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肥胖率(墨西哥肥胖率为什么高)
墨西哥人减肥,是个大难题
来源:环球时报
墨西哥人爱喝可乐等甜饮料。
墨西哥“胖人足球队”在训练。
【环球时报驻墨西哥特派记者 刘旭霞】市场调查公司益普索最近发布的《减肥行动与干预措施》研究报告显示,在调查新冠疫情期间30个国家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后发现,墨西哥人是疫情期间体重增加最多的国家,平均增加了8.5公斤,而世界平均水平为6.1公斤。近年来,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墨西哥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有统计数据显示,墨西哥在全球成人肥胖症中排名第二,在儿童肥胖症中排名首位。墨西哥政府和民间组织纷纷发起“管住嘴”“迈开腿”等各种活动,推动全民减肥。
汉堡比萨正替代玉米饼
克劳迪娅的祖父母因新冠疫情去世,她的几位亲戚也感染新冠病毒,克劳迪娅感到极度难过和焦虑。由于担心传染,她停止了日常锻炼,每天只在院子里遛遛狗,更多时间都用于在家里不停地吃从超市购买的巧克力、油炸食品、冰激淋等容易催肥的食品来缓解压抑,这导致她在疫情期间体重增加了9公斤。
克劳迪娅并不是个案。《环球时报》记者在墨西哥的大街上经常能看到很多肥胖的人。根据墨西哥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在过去的20年中,墨西哥的超重和肥胖人数增加了2倍,墨西哥成年人中有75.2%体重过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表明,墨西哥是拉丁美洲国家中超重和肥胖率最高的国家,并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该组织预计,到2030年,将有40%的墨西哥成年人患有肥胖症。
有分析认为,饮食结构的改变是墨西哥肥胖率增长的主要因素。据墨西哥《经济学家报》报道,多年来,墨西哥的食物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墨西哥人的传统饮食主要包括玉米饼、玉米粽子、玉米肉汤、豆类、土豆、仙人掌等粗纤维食物,相对较健康。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食品工业的创新等,墨西哥人生活习惯和食品结构发生了改变。《纽约时报》分析称,上世纪90年代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使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数量大幅增加,而加工食品从美国源源不断流入墨西哥。一项调查显示,有近七成接受调查的墨西哥人认为,他们的饮食习惯受到美国饮食方式的影响。尽管玉米饼仍然是墨西哥人消费最多的食物之一,但比萨、汉堡等快餐越来越成为墨西哥人日常生活的必然选择。21%的墨西哥人表示,外出就餐会选择比萨,10%的人则表示会选择汉堡。
城市化进程也促使墨西哥人的饮食结构发生改变。由于墨西哥土壤资源退化、农村生产力低下等原因,很多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出现粮食短缺现象,墨西哥政府正在鼓励农民多种地,满足粮食自给,但成效不是特别明显。同时,很多迁入城市的墨西哥人会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快餐和饮料。在墨西哥,新鲜水果的价格很贵。一公斤苹果的价格约为40比索,而1升苹果汁或可乐的价格只有约20比索。对很多低收入人群来说,一瓶可乐、几个玉米饼就是一顿饭了。墨西哥国家统计和地理研究所发布的调查显示,在过去30年中,该国贫困人口更趋于在外食用快餐。1996年,在所调查的家庭中,只有7%的人在家庭以外消费食物。而到2012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8.1%。1996年,在分配用于购买食物的每100比索中,低收入家庭有97.4%用于家庭准备食物,而在2012年,支出中有89.5%用于购买现成食物。
此外,墨西哥人天然喜欢吃甜食。该国是世界上可口可乐消费量最高的国家之一。可口可乐占瓶装含糖饮料全国消费量的70%以上。国际肥胖杂志发布的研究表明,含糖饮料的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及儿童体重增加之间存在明显联系。
尽管如此,墨西哥大多数民众对肥胖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70%的墨西哥肥胖者并不关心肥胖问题,认为肥胖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医学博士拉法埃尔·科尔德罗表示,在墨西哥,4张病床中有3张与肥胖引发的疾病有关,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等。他认为,缺乏足够的健康教育也是墨西哥肥胖率增长的原因之一。
禁止向儿童出售高热量零食
拉法埃尔·科尔德罗提出,应对超重和肥胖症的最好方法是改变生活方式,保持正确和均衡的饮食,针对肥胖症患者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并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他建议,政府的卫生健康政策尤其是针对儿童的教育要向健康教育倾斜。
从呼吁民众“迈开腿”,到“管住嘴”,墨西哥政府绞尽脑汁。2020年8月,墨西哥南部的瓦哈卡州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向儿童出售含糖饮料和高热量零食,违反禁令的商店将被处以高额罚款甚至关闭的处罚。同年10月,关于超加工食品和饮料的警示标签法案在墨西哥生效。该法案规定,所有食品必须贴上标签,标明是否富含脂肪、糖、钠、高热量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消费者健康的成分。
墨西哥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西蒙·巴克拉认为,这项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食品公司作出改变,重新制定产品配方,以免包装上被贴上不健康标签。
深蹲十次免地铁票
墨西哥民间也发起不少减肥运动。2016年,首个“胖人足球队”在新莱昂州创建,旨在吸纳受肥胖困扰的人群,帮助他们积极运动达到减肥目的。球员们会获得标准化的健康食谱。在每场比赛前,都会先记录下他们的体重。比赛结束后,减掉的重量可以获得相应积分。“我们更看重的是减轻体重,而不是比赛结果。”该足球队创始人劳尔·佩克诺说,尽管受疫情影响,他们的球队从之前的290人减少到现在的170人,但许多球员都希望能将减肥计划进行到底。近年来,类似的“重量级足球队”在墨西哥越来越多。几年前,墨西哥城地铁还推出“深蹲十次免地铁票”活动,敦促民众在乘坐地铁时做运动。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问题,墨西哥社会保障研究所还呼吁学校的体育老师指导学生在家锻炼,保证每天锻炼30至60分钟,以消耗热量。
事实证明,饮食管理和加强锻炼对保持身材很有帮助。《环球时报》记者在墨西哥城所住社区中就很少见到胖人。这里的居民主要以中产阶层为主。据记者了解,他们大都比较注重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快餐的摄入,同时每周都会定期去健身。
可乐比水便宜,糖尿病发病率世界第一,墨西哥怎么回事儿?
提起墨西哥,观众老爷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是毒枭、龙舌兰酒,还是墨西哥卷饼呢?虽然说这些几乎都是墨西哥的“名片”,但它还有一张“名片”,就是肥胖。
根据201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报告,墨西哥20岁以上成人的肥胖率高达32.8%,稳居世界第一!最关键的是,这个肥胖指标可不是那么好达到的,要BMI指数超过30才算,打个比方吧,如果你的身高是1.7米,那么你的体重要超过173斤才能算肥胖。这么说来,一般的国家还真比不过。
墨西哥这么多大胖子,跟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在墨西哥你要是口渴了,那么最解渴的办法,不是喝水,而是喝可乐。因为在墨西哥,可乐反而比水还便宜!那么拿可乐当水喝的后果是什么呢?根据美国哈佛公共健康学院的研究,墨西哥是世界上含糖饮料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其中糖尿病发病率就高达15.8%。所以说墨西哥人是现实版的“饮鸩止渴”,那真不算夸张。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墨西哥人能猛到连命都不要的喝可乐呢?难道是有人在背后撵着他们喝吗?
观众老爷们大家好,我是解密狗,本期,解密狗就跟观众老爷们聊一聊这个可乐比水便宜,老百姓喝可乐喝得一身是病的国家,墨西哥。长按点赞,马上发车!
墨西哥是个北美国家,从地图上看就在美国的下边。面积196.44万平方公里,人口1.28亿。分别是解密狗的老家山西省的12.5倍和3.6倍。墨西哥这地儿非常缺水,全国七成土地的气候非常干燥,干旱地区占28.3%,极干旱地区占20.8%。在旱季要是能下一场雨,那完全称得上是祖坟冒青烟了。那么,是不是因为墨西哥缺水,所以导致水卖得比可乐贵呢?
墨西哥有一个小镇,这个小镇的水资源储备非常丰富,在相对来讲干旱的墨西哥大陆来说算得上是一块风水宝地。可是,当地的居民几乎不怎么喝水,如果要是渴了,那就直接喝可乐。而且这地儿的可乐不仅成为了供给神明的贡品,而且还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更奇葩的是,这个小镇的可乐已经成为了一种“通货”,就是说可乐已经可以换一些等价的商品啦!
墨西哥老百姓就这么没日没夜地喝可乐导致的结果就是糖尿病是墨西哥国内第一大病,而这个小镇所在的州更是“冠绝群雄”,糖尿病发病率已经达到了21.5%,就是说,每5个人里就有至少1个人有糖尿病。那为什么墨西哥的老百姓这么爱喝可乐呢?在墨西哥,一瓶500毫升的饮用水卖0.48美元,而一桶1500毫升的可乐只卖0.88美元,换算下来居然比水还便宜。放着便宜的不买,为啥要买贵的呢?长此以往,老百姓就都开始不喝水只喝可乐了,哪怕是糖尿病这么高发,还是照喝不误。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这个小镇的水资源很丰富,但水却卖得比可乐还贵呢?
这个问题,得分三方面来看。
一方面是当地的卫生观念比较落后,老百姓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到河里,而且垃圾也是随意倾倒,这就导致地表水污染严重。有检测机构专门检测过当地的水质,发现大肠杆菌严重超标,谁要是敢喝一顿,那肯定肚子疼得要命不说,还得蹲半天厕所。水都被污染了,那么可不是就变成了肮脏的没人喝,干净的没钱喝了呗!
第二个方面,当地政府也不重视环保和民生。老百姓倾倒的大量垃圾,政府不怎么处理这件事儿咱们先不提。老百姓要求政府给打两口井用来喝水,这样的要求总没毛病了吧?可是政府就是不给打。当地的老百姓也感到十分无奈啊!
有老百姓是这么说的:“过去12年,我们一直在要求政府给我们打口深井,我们为此询问了市政府、州政府、甚至联邦政府,但他们无动于衷。现在人们每天必须步行2小时,才能打到水,要不然就是等水车(装满水桶的卡车)来,掏钱买水。”你看看,政府不作为,那老百姓为了喝口水都得步行俩小时,长此以往,可不就是都跑去买可乐了吗?
第三个方面就比较有意思了,因为就在这个小镇,恰好就有一家可口可乐公司的工厂。这家工厂因为能雇佣几百名当地工人,还能每年创收2亿美元,所以是小镇求爷爷告奶奶才请工厂落户到这个小镇的。
那么作为交换,小镇政府不仅给可口可乐公司打的井有130米深,而且还让这家公司在小镇的地位如同“国王一样”。俄罗斯一家新闻媒体就评论过,说这是“资本主义裙带关系露出了最糟糕的一面”。你看,老百姓没水喝,可口可乐工厂却有深达130米的井用来取水,再加上可口可乐公司出色的供应链和成本控制,可乐的成本就可以压到相当低。再加上前两方面的原因,终于造就了可乐卖得比水便宜的奇葩景象。可是最令人感到可恶的是,当地的可口可乐公司完全清楚自己是造成墨西哥老百姓肥胖和糖尿病的罪魁之一,但是他们却说,墨西哥人身体不咋地,天生就有“糖尿病基因”,这是他们咎由自取,跟我们没关系,我们拒绝为老百姓的健康问题负责。
说到这儿,问题又来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固然是政府的一项职责,但是老百姓都胖成这样病成这样了,政府也该管一管了吧?毕竟病人也是要占用医疗资源的呀!但是,你能想象该国总统跟可口可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吗?比森特·福克斯·克萨达曾经担任过墨西哥的总统。他在大学毕业以后就直接进入可口可乐公司当推销员,5年以后成为了墨西哥城的销售经理,后来更是出任了可口可乐公司在墨西哥和中美洲的总裁。你看看,人家本来就是可口可乐这个巨头里的顶层,那你说吧,他当了总统,能管可口可乐的这些事儿吗?
不过,墨西哥也不是什么都没管,它们也拿出过解决办法。就是对使用包括糖在内的进口甜味剂制成的饮料额外征收20%税。听着好像挺有效的是吧?但是,这就让美国人不高兴了。因为墨西哥的很多甜味剂都是从美国进口的,所以相当于这税钱得美国人出,于是美国人就不干了,把这事儿告到了WTO,WTO很快就作出了认定,认定墨西哥对进口甜味剂制成的饮料征税这件事违规了!你就说气人不气人吧!
在墨西哥这个人均消耗含糖饮料世界第一,含糖饮料死亡率宇宙第一的国家,原本可乐是比水还便宜的,但是现在,可乐比水便宜已经成为了历史。这是因为墨西哥新出台了一项法案,对垃圾食品和含糖饮料征收特别税,根据这一法案,政府将对每百克含有超过275卡路里热量的“垃圾食品”征收8%的特别税,并对每升含糖饮料征收1比索,也就是差不多人民币5毛钱的特别税。
政策开始实施以后,墨西哥可乐的价钱涨了一倍,终于比水贵了。老百姓终于有更多的理由不选择喝可乐,而是去喝水了。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因为可乐含糖量过高,所以当水喝确实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上升。这件事儿,难道墨西哥的老百姓不知道吗?
在获取信息方便到只要掏出口袋里的电疙瘩,对着屏幕点几下就行的现代社会,终归还是有人知道并传播把可乐当水喝到底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吧?那么为什么老百姓还是要喝可乐呢?原因不就是因为可乐卖得比水便宜嘛!
这说明墨西哥老百姓普遍都挺穷,至少会穷得因为可乐比水便宜就不喝水。那么单纯依靠收税把可乐的价格涨起来,老百姓就会心甘情愿去买水吗?如果把对可乐征收的税拿来补贴水的价格,让水变得更便宜,岂不是更好的办法吗?或者是把这部分税钱拿来改善当地老百姓的用水条件,并且教育和鼓励当地老百姓自发地保护水资源,不也是好办法吗?用此消彼长和釜底抽薪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解密狗认为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不过收的这部分含糖饮料的税钱究竟去了哪儿,能说清楚的人估计也没几个吧!
把可乐当水喝,每年2.5万人因此丧命,墨西哥是如何被可乐侵蚀的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一个普通的墨西哥小镇,几乎每家每户的餐桌上,都能看到那瓶红色标签的可乐。
它早已不仅仅是饮料,而是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成为了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甚至被视作节日的必备良品。
不过,你可能想不到的是,这种小小的一瓶饮料,让墨西哥民众又爱又恨,就算每年因此死亡2.5万人,很多人也还是一定要喝?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这个国家里,你敢相信,可乐竟然卖的比水还要便宜很多。
那么,墨西哥人为何追捧可乐成风?它又如何摧毁了墨西哥的健康、经济与文化?
一瓶饮料引发的文化狂潮
在墨西哥,可乐几乎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2015年,墨西哥曾一度被认为是全球人均饮用可乐量最多的国家。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世界上最大可乐公司之一的可口可乐公司不仅在当地建立了大量的生产厂。
有很多人认为,墨西哥人对可乐的热爱根深蒂固,与当地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墨西哥传统美食多以辣味为主,像墨西哥的玉米饼、辣椒炒肉、辣酱等食物,带有浓烈的口感。
可乐的甜味和气泡,能够有效中和辣味,让饮食体验更为丰富。
在墨西哥,几乎所有的社交场合中,都少不了一瓶可乐的身影。
比如在墨西哥的每年“死者之日”——即亡灵节上,许多家庭都会把可乐摆在祭坛上,认为这能给故去的亲人带来一些“甜蜜”的慰藉。
对于墨西哥人来说,可乐不再仅仅是一种饮料,它成为了与亲人、朋友、甚至与文化传统的纽带。
不过,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一些公共卫生专家开始关注可乐在墨西哥的过度普及。
1999年,墨西哥的肥胖率突然大幅上升,尤其是在儿童群体中,超重和肥胖问题已成了严重的社会健康隐患。
虽然媒体频频报道肥胖问题的严重性,专家们也一再警告过量饮用含糖饮料的危害。
但可乐似乎早已深入墨西哥人的血液中,变成了一种无法割舍的生活方式。
事实上,这种文化的渗透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
可口可乐的进入,不仅仅是引入了一种饮品,更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把可乐打造成了现代化、富裕和进步的象征。
在那个年代,很多人认为,拥有一瓶可乐就是拥有了一份“洋气”和“新潮”.
尤其是在墨西哥的城市中心地区,喝可乐逐渐成为一种身份象征,代表着与过去传统的“割席断交”,向现代世界迈进的决心。
然而,随着可乐消费的狂潮而来的,却是无数健康问题的暴露。
可乐对墨西哥健康的双重打击
到2016年,约35%的成年人和40%的儿童患有超重或肥胖,而其中的主要元凶之一就是过度饮用含糖饮料,尤其是可乐。
墨西哥糖尿病的死亡率已经位居全球前列,每年有2.5万人因为这种碳酸饮料带来的并发症而死亡。
糖尿病患者的增加,与人们长期摄入含糖饮料、尤其是可乐密切相关。
过量的糖分让体内的胰岛素分泌负担加重,随着时间的推移,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最终可能发展成2型糖尿病。
更为可怕的是,糖尿病与肥胖、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健康问题息息相关。
长期高糖饮食会加重心脏和肝脏的负担,使得人们在中老年以后患上各种疾病的风险增加。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市民加西亚就深刻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玛丽亚小时候就生活在一个充满可乐的家庭,喜欢在餐桌上喝可乐。
然而,到了她三十岁左右,玛丽亚的体重开始逐渐增加,尽管她平时并不吃太多油腻的食物,但总觉得自己越来越“沉重”。
一项体检报告让她顿时傻了眼:她的血糖值已经接近糖尿病的边缘,医生告诉她,若不加以控制,几年后很可能会发展为2型糖尿病。
在她开始减少可乐的摄入后,体重才有所下降,糖尿病的风险也逐渐减少。
但这个例子并不是个别现象。
而这种现象,在墨西哥的年轻人和儿童中尤为明显。
据研究数据显示,墨西哥的儿童肥胖率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而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年轻患者也在不断增加。
专家表示,若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未来墨西哥的健康负担将会变得难以承受。
为了应对这一健康危机,墨西哥政府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一项“糖税”政策,旨在通过加税来限制含糖饮料的消费。
这一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饮料的销量,但许多人依然选择继续购买可乐等含糖饮料,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可乐依旧是便宜且方便的选择。
这使得墨西哥的可乐消费量依然居高不下,糖尿病和肥胖问题的解决依然任重而道远。
可乐背后的商业帝国
在探讨可乐对墨西哥健康影响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关注它背后强大的商业帝国。
墨西哥是世界上最大的可乐消费国之一,每年,人均可乐消费量接近160升,远超全球大多数国家。
1970年,可口可乐正式在墨西哥建立了生产工厂。
随后的几十年里,它们成功将其产品塑造为一种“时尚饮品”,不仅仅是解渴的工具,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以可口可乐公司为例,该公司通过“本地化生产”的方式,降低了成本并提升了市场占有率。
同时,在墨西哥,政府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和就业稳定,往往在某些政策上对可乐公司表现出一定的宽容。
可乐通过体育赛事、音乐会、电影等渠道,以年轻化、娱乐化的方式,拉近了与民众的距离。
通过这种“渗透式”的市场策略,可乐已经变成了这个国家的文化象征,各个地方都可以看见。
一瓶500毫升的可乐,价格有时低至几墨西哥比索,而相同数量的瓶装水可能要贵上许多。
对于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家庭来说,选择便宜的可乐,似乎是更为经济的选择。
在这种强大商业势力的作用下,墨西哥的可乐消费似乎已成定局。
在面对因可乐消费引发的健康危机时,墨西哥政府和社会各界虽已采取了一些措施。
2013年,墨西哥政府开始实施糖税政策,试图通过对含糖饮料征税来减少其消费。
此外,虽然糖税一定程度上让可乐的消费减少,但与此相对的,其他高糖食品的消费却并未大幅减少。
一些饮食专家指出,墨西哥的食品消费结构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许多墨西哥人的日常饮食中,油炸食品、甜点和含糖饮料并不分开消费,而是常常一同出现在餐桌上,形成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这种情况使得单纯通过糖税来控制含糖饮料的消费,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墨西哥的健康问题。
参考资料
墨西哥恰帕斯:“可乐之城”的生活与生存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