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肥胖怎么办(湿气重肥胖怎么改善)
肥胖并非全因湿气重,多与气虚有关!药膳可温补脾肾,助力减肥
很多人认为,胖是由于湿气重造成的,减肥第一要义是祛湿,于是各种减肥祛湿产品应运而生,比如红豆薏米茶、暴汗服、美人鱼姜蒸等。但其实并非所有的肥胖都与“湿气重”有关。
肥胖多与气虚有关
肥胖最早的记载可追溯至《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中便将人分为“有肥、有膏、有肉”三类,认为“腘肉坚,皮满者,肥。腘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即肉坚实、皮肤完满健好的,属肥型;肉不坚实,皮肤松弛的,属膏型;皮肉紧连不相分离的,属肉型。而其中膏型的人皮肤宽缓,腹肌松弛,脂肪聚积于腹部,导致腹部肥大下垂,类似现代常见的腹型肥胖。
至于肥胖产生的原因,《丹溪心法》中提出:“凡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是气虚。”《景岳全书》认为:“肥人者,柔胜于刚,阴胜于阳者也。且肉以血成,总皆阴类,故肥人多有气虚之证。”《石室秘录》记载:“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营运,故痰生之。则治痰焉可仅治痰哉,必须补其气,而后带消其痰为得耳。”可见,肥胖其实为本虚标实之候,虽常有痰湿偏盛的表现,但其本质与气虚有关。若长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气虚衰,则脾胃运化转输无力,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体内,出现体型肥胖、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腹大胀满、头沉胸闷等症状。或素体虚弱,肾气虚衰,则血液鼓动无力,水液失于蒸腾气化,致血行迟缓,水湿内停,导致体型肥胖、腰酸腿软、动则气喘、形寒肢冷、下肢浮肿等症状。
日常减肥有妙招
故而想要减肥,不应一味祛湿,而应重视补益脾肾之气。日常可以通过穴位按摩和药膳食补来温补脾肾,助力减肥。
穴位按摩
穴位推荐
按摩选穴主要以任脉及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为主。
任脉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按压任脉的中脘穴(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水分穴(在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上)、关元穴(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可促进全身气血流通,尤其是按压腹部的任脉穴位,可健脾益胃,助力减肥。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按压脾经的大横穴(在上腹部,脐中旁开4寸)、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由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形成的凹陷中)及胃经的天枢穴(在上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丰隆穴(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缘)能有效促进脾的运化及胃的受纳功能,帮助健运脾胃功能,帮助减肥。
按摩方法
用拇指或食指和中指指腹按揉穴位,力度以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宜。每个穴位按揉3~5分钟。
药膳食补
为预防和控制我国人群肥胖的发生发展,改善肥胖患者的体重状况,调整日常膳食结构,提高居民营养健康水平,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版)》。现摘录部分食谱如下。
黄芪橘皮饮
材料:黄芪10g,橘皮5g。
做法:将黄芪、橘皮洗净,一起放入炖盅中,加入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30分钟,代茶饮用,温热频服。
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扁豆山药粥
材料:白扁豆30g,鲜山药100g,粳米30g。
做法:将鲜山药去皮、洗净,切片备用。将白扁豆洗净,清水浸泡2小时。将粳米洗净,加入鲜山药、 白扁豆,一同煮粥,煮至米、豆熟烂即可。
功效:补益脾胃。
山药黄芪炖鸭肉汤
材料:鲜山药100g,黄芪10g,生姜3~4片,鸭肉300g,板栗100g。
做法:鸭肉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焯水;板栗加适量清水煮熟凉后剥皮壳备用;将鲜山药去皮、洗净,切厚片备用。上述食材一同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大火烧沸后,再用小火煲1小时,放入少许精盐调味后即可。
功效:健脾益肾,补益气血。
人参核桃汤
材料:核桃仁3个,人参3g,生姜5片。
做法:将核桃仁捣碎备用,将人参放入砂锅中,加水煮20分钟后,加入核桃仁、生姜,继续煮20分钟即可。
功效:补脾益肾。
肥胖多是湿气重,建议多吃这2菜,去湿气、健脾胃,肚腩不发愁!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2. 《黄帝内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年版
这年头,胖子越来越多,瘦子反倒成了稀罕物。街上一望,十个里头七八个挺着个小肚腩,走起路来颤颤悠悠,甭提多喜感。可这胖,可不是白胖的,多半是湿气作怪!
有人不服气,嚷嚷道:“我吃得不多啊,怎么就胖了?” 也有人疑惑:“天天运动,为啥肚子还是瘦不下去?” 还有人一脸无奈:“喝口凉水都长肉,咋回事?” 别急,咱们今天就来讲讲,肥胖这事,跟湿气到底啥关系?
湿气重,肥胖缠身,真相竟是如此!中医讲,“肥人多湿,湿重则胖”。
湿气是什么?简单说,就是身体里的“垃圾水分”,滞留不去,运化失常,日积月累,变成脂肪堆积在身体各个角落,尤其是小肚腩、大粗腿、蝴蝶袖这些地方,最是湿气的温床。
为什么湿气会让人胖? 这里头的道理,得从脾胃说起。
脾胃是人体的“化工厂”,主管水液代谢。
脾主运化,把吃进去的东西变成营养,输送全身,同时负责把体内的垃圾排出去。但一旦脾虚了,运化功能下降,水湿就排不出去,滞留体内,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脂肪!
再看看现代医学的研究,湿气重的人,往往伴随胰岛素抵抗、新陈代谢缓慢、体内炎症增多,这可不只是长胖那么简单,还会导致脂肪肝、高血糖、血脂异常,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例如,一项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的研究指出,超过70%的肥胖人群存在慢性炎症,而湿气重的人体内炎症水平明显高于湿气轻的人。
这说明,湿气不仅导致肥胖,还可能诱发糖尿病、痛风、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胖不胖?先看看自己湿不湿!有人要问了:“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湿气重?” 别急,看看这些症状,你占几条?
1. 早上起床,感觉身体沉重、头昏脑涨,像没睡醒似的。
2. 舌苔厚腻、舌头边缘有齿痕,一张嘴就能看出问题。
3. 面部油腻、容易长痘、皮肤暗黄,化妆都遮不住。
4. 饭后犯困,提不起精神,一天到晚都无精打采。
5. 小肚子突出,感觉身体浮肿,按下去一会才能弹回来。
6. 大便粘马桶、不成形,或者容易腹泻,有时候还觉得排不干净。
7. 女性白带多、黏腻,男性容易湿疹、脚气,这也是湿气作怪。
中了三条以上,恭喜你,湿气找上门了!
去湿关键:两菜一吃,湿气不再缠身!湿气重,怎么办?关键是健脾祛湿! 方法千千万,最简单的,吃对食物,轻松搞定。
今天推荐两道菜,便宜又管用,让你的脾胃“干干净净”,湿气不再囤积。
第一道——冬瓜薏米汤冬瓜,自古就被称为“天然利水剂”,清热化湿、消肿利尿,是去湿的一把好手。薏米更不用说,健脾祛湿、强身补气,两者搭配,堪称湿气克星!
做法特别简单:冬瓜切块,薏米提前泡一夜,和冬瓜一起煮汤,加点姜片,煮上半小时,喝上一碗,暖胃又去湿。坚持喝上一段时间,肚腩悄悄小一圈!
第二道——炒茯苓鸡胸肉
茯苓是什么?中医里的“天然除湿剂”! 它能健脾渗湿,把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去,还能增强免疫力。鸡胸肉富含蛋白质,低脂高营养,吃了不长肉,还能促进代谢,两者搭配,去湿又瘦身,效果翻倍!
做法也超简单:茯苓粉适量,鸡胸肉切片,加点生抽、姜末腌制,炒的时候放少许橄榄油,炒熟后撒点葱花,香气扑鼻,越吃越瘦!
不只是吃,去湿还得搭配这些方法!光吃还不够,去湿还得靠生活习惯。五个妙招,让湿气无处遁形!
1. 少吃生冷、甜腻的食物,冰淇淋、奶茶、甜点,通通少碰,湿气最爱这些东西!
2. 适量运动,出汗排湿,快走、瑜伽、八段锦,都是不错的选择。
3. 泡脚驱湿,每天坚持,热水泡脚,加点艾叶、生姜,湿气跑得快!
4. 少熬夜,多睡觉,好睡眠是最好的祛湿剂,熬夜只会让湿气更重!
5. 拔罐、刮痧、艾灸,中医的绝招,疏通经络,排湿超快!
结语:瘦身先祛湿,健脾是关键!胖不是吃太多,而是脾胃运化不好,湿气积累。湿气重的人,减肥怎么都难,所以想瘦,先把湿气赶走!
冬瓜薏米汤、茯苓鸡胸肉,吃起来! 再搭配良好的生活习惯,脾胃强了,湿气没了,肚腩自然消失!
甭管你是“喝水都胖”,还是“运动不瘦”,别再瞎折腾,先把身体里的湿气弄明白,瘦下来,才是水到渠成!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湿气重引起的肥胖,中医有什么办法
有这样一个患者,女大学生,因为肥胖的困扰来求助中医调理。
当时见症有面色发暗,四肢肥肿,有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嗳气反酸,还有气短眩晕。
舌脉是舌苔厚腻,脉细滑
配图,来源网络
了解情况就考虑用方思路了,身材肥胖的人,其四肢尤为粗胖,这个也比较常见。
中医有说肥胖多痰湿,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肥胖是代谢问题,中医上多见和脾有关系了,脾是主运化的,痰湿运化不出去会郁积在体内,这样一来引起肥胖。
同时呢,脾是主四肢的,这些痰湿郁积很容易在四肢上,所以就容易粗胖。
看表现饮食减少,脘腹胀满,脉滑苔厚腻,这是典型的痰湿蕴于脾胃。四肢肥胖壅笨,这是痰湿浊邪流于四肢
知道这些情况,用方有法半夏、海藻、枳壳、莱菔子、昆布、茯苓、风化硝、杏仁、佩兰和菖蒲
患者用了之后,腹部的胀满减轻,然后继续加减用了之后,体重下来了,其它情况也没有了,四肢没有当时那么粗胖,后来因为患者要上学,告诫控制饮食外,还叮嘱用越鞠丸、逍遥丸等来善后
一起来看看这个用方有什么讲究
茯苓健脾利湿,半夏燥湿化痰,枳壳行气消痰,这里主要是温中健脾化痰湿
风朴硝软坚散结,把痰湿化开,排解出去
佩兰和菖蒲化湿
昆布和海藻消痰利水
莱菔子消痰降气
杏仁则开肺气,打通水之上源,让痰湿代谢更有动力
如此一来痰湿就得到解决,后面因为患者上学原因,告诫用理气解郁健脾来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