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嗜睡挂什么科(肥胖,嗜睡)

潇湘晨报 0
文章目录:

三个月胖了20斤,长沙42岁男子频繁犯困,竟是肥胖引起

长沙42岁的王先生最近精神不佳,明明晚上一沾枕头就能入睡,香喷喷地一觉睡到大天亮,可白天还是觉得没睡醒,整个人昏昏沉沉 ,车里、沙发上,稍一放松便能睡着。这难道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带着疑问,3月17日上午,王先生来到长沙市第三医院睡眠呼吸疾病专病门诊就诊。

接诊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五病室副主任范杜仔细询问情况后得知,王先生近三个月胖了10公斤,身高172公分的他体重竟然到了85公斤,体重指数超过28,属于轻度肥胖;之前从不打鼾的他最近几个月来只要一睡着就鼾声如雷,惹得妻子连声抗议;连一直正常的血压都偏高了。根据这些情况,范杜为王先生安排进行睡眠呼吸监测。

第二天结果出来了,提示王先生存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最长呼吸暂停时间长达109秒!

“我睡着时竟然呼吸暂停了近2分钟?”王先生一脸不可思议。

范杜解释,打鼾是睡眠时由于上气道松弛、塌陷、舌根后坠,使上气道狭窄,呼吸时气流通过狭窄的咽部发出的一种噪音。当上呼吸道完全阻塞,造成呼吸间歇暂停,医学上称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OSAS患者睡觉时,上颚软组织塌陷阻塞气道,造成无气流进入肺部,呼吸停止长达十几秒或几十秒,血氧浓度降低,给大脑觉醒信号;人体觉醒后,软组织肌肉重新紧张,气道打开重新呼吸,如此循环在夜间反复进行,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而患者往往对此毫无所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非常普遍,但市民对该病的认识不足。该病会引起患者日常活动时嗜睡,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神经衰弱、抑郁及情绪波动 ,时间一长,更可引起高血压,内分泌及心血管疾病。

而王先生之所以会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他近几个月来体重增长有关。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高危因素之一,身材过于肥胖者咽部脂肪过多,就容易导致气道塌陷狭窄,造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好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可以有效治疗和纠正的。查清病因后,范杜建议王先生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及控制饮食以减轻和管理体重,再结合戒烟、睡眠侧卧位及使用家用呼吸机(CPAP)进行治疗。

范杜提醒:打鼾不是小毛病!有着打鼾问题的市民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减肥、锻炼、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不熬夜,避免服用镇静安眠药物;采取侧卧姿势睡觉,可防止咽部组织和舌后坠堵塞气道,还可以减轻腹部、胸部、颈部的额外重量造成的气道压力。如果出现睡眠打鼾、呼吸停顿10秒以上、睡眠憋气及烦躁、起床后头晕乏力、白天精神差、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行睡眠呼吸监测,必要时采取佩戴呼吸等方式进行治疗。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通讯员李海银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长期缺觉,悄悄催肥你!邯郸市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提醒您:赶紧筛查睡眠问题 肥胖人群的睡眠健康指南

一、睡眠不足与肥胖的恶性循环

1. 睡眠不足=脂肪"库存积压",代谢紊乱:每天睡眠<6小时,脂肪分解酶活性下降30%,脂肪堆积加速(《肥胖与睡眠障碍专家共识2023》)。食欲失控,缺觉导致“饥饿素”升高,“瘦素”减少,深夜食欲暴增(尤其偏爱高糖高脂食物)。运动能力下降:疲劳状态下运动意愿降低,热量消耗减少,形成“越累越胖”的恶性循环。

2. 肥胖人群的“睡眠陷阱”

打鼾≠睡得香:肥胖者中50%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夜间反复缺氧,导致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脂肪压迫气道:颈部脂肪堆积导致气道狭窄,睡眠中呼吸暂停次数可达每小时30次以上!内脏脂肪的“蝴蝶效应”:腰围每增加10cm,深度睡眠时间减少20%,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脂肪更难代谢。

二、肥胖人群必做的睡眠筛查

1. 自我初筛(符合2项以上需警惕)

白天常打瞌睡(如吃饭、开会时突然睡着)

夜间打鼾伴呼吸暂停(家人观察到)

晨起口干头痛

BMI≥28(体重kg÷身高m²)

颈围>40cm(男性)或>35cm(女性)

2. 专业筛查方法

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居家佩戴,记录血氧、心率、呼吸事件(推荐指数★★★★☆)

三、改善睡眠 控制体重的4个关键

1. 睡眠习惯调整

黄金作息:22:30前卧床,保证23:00-3:00的深度睡眠期(生长激素分泌高峰)

睡姿建议:侧卧减轻气道压迫(可在睡衣后背缝网球防仰卧)

睡前禁忌:睡前3小时禁食,避免酒精(看似助眠实则破坏睡眠结构)

2. 饮食运动干预

抗炎饮食:晚餐增加镁元素(菠菜、杏仁)和色氨酸(牛奶、小米),促进入睡

燃脂运动法:每天30分钟快走 每周2次抗阻训练(肌肉量增加1kg,基础代谢提升50kcal/天)

3. 呼吸训练(特别适合肥胖人群)

缩唇呼吸法:吸气3秒→缩唇缓慢呼气6秒,每天3组,每组10次(改善夜间通气)

气球吹拂法:每日吹气球5次至极限,锻炼呼吸肌群

4. 就医信号(出现以下情况及时就诊)

夜间憋醒、窒息感

晨起血压>140/90mmHg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异常升高

四、权威数据支持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肥胖者失眠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2.3倍

《柳叶刀》研究:规律睡眠(7-8小时)可使减肥成功率提高33%

我院呼吸科数据:肥胖合并OSA患者经治疗,1年内平均减重8.5kg

【健康行动倡议】

今晚开始,记录你的睡眠日记!

→ 22:00关闭电子设备

→ 22:30进行10分钟冥想

→ 次日记录晨起精神状态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

诊疗范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栓塞、间质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急危重症:呼吸衰竭、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咯血等。特色诊疗:肺部肿瘤早期筛查与综合治疗、疑难感染病原学精准诊断、过敏性疾病脱敏治疗。专项技术: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无创/有创机械通气、肺功能评估、雾化吸入治疗、睡眠监测、家庭氧疗指导等。

咨询电话:3132723

三个月胖了20斤,长沙42岁男子频繁犯困,竟是肥胖引起

长沙42岁的王先生最近精神不佳,明明晚上一沾枕头就能入睡,香喷喷地一觉睡到大天亮,可白天还是觉得没睡醒,整个人昏昏沉沉,车里、沙发上,稍一放松便能睡着。这难道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带着疑问,3月17日上午,王先生来到长沙市第三医院睡眠呼吸疾病专病门诊就诊。

接诊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五病室副主任范杜仔细询问情况后得知,王先生近三个月胖了10公斤,身高172公分的他体重竟然到了85公斤,体重指数超过28,属于轻度肥胖;之前从不打鼾的他最近几个月来只要一睡着就鼾声如雷,惹得妻子连声抗议;连一直正常的血压都偏高了。根据这些情况,范杜为王先生安排进行睡眠呼吸监测。

第二天结果出来了,提示王先生存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最长呼吸暂停时间长达109秒!

“我睡着时竟然呼吸暂停了近2分钟?”王先生一脸不可思议。

范杜解释,打鼾是睡眠时由于上气道松弛、塌陷、舌根后坠,使上气道狭窄,呼吸时气流通过狭窄的咽部发出的一种噪音。当上呼吸道完全阻塞,造成呼吸间歇暂停,医学上称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OSAS患者睡觉时,上颚软组织塌陷阻塞气道,造成无气流进入肺部,呼吸停止长达十几秒或几十秒,血氧浓度降低,给大脑觉醒信号;人体觉醒后,软组织肌肉重新紧张,气道打开重新呼吸,如此循环在夜间反复进行,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而患者往往对此毫无所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非常普遍,但市民对该病的认识不足。该病会引起患者日常活动时嗜睡,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神经衰弱、抑郁及情绪波动 ,时间一长,更可引起高血压,内分泌及心血管疾病。

而王先生之所以会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他近几个月来体重增长有关。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高危因素之一,身材过于肥胖者咽部脂肪过多,就容易导致气道塌陷狭窄,造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好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可以有效治疗和纠正的。查清病因后,范杜建议王先生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及控制饮食以减轻和管理体重,再结合戒烟、睡眠侧卧位及使用家用呼吸机(CPAP)进行治疗。

范杜提醒:打鼾不是小毛病!有着打鼾问题的市民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减肥、锻炼、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不熬夜,避免服用镇静安眠药物;采取侧卧姿势睡觉,可防止咽部组织和舌后坠堵塞气道,还可以减轻腹部、胸部、颈部的额外重量造成的气道压力。如果出现睡眠打鼾、呼吸停顿10秒以上、睡眠憋气及烦躁、起床后头晕乏力、白天精神差、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行睡眠呼吸监测,必要时采取佩戴呼吸等方式进行治疗。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通讯员李海银

来源: 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