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预测(肥胖的检测指标与判断标准)
《2025世界肥胖地图》发布,肥胖和超重人群数量猛增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5年3月,《2025世界肥胖地图》发布,2025年中国41%成年人达到高BMI(身体质量指数,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9%的成年人患有肥胖。
《2025世界肥胖地图》中,对于肥胖的定义是按照西方国家标准:高BMI:超重(BMI 25-30千克/平方米) 肥胖(BMI ≥30千克/平方米);肥胖Ⅰ级:BMI 30-35千克/平方米;肥胖Ⅱ级及以上:BMI ≥35千克/平方米。
3月7日,中国肥胖联盟共同发起人、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目前中国人肥胖症的诊断标准与西方存在差异。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我国将BMI大于28视为肥胖,而西方国家则通常以BMI大于30为肥胖界限,这一差别与中西方人种的体形特征差异相关,但无论是西方的统计还是我国的统计,都在提示当前肥胖和超重人群数量和比例正在猛增。
记者注意到,《2023年世界肥胖地图》中预测,到2035年,中国成年人的肥胖率(BMI>30)将达到18%,2020-2035年的年增长率达到5.4%。但在《2024年世界肥胖地图》中,增长率数据几乎“腰斩”,报告预测,2020-2035年我国高BMI成年人的数量预计每年将增加2.8%,《2025年世界肥胖地图》未修正这一数据。张鹏表示,这一变化,可能与我国对于肥胖的重视并启动的“体重管理年行动计划”等肥胖防控政策有关。
报告指出,不仅是成年人,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也在上升。航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方红娟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少年儿童的肥胖不仅影响健康,还可能干扰他们的生长发育。临床上就曾遇到不少中小学生,因肥胖出现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问题,这一现象令人深感忧虑。”
“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张鹏表示。肥胖的健康管理三级预防包括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和临床期预防。“通过教育、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改善睡眠质量等方式,可以有效预防肥胖的发生。对于已经肥胖的人群,需要积极治疗和管理,避免引发其他疾病。一旦因肥胖引发其他疾病,就需要进行及时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责编:王真
主编:田茹
校对:王卓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2025世界肥胖地图》发布,肥胖和超重人群数量猛增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刘静怡 周学津)2025年3月,《2025世界肥胖地图》发布,2025年中国41%成年人达到高BMI(身体质量指数,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9%的成年人患有肥胖。
《2025世界肥胖地图》中,对于肥胖的定义是按照西方国家标准:高BMI:超重(BMI25-30千克/平方米) 肥胖(BMI≥30千克/平方米);肥胖Ⅰ级:BMI 30-35千克/平方米;肥胖Ⅱ级及以上:BMI≥35千克/平方米。
3月7日,中国肥胖联盟共同发起人、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目前中国人肥胖症的诊断标准与西方存在差异。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我国将BMI大于28视为肥胖,而西方国家则通常以BMI大于30为肥胖界限,这一差别与中西方人种的体形特征差异相关,但无论是西方的统计还是我国的统计,都在提示当前肥胖和超重人群数量和比例正在猛增。
记者注意到,《2023年世界肥胖地图》中预测,到2035年,中国成年人的肥胖率将(BMI>30)达到18%,2020-2035年的年增长率达到5.4%。但在《2024年世界肥胖地图》中,增长率数据几乎“腰斩”,报告预测,2020-2035年我国高BMI成年人的数量预计每年将增加2.8%,《2025年世界肥胖地图》未修正这一数据。张鹏表示,这一变化,可能与我国对于肥胖的重视并启动的“体重管理年行动计划”等肥胖防控政策有关。
报告指出,不仅是成年人,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也在上升。航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方红娟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少年儿童的肥胖不仅影响健康,还可能干扰他们的生长发育。临床上就曾遇到不少中小学生,因肥胖出现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问题,这一现象令人深感忧虑。”方红娟进一步介绍。
“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张鹏表示。肥胖的健康管理三级预防包括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和临床期预防。“通过教育、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改善睡眠质量等方式,可以有效预防肥胖的发生。对于已经肥胖的人群,需要积极治疗和管理,避免引发其他疾病。一旦因肥胖引发其他疾病,就需要进行及时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柳叶刀》:应对“肥胖危机”不利 到2025年全球近六成人口或超重
中新网北京3月4日电 医学杂志《柳叶刀》3日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超重或肥胖人数已从1990年的9.29亿增至2021年的26亿。到2050年,预计全球将有近六成成年人和三分之一儿童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
法新社等报道称,这项发表于《柳叶刀》杂志的研究报告使用了多达1350种数据来源,涵盖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数据。报告认为,过去30年来,全球在应对日益严重的肥胖危机方面严重失败。
报告指出,全球超重或肥胖人数已从1990年的9.29亿增至2021年的26亿,成年男性和女性的肥胖患病率均增加一倍多。特别是大洋洲、北非和中东地区的肥胖率已经达到极高水平。在高收入国家中,美国的肥胖率最高,2021年约该国有42%的男性和46%的女性受到肥胖的影响。
报告预测,若不采取紧急政策改革和行动,照此趋势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近六成成年人和三分之一的儿童和青少年将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全球成年男性超重和肥胖率将从2021年的43.4%上升至约57.4%,成年女性超重和肥胖率将从46.7%上升至约60.3%。
报告指出,超重或肥胖问题将造成过早患病和死亡威胁。最近几代人的体重增加速度比前几代人快,肥胖发生的时间也更早,导致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多种癌症等在更年轻时发生的风险增加。
报告还指出,随着肥胖人口逐渐老龄化,到2050年,全球约四分之一的肥胖者将超过65岁,可能会给各国医疗体系带来沉重负担。
研究人员表示,现在采取行动,在全球可持续的食品体系中转变饮食结构还为时不晚。改善营养、提升身体活动水平和优化生活环境等策略离不开政策支持,无论是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还是增加公共绿地,都需要长期且持续的政策推动。
研究人员呼吁,迫切需要制定五年行动计划(2025年至2030年)以遏制肥胖率的上升。各方需共同努力,利用该报告针对各国当前和预测体重变化的阶段、时间和速度的估算,结合各国家和地区在社会人口、经济、环境和商业层面的独特情况,实施全面、跨学科的干预措施。(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