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小学生肥胖标准(小学生肥胖标准对照表BMI)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0
文章目录:

“一胖毁所有”,孩子的体重标准,一张表告诉你,看看是否超重

对于肥胖,不少家长都存在一个误区-小孩子胖没关系,长大自然就瘦了。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青少年肥胖,不仅不好看,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生活中有不少青少年因肥胖导致疾病住院,如此前一名11岁的小男孩,在家玩游戏时突然感到恶心、头晕,随后开始呕吐,父母连忙送去医院急诊,经检查发现,为腔隙性脑梗,且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重度脂肪肝等病症,而这一切的根源便是过度肥胖引起。

可见,肥胖并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

一、青春期肥胖,或增加中年患癌风险

近日,全球顶级杂志《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布了一项研究,更是把肥胖推上了舆论中心。

该研究基于以色列1967-2010年间分析的230万名青少年健康资料,并与此后的随访数据做对比,最终发现:青少年时期肥胖,可使男性中年时期发生癌症的风险上升26%,女性上升27%(除宫颈癌、乳腺癌)。

在这近230万人当中,有5.5万例已确诊癌症患者,有1.3万人因癌症去世,而确诊癌症的中位年龄,男性和女性分别是43.2岁和40岁,其中男性主要以淋巴瘤、黑色素瘤和结直肠癌发病为主,女性则是宫颈癌和乳腺癌为主。

关于肥胖为何会导致癌症的说法有很多,其中最被大众接受的便是一个理论是“慢性炎症理论”。李治中博士解释,肥胖的人,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慢性炎症。

发炎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组织受伤后,人体会自行修复,但有时候也会“修复失败”,导致炎症一直存在,便形成了慢性炎症,其背后原因很多,有可能是持续性的病毒细菌感染、或免疫细胞攻击正常组织,也有可能是因肥胖引起的系统失衡。

而多项研究都已经证实:慢性炎症反复刺激,可明显提升癌症的发病风险,因组织被破坏的同时会刺激细胞不断分裂生长,显著提升DNA突变几率。

另外,肥胖的人,脂肪组织也是比较多的,这种组织可产生雌激素,增加女性发生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

不仅如此,除了提升癌症的发病风险,肥胖还会对孩子造成其它危害:比如高血压,当体内脂肪太多太厚,可使毛细血管扩充,血液循环量增加,心脏输出量增多,时间久了便会诱发左心肥厚,出现高血压;同时有研究发现,儿童肥胖还会提升性早熟的风险,而性早熟又会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

可见,肥胖对青少年来说,简直是百害无一利!

二、孩子怎样才算“胖”?BMI指数来判断

到底怎样才算胖呢?生活中有的人看着瘦,体重却不轻;有的人看着有点胖,体重却很轻,让人十分混乱。

其实,判断儿童体重是否超重最科学的方法,并不是看体重数字,而是通过BMI计算方法,也就是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²。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对照《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中的列出的6~18岁不同年龄的男女肥胖的判定标准,看是否存在超重情况。

图源央视新闻

如果测试结果为超重,那么,就要想办法及时控制体重,以免过度肥胖危害到健康。

三、如何帮助孩子保持合理的体重?

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情况不容乐观,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称,目前阶段,我国年龄在6-17岁的人群超重肥胖率近20%,与10多年前相比有着大幅度的增长,严重危害到青少年的健康。所以,对于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父母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管控。

一般来说,青少年肥胖的原因多与营养过度,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期保持大量摄入高脂、高热量、高蛋白以及低膳食纤维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睡眠不足等因素有关,所以想要避免肥胖,可从这些因素下手。

  • 1、科学饮食,限油限糖限盐

生活水平上来后,很多父母对孩子的饮食也会比较关注,各种好的补的都想给孩子吃,这种行为很容易导致营养过度而诱发肥胖。尤其是长期大量摄入汉堡、奶油蛋糕等高脂食物,碳酸饮料、甜点等高糖食物,很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多,一旦没有及时消耗,便会转为脂肪储存在体内,最终诱发肥胖;所以,想要控制体质,科学饮食,限油限糖限盐很重要。

  • 2、养成适度运动的习惯

目前,各种培训班的出现,增加了学习(久坐)的时间,压缩了休息(运动)的时间,而长期如此,也容易出现肥胖。所以,想要控制体重,除了控制饮食外,适当运动也很重要。

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积极参加锻炼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也有很大的意义,所以鼓励青少年多运动。

而对于项目的选择,小艾推荐三类运动:游泳,对脊柱骨、四肢骨的增长有很大帮助;跳跃训练,如跳起摸高,单脚跳起,可加强心血管的弹性,增强心肌活性,从而保护心血管健康,建议一天跳200次以上;还有球类运动,包括羽毛球、篮球、足球、网球、排球等。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 3、保持充足睡眠

青少年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也容易导致肥胖。充足的睡眠被剥夺后,体内热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容易被干扰甚至打破,当摄入的能量远大于消耗量时,便会导致肥胖。

另外,人睡着时,人体内会分泌“瘦素”,这种物质有助于抑制机体摄入食物,加大能量消耗,有助于控制体重,而睡眠不足时,“瘦素”分泌量减少,相对而言更容易出现肥胖;长期睡不够还会使生物钟功能紊乱,进一步导致机体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时间久了,可造成胰岛素敏感度下降,也容易导致肥胖,出现糖尿病。

所以,想要避免孩子肥胖,保持充足且质量良好的睡眠很重要。专家表示,晚上21:00-1:00、5:00-7:00是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段,如果没有保证孩子在这两个时段的良好睡眠,或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黄金期。

总结:看完文章后,别再觉得小孩子胖不碍事,等一堆健康问题找上门后,你后悔都来不及!任何年龄段,都需要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才是最健康的一种做法!#健康明星计划##长城心脑血管健康周##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柳叶刀>子刊:少壮不减肥,老大易患癌!》.奇点网.2020-03-11

[2]《肥胖增加10多种癌症风险!到底为什么?》.菠萝因子.2019-08-12

[3]《睡不好也会发胖?别怪我没提醒你》.生命时报.2018-08-21

[4]《孩子多胖才算胖?复旦儿科专家给出远离肥胖的方法,家长必看!》.健康时报.2020-07-22

[5]《“小胖墩”伤心更伤身?《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发布》.央视新闻.2020-10-3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2021儿童标准体重自测!过胖影响发育和健康!(建议收藏)

作者:晨妈

来源:妈妈手册(ID:jqfans)

前几天,微博刷到“上海一幼儿园为小胖墩制定减肥计划”的热搜,引发家长们的热议。

看着这么多小孩子认真做运动的模样,说实话,晨妈感到好笑的同时,也愈发意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

现在的小孩越来越胖了。

根据2017年发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率不断攀升。


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率由2.1%增至12.2%,肥胖率由0.5%增至7.3%!

若不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到2030年,肥胖儿童基数会变得更大!

别说数据了,有时在小区随便晃上一圈,或者在校园门口看来往的小孩,不说十个娃九个胖吧,但一半以上都不瘦。

一个个敦实的模样,绝对倾注了家人们无尽的疼爱。

前几天,买东西时看到店老板女儿小小的身躯,承受着超乎年龄的重量,没走几步,说话都有点喘了。

看那情形,店老板肯定没少让孩子吃炸鸡~

不仅父母们疼爱孩子,下意识让孩子多吃,很多时候,家里的老人也是孩子肥胖的重要助攻:

你看我大胖孙子多可爱,吃得可好了;

你家娃也太瘦了吧,没我家娃敦实~

听听这些“以胖为美”的想法,不禁为他们家的娃感到担忧,因为小孩的过度肥胖真的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判断孩子是否肥胖

讲肥胖的危害之前,先和大家说下判断孩子肥胖的标准。

因为有些孩子只是看起来胖一点或壮一点,但还未达到肥胖的标准。

至于具体如何衡量孩子是否超重呢,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世卫组织建议使用的评估标准:BMI(体重指数)。

BMI=体重(Kg)÷身高(m)²

再详细划分年龄和性别的话,可参考之前卫健委发布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用于筛查6岁~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是否超重或肥胖。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一个男孩12岁,身高1.5米,体重50kg,那么套用公式就是:

BMI=50÷(1.5)²=22.22,对照表来看,介于超重和肥胖之间,那这个男孩就是超重,而不是肥胖。

当然,对照到学龄前儿童,运算公式也有所调整——

  • 1-6个月: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 月龄×0.7

  • 7-12个月:标准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 月龄×0.5

  • 1岁以上:标准体重(千克)=8 实足年龄×2

根据公式:(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100%,如果超过了标准体重的10%,可以看做超重,一旦超过了20%,则属于肥胖。

所以,各位家长们,可以对照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看看体重是否达标哦~

肥胖,带给孩子的危害

任何事情做得太过,都不是一件好事。同样,当儿童体重达到一定基数时,也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伤害。

1、下肢畸形发育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承重方是我们的下肢,如果体重过重的话,会给下肢带来负担。

长此以往,下肢可能会不堪重负而变得畸形发育。

孩子年幼,如果任其发展,对于他们以后的生活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一定要及早帮他们调整这种状态。

2、睡眠常有呼吸不畅、打呼现象

人的鼻、咽、颈部如果堆积太多脂肪的话,很容易会导致睡眠障碍。

比如出现呼吸不畅、打呼甚至打鼾的情况,以及慢性大脑缺氧等。

不知大家可否还记得发生在18年的一个事件,江西一个4岁男孩在睡梦中呼吸暂停去世,罪魁祸首就是肥胖。

因而,请家长们重视孩子的肥胖问题。

3、引发各类代谢性疾病

毋庸置疑,肥胖是由脂肪堆积导致的,而脂肪的堆积也恰恰是因为身体代谢不够或代谢不了才囤积为脂肪。

所以,肥胖使脂肪囤积过多,容易导致脂肪代谢异常,出现脂肪肝。

严重的甚至会发展为肝硬化,影响孩子身体健康发育。

4、心肺功能变得低下

从上文那个店老板女儿说话大喘气就可看出,肥胖的孩子稍微活动下,就会气喘吁吁、心跳加快、容易累。

这些都是过度的肥胖造成的,脂肪堆积挤压到其他器官。

除了身体层面的危害,其实,孩子过度肥胖,也会引发一些心理上的问题。

比如会让孩子变得极度不自信,因为自己笨拙的动作会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嘲笑,都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之前我就在游乐园看到,一群小朋友在嘲笑一个小胖墩,让他别玩滑梯了,会被压塌的。

小男孩挺难过,一个人默默走掉了。

如何防治小儿肥胖

一般来说,肥胖主要分为病理性肥胖和单纯性肥胖两种,前者较为少数,大部分孩子是属于单纯性肥胖范畴。

什么叫单纯性肥胖呢?

它是指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基本需要,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营养障碍疾病。

说白了,无外乎吃多了、运动少了,脂肪堆积而造成的肥胖。

对于这种,建议大家要做好小儿肥胖的防治工作:管住嘴、迈开腿。

管住嘴

大部分的小儿肥胖都是管不住嘴的结果,家长生怕营养跟不上,一个劲地投喂,再加上孩子爱吃零食等因素。

时间长了,体重自然慢慢升上去了。

其实,只要保证一日三餐的正常摄入,孩子的营养不会落下的。

  • 其一,营养均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日三餐,要合理搭配鱼肉蛋白以及蔬菜等食物,且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比如不用饮料代替白开水,不偏食,少吃腌制、油炸和熏制产品。

  • 其二,定时定量,切勿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很容易引起肥胖,因而在食物摄入量和时间上,我们要有所管控。

通常来说,每餐保证八分饱即可,如果孩子食欲过旺,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形式,来控制孩子摄入食物的量。

而且晚上也不要给孩子加餐,容易引发消化不良问题。

  • 其三,与家里老人统一战线。

关于“管住嘴”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和家里老人协商达成一致。

出于疼爱孩子的心理,老人很可能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放松对孩子的控制,什么鱼肉油炸食物都买~

长此以往,控制体重就别想了!

迈开腿

毋庸置疑,脂肪的堆积,靠运动是可以被消耗的,因而,孩子的日常锻炼,家长们一定不要忽视。

关于运动的量,每天至少要累计一小时以上的中度或中强度训练。

比如每天给孩子制定运动时间表,可以让孩子通过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跑步等运动燃烧脂肪,保持身材。

总而言之,孩子肥胖不是小事,一旦当孩子过度肥胖后,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

希望家长们多多留意自家孩子的体重,不要不当回事,早日帮助孩子回归正常体重,别让肥胖影响他们的一生。

THE END

本文属于政务公益宣传,对于文字或者图片有异议的,请联系删除!

投稿邮箱:

hubeiejiating@163.com

关乎成长健康 少年儿童如何判断超重或肥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少年儿童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成年人肥胖指标可以用BMI指数进行衡量,少年儿童以及更小的婴儿应该使用什么方法判断是否超重或肥胖?近日,人民日报社旗下新媒体平台“人民好医生”客户端邀请到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晓波以及主任医师刘子勤,针对这一问题为广大网友们答疑解惑。

陈晓波与刘子勤在访谈中表示,儿童肥胖的判断标准和成人比还是有一些复杂的,不是一个单纯的BMI指数就能够解决。少年儿童处于不断地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年龄段身高体重在不断地变化。

婴幼儿期与青春期是脂肪细胞快速生长期,容易造成少年儿童的超重、肥胖。婴幼儿时期肥胖会对以后的成长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影响,青春期肥胖则会导致成年后很难减重。因此,需要格外注意这两个时期少年儿童的肥胖指标,并及时做出干预。

2岁以内的婴幼儿,肥胖指标用体重和身高的比值随着年龄的增加率来衡量。相同性别、相同身高,孩子的体重增加率与平均增长率相比,超过10%-19%,为轻度肥胖或超重;超过20%,定为肥胖。家长朋友们为了方便衡量,可以使用目测和测量每月增长克数的简易方法。目测即与同龄孩子进行比较,及时参与学校、幼儿园的学生体检。测量每月增长克数要与标准的增长克数比较。例如,孩子出生平均体重是3公斤,到6个月大概是6-7公斤左右,到1岁为10公斤左右,这是标准的体重增长水平。前六个月,平均一个月增长700克;6个月到12个月,平均一个月增长500克。超过过多,要及时使用生长发育量表进行衡量。

青春期的少年儿童,基本上和成人一样是用BMI体重指数来评价了。但不同的是,成人24以上属于超重,28以上属于肥胖,儿科是用百分位数,超过85以上BMI的百分位为超重,超过90以上BMI的百分位就叫肥胖,超过120叫重度肥胖。也有另外的标准,对于不同孩子来说,脂肪的含量和肌肉的含量也是不一样的,运动比较多的孩子,肌肉量大。用体脂测量仪就可以观测腹部脂肪、四肢皮下脂肪含量是多少,而体重又是多少。孩子BMI大,是肥胖还是比较壮,是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测量出来的。

少年儿童超重或肥胖没有及时加以干预,就有可能发生儿童糖尿病或造成其他危害。伴随到成年阶段,则会更容易患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等肥胖病。家长朋友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肥胖问题,守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转自 | 人民好医生

来源: 首都儿科研究所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