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中考体育肥胖免考(中考体育肥胖免考怎么算)

新京报 0
文章目录:

忙着开肥胖证明应付体育中考,“小胖墩”怎么办?| 新京报快评

某中学学生在体育课上练习极限飞盘。图/新华社

“为了应付考试忙着开肥胖证明,而对孩子肥胖症状不加干预,是不负责任的。”

4月中旬,北京中考体育改革后的首次现场考试将陆续开考。据媒体报道,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闫洁说,近两周拉着孩子到医院开肥胖证明的家长频繁出现,但很多家长只在乎考试,对孩子的肥胖问题却不加重视。

无疑,这些家长就是期望通过一纸证明免去“小胖墩”的考试烦恼。根据改革后的中考体育现场考试方案,考生须从22个项目中选考4项;而包括肥胖在内的身体发育异常的考生,只需选择1项,总成绩根据该项目成绩得分进行折算。

但忙着开肥胖证明,却不重视孩子肥胖问题,显然是本末倒置了。把体育纳入中考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校、学生、家长重视体育,提升学生体质,减少“小胖墩”等问题。

如果不重视平时上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把体育中考应试化,就不能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升学生体质。

要扭转这一应试化倾向,必须改革对体育教学的评价,要重视对学校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的督导,强化对学生上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性评价,让“小胖墩”们运动起来。

允许肥胖等身体发育异常考生免考中考体育,本是出于人性化以及对体弱多病学生的公平考量。但这一免考措施,如果被个别学生和家长利用,以此为理由不参加体育锻炼,甚至托关系开免考证明,不仅有违考试公平,也消解了体育中考的初衷。

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仍是中考体育被以应试化思路对待。学校围绕中考体育测试项目,开展体育教学,学生也围绕考试来进行训练、准备,一心“免考”的学生则根本不重视体育。

据最近一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我国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人数已达3400万。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和充足的课间活动,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着力解决“小眼镜”“小胖墩”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显然,这就要求把体育教学落到实处。尤其是要让学校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保障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对于肥胖的学生来说,也要上好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不是“不考就不练”。

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重视体育统一测试,转为重视对学生平时上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的评价,即实行过程性评价。

为此,北京市体育局 、北京市教委最近联合印发了《北京市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强调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体育中考等挂钩,以防制造社会焦虑。此前,北京也明确,体育中考达到良好即满分。

这些都为改革、调整中考体育评价体系,从重视结果性评价转为进行过程性评价,打下了基础。而这也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国家政策一致。

从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看,体育和劳育、美育都是适合进行过程评价的教育,重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因此,各地都应积极探索体育教学的过程性评价。

其关键在于,要保证过程性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对于学生的体育评价,应明确只要按学校规定上好体育课,参与规定时长的体育锻炼,并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就是满分。

监督学校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以及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智慧体育,进行过程化管理与评价。这就能让学校和学生摆脱应试体育,真正关注学生的体育运动过程,达到强身健体的体育教学目的。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卢茜

2022年兰州市中考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三类考试的学生开始申报了

随着兰州市中小学恢复线下教育,2022年的中考工作提上日程,4月14日,兰州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兰州市中考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免考、英语听力口语考试免考及体育与健康书面考试申报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从4月14日至4月17日,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三类考试的学生,可向学校申报相关资料和申请。

实验操作考试免考以60%计分

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免考申报条件为,因上肢残疾、视力障碍、智力因素、重大疾病丧失操作能力的学生或其它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实验操作考试的学生,需提交县级及以上医院出具的病历、检查报告、住院手续或残疾证等原件及复印件,经审查合格,可以免考实验操作考试。免考学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按每科实验操作考试满分的60%计。

听力口语考试免考以33.3%换算

对于听力口语考试免考,通知给出的申报条件是:500Hz、1000Hz、2000Hz、4000Hz的纯音听力检测结果为每侧耳的平均听力损失都等于或大于40分贝(HL)的考生,需提交县级及以上医院出具的听力检测证明或残疾证、病历、检查报告、住院手续及医务证明等原件及复印件,经审查合格,可以免考英语听力口语考试。免考学生英语听力口语考试成绩按“英语笔试成绩×0.333”进行换算。

体育与健康免考以书面成绩计算

因病丧失运动能力或符合残疾标准的考生,经审查合格,可申请参加体育与健康书面考试 。具体范围为:器质性心脏血管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高血压、结核病、支气管扩张、哮喘、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肾炎、各种恶性肿瘤、各种结缔组织疾病、精神病、癫痫、类风湿病、慢性骨髓炎、各种血液疾病、侏儒症、巨人症、肥胖大于或等于Ⅰ度、严重畸形或者处于各种外科手术恢复期;且确实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

学生可自主申报

申请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个人提出申请,填写《2022年兰州市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免考、听力口语考试免考及体育与健康书面考试申请表》,随表另附相关证明材料,学生或家长应据实提供相关证件或县级以上医院就医证明,提供虚假证明或者资料不符要求的不予受理。

城市四区初中学生由学生所在学校初审后以学校为单位汇总名单,将《汇总表》和《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统一报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审核。

报考城市四区高中学校的同等学力社会考生及外地回兰考生、远郊县区考生由学生自行在规定时间内将《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报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审核。

报考远郊县区高中学校的学生按照各县区要求直接向各县区教育局申报,申报时间和程序由各县区教育局另行通知。

申报时间别错过

根据通知给出的申报时间:

4月14日—4月17日,学生向学校申报相关资料和申请。

4月18日前城市四区各初中学校及报考城市四区高中学校的社会考生、外地回兰考生、远郊县区考生将申报资料报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4月18日—4月27日,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进行审核工作。

4月28日—4月29日,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向各学校下发审核结果,并将审核汇总结果发各相关考试组织部门和市教育局学生工作科备案,各学校收到审核通过名单后要在校内进行公示,确保无异议。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巧灵

来源: 兰州日报

忙着开肥胖证明应付体育中考,“小胖墩”怎么办?| 新京报快评

各地都应积极探索体育教学的过程性评价。

某中学学生在体育课上练习极限飞盘。图/新华社

| 熊丙奇

“为了应付考试忙着开肥胖证明,而对孩子肥胖症状不加干预,是不负责任的。”

4月中旬,北京中考体育改革后的首次现场考试将陆续开考。据媒体报道,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闫洁说,近两周拉着孩子到医院开肥胖证明的家长频繁出现,但很多家长只在乎考试,对孩子的肥胖问题却不加重视。

无疑,这些家长就是期望通过一纸证明免去“小胖墩”的考试烦恼。根据改革后的中考体育现场考试方案,考生须从22个项目中选考4项;而包括肥胖在内的身体发育异常的考生,只需选择1项,总成绩根据该项目成绩得分进行折算。

但忙着开肥胖证明,却不重视孩子肥胖问题,显然是本末倒置了。把体育纳入中考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校、学生、家长重视体育,提升学生体质,减少“小胖墩”等问题。

如果不重视平时上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把体育中考应试化,就不能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升学生体质。

要扭转这一应试化倾向,必须改革对体育教学的评价,要重视对学校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的督导,强化对学生上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性评价,让“小胖墩”们运动起来。

允许肥胖等身体发育异常考生免考中考体育,本是出于人性化以及对体弱多病学生的公平考量。但这一免考措施,如果被个别学生和家长利用,以此为理由不参加体育锻炼,甚至托关系开免考证明,不仅有违考试公平,也消解了体育中考的初衷。

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仍是中考体育被以应试化思路对待。学校围绕中考体育测试项目,开展体育教学,学生也围绕考试来进行训练、准备,一心“免考”的学生则根本不重视体育。

据最近一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我国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人数已达3400万。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和充足的课间活动,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着力解决“小眼镜”“小胖墩”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显然,这就要求把体育教学落到实处。尤其是要让学校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保障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对于肥胖的学生来说,也要上好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不是“不考就不练”。

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重视体育统一测试,转为重视对学生平时上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的评价,即实行过程性评价。

为此,北京市体育局 、北京市教委最近联合印发了《北京市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强调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体育中考等挂钩,以防制造社会焦虑。此前,北京也明确,体育中考达到良好即满分。

这些都为改革、调整中考体育评价体系,从重视结果性评价转为进行过程性评价,打下了基础。而这也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国家政策一致。

从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看,体育和劳育、美育都是适合进行过程评价的教育,重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因此,各地都应积极探索体育教学的过程性评价。

其关键在于,要保证过程性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对于学生的体育评价,应明确只要按学校规定上好体育课,参与规定时长的体育锻炼,并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就是满分。

监督学校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以及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智慧体育,进行过程化管理与评价。这就能让学校和学生摆脱应试体育,真正关注学生的体育运动过程,达到强身健体的体育教学目的。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卢茜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