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 呼吸困难(肥胖呼吸困难是什么原因)

红星新闻 0
文章目录:

男子胖到“出不来气”走路也能睡着,原来是得了这种病!除了手术还有这些干预方式

春节后掀起了“健身热”,你是否已经将“减脂”提上了日程?

近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接诊了一名因肥胖导致的“特困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发现自己随时随地都会睡觉,走路时眼睛一闭都能睡着,同时还存在呼吸困难的症状,经常睡几分钟就‘出不来气’。”患者谢大哥告诉记者,即便在病房等待医生进行手术的间隙,都能坐在沙发上“呼呼大睡”,旁人很难叫醒。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原来,这是一种因肥胖导致的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主治医师杨华武告诉记者,这名患者来自都江堰,身高1.67米,体重却达到了135公斤,“患者今年34岁,由于此前的生活习惯不健康,经常吃夜宵、喝啤酒,导致重度肥胖,患上了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即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经常说着话就睡着了,影响了正常生活,为此,患者和家属都希望能够通过手术让其恢复正常体重。”

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患者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类病症最大的危害就是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的二型呼吸衰竭、暂停时间过长,甚至存在睡眠中猝死的风险。”杨华武告诉记者,另一方面,患者呼吸困难带来的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也会导致他们突发不可控的间歇或潮式呼吸、神志不清、嗜睡或昏睡等症状,就像被强制按下了“关机键”。

记者了解到,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带来外观上的变化,过多的脂肪堆积还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近年来,肥胖率呈上升趋势,这种趋势的背后存在综合性原因,既有人们生活行为方式的影响,比如摄入高热量食物、运动量减少、熬夜增加,也有一些疾病因素的诱发。

“我们今天看到的患者谢大哥的BMI指数接近50,处于重度肥胖的状态,出现了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以及嘴唇发白、巩膜充血等症状,目前已经入院快一周的时间了。”杨华武介绍,从身体来看,患者的腹部堆积了较多脂肪,在吸气的时候限制了胸廓下移,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都没有办法进行充分呼吸。同时他的颈部脂肪垫较厚,气道难以扩张,增大了呼吸的阻力,这些因素就导致了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等症状。

事实上,就在今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已经接诊了数位肥胖导致的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在肥胖群体,尤其是BMI>30的男性群体,约80%以上都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杨华武提到,对于这类群体,首要的治疗措施就是减重,“对有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而言,要减30%-50%的体重才能够有所改善,因此我们今天将对谢大哥实施减重代谢外科手术,进行外部干预。”

而除了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以外,肥胖带来的疾病还有很多,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月经紊乱、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不育等各种问题。对于普通人而言,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医院相关门诊的外部介入治疗?杨华武提醒,市民可以通过BMI(身体质量指数)数值来进行计算,用体重(单位为公斤)除以身高(单位为厘米)的平方数,“如果BMI大于28就算肥胖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例如改变生活方式来进行干预和调整。如果多次减重失败,就需要到专科门诊进行系统的诊疗。”

记者了解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成立于2011年,“除了减重代谢外科手术之外,我们常见的治疗方式还有内科诊疗,包括药物干预、饮食干预,以及胃转流支架和胃内球囊的植入,但最根本的还是生活行为方式的指导和干预,来帮助患者降低体重。”杨华武说。

红星新闻记者 吕佳羽

编辑 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极度肥胖!肚子大得像孕妇 32岁的他胖到无法呼吸!

肥胖可能会导致多种疾病,32岁的张先生身高1米6,体重却有122公斤,BMI达到了47.6,已经属于极度肥胖。超标太多的体重让张先生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几年来张先生四处求医,最后通过睡眠治疗,病情才有所改善。

这是8月31号张先生刚入院时的样子,体重严重超标,特别是肚子尤为明显。

张先生:“肚子挺得像个孕妇一样的,走路都差不多要这样走,挺费力的。”

更严重的是张先生血氧饱和度远低于正常值,嘴唇发紫,呈现明显的缺氧状态。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治医师 黄代金:“平均血氧饱和度只有70,最低血氧饱和度只有50,他在睡眠当中,最长呼吸暂停达到了138秒。”

张先生:“就是感觉气不够用,走路特别累,走路很走不动,就是一天吃一顿饭都不感觉饿,晚上睡觉憋气会憋醒。”

经过入院检查,张先生被确诊为因肥胖导致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治医师 黄代金:“治疗就是两方面,第一减重,第二就是无创通气,治疗的首选的方法就是一个无创通气,纠正他清醒和睡眠状态下的低通气。”

经过9天白天 夜间睡眠时佩戴呼吸机,以及利尿、睡眠物理治疗,张先生的体重从122公斤降到了99公斤,呼吸困难情况也有了很大改善。

张先生:“这几天控制一下饮食,体内的水分排出去以后,体重肯定会下的,但是我没想到它会下得那么快,就感觉比以前轻松太多了。”

医生说,张先生出院回家后还需要继续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锻炼,进一步减重,同时佩戴家用呼吸机,持续纠正夜间缺氧情况。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治医师 黄代金:“他已经有些时候一天不吃饭了,体重还每天一公斤地继续往上增,每走几米呼吸困难非常地严重,所以像这种情况,到时候再往后发展,他躺着或者坐着呼吸很困难,我们就要借助气管插管,甚至要有创机械通气,这种情况下的花费以及后面的康复,肯定没有无创通气来得那么快,来得那么好。”

医生提醒,肥胖人群如果夜间打鼾明显,可以到睡眠医学科做睡眠监测,展开针对性的治疗,及早纠正。

65333333记者报道

体重110斤!因为肥胖,8岁男孩住进湘雅医院ICU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李琪 实习生 左依婷 陈慧娜 通讯员 罗闻

因为肥胖,8岁6个月的张强(化名)呼吸困难、全身发绀,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童ICU中抢救了半个月。

导致他病情严重的,是肥胖。这个2岁时还喂养困难、身材消瘦的孩子,3岁开始莫名长胖,现在体重已经达到110斤。

(因为肥胖,8岁的张强被送进ICU抢救。通讯员供图)

肥胖已成为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问题。7月13日,湘雅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儿童ICU主任王霞发出提醒,家长应重视孩子的肥胖问题,了解其危害,并掌握预防的相关知识。

案例:肥胖导致呼吸困难,8岁男童住进ICU

“晚上要上呼吸机,时刻关注他的呼吸情况。”13日,王霞在电话中反复交代张强(化名)的妈妈,孩子虽然从ICU 转出,健康情况依旧不理想,需要时刻关注。

张强是在一天前出院的,在他的电子病例中,住院的图片还在。孩子处于半昏迷状态躺在病床上,被一堆的医疗器械围绕,让人十分心疼。

“送进ICU时,孩子呼吸困难,全身发紫,情况非常危急。”王霞表示,立马上了呼吸机,经过检查,患儿属于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心力衰竭,同时出现了非酒精性脂肪肝、原发性睾丸功能衰竭,胰岛素抵抗等症状。

张强2岁时还喂养困难,身材消瘦,3岁开始突然食欲暴涨,到6岁体重增长到了90斤。虽然家长开始控制,每年还是会长胖10斤,出现肥胖的相关症状。开始只是爬楼费力,之后发展到不能平躺,6月底开始呼吸困难,被送到医院。

经过半个月的救治,张强情况稍微稳定,出院回家康复。“回家还需要睡眠呼吸检测,夜间上呼吸机,同时监测骨龄,观察发育情况。”王霞透露,孩子今后需要继续减肥康复,目前出现的一些症状,会对他将来的健康,造成影响。

数据: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接近20%

肥胖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问题。湘雅医院儿科ICU,每年都会接诊到因为胖导致入院的孩子。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我国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及肥胖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已经超过50%,6—17岁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儿童已达10%。报告预计,若不加以遏制,到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肥胖患病率将达到65.3%,其中,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中这一比例将达到31.8%,学龄前儿童将达15.6%。

长沙市也做过肥胖率调查,据调查统计,长沙市芙蓉区40多所中小学校的4万余名儿童青少年,2020年肥胖率为16.20%,较2019年的11.76%上升4.44%;超重率为16.52%,较2019年的13.54%上升2.98%。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到,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2020—2030年,0—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要在基线基础上下降70%,为最终实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零增长打下基础。

危害:儿童肥胖比“中年发福”危害更大

专家表示,比起肥胖,很多家长更关注孩子的消瘦影响身高,却不知肥胖带来的危害更大。 肥胖主要分为没有疾病因素的单纯性肥胖,以及有疾病因素的继发性肥胖(病理性肥胖)。

儿童期肥胖会并发脂肪肝、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性早熟等,严重的还会出现张强这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

有研究表明,肥胖的儿童骨龄超前的风险更高,而骨龄超前可能导致孩子长不高。

此外,肥胖还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胖孩子还可能会被歧视,产生自卑等心理障碍。

需要警惕的是,儿童期肥胖是引起成人肥胖及各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且孩子成年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概率增加,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

【服务】

家长如何正确判断孩子是否肥胖

王霞介绍,国际上大多采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判断人属于偏瘦、正常或者肥胖体型,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和成人相比,儿童不同年龄的数值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对照表格来查。超重与肥胖儿童,推荐使用BMI和中国2009年发表的《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筛查。

如果孩子属于肥胖,有减重的需求,家长首先要帮助改变饮食习惯:进食速度放慢,饮食多样化,荤素搭配,肉类尽量选择优质高蛋白,每餐多吃蔬菜;将酸奶、坚果、豆类、可生吃的蔬菜、水果等作为孩子的零食,尽量不吃高油高糖高热量的食物。

运动对减重非常重要,每个星期孩子至少运动四次,每次至少一个小时以上。长跑、游泳、跳绳、踢球等中强度有氧运动,对控制儿童肥胖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