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鸟

万物灵 0
文章目录:

世界上最“肥”的鸟,幼鸟被抓来炼油点灯,它吃素怎么长那么胖?

自然界中有一种鸟,被称为行走的“食用油”,它浑身上下都是脂肪,据说用它熬出来的油清透无味,存放很久都不会变质,印第安土著日常做饭或者点油灯,用的都是它的油。

这种鸟的学名叫油鸱(chī),它究竟是什么鸟?怎么长出这一身的油?


行走的“食用油”,油鸱

若是有幸走进印第安人的居住地址,你可能会看到他们与众不同的炼油方式。

印第安人抓起一只只脱掉毛的鸟扔进带有些清油的大锅之中,使用漏勺反复地在锅里搅拌,让每一只鸟都能够均匀地受热。他们可不是在制作什么炸鸟美食,而是正在用鸟练油!

鸟儿在油锅之中仿佛烹炸,锅内的油脂竟然越来越多,炼制出了一锅清澈透亮的鸟油

可能有人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在我们的刻板印象之中,鸟每天都在天空之中翱翔,可谓是“身轻如燕”,身上都是健硕的肌肉,鲜少会看见附着大量油脂的鸟类。

若是成为一只大胖鸟,鸟儿早就飞不起来了,鸟又怎么可能用来炼油呢?

印第安人用来炼油的鸟可非同寻常,它们被当地人称之为行走的“食用油”,是印第安人食用油的主要来源。这个鸟的名字,叫做油鸱

油鸱的名字得益于它们那一身膘壮的油脂,属于夜鹰目,与我们俗称的猫头鹰有些许瓜葛,属于南美洲的夜行鸟

油鸱嘴巴是黄色,拥有着一个又尖又带有钩的喙,长着一双又大又圆的眼睛。

浑身呈现出暗红褐色,翅膀上还能看到白色点斑与黑色横斑,体型较大,但是口裂却很小,脚也极小,尾巴呈现扇形,十分好看,长相与夜莺极为类似

最具特点的便是那一双长长的翅膀,还有那喧闹的叫声。每次的叫声又急促叫得又快,一秒钟能够叫250多次,伴随着凄厉的叫声(7000赫兹以上),让人闻之毛骨悚然,给人一种不祥之感。

它们这叫声刻有独特的妙用,油鸱靠着这尖锐、凄厉又快速的叫声,能够在黑暗之中定位

它们依靠着回声还能够确定食物、同伴以及障碍物的位置,可谓是带有雷达的鸟。即便在岩洞之中也能准确地辨别方位,这独特的技能跟蝙蝠可有的一拼

在南美洲的地盘,哥伦比亚、厄瓜多尔以及秘鲁的沿海山地之中,都生活着油鸱。从玻利维亚到委内瑞拉的安第斯山麓,巴拿马以及特立尼达都都能看见它们的身影。

到了繁殖的季节,他们会在岩洞岩壁凹陷处开始打造自己的巢穴。口里可以吐出黏液,能够将半消化的果肉粘合在一块,形成了一个壁巢。

雌鸟在产下2-4颗蛋后就会开始孵化,幼鸟孵化出来之后将会由鸟爸爸、鸟妈妈共同喂养120天的时间,可谓是鸟类之中“啃老”最久的幼鸟之一。幼鸟被喂养地肥肥胖胖的,体重能够达到成年鸟的70%或100%才会开始独立生活

正是如此,幼鸟身上的油脂含量是最旺盛时期,毕竟它们整天吃吃吃,也没有运动,体内的油脂含量可比勤快的成年鸟高多了。印第安人发现了这一点后,每次到了油鸱繁殖的季节,就会开始举行他们独特的仪式。

印第安人会在油鸱的洞口架起大锅,拾起柴火将大锅烧的通红,然后将抓捕的幼鸟放在锅中炼油。

用油鸱幼鸟炼出来的油,不仅清澈透亮没有异味,还能够保持很长时间不坏,既可以用来电灯照明,还可以用来烹饪美食

还没换毛的幼鸟

对于印第安人而言,油鸱的繁殖季节是他们的丰收日,对此他们也格外的注重仪式感,感恩天赐的食物。

可是,这对于油鸱而言却是致命的打击,毕竟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还没能长大成鸟,就变成了炼油的工具,更成为了人类食物的来源。若是它们会说话,早就骂人了:就你们清高,拿我们当做炼油工具!


油鸱为何那么肥,难道它们不飞吗?

众所周知,鸟类为了能够飞行已经练出了一身的“腱子肉”,体内的脂肪含量极少。若是太肥,鸟儿根本很难在天空中飞行起来,只能变成“走地鸡”了。

那么,油鸱的身上为何有如此多脂肪?莫非它们都不需要飞行?

油鸱身上的油脂之所以如此多,跟它们的食性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是夜鹰目中唯一吃果实的鸟,其他的夜鹰种类的鸟儿,大多都食用蚊子、蛾等昆虫,很少纯吃果实。

每次黑夜降临,油鸱就开始活跃起来,成群结队的降落在棕榈树上,开始大快朵颐地食用油棕果。

要知道油棕向来被人们誉成为“世界油王”,从形状上看来跟椰子有些许类似,因此也有人叫做“油椰子”。

而油棕结出来的果子叫做油棕果,主要是鲜嫩的果肉跟棕仁组成。果肉之中的含油量高达45-50%,而核仁之中的含油量更是高达48-55%

一棵油棕树,一年可以产出30-40千克的油脂,一亩更是可以产油100-200千克

除了油棕果之外,油鸱还十分喜欢吃牛油果和橄榄。牛油果,正如其名含油量也极为丰富,100g牛油果中含有23.5g左右的脂肪;而橄榄果的含油量也高达25%。

油鸱常年食用含油量如此高的果实,吃下去之后这些油脂囤积在体内,也就含有了大量油脂,也成为了鸟类之中的“油王”。

棕榈树上的油鸱

可能有人会好奇,长得这么胖它们是不是只能够在陆地上行走,根本胖的飞不起来了?

其实不然,虽然油鸱长得肥肥胖胖却是飞行的一把好手。它们的身长大约30多公分,在鸟类之中算不上大个头,但是它们的翅膀展开之后却能接近1米。依靠着这长长的翅膀跟扇子一般的尾巴,能够轻轻松松地让肥胖的身体在空中翱翔。

不得不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油鸱也算是大自然孕育出来的独特生物了。现在,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希望印第安人能够找到更好的炼油方式,放它们一条生路,千万别整灭绝了!


怎么回事?长风公园里的“小仙鸟”,活生生吃成了胖企鹅!

你听说过一种叫做“仙八”的小鸟吗?全名“仙八色鸫”。

它的颜值很高,羽毛有红色、蓝色、绿色等颜色,因此有着“鸟中仙子”之称。

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全球数量不到1万只。

近日,“仙八”在迁徙过程中停留在上海长风公园铁臂山树林补充食物,被发现后,引来无数拍鸟爱好者。

不少“老法师”带着长枪短炮,前往长风公园只为拍下“仙八”的风采。

一位网友晒图感叹,长风公园的伙食太好了吧。长风公园里的”仙八“居然胖成了企鹅。

不过,有鸟类爱好者却表示:这只鸟的状态不对!孩子炸毛了,应该是应激。

还有人说,一些摄影爱好者为了”出片“,不仅用青苔给小鸟布置了拍摄背景,还会投放面包虫诱拍小鸟吃食的场景。这只鸟这些天吃得太多,已经属于肥胖。

诱拍的画面

这一行为引发了自然观鸟爱好者的争议。

他们不仅担心小鸟在人类投喂下,失去对周边环境的警惕性,丧失自己捕食的能力。

他们更担心的是:小鸟因为食物充足耽误了迁徙行程。若不能在寒冷到来之前赶到南方,恐怕要冻死在路上。

对此,上海野鸟会及市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相关人士表示:诱拍会对鸟造成多方面危害。

首先,增加它暴露于天敌的几率,更容易被流浪猫、猛禽捕食;

其次,错过迁徙时间,影响生物的物候节律;

此外,长期投喂单一的面包虫对鸟的身体健康不利,还涉嫌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

所幸铁臂山所在区域已经开始封闭改造,目前对小鸟的人为干扰已经没有了也许没有人再来喂食了,这只小鸟过几天就飞走了。

专业人士告诉记者,这只仙八色鸫什么时候离开长风公园,离开上海,要看天气和它自身身体状况。

写到这里,小侬又想起了去年10月青海可可西里的”网红“野狼。

因被游客和司机长期投喂,不但体型滚圆,还会向过往车辆摇尾巴、露肚皮撒娇,甚至带同伴一起向游客讨食,整个狼群的生活习性都发生了改变。

有不少网友开始了对它的调侃,觉得这头狼已经“躺平”,变得“慈眉善目”“不想努力了”……

还有人觉得,这是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表现。

也有网友表示担心,随意投喂可能好心办坏事,动物生存法则遭到人为干预。

专家表示:不管是网红狼还是其他野生动物,投喂都有可能让野生动物丧失对人本应有的距离感,进而带来一系列问题。

在人均“摄影师”的社交媒体时代,我们都有留住精彩、分享美好的冲动但再怎么拍,都不能把定格精彩建立在影响自然生态、干扰正常秩序、影响他人生活之上,按下快门还需三思。

【侬好上海·田小鱼综合编辑】

侬好上海(ID:helloshanghai2013)综合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部分素材来源:@新闻晨报 @湖南日报 评论来源各路网友,如有冒犯,敬请联系。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怎么回事?长风公园里的“小仙鸟”,活生生吃成了胖企鹅!

你听说过一种

叫做“仙八”的小鸟吗?

全名“仙八色鸫”。

它的颜值很高,

羽毛有红色、蓝色、绿色等颜色,

因此有着“鸟中仙子”之称。

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目前全球数量不到1万只。

近日,

“仙八”在迁徙过程中

停留在上海长风公园

铁臂山树林补充食物

被发现后,引来无数拍鸟爱好者。

不少“老法师”带着长枪短炮

前往长风公园

只为拍下“仙八”的风采。

一位网友晒图感叹,

长风公园的伙食太好了吧。

长风公园里的”仙八“

居然胖成了企鹅。

不过,

有鸟类爱好者却表示:

这只鸟的状态不对!

孩子炸毛了,

应该是应激。

还有人说,

一些摄影爱好者为了”出片“

不仅用青苔给小鸟布置了拍摄背景

还会投放面包虫诱拍小鸟吃食的场景。

这只鸟这些天吃得太多,

已经属于肥胖。

诱拍的画面

这一行为引发了

自然观鸟爱好者的争议。

他们不仅担心

小鸟在人类投喂下,

失去对周边环境的警惕性,

丧失自己捕食的能力。

他们更担心的是:

小鸟因为食物充足

耽误了迁徙行程

若不能在寒冷到来之前

赶到南方,

恐怕要冻死在路上。

对此,

上海野鸟会及市野生动物保护部门

相关人士表示:

诱拍会对鸟造成多方面危害

首先,增加它暴露于天敌的几率,更容易被流浪猫、猛禽捕食;

其次,错过迁徙时间,影响生物的物候节律;

此外,长期投喂单一的面包虫对鸟的身体健康不利,还涉嫌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

所幸铁臂山所在区域

已经开始封闭改造,

目前对小鸟的人为干扰已经没有了

也许没有人再来喂食了,

这只小鸟过几天就飞走了。

专业人士告诉记者

这只仙八色鸫什么时候离开长风公园,

离开上海,

要看天气和它自身身体状况。

写到这里,

小侬又想起了去年10月

青海可可西里的

”网红“野狼。

因被游客和司机长期投喂,

不但体型滚圆,

还会向过往车辆摇尾巴、露肚皮撒娇,

甚至带同伴一起向游客讨食,

整个狼群的生活习性都发生了改变。

有不少网友开始了对它的调侃,

觉得这头狼已经“躺平”,

变得“慈眉善目”“不想努力了”……

还有人觉得,

这是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表现。

也有网友表示担心,

随意投喂可能好心办坏事,

动物生存法则遭到人为干预。

专家表示:

不管是网红狼还是其他野生动物,

投喂都有可能让野生动物

丧失对人本应有的距离感,

进而带来一系列问题。

在人均“摄影师”的社交媒体时代,

我们都有留住精彩、分享美好的冲动

但再怎么拍,都不能把定格精彩

建立在影响自然生态、

干扰正常秩序、影响他人生活之上,

按下快门还需三思。

【侬好上海·田小鱼综合编辑】

侬好上海(ID:helloshanghai2013)综合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部分素材来源: @新闻晨报 @湖南日报 评论来源各路网友,如有冒犯,敬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