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病论文(肥胖 论文)

中国护理管理 0
文章目录:

「护理科普」科学减肥,健康生活

“每逢假期胖三斤”!这个假期格外的长,足足两三个月!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家不得不待在家里,减少外出。随着疫情风险等级逐渐降低,各个城市逐渐复工复产,人们的生活逐渐回归常态。朋友们一见面,真是“士别几日,当刮目相看”。原来的窈窕淑女已变得珠玉圆润;身轻如燕的小伙已重于泰山;大妈的下巴多了一个;大叔的肚子向前突飞猛进!爱美、追逐健康的人们开始寻求减肥之法!我就碰见好几位。

白天在广场上陪孩子玩耍,一位阿姨得知我在医院上班时,问我,听说吃二甲双胍可以减肥!真的吗?我告诉她,二甲双胍是一种降糖药,主要用于肥胖型糖尿病!多项临床试验及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在减轻体重方面比较稳定,并且持久温和。只是这种降糖药,应严格把握用药指征,不能随意乱吃!您如果想用二甲双胍减肥,最好去医院内分泌科咨询一下医生,让医生根据您的身体状况,给您开个适合您的处方,您就根据处方用药,科学健康的减肥!阿姨听了,频繁点头,说,嗯嗯,好的!

还有一位小姐妹,打电话向我咨询,听说利拉鲁肽可以减肥,这个针剂打哪里减哪里!她感觉她的腿粗,想往腿上打一支,把腿上的赘肉减去!我一听吓了一大跳,她这是从哪里得到减肥信息?利拉鲁肽是一种新型降糖药,具有双向调节血糖功能,而且对防治高血压、减轻体重等有获益。多项临床实践发现,利拉鲁肽能通过抑制人的食欲、增加人的饱腹感,减少人们对食物的摄入量来降低人的血糖和体重。大部分人使用利拉鲁肽减肥效果非常明显,而也有一些人使用它,体重并没有改变。所以使用利拉鲁肽需要有用药指征。而且在医院使用利拉鲁肽,都是根据病人的病情、体重,血糖,医嘱,按照适当的剂量给病人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会根据药物效果和病人的身体状况,不断调整剂量。像这位小姐妹指望使用药物注射打哪减哪,这不是科学减肥方法。我急忙制止了她这种减肥方法,建议她去医院内分泌门诊咨询医生如何用药。

他们的减肥让我想起了病房的一个女孩,才17岁,橘皮样的皱纹布满花一样的脸,形销骨立,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她40多岁的妈妈一直在病房照顾她,既心疼孩子又非常辛苦,几天下来满头青丝已变成白发。听女孩妈妈说,女孩在青春期总是嫌自己胖,不漂亮,于是使用多种减肥药,快速减肥。虽然体重迅速减了下来,但女孩状态变得很不好。明明已经很瘦了,还是感觉自己胖,看见饭了不想吃,即使吃了,也用手指抠喉咙,把饭吐出来。恶心、呕吐、头晕、失眠,脾气越来越坏。月经变得不规律,身体越来越差。来医院看病,医生说孩子内分泌系统严重失调,让把减肥药停了,住院调理身体。“赶紧好起来吧,她才17岁,一辈子还长着呢”,妈妈叹气说。我听了心里也很难受,盲目减肥,对身体危害真大啊。科普减肥知识,刻不容缓。

减肥小科普

肥胖症是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质量增加,是由一种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体质量指数(BMI)测量身体的肥胖程度,是诊断肥胖症最重要的指标。BMI(kg/m²)=体重(kg)/[身高(m²)]。根据2003年《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版)》:BIM≥24kg/m²为超重,≥28kg/m²为肥胖。2010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建议代谢综合征中肥胖的定义为BMI≥25kg/m²。中重度肥胖可引起气急、关节痛、肌肉酸痛、体力活动减少、焦虑抑郁等。临床上肥胖症、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常同时发生,即代谢综合征。肥胖症可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静脉血栓、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骨关节疾病、生育功能受损等疾病,且增加麻醉和手术的并发症。与肥胖症密切相关的一些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率与病死率均随之增加。

肥胖症治疗的主要环节是减少能量摄入及增加能量消耗。《2015年美国内分泌学会关于肥胖的药物治疗指南》建议对BMI>25kg/m²的肥胖者进行饮食、运动及行为干预治疗,针对BMI>27kg/m²有合并症或BMI>30kg/m²者进行药物治疗。针对BMI>35kg/m²有合并症或BMI>40kg/m²者进行外科减重手术。

行为、饮食、运动等干预治疗可在医生、营养师、护士和运动治疗师的健康教育和指导下,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合理运动,自觉长期坚持,减肥才可能有效。药物减肥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为达到最大效能,必须在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强烈建议药物治疗作为辅助治疗,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负担。截止目前,美国食品药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共批准了5种可长期应用的抗减肥药物,包括奥利司他、利拉鲁肽、绿卡色林、芬特明/托吡酯及纳曲酮/安非他酮,其他尚有可供短期应用的芬特明、安非拉酮等抗减肥药物。其他减肥药物如短效的芬特明、催产素等。这些药物经临床验证,减肥效果比较明显,但必须经过临床医生指导用药,才能安全有效。很多抗肥胖药因其不良反应和安全性问题而受到限制,包括情绪改变、厌食、自杀、胃肠道和心血管并发症等。滥用减肥药,减肥过快,对身体伤害很大。正常的BMI是18.5~23.9kg/m²,千万不要为了所谓的“美”过度减肥。减肥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安全用药,循序渐进地减轻体重。

愿大家都能科学减肥,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 张舰琼, 徐亮, 宓余强. 2015年美国内分泌协会关于肥胖的药物治疗指南介绍.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6,36(1):69-70.

[2] 尹仕红. 抗肥胖药物疗效及安全性临床研究进展.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7,37(3):169-171.

[3] 尤黎明, 吴瑛, 内科护理学. 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593.

作者简介

文章作者:王振伟

作者单位:天津市黄河医院

微信投稿:zghlgl@vip.163.com

论文投稿:点击进入投稿系统

微信号:zghlgl

官方网站:www.zghlgl.com

联系电话:010-81138721

科学家庭护理(科普公众号微信)投稿:kxjthl@163.com

专业学术大会聚焦肥胖症诊疗 提升全民健康体重水平

8月17日,“凝心聚力 协同创新”第三届中国肥胖大会在京召开。来自10个国家、6个重点学科的425位多学科顶尖专家分享学术观点,62场学术论坛,近200篇学术论文投稿,120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共商体重管理对策。

今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提出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等目标。在“体重管理年”背景下,今年大会主旨聚焦加强肥胖症规范化诊疗,助力提升全人群健康体重水平。

中国肥胖大会是由中国肥胖联盟、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大会。

记者:杨志刚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科学家开发新型CRISPR系统 可治疗肥胖症

昨日,顶尖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一篇引起诸多海外媒体关注的论文。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一支团队证实,他们能够使用先进的CRISPR系统,成功让小鼠瘦身。更关键的是,这种CRISPR系统无需对基因组进行剪切,大大提升了其应用的安全性。

我们知道,CRISPR系统经常被用于基因编辑。难道肥胖还和基因有关吗?还真有!研究人员们指出,有两条基因对人类的食欲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它们分别是SIM1和MC4R,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

在正常人的体内,突变偶有发生。通常情况下,当一条基因出现突变,丧失活性时,另一个具有活性的基因拷贝,依旧可以正常工作,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不受影响。但当一条SIM1或MC4R基因丧失功能时,即便另一个基因拷贝依旧具有活性,依然会引起严重的后果。这是因为剩下那一条基因所产生的蛋白量,不足以弥补突变基因带来的短缺。在生物学上,这一现象也被称为单倍剂量不足(haploinsufficiency)。于是,人们开始控制不了自己的食欲,拼命大吃大喝,肥胖也随之而来,造成健康隐患。

面对这一现象,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这些肥胖患者之所以控制不了食欲,不就是因为SIM1或MC4R的表达产物不足么?如果我们能提高这些基因的表达剂量,不就能重新控制食欲了吗?

利用CRISPR系统,UCSF的科学家们做到了。首先,他们开发了一种叫做CRISPRa的新技术,在CRISPR后面的a代表“激活”的意思。与常规所见到的CRISPR技术不同,这种新开发的技术不会对基因组进行剪切。相反,它能寻找到特定的基因,并增强它的表达。按设想,只要能激活正常的SIM1或MC4R基因,就有望让肥胖小鼠减肥。

CRISPRa有望增强特定基因的表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在小鼠实验中,这一设想得到了证实。在一半SIM1基因或MC4R基因丧失功能的小鼠模型中,科学家们使用了这款CRISPRa系统,想要提高正常SIM1或MC4R基因的活性。可喜的是,测试组的小鼠,其体内的SIM1或MC4R蛋白果然恢复到了野生型对照组的正常水平。更关键的是,这些蛋白水平的恢复,的确能起到控制食欲,预防肥胖的效果。

和肥胖小鼠(左)相比,接受了CRISPRa的小鼠(中),看起来和野生型(右)差不多(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这些结果非常显著!缺乏一条SIM1基因的小鼠在4周大的时候接受了CRISPRa的注射,随后就能保持普通小鼠一样的体型,”本研究的第一作者Navneet Matharu博士说道:“相反,没有接受CRISPRa注射的小鼠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在6周大的时候就开始变胖。到了10周大时,它们即便吃的是普通食物,也出现了严重的肥胖。”

数据分析表明,相比对照组,CRISPRa能减少肥胖小鼠30%-40%的体重!而且研究人员们观察了长达10个月的时间,发现只需一次CRISPRa治疗,就能起到长效的体重控制效果。

研究人员们指出,他们的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这种技术能够用于其他疾病。据估计,有600多条基因会出现“单倍剂量不足”的现象,带来疾病。而CRISPRa有望给罹患这些疾病的患者带来转机。其次,虽然CRISPR系统有潜在的脱靶作用,但只要不切开基因组,就不会对基因组带来永久性的改变。第三,本研究表明CRISPRa可以针对启动子或增强子区域,而不直接针对基因本身。因此,它有望将作用局限于特定的组织,从而进一步减小风险。

本研究的通讯作者Nadav Ahituv教授(图片来源:UCSF)

“尽管这项研究关注肥胖,我们相信这一系统能被用于任何一种缺乏单基因拷贝导致的疾病,”本研究的通讯作者Nadav Ahituv教授说道:“我们的结果对多种疾病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我们能带来(治疗上的)收益,而不用对基因组进行任何编辑。”

参考资料:

[1] Navneet Matharu et al。, (2018), CRISPR-mediated activation of a promoter or enhancer rescues obesity caused by haploinsufficiency,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au0629

[2] CRISPR joins battle of the bulge, fights obesity without edits to genome, Retrieved December 14, 2018,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8-12/uoc--cjb121118.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