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心脏(肥胖心脏负荷过重的表现)
有医说医 l 明明人很瘦,却长了颗“胖”心脏 !小心肥厚型心肌病找上门
明明人挺瘦,却长了一颗“肥胖”的心脏,随时会危及生命。今年以来,32岁的王女士稍一运动就感觉胸闷气喘,起初认为是疲劳所致,直到最近一次体检,才知道患上了肥厚型心肌病。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却对这个病一无所知,并且往往会因为觉得“没什么大事”而延误治疗。其实,肥厚型心肌病目前已成为青少年运动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今天,记者对话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王芳,和大家聊一聊肥厚型心肌病的话题。
问:什么是肥厚型心肌病?它的原理是什么?
答: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脏的不对称肥厚为主要特点的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遗传性疾病。曲型者心脏的肥厚主要累及左心室,以室间隔为多,其他少见的类型有心尖肥厚型、均匀肥厚型、左室前壁肥厚型等。超声下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壁增厚。
简单来说,就是患者的心脏往往比一般人要“胖”,易造成左室心腔狭小,导致血液流动受到梗阻。这样一来,就像水泵的出口被堵住了一样,心脏无法有效供血给全身使用,人就会出现头昏、乏力、胸闷、胸痛甚至晕厥、猝死。
问:肥厚型心肌病是什么引起的?
答: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由编码心肌肌小节相关蛋白的基因致病性变异引起。既往研究表明,约60%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是基因变异导致的。因此,临床诊断或疑似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都应该进行基因检测。尤其是以下两类患者人群,如果基因检测阳性率高,强烈建议进行基因检测:一是年小于周岁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二是有肥厚型心肌病或心源性猝死家族史的患者。
肥厚型心肌病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目前已成为青少年运动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
问:肥厚型心肌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患者的首要表现是劳力性呼吸闲难,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有症状患者中90%以上有此表现。另外,有25%~30%的患者会有胸痛不适的症状,多表现为劳力性胸痛,也有不典型的疼痛持续发生且发生于休息时及餐后,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往往是由于心肌肥厚而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生长速度不及心肌肥厚的速度,引起的微循环缺血。再一个表现就是心悸,这与心功能减退或心律失常有关。房颤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晕厥或先兆晕厥,这种晕厥一般见于活动时,往往与一过性的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有关。也有少数患者会有心源性猝死的情况。而心源性猝死、心衰和血栓栓塞是肥厚型心肌病死亡的3大主要原因。心源性猝死多与致命性心律失常有关,多为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性或非持续性)、心室颤动(室颤),也可以是停搏、房室传导阻滞。
问: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这类患者形成健康的膳食习惯是必不可少的。平日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食物,增强抵抗力。避免吸烟,不要饮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以免诱发心律失常。尤其有流出道梗阻,包括隐匿性梗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应禁酒。因为这类患者即使饮酒量很少,也可能引发周围血管扩张,加重梗阻。
其次,这类患者要选择适宜的运动,不应参加剧烈的竞技性体育运动。无论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种族如何、是否存在左室流出道梗阻、过去是否做间隔减容治疗、是否植入了心脏复律除颤器(ICD),都适应这一规则。尤其是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的年轻患者,我们不建议参加竞技性体育运动,特别是能使心率突然增加的运动,如举重、单杠、双杠等。再一个就是,环境气候不好,如冷、热、潮湿的时候,我们也不建议这类运动。同时,我们也不建议他们参加时间长、运动量大的运动。
对于无症状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参与低强度运动和娱乐活动,如健美运动、骑车、徒步旅行、骑摩托车、游泳、保龄球、高尔夫球、骑马、滑冰等。
(半岛全媒体记者 江海峰)
肥胖相关的心肌病心衰一定早期治疗减肥是硬道理#心肌病
肥胖相关的心衰早期不减肥。
哈医大一院心内科白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四十四岁的小张是一米七的,二百四十斤,要算他的BMII是四十一点多,就是病态的肥胖,记不得是第几次到医院因为心衰来住院。
他是在十年前,也就是三十四岁的时候发生了心衰,一看就是肥胖或肥胖相关的心肌病,又有高血压,打呼噜震天响,心脏又是厚的,所以是左心室七十二,就像大牛心似的。正常人的心室左心室是五十五,射血分数是二十一,正常人的都得是六十到七十,小于五十就叫心衰,小于四十就有症状,小于三十就是容易发生一些猝死的事件,肾功、肝功也都有改变了。
跟他说起来的时候说减肥是硬道理,他说我知道,我现在不是在减肥,就是在减肥的路上,大概减肥也许是开玩笑,我能有五十多次了,就是胖了减,减了胖,父母都不胖,没有肥胖的基因。
因为他自己说父母是一个老大学生,家里条件好,响应晚婚晚育,所以他从小的时候就以饮料代水,七岁左右的时候开始肥胖,结婚之后又继续胖下去,他也减过肥,减肥之后身体都轻松了,心脏也好了,但是就是管不住嘴。
六七年之前妻子实在是受不了,因为他妻子爱好骑行,爱好健身,所以就带着孩子离开他了。小张倒是很乐观,不抽烟,不喝酒,就是爱吃,现在饮料也没戒,他自己也知道饮料是他发胖的一个原因,但是饮料平时不喝,但是过年过节还是要喝。
爱好打羽毛球,一打就是打两个小时,我提醒他,打羽毛球这种大心脏突然的出汗之后就容易低血钾,就会引起一些室颤,室速、心律失常,他说控制不了。现在是老哥一个,就用他的话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所以非常乐观的活着,现在这种治疗其实很棘手。减脂手术可能对他来讲是最好的,但是他这种大心脏反复的心衰,可能没人给他做麻醉,也没人敢给他做手术。其他的就像他自己说的,管不住嘴,就反复的,重了我就来住院调理一下,回家我该吃吃,该喝喝,该运动,就是只能是一个乐观的、开朗的现在快乐的活着。
金华地区首例!心脏“太胖”胸闷9年,专家用“针”解除猝死风险
来源:【金华日报-金华新闻网】
明明人挺瘦,却长了一颗“肥胖”的心脏,而且这种“肥胖”还相当危险。79岁的市民李大爷就因心脏“太胖”反反复复胸闷长达9年,去年底,病情愈发危重,随时都有猝死风险。
大爷来到金华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求助,经诊断,他得的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严重类型,指安静状态下左室流出道最大压力阶差大于30mmHg。可导致患者出现心绞痛、呼吸困难、晕厥、甚至猝死,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极大危害,在临床中并不少见。
过去,此类病患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主要通过药物治疗,但是大多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外科手术则风险高创伤大。
李大爷胸闷发作时有短暂意识模糊,经心脏超声检查,短时间内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高达108mmHg,病情危重,随时有猝死风险。
经过慎重和细致的评估,心血管内科医生决定运用目前先进的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技术消除左室流出道梗阻,降低猝死风险。
李大爷术后恢复良好,在ICU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次日转回心血管内科。术后七天,顺利出院,胸闷头晕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术后3周复查心脏B超,左室流出道压差只有13mmHg,猝死风险显著下降。
据了解,这是金华地区首例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Liwen术式)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手术的成功实施,给金华地区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标志着金华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在结构性心脏病治疗领域迈上了新的台阶。
金华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副主任徐育红介绍,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Liwen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室间隔减容术,具有不开胸、不停跳、路径短、创伤小、恢复快、无辐射等优势。它是将特制消融针,经皮、经心肌穿刺抵达肥厚室间隔进行热消融,造成组织细胞及其周围冠状动脉间隔支凝固性坏死,使左室流出道梗阻减轻或消失,从而改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该术式不仅考验心脏团队的技术实力,对超声、麻醉、重症监护也有很高要求,因此仅在国内少数医院开展,该创新术式已经写入《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
“相信这项新技术的开展会带动金华地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治疗研究的整体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最终达到降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使更多患者获益。”金华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傅慎文说。
↑点击参加看新闻抢红包
(点击此处或图片抢票)
本文来自【金华日报-金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