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向心性肥胖怎么引起的(向心性肥胖怎么减肥)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有这5个习惯的人,就是比别人容易胖!

“有些同志体重管理得不太好,腰围大了,体重也超了,有的还患上了慢性病,需要专业医生和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

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介绍,当前危害我国老百姓健康的首个主要危险因素和疾病,来自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当中的很多致病因素跟每个人的行为生活方式、饮食和体育锻炼都密切相关,比如体重异常的问题。

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脂肪肝,甚至一部分的癌症也和体重异常有一定的关联。每一个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是非常关键的。①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王振雅 摄

你是不是真的胖?

一图直观判断

体质指数(BMI)是评估全身性肥胖的通用标准,即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身体质量指数(BMI)达到或超过28千克/平方米即为肥胖症。肥胖症又可分为4个级别,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③

内容自《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图

别拿胖不当回事,

胖得越早危害越大

2022年《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刊发的一项研究发现,肥胖与21种主要疾病有关,且这些疾病相互关联。与健康体重的参与者相比,肥胖人群复杂多发病的风险要高出12.39倍!

研究截图

这项研究先对11万余人进行了分析,随后在49万余人的队列中进行了验证。在10余年的随访中发现:

(1)肥胖与21种疾病高度相互关联。包括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和传染病等。

(2)肥胖程度越高,患复杂多发病的风险越大。与健康体重的人相比,肥胖人群至少患一种与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是前者的2.83倍,患两种疾病为前者的5.17倍,患复杂多发病(四种或更多疾病)的风险更是提高到了12.39倍。肥胖程度越高,患复杂多发病的风险越大。

而且,相比健康体重的人群,肥胖人群从30岁开始,患1-2种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开始提高;从45岁开始,患复杂多发病的风险开始提高。

肥胖人群55岁时,患复杂多发病的风险与体重正常人群75岁时的患病风险持平。④

因此,肥胖的不只是毁颜值、损身材,肥胖可以称之为是疾病发生的土壤!

航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方红娟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提醒,“青少年儿童的肥胖不仅影响健康,还可能干扰他们的生长发育。临床上就曾遇到不少中小学生,因肥胖出现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问题,这一现象令人深感忧虑。”⑤

生活中有5个习惯的人,

比别人更容易胖!

很多人都知道远离肥胖要“管住嘴、迈开腿”,少吃高热量的食物,多参加运动,但往往忽略了生活中的5个习惯,也可能在影响你的体重。

一、2个睡眠习惯,让你比别人更容易胖

(1)习惯在22点后睡觉

(2)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

2021年《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发布的一项涵盖26个国家、13.6万余名中老年人的研究发现:22点以后上床睡觉和每天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出现肥胖和腰围过大。

研究截图

研究发现与20点-22点之间入睡的人相比,其余所有晚睡的人,在肥胖(BMI)和腹型肥胖(腰围)风险均增加。而且,睡得越晚,肥胖风险越高。

此外,每晚睡眠小于5小时属于严重睡眠不足,全身肥胖和腹型肥胖风险分别增加27%和16%。即便是睡个午觉也不能弥补夜间睡眠不足的损伤。⑥

健康时报任璇 摄

二、2个吃饭习惯,让你比别人更容易胖

(1)经常不吃早餐

(2)很晚还在进食

2024年《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提示,经常不吃早餐和(或)很晚还在进食的人,体重和腰围增长得更快。

研究截图

这项研究共有4.8万余名参与者,平均年龄50.1岁。4年随访期间,与没有这两种饮食行为的人相比:

经常不吃早餐且很晚还进食的人:平均每年体重增加0.53千克、腰围增长0.41厘米;

经常不吃早餐或爱吃夜宵的人:平均每年体重增加0.29千克、腰围增长0.25厘米。

研究指出,经常不吃早餐和经常夜间进食,可能会通过改变时钟基因的表达阶段而导致昼夜节律失调,有关代谢改变,例如肥胖相关激素、葡萄糖代谢和胃肠道功能。

如果早晚能改变下饮食习惯,或许能让我们更好地保持健康体重。⑦

三、习惯给自己加压,压力大的人更易胖

有些人生活中对自己要求过高,给自己的压力很大。据《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精神压力会影响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进皮质醇释放,引起食欲上升和进食行为改变;精神压力还可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外周组织受体功能变化。胰岛素不适当分泌和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的共同作用促进肥胖症的发生。②

北京老年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垚2024年在该院公众号刊文提醒,平常时刻,我们的身体是可以调节皮质醇水平的。但当我们受到惊吓,或处于压力、熬夜、不当饮食、精神紧张状态时,皮质醇水平都会升高。长期的皮质醇分泌紊乱容易导致一系列代谢问题。如果皮质醇分泌水平偏高,可能会出现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可能引起血糖、血压升高,并发骨质疏松等。⑧

建议生活中有一个好心态,可以通过看书、看电影、逛街、朋友小聚、旅游、运动等方式化解压力。

本文综合自:

①2025-03-09 国家卫健委官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部分文字实录)》

http://www.nhc.gov.cn/xcs/s3574/202503/9d4153e4b8904693ac5c55bce6d5f8a6.shtml

② 2024-10-17国家卫健委官网《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的通知》

③2024-10-18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国家卫健委印发新版肥胖症诊疗指南,肥胖症程度分四级》

④Obesity and risk of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hallmarks of cellular ageing: a multicohort study. Lancet Healthy Longev. 2024.

⑤2025-03-09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5世界肥胖地图>发布,肥胖和超重人群数量猛增》

⑥Timing and Length of Nocturnal Sleep and Daytime Napping and Associations With Obesity Types in High-,Middle-,and Low-Income Countries.JAMA Netw Open.2021.

⑦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of skipping breakfast and night eating with 4-year changes in weight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among Chinese adults. Am J Clin Nutr. 2024 May 25.

⑧2024-09-05北京老年医院《打工人看过来!应对压力肥,这些妙招请收好!》

来源: 健康时报

@开封人:什么是向心性肥胖?向心性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会提到向心性肥胖,所以这种肥胖的类型也开始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向心性肥胖,其实指的是人体内脂肪沉积是以心脏、腹部为中心发展的一种肥胖类型,主要表现是满月面(脸部特别的大,就像圆圆的月亮)、水牛背(就是肩后部突出,背部肌肉明显突起)、腹部脂肪堆积很严重、锁骨上窝有脂肪垫、四肢相对消瘦。除此之外,向心性肥胖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亢进的症状。

  向心性肥胖主要见于以下几点:

一、垂体瘤患者会出现向心性肥胖,据相关研究表明,垂体瘤可以分泌ACTH,而这种ACTH刺激肾上腺,所以就会使糖皮质激素增多形成向心性肥胖。

二、再就是肾上腺腺瘤、腺上腺癌、肾上腺增生等疾病也会引起向心性肥胖,因为这些疾病会导致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过多,从而形成向心性肥胖。

三、有些向心性肥胖患者是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疾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从而引起医源性向心性肥胖。

39健康网

女子“怪病”缠身:血压居高不下,体重增长

因为高血压、肥胖、月经不调等问题,于女士(化名)这两年过得相当难熬。“明明降压药一直在吃,也采取饮食控制来进行减肥了,怎么总也看不到效果呢?”最近,于女士在徐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垂体肾上腺性腺专病门诊就诊,竟然被告知自己患有皮质醇增多症,所谓的高血压正是由肾上腺问题导致的。

血压居高不下 警惕肾上腺问题

于女士今年41岁,两年前发现自己血压存在异常,最高血压达到160/110毫米汞柱。为了控制血压,她每天主动服用降压药,基本可以将血压控制在140/100毫米汞柱左右,但仍时不时地感到头晕。

除了血压问题,于女士还发现自己在没有暴饮暴食的情况下,莫名增重10余斤,哪怕进行了大半年的饮食控制,体重仍然没有降低。此外,月经不调、面部长痤疮、多毛等乱七八糟的问题也一并向她扑来,弄得她情绪不振,手足无措。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莫非得了什么怪病?”无奈之下,于女士来到徐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垂体肾上腺性腺专病门诊就诊,周传礼副主任中医师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安排进一步检查发现,于女士患有皮质醇增多症,右肾上腺腺瘤。

“初步考虑,该患者的高血压、肥胖症状均与其肾上腺腺瘤有关。”周传礼说,经内分泌科、泌尿外科专家会诊后,为于女士进行了腹腔镜下肾上腺病损切除术。术后1天,患者即能正常下病床活动,术后4天出院。

出院后,于女士停用降压药物,血压却保持正常,体重也慢慢在下降。3个月后,于女士再到垂体肾上腺性腺专病门诊复查,其各项激素水平均正常,血压正常,月经规律,颜面部痤疮也消失了。“多亏医生帮我揪出了‘真凶’,让我终于恢复了正常生活。”于女士说。

继发性高血压不能依赖降压药,需要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血压高无非是通过药物来控制,但为什么于女士服用降压药后却一点作用都没有呢?这就牵扯到高血压的分类问题。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周传礼介绍:“目前中国高血压患病人群大多数是原发性高血压,需要终生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另外小部分的患者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这是种病因明确的高血压,当查出病因并有效去除或控制病因后,作为继发症状的高血压可被治愈或明显缓解。”于女士就是典型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可表述为由“皮质醇增多症”所导致的内分泌性高血压。

周传礼解释,“内分泌性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范畴,是因为一些内分泌疾病所导致的高血压,一经确诊,多可通过手术或其他方法得到根治或有效治疗。原发疾病治愈后,高血压可随之消失,免去了终生服药的痛苦。”

以于女士所患的皮质醇增多症来说,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上腺长期分泌过量皮质醇而引起的症状,以高皮质醇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疮、皮肤紫纹、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

“另类高血压”莫忽视,可中西医结合治疗

据了解,内分泌性高血压范围较广,包括下丘脑和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性腺等,一般不容易诊治。

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导致血压升高。

比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因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分泌过多的醛固酮所致,最主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为高血压,多表现为缓慢进展的中度高血压,少数为恶性、急进性高血压病,常用的降压治疗效果欠佳。

还有垂体瘤。功能性垂体肿瘤本身可分泌过量垂体激素引起相应腺体功能亢进,血压升高。当垂体瘤增大引起局部压迫症状以及颅内压升高时,也可出现血压升高。

周传礼说,就像中医院内分泌科开设了垂体肾上腺性腺专病门诊,专门针对这些内分泌高血压进行明确诊断、中西医结合施治。

首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详细查体,或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明确继发病因;其次,根据致病因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如醛固酮腺瘤、肾上腺皮质瘤引起的高血压,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瘤体来治疗,避免长期服药,大大提高生活质量。若是糖尿病、甲亢等引起的高血压,则可根据患者整体情况,进行辩证施治,利用中医药来调节患者体内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同时可配合贴敷、艾灸等中医特色技术,针对性地疏导补泄,从而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

周传礼提醒说,如果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应警惕是否存在内分泌性高血压的问题,建议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1.高血压伴经常乏力的患者;2.顽固性高血压使用3种以上降压药效果不好,或者治疗有效但使用4种以上降压药者;3.40岁以前发病的高血压患者;4.高血压合并肾上腺意外瘤;5.高血压合并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6.高血压伴肥胖者,特别是向心性肥胖者;7.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出汗、心慌、头痛的患者;8.生长发育异常合并高血压者。

徐报融媒记者

王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