆固醇含量在80mg/100g左右,而牛肉则为84mg/100g、羊肉为92mg/100g,猪肉反倒是三者中比较低的。

其实,猪肉中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丰富的维生素B1、高吸收率的铁,钾、镁、锌、硒等营养素也较为丰富。大家如果吃对了,完全不比牛肉、羊肉差,还能给健康带来一定好处。

那猪肉应该怎么挑,怎么吃更好呢?

长这样的猪肉

劝你别买!

一般来说,下面这4种猪肉不建议你购买,不仅口感不好,吃了还可能对身体有害。

1

表面没光泽的猪肉

光泽度是判断猪肉是否新鲜的重要指标之一。

新鲜健康的猪肉通常有一定光泽,瘦肉部分为粉红色或淡红色,肥肉部分为白色,表面没有斑点;看起来没光泽,肉色暗红色或发灰,按压后切面甚至会渗出暗红色瘀血的猪肉,你千万别买。

2

摸起来粘手、没弹性的猪肉

新鲜猪肉的切面摸起来可能会略微潮湿、有油脂感,但不会觉得粘手。如果摸起来发粘,那猪肉很可能已经变质了。

另外,新鲜猪肉肉质紧密且有弹性,用手轻按可迅速回弹;如果按起来弹性很差,那可能是存放时间过久或是注水所致。

3

毛根发红的猪肉

从猪肉表面拔一根猪毛,观察其毛根的颜色。健康猪的毛根应该是白净的,而病猪的毛根则会呈红色。

4

闻起来有臭味的不买

猪肉如果闻起来就有一股明显的酸臭味,那也说明腐败变质,不宜选购。

吃猪肉

这3件事你也要做对

一般来说,每日禽畜肉类的摄入量在40~75克即可。大家可以用自己的手来衡量,一个人一天吃手心大小、厚度的一块猪肉就足够了。

除了控制食用量之外,下面这3件事也能帮你健康吃猪肉。

1

选准部位

前面也讲过,肉的不同部位之间,脂肪、热量含量差异很大。相对来说,里脊肉、梅花肉的脂肪会低一些,后腿肉、肥瘦相间且分布均匀的五花肉,总体来看也都适合选择。

而很多人以为“精瘦”的排骨,脂肪含量其实在20%以上,是瘦猪肉的3倍左右,甚至比肥肠、猪蹄更高,大家选择部位的时候可要当心了。

2

找好搭档

猪肉的搭档食材,宜优先选择蔬菜。因为蔬菜中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减少脂肪在体内的吸收,并吸附油脂、促进其排出体外,在增强饱腹感方面也有一定好处。像魔芋、萝卜、香菇、海带、笋等高纤维蔬菜,都很适合和猪肉一同烹饪。

此外,生姜、肉桂等香料不仅能去腥,其中含有的抗氧化物质,还能帮助减少胆固醇氧化产物的产生,对于心血管健康有一定好处,在煮猪肉时加一点也很不错。

3

小火慢炖

《食品科学杂志》的一项实验表明,猪肉经过长时间炖煮后其中的脂肪酸会下降,在炖煮120分钟时饱和脂肪酸下降最多,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则会增多。

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增加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则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另外,小火慢炖的烹饪温度相对较低,还有利于减少其中部分营养素的流失。

不过,无论大家采取何种烹调方式,都必须将猪肉煮熟、煮透。这样才能有效杀灭其中可能存在的病菌,减少“病从口入”的风险。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瘦肉里含有脂肪吗?

瘦肉里确实含有脂肪。以下是对瘦肉中脂肪含量的详细分析:

一、瘦肉中的脂肪含量

瘦肉是指猪、牛、羊等动物身上富含蛋白质的部位,如猪里脊、牛里脊、羊里脊等,这些肉类通常去除了大部分可见脂肪。然而,瘦肉中仍然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只不过相对于肥肉来说含量较低。瘦肉中的脂肪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的形式存在,这些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二、瘦肉中脂肪含量的差异

瘦肉中的脂肪含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动物的品种、饲养方式、饲料、肉的部位等。因此,不同种类的瘦肉以及同一种类不同部位的瘦肉,其脂肪含量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猪瘦肉的脂肪含量一般为10%左右,而牛瘦肉的含量相对较低。在猪肉、羊肉、牛肉中,猪瘦肉的脂肪含量最高,牛瘦肉的含量最低。此外,即使是同一种类的瘦肉,不同部位的脂肪含量也可能存在差异。

三、瘦肉中脂肪的健康影响

虽然瘦肉中含有脂肪,但适量摄入瘦肉并不会引起身体肥胖。这是因为瘦肉中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且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然而,过量食用瘦肉仍然可能导致脂肪摄入过多,无法被人体完全消耗利用,堆积在体内就可能引起身体肥胖。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应适量摄入瘦肉,并结合其他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以保持营养均衡。

四、注意事项

对于需要控制脂肪摄入量的人来说,即使是瘦肉也不应多吃。高脂血症患者和肥胖症人群需要在降低总热量摄入的同时,将脂肪摄入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此外,在选择瘦肉时,也应注意选择新鲜、优质的肉类,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肉类。

综上所述,瘦肉中含有脂肪,但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且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适量摄入瘦肉可以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但也需要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以保持身体健康。

吃肉会导致肥胖?大错特错啦!告诉你发胖的真正原因

原创内容,擅自搬运者必究!

是不是有将近90%的人都认为,肥胖的根源是摄入肉类过多导致的?

当我还未接触健身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并且有很长一段时间为了减肥,控制肉类的摄入,只吃蔬菜、菌类等等,就像很多所谓减肥主播的吃法一样,但最终并没有什么好的效果。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肉类并不是肥胖的罪魁祸首,它甚至是我们减肥的最佳好手!

我们肥胖的根源在于摄入热量超标,来源主要是碳水或肥肉的摄入,碳水富含糖分,非常易于身体吸收转化为脂肪,而脂肪则是同等质量下的蛋白质热量的2倍。因此,这两者摄入过多,肥胖的身体也就随之而来。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寺庙的和尚们,虽然他们信奉吃斋,但是很多和尚都是“肥头大耳”,显然他们不是由于摄入肉类所致,而是摄入面条、馒头、米饭等精粮导致肥胖。

再有很多爱吃炸鸡、烧烤的伙伴们,通常都是挺着大肚腩,横行于各个烧烤摊之间,这就是由于油脂摄入过多导致的,因此肥胖,归根结底是碳水、脂肪摄入过多惹的祸,不该由肉类来背锅。

肉类,这里指的是瘦肉类,是一种热量较低的食物,热量是同等重量的脂肪的一半,肉类具有极强的饱腹感和合成肌肉的能力。因此无论是增肌期还是减脂期,肉类都是我们必须摄入的食物之一。

那么,我们应该吃多少肉?怎么吃?

其实,我们需要的并不完全是肉类,只是因为肉类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具有经济实惠的优点。肉类食物它能够烹饪出各种美食,可以给生活带来不同的乐趣。

然而不管是多么健康的食物都好,只要摄入超标,那么你的身体就容易难以承受而得病或者发胖,因此我们需要对每天的摄入量进行把控。

对于减脂塑形的人来说,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应当是体重的2倍克数,也就是50千克的人摄入100g的蛋白质,折算到鸡胸肉或者牛肉中去,就是一天摄入500克的肉类。

在通过500g肉类的热量倒推,碳水:蛋白质:脂肪的最佳减肥摄入量(4:4:2),每天摄入的碳水热量就应该是在500-600大卡,蛋白质600大卡,脂肪300大卡左右。

当你的摄入热量和摄入成分保持在这个范围内,无论你是通过煎、蒸、焖、炒还是炸,你的身材都能往你希望的方向去发展,因为热量守恒是真理。只要摄入热量不超过身体的消耗热量,那么就不会发胖。

在春节期间,为了避免节后发胖发福,我们最好尽可能“大鱼大肉”,前提是选择低脂肪、清淡的烹饪方法,否则热量容易摄入超标。

此外,你需要多吃高纤维的蔬果,因为热量比较低。吃肉的时候,少吃米饭这类碳水,以及少吃油炸食品,控制碳水的摄入,等你节后回来上,你可能就是全公司最瘦最靓的那个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