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嗜睡(肥胖嗜睡要警惕四种病)
再次提醒!“肥胖”的危害,会在你熟睡时来袭!
来源:【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3月20日讯(文字/视频 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娄艺娜 宁满玉)“肥胖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隐藏致命风险,如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今天,湖南省永顺县人民医院宁满玉副主任医师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谨防肥胖所致睡眠呼吸暂停,切莫大意。
“肥胖所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导致间歇性低氧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宁满玉表示,肥胖是该病的重要诱因之一,尤其是向心性肥胖(脂肪堆积在颈部、腹部等部位),会使上气道狭窄,增加气道阻力,导致呼吸不畅。
宁满玉介绍,科室近期收治的彭先生便是患者之一。此前,彭先生在睡觉时打鼾突发呼吸停止,意识障碍等,故转院继续治疗。经过1周的有创机械通气、抗感染等治疗后,患者神志转清,成功拔管脱离有创呼吸机,序贯睡觉时佩戴无创呼吸机出院。
宁满玉提醒,肥胖不仅会导致睡眠呼吸暂停,还会加重其症状。脂肪堆积在颈部和咽部,使气道变窄,呼吸时气流受阻,导致打鼾和呼吸暂停。而睡眠呼吸暂停又会导致夜间频繁觉醒,使患者白天嗜睡、疲劳,进一步降低运动能力和代谢水平,形成恶性循环。此外,肥胖所致的睡眠呼吸暂停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动脉高压,甚至猝死。
“肥胖所致睡眠呼吸暂停的典型症状包括夜间打鼾、呼吸暂停、憋醒,白天嗜睡等。一般多发于肥胖(BMI≥28 kg/m²)、年龄增长、男性、绝经后女性等人群。”宁满玉介绍,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可明确呼吸暂停次数和低氧程度来进行确诊。
对于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30次/小时且夜间血氧饱和度(SaO₂)最低
那么,如何治疗肥胖所致睡眠呼吸暂停呢?宁满玉建议,最简单的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例如减肥控制体重、增加运动、避免饮酒和服用镇静药物等。
使用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也是治疗途径之一。对于严重肥胖或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可通过手术减重或改善气道结构来治疗。
“我们再次提醒,肥胖所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早期筛查和积极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宁满玉告诉记者。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打鼾、肥胖且白天嗜睡?高度警惕这种“睡眠杀手”!
我国约有6000万人有呼吸睡眠暂停,由于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关系密切,甚至可引起猝死,又被称为“睡眠杀手”。
由于我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治疗设备多局限于大型医院,公众对打鼾盲目轻视,使得大量的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近日,《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2018)》发布。
识别可能的呼吸睡眠暂停
对常规体检的患者应该注意以下情况:
①是否打鼾?
②是否肥胖?
③是否有下颌后缩?
④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⑤是否抱怨白天嗜睡?
⑥是否有夜尿增多?
如果有上述情况,应该进行更详细的睡眠病史评估和体格检查。
高危人群
共识指出,具有以下情况的患者是呼吸睡眠暂停高危人群:
肥胖,难治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夜间心律失常,脑卒中,肺动脉高压,职业司机,减重人群。
打鼾同时白天嗜睡者要小心
患者存在呼吸睡眠暂停的相关临床特点为:白天嗜睡、醒后精力未恢复、疲劳或失眠;夜间因憋气、喘息或窒息而醒;习惯性打鼾、可观察到的呼吸中断等症状。
当怀疑呼吸睡眠暂停时或已经诊断明确呼吸睡眠暂停时,应该详细地询问睡眠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以帮助评估呼吸睡眠暂停对患者的影响及严重程度。
白天嗜睡可根据嗜睡量表评估
睡眠病史的内容包括打鼾的情况、可观察到的呼吸暂停、夜间窒息或憋气发作、不能解释的白天嗜睡(可应用Epworth嗜睡量表进行评估)、睡眠时间、夜尿情况、白天头痛、易醒/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和白天警觉性下降、性功能障碍等。
同时需要评估呼吸睡眠暂停的并发症和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和交通意外风险等。
体格检查包括可以导致上述危险因素的心、肺和神经系统的异常,需要特别注意BMI、上气道狭窄的程度以及可能导致上气道解剖异常的体征。
危险分层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按照呼吸睡眠暂停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分层,对于高危患者应该尽快做出诊断和评估严重程度。
对于非高危患者,进一步检查的时机取决于呼吸睡眠暂停的风险、白天症状或者相关的合并症。
基层医院可应用STOP-Bang问卷对可疑呼吸睡眠暂停患者进行筛查和分度。
STOP-Bang问卷评分≥3分为OSA(AHI≥5次/h)高危患者,敏感度84.7%,特异度52.6%。
治疗:改变睡姿和减肥是基础
1.改变睡姿
侧卧位睡眠可以改善舌后坠,从而降低咽部塌陷的可能性。
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可通过侧卧位睡眠缓解症状,尤其是对于体位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
2.减轻体重
肥胖是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病因之一。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一种辅助治疗,节食减重可以改善呼吸暂停频率,减轻上气道塌陷,从而有效减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
3.“呼吸机”
改善呼吸暂停频率首选的治疗方法为使用“呼吸机”,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其原理是人为施加一定程度的气道内正压,从而维持气道通畅。这种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夜间缺氧、鼾声等问题。
河北省人民医院高洁等进行的研究曾表明,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不仅可以减轻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还可以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
但佩戴呼吸机时可能出现一些相应的副作用,口干、鼻出血、影响睡眠、机器噪声、鼻干及皮肤刺激等。当然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患者感觉是比较舒适的。
4.手术不作为初始治疗手段
通常手术不宜作为本病的初始治疗手段。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药物可以使用。
资料:
[1]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 1(1) : 30-35.
[2] 高洁,王荣国,王立立,等. 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脏亚临床功能障碍的探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72-76.
(文韬)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再次提醒!“肥胖”的危害,会在你熟睡时来袭!
湖南日报3月20日讯(文字/视频 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娄艺娜 宁满玉)“肥胖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隐藏致命风险,如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今天,湖南省永顺县人民医院宁满玉副主任医师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谨防肥胖所致睡眠呼吸暂停,切莫大意。
“肥胖所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导致间歇性低氧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宁满玉表示,肥胖是该病的重要诱因之一,会使上气道狭窄,增加气道阻力,导致呼吸不畅。
宁满玉介绍,科室近期收治的彭先生便是患者之一。此前,彭先生在睡觉时打鼾突发呼吸停止,意识障碍等,故转院继续治疗。经过1周的有创机械通气、抗感染等治疗后,患者神志转清,成功拔管脱离有创呼吸机,序贯睡觉时佩戴无创呼吸机出院。
宁满玉提醒,肥胖不仅会导致睡眠呼吸暂停,还会加重其症状。脂肪堆积在颈部和咽部,使气道变窄,呼吸时气流受阻,导致打鼾和呼吸暂停。而睡眠呼吸暂停又会导致夜间频繁觉醒,使患者白天嗜睡、疲劳,进一步降低运动能力和代谢水平,形成恶性循环。此外,肥胖所致的睡眠呼吸暂停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动脉高压,甚至猝死。
“肥胖所致睡眠呼吸暂停的典型症状包括夜间打鼾、呼吸暂停、憋醒,白天嗜睡等。一般多发于肥胖(BMI≥28 kg/m²)、年龄增长、男性、绝经后女性等人群。”宁满玉介绍,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可明确呼吸暂停次数和低氧程度来进行确诊。
对于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30次/小时且夜间血氧饱和度(SaO₂)最低
那么,如何治疗肥胖所致睡眠呼吸暂停呢?宁满玉建议,最简单的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例如减肥控制体重、增加运动、避免饮酒和服用镇静药物等。
使用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也是治疗途径之一。对于严重肥胖或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可通过手术减重或改善气道结构来治疗。
“我们再次提醒,肥胖所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早期筛查和积极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宁满玉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