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论坛(肥胖杂志)

西安交通大学 0
文章目录:

2025年“世界肥胖日”中国高峰论坛成功举办,超75万人参加观看

3月4日,2025年"世界肥胖日"中国高峰论坛以线上形式成功召开,吸引了70逾万名观众在线参加,彰显了社会各界对肥胖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国内肥胖防治领域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本届论坛汇聚了国内外众多权威专家学者,围绕肥胖问题的现状挑战、防控策略及实施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国内外资深权威专家做报告及研讨。论坛通过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等主流媒体平台进行全程直播。

自2022年创办以来,该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已成为我国肥胖防治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年度盛会,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肥胖联盟、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中心、重要国家级学会及分会等国内外重要相关机构参加合作。

肥胖流行是全球和我国的严重健康挑战。2025年3月4日为“世界肥胖日”之际,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国际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推动约100个国内外机构合作,组织了2025年“世界肥胖日”—中国在行动十大活动,包括肥胖防控高峰论坛、肥胖防治培训、“四大慢病”重大项目肥胖防控研究结果发布、中国肥胖主要危险因素发布、2024年中国肥胖研究十大成果遴选、翻译发表2025年《世界肥胖报告》中文版、全国广泛开展科普、义诊等肥胖防控健康促进工作等,凝心聚力,推进中国肥胖和慢性病防控工作,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本次论坛由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全球健康研究院院长、王友发教授,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秘书长、青海省营养学会理事长、青海大学教授彭雯教授共同主持。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副主任委员、锦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闻德亮教授主持会议的问答和总结环节。论坛聚焦国内外肥胖领域热点问题,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了诸多对我国未来工作的建议,共筑坚实健康防线,助力肥胖防控体系的革新与发展。

论坛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播放合作团队2022年制作发布的"世界肥胖日"中国主题宣传片,呼吁全社会关注肥胖防控,推动多部门协作,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当年新华社转发了该宣传片。随后,播放了合作团队制作的2025年"世界肥胖日-中国在行动"主题宣传片,汇集世界肥胖联盟现任和前任主席、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和12位相关学会及分会的主任委员等国内外相关领域权威专家领导,共同倡导"推动系统变革,塑造健康人生"。

论坛第二部分是嘉宾致辞环节。世界肥胖联盟(WOF)主席Simón Barquera,世界卫生组织(WHO)驻华代表Martin Taylor,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健康中国研究中心秘书长陈佳鹏,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梁晓峰,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等先后讲话。

他们对自2022年以来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等机构共同推动的“世界肥胖日”中国系列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强调政府、国际组织及社会各界应紧密合作,共同致力于肥胖防控;倡议通过优化食品系统、科学实施健康城市规划、强化食品监管,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等方面推动系统性变革,为下一代打造可持续的健康未来,让每个人都能享有更美好的生活。

论坛第三部分呈现9场专题学术报告,聚焦中国肥胖防控工作进展、国际经验、诊断标准优化及慢病防控策略等核心议题。论坛同步发布我国最新肥胖研究成果,启动全国科普行动,旨在推动我国多领域、多部门协同行动。

首先,王友发教授剖析我国肥胖现状,并介绍2025年行动方案,梳理2025年“世界肥胖日—中国在行动”系列活动的10方面的工作,并回顾了该系列活动自2022年取得的成果。彭雯教授汇报了世界肥胖联盟发布的2025年《世界肥胖报告》及解读了其对我国未来工作的建议。合作团队与世界肥胖联盟合作,及时翻译发布了该报告中文版,可以线上下载。

其后,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多位委员先后介绍了其他系列活动工作成果。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医师田向阳教授代表团队介绍了合作团队在制定的《中国肥胖患者行为与生活方式干预指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研究员刘步云和南方医科大学张喆庆介绍了"2024年中国肥胖研究10大成果";中国医科大学胡嘉晋研究员和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建端教授发布“中国肥胖危险因素研究”报告;西安体育学院苟波教授公布肥胖防治科普优秀作品遴选结果。

其他权威专家从肥胖防治的不同方面进行了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刘爱玲研究员探讨肥胖与慢病防控环境建设;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陈伟主任分享肥胖诊断新视角;世界肥胖联盟前任主席Donna Ryan强调全球肥胖防控亟需系统变革。

本次论坛紧密围绕2025年世界肥胖日的主题“推动系统变革,塑造健康人生”,聚焦肥胖流行趋势、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强调构建个人-社区-国家多维度防控体系。倡导个体践行合理膳食、科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同时着力营造支持性社会环境。在问答环节,参会专家回答了观众的问题。闻德亮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

肥胖防控是一项关乎全民健康的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持续关注与共同努力。2025年"世界肥胖日—中国在行动"十大活动通过融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有效扩大了科普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不仅推动了中国肥胖防控事业发展,更为构筑公众健康防线、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奠定基础,也促进了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展望未来,各方将继续深化防控研究与实践,推动政策制定落地,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共同守护全民健康,为全球肥胖防控事业贡献中国力量和智慧!

排版丨孙美晨

责任编辑丨崔可嘉

值班编辑丨朱佳一

近两成超重肥胖!青少年不能承受之“重”

6至17岁儿童青少年,仍有近两成超重肥胖——5月20日,又一个学生营养日到来之际,仍居高不下的青少年肥胖率,让出席2022食育中国高峰论坛的专家学者们忧心忡忡。

专家呼吁,当务之急要切实加强食育教育,加强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的营养健康教育和膳食指导,引导广大青少年科学均衡饮食、吃动平衡,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制定的“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进一步落到实处。

“吃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数据显示,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达19.0%,意味着每五个儿童青少年中约有一个超重肥胖,2015年这一比例为18%。

专家表示,近年来,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身高跑不过体重”的现象。2002年至2017年的15年间,以我国城市16岁男性为例,其平均身高增长3.9厘米的同时,体重增长了14.8斤。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指出:“目前我国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约30g,其中儿童、青少年摄入量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进入新时代,我国食物种类和数量得到极大丰富,食物消费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显著改善,与此同时,老百姓对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认识不足、知识不足,吃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如膳食结构不合理,隐形饥饿严重,超重肥胖快速增长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营养相关慢性病低龄化发展,居民尤其是学生体质提升任务依然艰巨。”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在2022食育中国高峰论坛视频致辞中说。

小胖墩,大问题

“中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指出,“中小学生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突出。”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带来诸多问题:

——表面上看是营养过剩,其实是隐性营养不良。

长期从事学生营养研究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朱文丽说,肥胖本身就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形式。调查表明,多数小胖墩在能量过剩的同时,依然存在微量营养素缺乏。

“肥胖表面上看是营养过剩,其实很容易存在隐性营养不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教授米杰说,由于体内脂肪太多,肥胖的孩子很容易缺乏维生素D,从而影响钙的吸收和骨骼发育、身高发育,还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等问题。

——慢病风险增加。

研究表明,儿童变身“小糖人”,多是肥胖惹的祸。“肥胖是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等成年期高发疾病的危险因素。”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说,有长期随访研究发现,儿童时期肥胖者在成年期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约24倍。

——伤身,更伤心。

超重肥胖将引发社交和心理问题。马军说,除危及身体健康外,有研究发现,超重肥胖会降低儿童青少年的自尊感和自信心,带来更高的被欺凌风险和低成绩表现。肥胖儿童还容易给同伴带来不勤快、身材差、活动不灵活、不爱运动、反应迟钝和易生病等负面刻板印象,导致孩子出现不合群、抑郁等问题。

健康,从加强“食育”起步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2021年9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出了“儿童超重、肥胖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标。

科学减重,要从调整膳食结构入手。“油盐肉摄入过多、蔬菜摄入显著不足,青少年的膳食结构必须调整。”中国粮油学会粮油营养分会秘书长贾健斌说。

为“保持健康体重”,《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开出“药方”,倡导中小学生“学会选择食物和合理搭配食物的生活技能。每天吃早餐,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自我监测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避免高糖、高盐、高油等食品的摄入”。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出,要“强化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是儿童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专家呼吁,家长对孩子最好的爱不是盲目满足其口腹之欲,而是帮孩子从小建立健康生活理念,养成良好饮食运动习惯,管住嘴、迈开腿。

“中国的营养教育还缺乏科学系统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策略,缺乏政策尤其法规支持,学校、家庭、社区未建立良好的互动。”朱文丽认为,政府应积极主导,以法律形式确保营养教育顺利开展,逐渐丰富教育内容,发展、完善教育体系。

“从当前实际看,相对于德智体美劳,食育更凸显其基础性和紧迫性。应从提高认知着手,从加强食育起步,全面推进国民营养健康素养的提升。”陈萌山说。

(记者李斌、王君璐、张漫子、林苗苗)

来源: 新华网

2025年3月4日“世界肥胖日”中国高峰论坛,欢迎各界人士参加!

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等国内外100余家机构合作组织开展“2025年‘世界肥胖日’-中国在行动”系列活动,包括“中国高峰论坛”。

论坛将于2025年3月4日(周二)上午线上直播,对社会各界免费开放,会议可发放**注册营养师学分**。

人民日报健康端线上直播!欢迎参加!会议信息如下:

1.会议主题

“推动系统变革,促进体重管理”

2.会议时间及形式

会议时间:2025年3月4日 周二 10:00-12:00

会议形式:线上直播,免费参会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直播:

扫码观看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3.注册营养师学分发放

参加本次会议可发放注册营养师学分,请务必按照如下要求参会:

1. 通过如下小程序二维码签到参会,点击“签到-去签到”,填写个人实名信息(如使用平台小程序留存过个人信息,点击“签到”直接显示签到成功,无需再次填写信息),手机号码与个人信息一致;

2.系统内参会时长达到90分钟以上

3.会后一周内将个人注册信息(姓名、单位、手机号码) 注册营养师编号发到邮箱cns_Obesity@126.com ;

4.符合要求的参会人员,分会将在会议结束2个月内统一在系统上传申请学分,请勿自行申请。

如未按照要求参会或个人信息有误,学分将无法发放。

4.会议背景及目的

全球肥胖问题十分严峻,全球肥胖人口超10亿,且未来十年可能翻倍。为了倡导全社会共同应对这一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由世界肥胖联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WOF)提出并倡导,将3月4日定为“世界肥胖日”(World Obesity Day, WOD),旨在引起全社会对肥胖的重视,关注肥胖、控制肥胖。

2025年世界肥胖日的主题是:“推动系统变革,塑造健康人生”(Changing Systems, Changing Lives”)。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肥胖问题,超过50%的成年人和约20%的学龄儿童肥胖或者超重。肥胖增加多种慢性病的风险,导致严重的健康、社会和经济后果。多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国内外机构大力推动肥胖防控工作。

2024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16个部委联合发布了 《“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旨在推动肥胖和慢性病防控工作,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自2022年开始,每年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推动组织开展“‘世界肥胖日’-中国在行动”系列活动,旨在动员全社会参与,推动我国肥胖和慢性病防控工作。此次论坛将介绍2025年“‘世界肥胖日’-中国在行动”的10方面工作。

4.主要组织及合作单位

1)指导单位:

  • 中国营养学会
  • 中华预防医学会

2)主办单位:

  • 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
  • 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国际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

3)主要合作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 健康中国研究中心
  • 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
  • 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
  • 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慢病控制分会
  • 中国营养学会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分会
  • 中国营养学会肿瘤营养管理分会
  • 中华预防医学会行为健康分会
  • 中华预防医学会体育运动与健康分会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生活方式和社区专委会
  •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体育医学分会
  • 中国女医师协会医学体育专委会

5.会议议程及嘉宾(以会议当天为准)

文章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健康研究会

责任编辑:崔可嘉

值班编辑:罗焜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