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中药治疗肥胖症(肥胖症 中药)

中医刘向辉 0
文章目录:

身体肥胖?喝水都胖?简单几味中药,化痰、清热,给胖子减减肥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就是身体特别容易发胖,就连喝口凉水身体都能长肉的那种,身上的赘肉一层一层的,那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喝口凉水就长肉呢?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得​迅速,人们的生活和饮食都变得越来越好,难免有时候会有点贪吃,各种各样的美食,摆在面前,谁不心动,总是上顿吃完还没消化,下顿就跟着来了,食物都堆积在胃里,没有消化,这时脾胃的负担就会变大,晚上打的嗝,都散发着中午的饭菜味,不发怕才怪呢,还有就是跟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也有很大的关系,平时上班一天都坐在椅子上对着电脑,这样一坐就是一天,基本没什么活动量,中午刚吃完饭,没有消化就又坐在电脑旁工作,晚上下班回家吃完饭就是躺床上玩手机,基本也没有什么娱乐项目,不运动,日积月累,体内津液运转就会变得缓慢

中医上讲,肥胖之人,体内就容易生痰,很多人。再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出现一些发福的现象,以前明明很瘦,怎么吃都变不胖,为什么现在变得这么胖,那是因为体内的阳气不足,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自然不如以前好,所以就会出现发福的现象,那应该怎么改善呢?当然是要先下气降逆,燥湿化痰,然后再来温阳化气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几味化痰、清热的中药,这几味药分别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黄柏、苍术

首先第一梯加入了半夏陈皮这两味中药,众所周知,这两味药材都属于化痰的良药,也都属于辛温的药材,都入脾、胃、肺经,半夏善于燥脾湿化痰浊,还善降气,陈皮则善于调理脾肺气机,把气机在体内推动,运化,和半夏一起可把痰湿向下推动,行气化痰祛湿。

这第二​梯​加入了茯苓和甘草,茯苓是一味健脾祛湿的良药,其平和的性质善于利水,然而不会伤及正气刚好可以把半夏陈皮降下的痰给排出体外,甘草的药性缓和则可以起到调和的作用。

这第三梯加入了黄柏和苍术,黄柏是一味苦寒的药材,入肾、膀胱、大肠经,中医上讲苦能燥湿寒能泻热,可以起到清热燥湿、泻火除蒸的作用,入肾经,还可温化肾阳,刚好把体内流失的阳气给补充回来,苍术则是一味温苦的药材,辛能行散,温能祛风散寒,入脾、胃经,可以起到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作用

以上方中六味药材其实是二陈汤和二妙丸的组合,两个方子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燥湿化痰,还可以利水渗湿、清热泻火,温化肾阳,体内痰湿没了,火也清泻了,阳气也补回来了,脾胃吸收运化也好转了,身体自然而然也就瘦下来了。

减肥消除大肚腩,医圣仅用两味药,每天泡茶饮就可以实现

腹型肥胖,减肥尤其困难。节食减肥,每每半途而废。反弹之后,连减肥的信心都没有了。

腹型肥胖因何而来。因为脾虚,痰湿阻滞。

脾喜燥而恶湿,脾虚运化失常,内生痰湿,痰湿堆积于腹部,则形成腹型肥胖。那么脾虚又是如何导致的呢?

一是饮食不节。脾主运化,过食肥甘厚腻,饮食过饱,超过脾的运化能力,导致脾的运化失常;二是久坐不动。脾主肌肉,而“久坐伤肉”,其实伤的是脾,久坐之人,腹部肥肉更容易堆积,大肚腩由此产生。

关于腹型肥胖,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有十分形象的描述,“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心下指的就是腹部,腹部像盘子一样隆起,“坚”指腹部的肉很实。什么原因呢?水饮导致的。水饮只是标证,根源还是脾虚,所以医圣张仲景用枳术汤来治疗,因为枳术汤里面这两味药一味治标,一味治本。

枳术汤组成为枳实和白术。

枳实治标,其苦酸微寒,破气消积,化痰除痞,最善化饮消积。

白术治本,其苦温而燥,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最善补益脾精。

二药成汤,一攻一补,善消凝痰水饮,所以方后云:“腹中软,即当散也”。

用此两味药,2:1比例煎汤代茶饮,或者泡水用,可以达到减肥,消除大肚腩的作用。

当然药方虽好,改善生活方式更重要,配合运动和健康的饮食,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个治疗肥胖症的中医经验方

人们对于“高矮肥瘦”的审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按照营养学标准: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的情况一般可视为“超重”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有肥胖症状的人越来越多,本文将为大家介绍3个治疗肥胖症的中医方剂!

方一

三七3克,补骨脂12克,番泻叶10克,大黄10克。水煎服,日1剂。

方二

首乌30克,当归30克,鸡血藤30克,茯苓20克。水煎服,日1剂。

以上方药不仅能减肥,而且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调整机体的代谢,使紊乱的物质、能量、水盐代谢重新恢复平衡。

方三

黄芪15克,党参15克,防己15克,白术15克,首乌30克,泽泻60克,山楂30克,茵陈30克,水牛角30克,仙灵脾30克,大黄10克。水煎服,日1剂。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三个用于治疗肥胖症的中医方子,尽管中医药毒副作用相对较弱,但是所谓“药有三分毒”,无论怎样,大家请不要轻易使用上方,使用之前最好能够先向医生或者药师等专业人士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