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佛经 肥胖(肥胖念什么经)

健康瘦身研究 0
文章目录:

读︱佛陀的减肥方法是什么?

读︱佛陀的减肥方法是什么?

减肥从古至今一直是个话题,无论是上至圣人权王,下至平民百姓。下面一个记载于佛经里面的典故,就是关于佛陀谈如何减肥的故事……

正文如下:

波斯匿王笃信三宝,常与王后末利夫人一同到祇园精舍请法,也引度了女儿胜夫人学佛。

波斯匿王原本长得英俊潇洒,具有玉树临风般的仪表,可是不知几何时,他的身材逐渐变形了,终至肥胖得一动即汗流夹背,并且动作迟缓。

这一日,他又到祇园精舍拜访佛陀,他循例稽首佛足後退坐一面,但是因为气喘,久久不能说话。

佛陀看到了这种情况,就说∶「波斯匿王!你胖得太过度了!」

波斯匿王回答说∶「诚如佛所说,我的确胖过度了,说真的,我久被肥胖所苦!我常因为自己肥胖的缘故,感到惭耻,感到没自信,感到懒洋洋,因此情绪常受到影响,开心不起来!」

佛陀听了,就说∶「如果自己心中常系念健康第一,每每饮食时,都能妥善节制,各种因肥胖所带来的不便和病苦就会没有了,这样一来,消化良好,新陈代谢正常,自然身心平安,福寿绵长!」

有一个青年名叫郁多罗,正好也在座中,波斯匿王随口就问他∶「郁多罗!你能把佛陀刚刚说的话背记下来,凡是我用餐的时後,你就靠近我身边,大声背诵给我听,直到我瘦到正常为止吗?如果做得到,我赏你奖金十万,并供你日常饮食。」

郁多罗听了,告诉波斯匿王∶「我遵照您的意思,如是如实背诵佛所说。」

郁多罗等到波斯匿王走了,赶紧到佛前,请佛陀再重说一次减肥的要方,并努力记下来。

第二天起,每到波斯匿王用餐时间,郁多罗就很尽职地站到他的身旁,大声唱颂道∶「佛陀、如来、世尊、应供、正等觉如是说∶如果自己心中常系念健康第一,每每饮食时都能妥善节制,各种因肥胖所带来的不便和病苦就会没有了,这样一来,消化良好,新陈代谢正常,自然身心轻快,吉祥平安,福寿绵长!」

经过数个月後,波斯匿王不再动辄气喘了,体态逐渐消减,不再肥胖臃肿,容貌也恢复像昔日般端严,心情恒常愉悦,做什麽事都充满自信,所有的阴霾一扫而空。他满心感恩,要礼谢佛陀帮他减肥成功,可是佛陀游化到其他的国家去了。

於是他登上王城的最高处,面向佛陀游化的方向,右膝著地,合掌胡跪,恭敬地三说∶「皈依礼敬如来、应供、正等觉、佛、世尊!感谢佛陀传授我『饮食知节量法』,助我减肥成功,让我获得减肥的利益。如今,我已恢复昔日身材,身心轻快,病苦全消,信心充满,法喜洋溢!」

减肥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修行,看过佛陀的减肥智慧相信能够为正在减肥中的天使增加能量和信心。

有专业健身教练的减肥瘦身微信公众号:有品变型计——picoocbxj!你还没关注吗?

和尚每天吃斋念佛,为何还会身材圆润?看看他们的饮食就明白了!

前言

每天吃素也会胖?

在众人的印象中,和尚是吃素的,但是在影视剧中甚至是现实中,你会发现有些和尚是胖的。

在现代社会还可以理解,哪怕不吃肉,但有充足的植物油。

可是在古代,油水少的时候,他们又是如何将自己养成胖和尚的呢?他们的伙食又究竟是怎样的?

一、谁说和尚不吃肉?

其实如果大家对外国的和尚有所了解,那就应该知道,不吃肉这个规定,仅限于中国的汉地佛门。

事实上,大部分的佛教徒都是可以吃肉的,像日本和尚不仅可以吃肉,而且喝酒娶媳妇也都能干。

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和尚也是如此,甚至哪怕是在中国境内,西藏地区的喇嘛人家虽然信佛,但同样也是可以吃肉的。

而中国汉地的和尚,其实在一开始也是可以吃肉的。

和尚中所谓的不沾荤腥,这里的荤腥开始指的也不是肉,而是葱姜蒜这些辛辣刺鼻的食物。

据说,是因为佛祖释迦牟尼认为,这些拥有辛辣刺激味道的食物,会破坏修行者的心境,故禁止门徒食用。

同样的,在最初的佛门规定中,和尚可以吃肉,只不过需要吃三净肉。

所谓的三净肉,指的是自己的眼不能看到被宰杀的牲畜,这是眼净。

不能听到牲畜被杀时的哀嚎,这是耳净。

不能吃为自己特意宰杀的牲畜,这是心净。

另外,和尚吃的肉,必须洗干净,不能够看到血腥。

一直到大名鼎鼎的菩萨皇帝梁武帝执政时期,梁武帝认为作为出家人,既然慈悲为怀,又怎么能够吃肉呢?

因此,梁武帝以身作则,从50岁开始起,戒绝荤腥,每日只喝豆浆,吃素食,提倡出家人戒绝酒肉。

再加上梁武帝又先后四次出家,使得梁武帝不仅是南方世俗政权的最高皇帝,同样还1度成为南方佛教的最高精神领袖。

最终,在梁武帝的号召下,江南地区的佛门们逐渐不再饮酒吃肉了。

可讽刺的是,梁武帝的晚年因为侯景之乱,在宫中找不到吃的,于是就去向皇宫附近的寺庙求饭吃。

可是和尚们却见死不救,任由梁武帝活活饿死!

这还真是挺讽刺的。

而在梁武帝前后,北周武帝却厉行灭佛,强迫僧侣尼姑还俗。

根据史书记载,周武帝灭佛的成果极为显著,光是在北方就强迫300多万出家人重回政府户籍!

不过令人无语的是,正是因为此前北方的大力灭佛,使得隋朝完成南北大一统后,统治者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提倡佛教。

可偏偏由于此前北方的佛教势力,都在北周时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结果南方佛教做大成为当时中国佛教的主导势力,也由此让不吃肉这一地区规定逐渐普及开来。

按理来说,和尚们既然选择了吃素,那么应该都是瘦子才对,可事实却与此恰恰相反?

从古至今,在人们的固有印象里,道士一般可能是瘦的,但和尚却都是胖着,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二、吃素为什么还能发福?

关于和尚为什么吃素还能够发福长胖,这个问题其实涉及了和尚在古代的经济待遇问题。

说句实在话,实在不能理解和尚到底有什么大不了的,竟然就能够享受到免除赋税奴役的特权?

那么,在古代拥有免除赋税和徭役的特权等于什么呢?

答案是等于发家致富!

知道在古代,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考秀才吗?

因为只要你考中了秀才的公民,就能够享受免除徭役赋税的特权。

随后只要能和你沾点关系的人都会想尽办法把自己变成你家的奴仆,把他们的土地变成你家的田产。

如此一来,他们就不用被朝廷征召干活,也不用给朝廷交纳赋税了!

而在历史中,由于寺庙长期也享受这样的特权,因此,和尚一直都是富户的代名词!

那么和尚可以有多富裕呢?

对此,不妨看看唐武宗灭佛的成果,在正史中,唐武宗灭佛的规模远不如周武帝,毕竟他也只是强令20多万人还俗,并且解放了近百万的寺庙奴婢而已。

可即使如此,大唐却依旧从这些和尚手上得到了"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

并且,这些土地在此之前,可都是不用给国家缴纳赋税的!

而除了拥有大量不用交纳赋税的土地以外,和尚们从古至今都是搞经济的好手,可能大家不知道令无数穷苦老百姓卖儿卖女的当铺,就是和尚们搞起来的!

至于放高利贷,也是和尚常见的营收手段。

诗人陆游就曾在《老学庵笔记》中,痛斥:“今僧寺辄作库质钱取利,谓之‘长生库’,至为鄙恶”!

所以啊,哪有什么所谓的出家人清静地,那就是一群披上了袈裟,用金像包裹起来的吸血鬼!

而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使得和尚的生活水平在古代是要远高于普通大众的,寻常百姓一年到头都吃不了几回的大米、白面,对于和尚们而言却只是家常便饭。

可偏偏,和尚们吃得好,但是干的活却少。

和尚的日常工作是什么?答案就是坐在蒲团上,敲着木鱼,念着佛经,基本没什么重劳力活动,当然了,那些极少数的苦行僧除外。

然后,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有个人每天三顿大米白面餐餐吃饱,吃完饭之后呢,就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就这么经年累月地下来,要是不发胖才有鬼呢。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称呼可不是所有的佛门子弟都有资格称的。

只有受戒十年,并且精通佛法,得到了其他佛门高僧认可的佛门成员,才有资格成为和尚,也就说,能够被称为和尚的人在佛门中那都属于中上层了。

也就只有他们,才能够每天享受众人的服务,安心诵读佛经,供奉佛祖。

同样也只有他们才能够穿着华贵的袈裟出入豪门望族的府邸,用所谓的佛法来换取大量的财富,供他们挥霍享受!

千万不要以为不能吃肉,和尚们的餐桌就很清淡,事实上,在古代素斋的做法往往要比肉菜更加费钱!

至于那些底层的沙弥,可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

他们大都是贫苦子弟,或为生计所迫,或是干脆被父母卖到寺庙中的可怜人,他们要给寺庙里的和尚洗衣做饭,清洁卫生,宛如奴仆。

可即使如此,在寺庙的社会体系中,他们都已经算是幸运儿了。

因为只要他们熬够了资历,并有幸败在某个大德门下,至少还有机会成为和尚,也好好享受享受岁月静的佛门人生。

比如说,留下了,"菩 提 本 无 树 , 明 镜 亦 非 台 "的慧能就是典型。

当然了,像慧能这样,能从底层爬上高位的人,哪怕在佛门里也是极少数的。

最惨的还是依附在寺庙之下的佃户,那些寺庙为了维持自己的开销,往往会侵占周围农民的土地,将农民变为自己的佃户。

可偏偏由于佛门大都地位崇高,因此地方官府面对此事时一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农民被和尚们欺负。

所以啊,是不是好人,跟你信不信佛没有关系,甚至成不成佛也和你是不是和尚没有关系?

真正的佛应该是普渡世人救苦救难,那才是真佛,披上袈裟,整日吃素的也未必真是佛。

本文信息来源:

【1】中华热点新闻网,“梁武帝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佛教为什么开始不吃肉了”

【2】澎湃新闻,2015-11-12,“日本和尚为什么能娶妻”

出生时是肉球的除了哪吒还有谁?虚云老和尚生平有哪些传奇?

出生时是肉球的除了哪吒还有谁?虚云老和尚生平有哪些传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要说有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是大肉球,很多人应该都会想到传说中的哪吒吧,相传哪吒一出生就是一个肉球怪胎,但是这毕竟只是传说当中的事情,所以很多人第一反应这当然会是假的。而历史上一位虚云老和尚,据说他出生的时候同样也是一个肉球,这难道是真的吗?

后世关于一代高僧虚云老和尚的传说和事迹多如牛毛。有些事迹流传的久了,就离真实面目越来越远。相传,虚云老和尚一言传心法,功德无量大。他的一生也充满了神奇的色彩。

一、生为肉球,险被丢弃

虚云老和尚是湖南省湘乡人氏,俗姓箫。他的父亲曾任福建省泉州府知府之职,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但不知为何,他40岁都还没有孩子,直到夫妻俩到城外观音古寺求子,才怀上孩子。

怀胎十月,虚云老和尚的父母一起梦见一位老者,长须青袍,头顶观音,跨虎而来。惊醒后,胎儿降生。人生总要经历生、老、病、死四种痛苦,尤其“生苦”是影响母体最大的。据说,虚云老和尚堕地后是个肉球,母亲大惊失色,一口气没上来,去世了。

家里人束手无策,问了许多饱经世变的老者,也都莫明其妙。最后,大家认定这个怪胎是不祥之兆。俗语说得好,“一人有福,带起满屋;一人无福,连累满屋。”第二天,大家决定把这个肉球丢弃。正在此时,一个卖药的老头子,一刀就把肉球破开来,里面藏着一个肥胖的男孩,这便是后来的虚云老和尚。

大家哀痛之余,不禁喜出望外。因为生母去世,这个孩子便由庶母王氏抚育。相传,当年破开肉球的老头儿,是文殊菩萨化身的,这也注定了这个孩子一生与众不同。

二、一心只为出家

佛家说,今生能做和尚,皆是过去有善根的。穷苦人做不了和尚,否则天下便没有乞丐了;富贵人也做不了和尚,因为自古便少富贵人出家的;许多知名居士也做不了和尚,他们能放下富贵功名,能吃长素,能打坐,也能礼佛诵经,但要他们做和尚则是断然不肯的。但虚云老和尚小时候便表现出了善根。

他自小不喜读儒家书籍,对功名亦视为浮云。可他对佛经颇有兴趣,小小年纪便萌生了出家修道的念头。据说,有一次,尚且年幼的虚云老和尚,逃到福州鼓山下想要出家,结果被家人找了回去。为了断绝他的念头,他父亲将其遣回湖南老家,请二叔严加管教。

为传宗接代,奉父叔之命,在18岁时,虚云老和尚和田氏及谭氏二女,同时举行结婚仪式。这两个女子都是名门闺秀,深明大义。结婚之夜,虚云老和尚向二女约法三章,即有夫妻之名,无夫妻之实,保持童真之体。说来也奇怪,自此,三人同居,互不侵犯,相安无事。

第二年,虚云老和尚决心出家修道,征求她们的同意(此二女后来出家为尼),偷偷离开温暖的家,去到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妙莲长老为师,名演彻,号德清。他害怕被家人再找到,所以在深山岩下修苦行,饥时吃松子和草叶,渴时喝山涧之溪水。这种苦行,非一般人所能修持,可他却甘之如饴。

所谓:“穿人所不能穿,吃人所不能吃,忍人所不能忍,受人所不能受。”面临种种考验,虚云老和尚受之泰然,不但不觉得痛苦,反而感觉快乐。三年之后,为了更好地研究佛法,他开始到处参方。

凡有高僧大德所在之处,无论千山万水,也挡不住他求道的心。他跋山涉水去求教,哪怕处处受到歧视,也不忘初心。他为求法而忘己,虽然经过多次的挫折,也不灰心,不变初衷,勇猛向前,精进学习。

这种精神,使人钦佩,令人效法。后来,为报母恩,他三步一拜,从普陀山拜向五台山。三年的时间,完成志愿,功德圆满。

三、一生只为佛教

虚云老和尚悲心深广,一生为法为教,不辞辛劳。在与云南佛教结下不解之缘后,在众多善信护法的大力支持之下,虚云老和尚开始着手振兴和发展云南佛教。

从建寺安僧、整肃僧纪、办学育僧到成立佛教会,慈善会等,只要对佛教、对芸芸众生有益,他都毅然努力去做,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在他的带动下,云南佛教得以复兴。

虚云老和尚103岁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他赴重庆主持护国救灾法会。110岁时,正值新中国成立,虚云老和尚嘱咐岑学吕居士编《云门山志》。

114岁时,佛教界在北京广济寺召开祝愿世界和平大会,请虚云老和尚前往主持。在京期间,他发起筹建中国佛教协会的工作,并作了重要的建议。

115岁时,众推虚云老和尚出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但虚云老和尚力辞,只接受了名誉会长之职。

虚云老和尚120岁时,在云居圆寂,火化后得到五色舍利百余粒,小者无数,以白色为多,晶莹光洁。

虚云老和尚一生殚心竭力,光大宗门,续佛慧命,身承五家法脉,并传嗣后代,堪称继往开来。他历坐十五座道场,中兴南华、云门、云居山、真如寺等六大祖庭名刹,重建大小寺院庵堂八十余处。修为、德行、功业,无不令人叹服。修道人,要志不退,愿不退,行不退,而这,也是虚云老和尚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