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肥胖(春季长胖的原因)
入春后,一天有5个时间点容易胖,想掉秤就调整
大家好,我是浅方营养师。上周一位老客户给我发消息:“去年春节后您帮我调整了饮食,半年减了12斤,但今年入春又反弹了3斤,明明吃得差不多啊!”
仔细沟通后发现,问题出在进食时间——她最近工作压力大,下午总忍不住吃点心,晚上加班又习惯喝奶茶。这让我意识到,春季发胖往往藏在容易被忽略的时间段里。
美国《临床与应用研究杂志》曾追踪2000名成年人,发现每日少摄入500-750大卡热量的人群,三个月平均减重5%以上。
但很多人不知道,这种热量差完全可以通过调整五个关键时间点的习惯实现,根本不需要饿肚子。
早餐后别急着坐下
很多人吃完早餐就匆忙投入工作,这个习惯会让身体优先储存热量。建议饭后站立15分钟,做些简单的家务或靠墙收腹站立。
有个客户把通勤方式改为提前两站下车步行,三个月腰围缩小了5厘米。站立时注意收腹,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上午10点放下水杯
这时候容易误把口渴当饥饿。我的工作室数据显示,上午10-11点间吃零食的人群,当天总热量摄入平均多出200大卡。建议准备300ml温水,小口喝到10点半。
如果确实饿,选1个水煮蛋或20克原味坚果,比饼干更扛饿。有个窍门:用带刻度的玻璃杯喝水,看着水位线下降会有心理满足感。
午餐后半小时别碰椅子
饭后立即坐下会减缓热量消耗速度。有个典型案例:两位同吃轻食餐的白领,坚持饭后散步的那位,两个月体脂率多降了1.2%。
建议脚跟离墙5厘米,双肩贴墙,这个姿势能帮助收紧腹部。实在没时间走动,就站着接打电话处理简单事务。
下午茶换成“会嚼的饮料”
3-4点的加餐时段最危险。与其喝奶茶,不如用200克圣女果 100克黄瓜条替代,咀嚼过程能产生饱腹感。
晚饭前先喝“垫底汤”
建议晚餐前半小时喝200ml温热的紫菜蛋花汤或冬瓜虾皮汤。这些汤的热量不超过30大卡,但能占据肚子1/5空间。
注意要喝真材实料的汤,别用浓汤宝之类的调料。有个误区要纠正:汤里别放淀粉勾芡,清汤才能起到“占位”作用。
小伙伴们可能会问:这些调整需要精确计算时间吗?其实只要把握住“进食后别立即静止”的原则就行。
春季要长高,抓紧补充这种营养!4类人更容易缺乏……
有一种营养元素,母乳里几乎没有,大部分食物里少得可怜。多数情况下得靠“外援”,少了影响发育,多了可能慢性中毒,这个季节特别需要,它是什么?
其实就是维生素D!它能够帮助肠道吸收钙质,对于每个人,特别是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人们经常说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到底管用吗?维生素D要补到什么时候?
1
维生素D的三大困惑
1
靠晒太阳能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吗?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其大部分都要依靠晒太阳来获得。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地理环境、光照强度、季节、天气和防晒习惯等因素,很多人可能无法获得充足的阳光照射。
总的来说,在人体缺乏维生素D的情况下,只靠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是不够的,还需要调整饮食,或者直接吃维生素D制剂进行补给。
2
维生素D到底要补到几岁?
维生素D对维持骨骼代谢很重要,儿童在骨骼发育期,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佝偻病等问题;对成人来说,长期维生素D缺乏,也可能导致骨折风险增大、骨软化。所以儿童成人都需要。
只不过儿童食物相对单一,尤其是在婴儿期,缺乏导致的问题更突出,所以强调得更多。
成人食物的种类相对更丰富,户外时间也更多,缺乏的风险相对较小,所以强调得少,但并不是说成人不需要。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建议,孩子每日应额外补充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70岁以上人群,维生素D每日摄入量为800国际单位以上,最大可接受剂量为每天4000IU。
维生素D虽好,但过量补充可能引起中毒,出现异常口渴、皮肤瘙痒、厌食、嗜睡、呕吐、腹泻、尿频等情况,甚至还会出现高钙血症、高血压等。
3
维生素D和维生素D3一样吗?
维生素D要在肝肾转化成维生素D3,维生素D3才能真正起到把钙沉积到骨骼的作用。
如果是补充维生素D的话,摄入的量和最后真正起作用的量是有一定出入的。
但是如果直接补充维生素D3,直接供应一批合格的“搬运工”进来,效果就会好很多。因此,最好选择维生素D3补充剂。
2
补充维D的3种途径
维生素D是个“健康多面手”,保证维生素D摄入充足,有利于免疫调节。
1
从食物中获取
一般维生素D有两种来源,其一是动物食物中的维生素D3,其二是植物食物中的维生素D2。
鱼肝油中的主要成分就是维生素D3和维生素A,鱼肝油从深海鱼中来,一些深海的鱼肉,比如三文鱼的维生素含量比河鱼以及其他的肉类的含量高。蛋黄、动物肝脏也会有一些维生素D。
植物蔬菜中,一些菌类比如蘑菇、木耳等,尤其是经过紫外线照射后的蘑菇、木耳,含维生素D2的水平较高,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食物获取。
2
从阳光中免费获取
补充维生素D需要阳光,尤其是阳光里的紫外线,能够帮助我们体内合成维生素D,所以免费的健康法宝就是晒太阳。
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仅让我们的皮肤变热,而且让皮肤里的7-脱氢胆固醇能够合成维生素D,照的时间越长,面积越大,合成的维生素D就越多。
如果想通过日照获得维生素D的话,建议裸露皮肤,但是暴晒不可取。在前臂和颈部以上暴露的情况下,每天日照15~30分钟,每周晒够3回,就足够每天的维生素D了。
如果想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可以让孩子在早上10点至下午2点之间(夏季避开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以防晒伤、中暑)多出去晒太阳,每天晒半小时左右。
提示:阳光中的紫外线是不能够透过玻璃的,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虽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但是没有紫外线,也就不能合成维生素D。
3
酌情合理使用补充剂
如果常晒太阳并且调整了饮食,依旧不能维持正常的维生素D水平,那可以考虑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小贴士
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随餐服用或是餐后服用,效果会更好哦!
3
四类人容易缺维D
1
长期生活在北方的人群
在北方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日照时间短,人们户外活动量少,每天不能充分接受阳光的“沐浴”,使得维生素D合成匮乏。
此外,季节也会产生影响,冬春季节相对更容易缺乏。
2
室内办公人群
现在很多职场白领,长期坐在办公室,很难晒到太阳,容易缺乏维生素 D。
3
肥胖人群
肥胖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下降,可能大量维生素D蓄积于脂肪中,影响其生物活性的发挥。
4
老年人及婴幼儿
老人食欲不好,进食量减少,容易导致某些营养素缺乏。《中国人群维生素 D 缺乏研究进展》中提到,老年人各季节维生素D缺乏都很严重。
此外,婴幼儿户外活动少,生长发育迅速,也容易缺乏。
天气越来越暖,趁着春光正好的周末,暖暖的晒晒太阳吧~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8个春天发胖的征兆,不改变就会一直胖
大家好,我是浅方,欢迎来到我的减脂频道。
我有个朋友,原本体重一直很稳定,可一到春天,体重就像坐了火箭似的往上蹿。她跟我哭诉的时候我才知道,她春天长胖是有原因的。下面就给大家好好说说春天容易让人发胖的八个征兆,要是不改变的话,胖就会一直跟着你啦!
爱吃高热量甜食
春天一到,很多人都会爱上各种甜品,像蛋糕、奶茶之类的。我特别理解,甜甜的东西谁能拒绝呢?但这些食物里面糖分和脂肪含量高得吓人。
就拿蛋糕来说,一块小小的奶油蛋糕,光是奶油的热量就不少。大家要是整天把这些当零食吃,摄入的能量远远超过身体消耗,多余的能量就都变成脂肪存起来,人想不胖都难。所以呀,偶尔吃点甜食解解馋行,可别天天吃。实在想吃甜的,就选点水果,健康又没多少热量。
饮食上重口味
春天气候还有点凉,不少人喜欢吃口味重的食物来满足味蕾。炒菜多放油、多放盐,麻辣烫、火锅也是顿顿少不了。可吃太咸太油,身体会吸收过多的油脂和盐分。而且在吃这些重口味食物的时候,往往会不知不觉吃多。
不爱喝水
水对身体特别重要,春天天气开始回暖了,更得多喝水。但很多人就是不喜欢喝水,渴了就喝饮料。其实饮料大多含糖,热量可高啦。等你感觉到口渴的时候,身体已经有点缺水了。所以大家得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别等渴了再喝。
晚上加餐
春天的夜晚可能会让人感觉有点饿,很多人就会在晚上吃点东西加餐。可晚上人的活动量小,吃进去的食物很难消耗掉,很容易就长胖。记得有一次,我晚上嘴馋吃了一包薯片,第二天体重立马就增加了一点。大家要是晚上有点饿,可以先喝杯水,缓解一下饥饿感。实在饿得不行,就吃点低热量的水果,比如苹果、柚子。
运动量减少
春天天气多变,有时候冷有时候热,很多人就会懒得运动。可运动量一旦变少,身体消耗的能量也会跟着减少。我之前也是,天气不好就不想出门运动。结果一段时间下来,肚子上的肉肉明显多了。大家尽量找些适合自己的运动,天气好的时候出去跑跑步、散散步;天气不好就在家里做做简单的运动,像跳跳绳也挺好。
睡眠不规律
春天白昼变长,夜生活似乎也变得丰富多彩了。很多人晚上熬夜追剧、玩游戏,第二天又起得晚,作息完全乱了套。睡眠不好,身体的状态就差,吃东西的时候更容易没有节制。我熬夜之后就特别想吃东西,好像只有吃才能让我有精神。所以大家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早睡早起,让身体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这样也有利于控制体重。
用餐不规律
春天很多人用餐时间不固定,有时候忙起来就错过饭点,之后又暴饮暴食。我有段时间工作一忙就顾不上吃饭,等有空的时候就一顿狂吃。这样对体重影响特别大,身体一会儿饿着一会儿被撑着,就容易把多余的能量转化成脂肪存起来。大家一定要按时吃饭,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就行啦。
爱久坐不动
现在很多人的工作都需要长时间坐着,春天人又容易犯懒,一坐下就不想动。长时间坐着,身体能量消耗也变少。我曾经有段时间工作很忙,每天坐在办公桌前好久,结果屁股和大腿明显变粗了。大家工作一段时间后,就站起来活动活动,伸伸懒腰、走走楼梯都行。
上面说的这些征兆,大家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呢?要是有,就赶紧做出改变,可别让自己一直胖下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