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儿童鼻炎(肥胖儿童鼻炎怎么办)

浙江日报 0
文章目录:

6岁男孩鼻炎反复 一晚换4块尿不湿 问题竟出在打呼噜上

“医生,真不行了。我还是听你的吧。”焦虑的王女士,拉着6岁的儿子球球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彭澎副主任医师的门诊。

原来,球球从小断断续续因为鼻炎的问题,多次到各大医院就医。半年前,正好在门诊遇到彭澎。彭医生发现,球球体型偏胖,按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身高,他的体重足足超出10kg,加之鼻炎反复发作,说话鼻音明显,就问起了孩子的日常作息,怀疑他有儿童鼾症。

一晚要换4块尿不湿,孩子睡眠差

在彭医生的耐心询问下,王女士说了一个事情,让医生大吃一惊。孩子今年6岁了,竟然还在用尿不湿,一个晚上最多的时候要给他换4块。

原来王女士夫妻忙于生意,白天都是老人带孩子,陪伴孩子时间不长,内心亏欠,每天晚上回家就给孩子带各种水果等食物,美其名曰“补营养”。临睡前大量进食,导致夜间排尿频繁,就索性让孩子穿着尿不湿睡觉,认为这样孩子就能睡踏实了。

“孩子晚上睡觉打呼噜吗?”

“啊,这个我倒没注意!”粗心的妈妈这时才发现,只顾着对付尿床,对孩子的睡眠关注太少。

肥胖、鼻炎、有鼻音,还尿床,睡眠质量定然不好。在彭医生建议下,王女士带孩子做了影像学检查和呼吸睡眠监测,果然不出所料,球球腺样体肿大,夜间睡眠时也出现短暂低氧情况,是典型的儿童鼾症。

彭澎正在给患者做睡眠监测(资料图)

孩子还小不想手术,采用个性化保守方案

小儿打鼾的病因,大多是鼻咽部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或者有颅面结构的发育畸形,儿童OSAS一旦诊断明确,必须及时治疗。通过手术切除肥大的腺样体和腭扁桃体,有效率在90%以上,预后很好。球球的情况还不至于到手术的程度,但是需要长期治疗。

彭医生介绍说,球球这孩子有典型的儿童鼾症症状,如果不经过治疗,很难自愈。王女士最终表示反对。她认为,有朋友跟她说过,孩子长大以后,腺样体就会萎缩,鼻炎症状也会改善,自己慢慢会好的。

果不其然,4月初,王女士带着儿子又来到了彭医生门诊,决定接受治疗。原来,半年来孩子的鼻炎一直没有改善,打呼噜也日益严重,看了很多家医院,反而是建议手术。“你最开始的判断太准了,我还是信任你。”

经过综合评估,彭澎为球球制定保守治疗方案,针对病因,一边用药物治疗鼻炎,一边采用持续正压气道通气,即无创呼吸机治疗鼾症症状,改善晚间睡眠状态。一般4岁以上的孩子配合度较高,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较好。同时要求王女士带着球球一定要努力减肥,早日达到标准体重。

毁颜值、伤智力、还长不高

儿童鼾症,俗称小儿打呼噜,分良性鼾症和病理性。病理性鼾症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夜间睡眠中的呼吸暂停和缺氧,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彭医生表示,打鼾在任何年龄的儿童中都可以发生,发病率约1%-5%,且在2-6岁的儿童中最为常见。很多家长对小儿夜间惊醒、梦游、遗尿重视程度不够,觉得孩子长大了就好了,往往容易忽视儿童鼾症的危害性。

她用三个词来概括就是,“毁颜值、伤智力、长不高”,样样都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毁颜值——由于长期的张嘴呼吸,儿童面部颌骨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出现长脸、龅牙、牙列不齐、小下颌、嘴唇变厚等表现。

伤智力——由于夜间睡眠时的打鼾造成睡眠质量差及缺氧,有一部分患儿可能表现为白天精神欠佳、爱睡觉、不爱活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另一部分则表现的是情绪烦躁、易激惹、好斗。

长不高——由于生长激素的分泌主要是人体处于深睡眠状态下最多,而鼾症患儿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可能会降低。

对轻症的患儿,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如果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是重症患儿,则需要采取手术手段。彭医生表示,有一些简单的预防儿童鼾症的方式,供家长掌握。

1.控制孩子的体重。研究显示,只要体重减少3-5公斤,就能有效控制打鼾。

2.感冒时积极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减少各种急慢性呼吸道传染病,避免炎症引起上呼吸道阻塞。

3.调整睡姿。仰躺会增加打鼾的次数,最好采取侧睡。还要注意孩子的枕头不要太低,这样易使下颚向上抬,造成以口呼吸,导致打鼾。

4.让孩子唱唱歌。有研究表明,多唱歌能改善打鼾,因为唱歌能锻炼声带附近的肌肉,让松弛的肌肉变得更有弹性。

5.限制摄取过多的糖,对预防儿童打鼾有一定好处。

最后,彭医生再次提醒爸爸妈妈:孩子睡觉打呼噜别以为是睡得香,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鼻炎很难治?杭州耳鼻喉科专家用这种方法治好了自己和儿子的鼻炎

这几年,鼻炎患者越来越多,尤其是过敏性鼻炎人群队伍越来越庞大。许多人甚至出不了门,睡不好觉。如何标本兼治,防病于未然?

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陈志凌也遇到了这个难题,但他总结了一套经验,在自己和家人身上做了实践,没想到效果很出乎他的意料。

陈主任是怎么做的,快报特意请他给大家讲一讲。以下是他的自述——

大学上解剖课被福尔马林 熏成鼻窦炎

自己每天用一盆冷水洗鼻

很多人都患有鼻炎,我也得过。大学时上解剖课,解剖室的槽里面全是福尔马林。一天,我低着头在那解剖。可能那天天气很热,不知道谁把解剖室里上面的电风扇给打开了。结果电风扇一吹,福尔马林的气味弥漫开来,包围了我整个人。

我当时并没有强烈的感觉,就觉得鼻子有些不太舒服。等下课了回到寝室,我才感觉特别不舒服,眼睛和鼻子都无比痒,我猜测可能是福尔马林过敏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反复鼻塞,鼻涕很多,鼻窦炎犯了并出现头涨、头痛的症状。当时我第一时间想到去校医院看看,校医给我配了瓶滴鼻液,就让我回去了。但几天滴下来,我的鼻窦炎不但没有任何缓解,症状还越来越重了。

这困扰了我很久,鼻炎一发作脑袋昏昏沉沉,很痛苦。当时我还没学耳鼻喉,也许是机缘巧合,我想到了用冷水洗鼻的方法,初次尝试后,鼻子感觉好受了很多。于是,我开始坚持每天接一盆冷水,用鼻子把冷水吸进去,再擤出来,洗掉鼻腔里的脏东西。这之后,鼻炎慢慢好起来,鼻黏膜的抵抗力也增强了,头痛等症状基本上好转了。

直到今天,我也会推荐鼻炎患者,包括鼻窦炎开完刀后的患者,每天坚持冷水洗鼻。

洗鼻 尘螨脱敏治疗

儿子的过敏性鼻炎稳定住了

我儿子也是过敏体质,从三四岁起,我就给他进行尘螨脱敏治疗,并用海水洗鼻。

他三岁的时候,当时我们还不知道他对尘螨过敏。那年秋天,家里大扫除,清洗夏天用过的电风扇。把电风扇叶子一个个拆下来,洗干净、擦干净,这样就可以放起来准备第二年使用了。

我们在这边拆风扇,擦风扇上的灰尘。儿子就在一旁玩,还不时主动拿毛巾学我们的样子擦风扇。到了晚上,他突然开始咳嗽,伴随着鼻子痒和流鼻涕,我猜测他是对电风扇上的灰尘过敏,第二天带他去医院做了过敏检测,确诊为过敏性鼻炎,过敏原是尘螨。

也从这天开始,家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开始尽量避免与尘螨接触:家中不铺地毯,选用防尘螨的床垫,不养宠物,冬天不用羽绒、鸭绒被,不买长毛玩具。枕头勤洗勤换,窗帘也舍弃原本那种厚重的布料,换上轻薄透气的材质。还特地购买了除尘螨功能的空气净化器,空气不太好的时候就全天候开着。

但一段时间下来,虽然儿子在家中平安无事,但一旦出去接触到了厚重的灰尘,他还是会犯过敏性鼻炎。

我意识到儿子对过敏原是比较敏感的。每个人对过敏反应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可能接触大量的尘螨也没问题,但有些人接触到一点点就有很大的生理反应。就像青霉素,有的人打一针就会导致过敏性休克。

因此,我开始对他进行脱敏治疗。脱敏治疗分两种:一种是舌下的脱敏治疗,一种是皮下注射的方法。对孩子来说的话,可能更适合用舌下脱敏的方法来治疗,就是药物滴在舌下来脱敏,味道甜甜的,也不会有太大的刺激。

此外,洗鼻也变成了我和儿子每天早晚必做的事情。平日早晚,我会给他各喷一次等渗(指溶液的渗透量相当于血浆的渗透量)生理盐水进行保健,每个鼻孔各喷两三下。鼻炎发作或感冒时,就喷高渗海水抗炎、缓解鼻塞。喷完后,让他仰卧3到5分钟,再起来将流进嘴里的海水吐掉。

刚开始接触洗鼻的时候,儿子有一些抵触,我和他说了很多洗鼻的好处,他也慢慢尝到了不再被鼻炎“折磨”的甜处,也就愿意做了。如今,他已经五年级了,过敏性鼻炎也慢慢稳定住了。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给孩子选的洗鼻器也是有讲究的,市面上常见的洗鼻壶,因为冲洗力度太大,容易引起中耳炎。

不能让孩子处在真空环境

儿童成长期过分注重卫生

过敏性疾病越高发

陈志凌介绍,早在1989年,就有国外学者提出卫生假说:认为在儿童成长期,越是过分注重卫生,过敏性疾病越是高发。

“他通过观察两组不同家庭的孩子做实验:一组是在城市生长的孩子,而且是独生子女,且父母都有洁癖,家里一尘不染。孩子也没有很多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学校、家两点一线。另一组是生活在美国的农场里的孩子,有很多的兄弟姐妹,家里还养了很多猫狗。孩子们每天也都很自由:玩玩泥巴,在草坪上翻滚。

“观察后发现,在城市的那组孩子,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湿疹、鼻炎、哮喘的发病率明显要高于在农场里长大的孩子。”

据了解,人体的免疫细胞T细胞分为TH1和TH2两个系统。我们出生时是TH2占优势的,一个过敏反应占主导的系统。但出生以后,我们慢慢接触那些病原体,接触一些细菌,它会促使TH2系统逐渐发育成熟。TH2系统是一个偏向于抗感染的系统。所以说,最后达到的是TH1和TH2系统的平衡。

“当两个系统达到平衡,就说明我们免疫功能是正常的。但是在城市生长的一些孩子,他没有接触过任何病菌、病原或猫猫狗狗身上的尘螨,生活在与细菌完全隔离的真空环境里,导致他的TH2系统发育不成熟,还维持在母体状态,就特别容易过敏。”

陈主任之前就遇到过一个小患者,一进门诊,孩子妈妈就不时用酒精湿巾给他擦手,碰了桌子要擦,拿了张纸也要擦……进门五分钟擦了五六次手。而这个小患者身上却全是湿疹皮炎,也有鼻炎、哮喘的症状。经了解家族史发现,小患者的妈妈也总是过敏,而且家里人都特别爱干净,或者说得严重点,是有洁癖的。

怀孕了能养狗吗?

对胎儿有没有影响?

还有人经常来问:怀孕了是不是就不能养狗了?陈志凌认为,这个其实是没有关系的。“若是孕妇本身对狗毛等不过敏,对胎儿来说就没有任何的影响。但如果已经引起过敏性鼻炎了,应远离,同时控制病情。因为在孕期,孕激素会加重鼻炎,而免疫记忆会随着妈妈的血液通过胎盘遗传给孩子。”

数据统计,若妈妈是过敏体质,孩子是过敏体质的概率高达50%,若父母都是过敏体质,则孩子易过敏的概率为70%。

鼻炎不能断根,四步可有效控制

容易过敏的人,一定要饮食得当

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陈志凌总结出了四个有效控制鼻炎的方法——

第一步:避免接触过敏原。过敏原常见的有两种,其中一个是可吸入的,或通过空气传播的,如粉尘、花粉等。“如果你花粉过敏,春天的时候就要避免去户外;若是外出,你要戴上眼镜、口罩,选择公共交通或开车,不要骑车或步行。”

陈志凌说,若是对猫毛狗毛过敏,就尽量不要养狗养猫。他认识的一个熟人,养了十多年的狗,感情很深,但不凑巧的是她的儿子对狗毛过敏,她不愿意割爱,因此她儿子哮喘一直发到现在,也控制不了。“所以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药物治疗。发作期和没发作期的用药,是有区别的。

第三步:免疫治疗,也就是脱敏治疗。

第四步:患者教育。“经常有病人问我,鼻炎能不能断根,实际上鼻炎很难断根,它只能达到一个有效的控制阶段。”

“容易过敏的人,要饮食得当、膳食丰富。中医说‘病从口入’,糖尿病、肥胖、肿瘤、过敏等都和肠道微生态有关。可适当‘损谷’,暂停所有高蛋白食物,平时只吃米饭和蔬菜,配合中药调理脾胃。我们也建议孕妇或备孕的适龄女性,可以口服一些益生菌,增加自己的肠道菌群。”陈志凌建议。

陈医生自创了一套鼻保健操

一起学一招吧

针对鼻炎,陈志凌还自创了一套鼻保健操,目的是促进鼻腔血液循环,宣通鼻窍、缓解鼻塞,增强鼻部抵抗力。秋冬季节,由于气候干燥,鼻子容易干燥的人群也可以多做做。每一步做36下,早晚各做一次。

先用双手食指按压鼻翼两侧一指旁开处的迎香穴,要有一定力度;

随后双手食指沿鼻根,做上至鼻根、下至鼻翼两侧的推擦动作,至鼻翼有发热感;

最后用双手食指按压印堂穴。

(都市快报 见习记者 陈彦汝)

中医话小儿丨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超重和肥胖

山东省中医院儿科 司尚安 张桂菊

儿童居家学习期间,感冒发烧的情况减少了,但是家长咨询孩子的各种健康问题的情况却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有如:睡觉打呼噜,张口呼吸,升学孩子体测难达标;还有家长说从疫情起,自家孩子的体重犹如“脱缰的野马”,拉都拉不住……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类就诊的孩子往往都是“圆润”的小胖子。

超重和肥胖对儿童生长发育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需要引起家长和孩子自身的重视。那么肥胖和超重到底存在哪些隐患呢?我们从不同方面分析。1.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含了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一系列器官,脂肪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器官的正常工作。

①脂肪堆积于腹部或膈肌,使肺容量降低,若再参加体育运动,呼吸运动负荷增加,可能造成肺功能损害。②脂肪堆积在颈部皮下,可在睡眠期间出现上呼吸道梗阻,从而出现打呼噜,严重可造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③相关研究证实,肥胖儿童有更高几率患过敏性鼻炎、哮喘和过敏性皮炎等。

2.内分泌及心血管系统①胰岛素是体内三大物质代谢的关键激素。在肥胖儿童体内,要维持机体血糖的稳定,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才能满足需求,长期胰岛素的升高,易发生胰岛素抵抗,典型临床表现为后颈、腋下、腹股沟处黑棘皮,可发展为糖尿病。②胰岛素抵抗会使儿童血清尿酸水平升高,高尿酸与血脂异常、肾脏疾病、高血压等有着密切关系。③体重过重,心脏的负荷增大,导致心室扩张、肥厚、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进而使心脏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出现心衰。④脂质代谢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因素。

3.免疫系统肥胖儿童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各种类型的血脂紊乱均可使肥胖儿童出现明显的免疫功能低下。肥胖儿童较正常体质量儿童的免疫力低,更易患感染性疾病。因此,看起来“胖又壮”不一定就更健康。

4.生长发育有研究证实,肥胖儿童生长激素自发的分泌及释放减少,且肥胖越严重,生长激素水平越低。肥胖也会导致儿童青春期发育提前,青春期发动提前及初潮年龄提早还会增加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风险。肥胖儿童因为体质量过大,关节的承重部位容易受损,削弱了运动能力,使儿童不喜欢运动进而更加肥胖。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比同龄人高许多,所以并不担心孩子的身高问题。真的是这样吗?这要从骨龄和实际年龄分析。(详情下期讲解)

5.心理状态儿童肥胖不仅可造成机体一些器官的功能性损伤,还能导致一些心理问题或行为偏离,严重影响儿童心理健康。超重、肥胖儿童的执行能力(抑制能力、工作记忆、认知灵活等)要低于正常体质量儿童。同时,超重和肥胖与抑郁症状存在关联,在女童表现更加明显。关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

总而言之,多余的脂肪百害而无一利,它不仅存在于皮下,也会堆积于内脏,流通于血液之中。儿童时期肥胖造成的损害,往往伴随到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