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型肥胖怎么减肥(痰湿型肥胖怎么调理)
痰湿型肥胖,健脾、祛湿、调菌群、控饮食,一个都不能少
“肥人多痰”;
痰湿型肥胖是最常见的肥胖类型。
我在门诊看过的胖子们,90%以上都有湿气。
所以减肥肯定要同时给她祛湿。
因为湿气对肥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请看之前的文章:
湿气是如何一步步让你变胖的。
那么,怎么判断肥胖者有痰湿呢?
1
痰湿体质的表现
一般来说,痰湿体质者在身体不同部位会有不同表现:
(1)湿在头部,头重如裹,头发爱出油。
(2)湿在脸部,长痘痘脸上油光满面。
(3)湿在肌肤,容易起疹子长湿疹。
(4)湿在四肢,肢体困倦乏力,酸重。
(5)湿在中焦,腹胀,胃口差,不敢吃难消化食物。
(6)湿在肠胃,大便不成形粘马桶,感觉排不干净。
(7)湿在舌苔,齿痕舌胖大舌,舌苔厚腻。
2
脾虚是湿气生成的关键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
若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聚而生痰。
脾胃主运化,当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
不能及时把湿气排出体外,身体就会越来越“湿”。
简单来说,你的湿大部分是脾胃不好造成的。
脾胃不好,湿气就会源源不断生成;
源头不解决,祛再多的湿也还是会“湿”气重来。
而湿气太重的人容易肥胖,也不易减肥。
痰湿型肥胖者想减肥,调理好脾胃很重要。
四神汤是经典的健脾养胃食疗方,由山药、茯苓、莲子、芡实组成。
3
内湿、外湿两手抓
当然了,解决了体内的“内湿”还不够,“外湿”也得抓起来。
湿气的外部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环境,二是饮食。
前者比如南方以东部沿海省份(海南、两广、福建、珠三角等),环境中的湿气(外湿)就特别厉害;
后者比如一些西部中部省份(山西、陕西、河南等),因为酷爱面食,口味偏重,湿气也不少。
祛除“外湿”,大的环境问题我们可能很难改变,但在饮食上可以进行控制。
大家以下这4种食物要少吃!
①性味寒凉的食物:
如梨、苦瓜、马齿苋、螃蟹、绿豆、菊花等。
②难消化的食物:
五花肉、肥猪肉、炸鸡、薯条、烧烤炸物等。
③高糖食物:
糖果、点心、可乐、奶茶、蛋糕、巧克力等。
④生冷冰冻类:
凉菜、冰啤、雪糕、冷饮等。
4
湿气从哪里去
健脾是减少内在生成湿气,控制饮食是减少饮食生成;
但是要搞定湿气,除了减少生成,还要增加排泄。
湿气排泄,有3个途径:
1.小便;2.大便;3.出汗。
小黄茶,全称小黄清新茶,就是以前的苓薏豆皮茶。
主要作用是利尿祛湿、清热祛湿、理气祛湿、健脾祛湿。
促进湿气从小便排出。
益生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肠道菌群,帮助通便。
很多人湿气很重,但是大便不通,说明自身的肠胃排湿系统故障了。
通过益生元的调节,增加大便次数,让湿气从大便排出。
如果吃了益生元大便变稀、次数变多,只要没有腹痛和水样便,都是正常的排湿现象。
当然,调节肠道菌群不只是为了帮助排便。
肠道菌群对营养吸收、代谢、食欲、免疫力等,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坏的肠道菌群就像毒素堆积在身体内,会使减肥的效率变得缓慢甚至出现反弹。
调节好肠道菌群,能够改善人的抵抗力,控制食欲,帮助你“忘掉”奶茶零食那些搞大你的肚子的“渣男”。
5
总而言之,广而告之
对于痰湿型肥胖来说,湿气是魔鬼。
一方面咱们要减少它的生成,即健脾 控制饮食;
另一方面,要增加它的排泄,即祛湿 调节肠道菌群。
健脾祛湿减肥营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到了。
这就是中医减肥相对更加科学合理的地方。
痰湿型肥胖该怎么减呢?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减肥成了许多人的“必修课”。而其中,痰湿型肥胖更是让人烦恼不已。那到底什么是痰湿型肥胖,又该怎么减呢?
先来说说什么是痰湿型肥胖。痰湿肥胖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导致痰湿瘀滞,进而影响气血运行和正常代谢,最终导致肥胖。
那么,痰湿型肥胖该怎么减呢?首先,饮食调整是关键。要少吃肥甘厚味、生冷之物,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比如薏米、红豆、冬瓜等。
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痰湿型肥胖的人往往不爱动,但越是不动,体内的痰湿就越难排出。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比如慢跑、瑜伽,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排出痰湿。我有个朋友小李,以前胖得走路都喘,后来坚持每天慢跑半小时,几个月下来,整个人都精神了,体重也下降了不少。
中药可以通过健脾祛湿、化痰消脂的方法进行调理中医调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具体用量还是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使用。
痰湿体质肥胖怎么减肥?
痰湿体质是由于机体水液停滞不化而导致的以黏滞、重浊等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痰湿”不等同于大家传统认为的“呼吸道的分泌物”,而是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调后所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由于它具有黏腻、阻滞的特性,所以当它产生后,会为其他疾病的形成创造条件。
痰湿体质的人给人感觉黏滞、稠厚、不清爽。所以,有种说法是,痰湿体质,是胖人的“生产基地”。
而且,痰湿体质导致的胖,不是那种结实壮硕的胖,而是大腹便便,松松软软的胖。
具体又表现为谢顶、头晕、苔腻脉滑的痰蒙清窍型; 手脚无力,胃胀、尿不尽的痰湿内蕴型;出汗、打鼾的痰阻气道型和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的痰湿困脾型。
痰湿体质是怎么形成的呢?
中医学认为,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总体来说,湿就是因为吃进去的东西不能正常运化吸收,水湿停聚而为饮,为痰。
痰湿体质的形成,除了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之外,还源于不良的饮食习惯。
第一个原因是高盐饮食。中医学认为,咸入肾,肾主水,过咸伤肾,水湿泛脾使液化障碍,盐的摄入量过高会直接导致血压升高、脾胃失调、肥胖等。
第二个原因是油腻食物摄入过多。油炸食品和烘烤食品吃得过多,痰湿便会聚集不化。第三个原因是晚餐过饱。晚上吃得太多,脾胃来不及运化,停积于体内,日久化生痰湿。
痰湿体质除了会导致肥胖,破坏形体美观之外,对健康的影响也很大。痰湿体质的人,最容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也是脂肪瘤的高发人群。
痰湿体质的调理
饮食方面
痰湿体质的人应适当多吃一些能够宣肺、健脾、益肾、化湿的食物,可常吃的食物有冬瓜、荷叶、山楂、赤小豆、白萝卜、紫菜、海蜇、洋葱、薏苡仁、燕麦、白菜、苋菜、茼蒿、绿豆芽、海带等。
应少吃肥肉和甜、黏、腻的东西,酒类也不宜多饮,而且不能吃得过饱。忌吃饴糖、石榴、大枣、柚子,且最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应限制食盐的摄入。若是想烹制药膳,具有利水渗湿、促进脂肪分解的茯苓、薏苡仁和山楂都是最好的材料。
痰湿体质的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做好脾胃的保暖,避免脾胃的运化功能进一步受损。
同时,要注意规律生活,注意劳逸结合。过劳则伤脾,所以要注意生活调养,以保护正气。
锻炼方式
痰湿体质的人应加强机体物质代谢的过程,适当促进能量的消耗,应尽量选择低强度、长时间、不间断、有规律的运动项目,有氧运动很适合痰湿体质的人。比如划船、游泳、爬山、跑步、蹬自行车等。无论进行何种运动项目,都要循序渐进,最终达到每次锻炼时间持续在60分钟以上。短时间、爆发式的运动方式,会增强食欲,不适合痰湿体质的人。
痰湿体质最有效的是中医减肥
采用中医减肥应对痰湿体质。最常用的是丰隆、中脘、阴陵泉具有化痰祛湿的作用。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有效针对痰湿体质减肥。
丰隆穴主要是化痰湿,和胃气。它在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
中脘穴可以和胃健脾,促进脾胃的运化。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刺激中脘穴位特别适用于痰湿体质偏于痰湿困脾的人。
阴陵泉这个穴位。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在这儿往里深入,可以健脾除湿。它在膝盖下方,沿小腿内侧胫骨往上,在向内转弯处的凹陷。
中药调理
因痰湿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痰阻气道者,当宣肺化痰。痰湿困脾,痰湿内蕴者,当健脾化痰。
变瘦!变瘦!变瘦!变美!变美!变美!关注公众号【减博士】,我们一起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