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对血红蛋白(肥胖血红蛋白154)

中国青年报 0
文章目录:

胖得越久,血管越差

明知肥胖会对身体造成一系列危害,很多人的“减肥大业”依然不见起色,而且胖起来一发不可收拾。近日,英国拉夫堡大学在《公共科学文库医学期刊》上发表新研究发现,肥胖年头越长,患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风险越高。

研究团队从1946年的国家健康与发展调查、1958年的国家儿童发展研究和1970年的英国队列研究中选取20746名受试者,年龄在10~40岁之间,49.1%为男性。研究人员搜集受试者体重指数和心血管代谢疾病危险因素(包括血压、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通过分析,研究团队可从中得出受试者肥胖的发病年龄、肥胖持续时间(0~30年)和严重程度。结果发现,肥胖持续时间与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风险因素相关,这些风险因素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此外,研究人员发现,肥胖持续时间越长,心血管代谢疾病风险因素数值就越差。与常年没有肥胖的人群相比,肥胖状态低于5年的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会上升5%;肥胖状态持续20~30年的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会上升20%。

研究人员表示,减肥要趁早,但也不能通过简单盲目的节食达到减肥目的,否则适得其反,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问题。可以选择少食多餐代替暴饮暴食,并“精致”地吃好每一餐。

来源:生命时报

13岁160斤的小胖墩查出了糖尿病

【13岁160斤的小胖墩查出了糖尿病】13岁男孩天天喊口渴,一查竟是糖尿病?近日,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小儿内科病房主任崔岚巍教授收治了一名13岁、体重80KG,血糖8.41mmol/L,并患有脂肪肝的Ⅱ型糖尿病患儿。崔岚巍主任提醒,糖尿病并不只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肥胖儿童,需要注意血糖情况。小强(化名)今年13岁,最近一个多月孩子经常大量饮水,起初家属并没有在意,但因为孩子的爷爷和母亲都患有糖尿病,家长便领着小强来到群力院区儿科,找内分泌肾病专家崔岚巍主任就诊。患儿在门诊测量空腹血糖,发现患儿血糖为8.41mmol/L。崔岚巍主任建议患儿入院进行全面检查。患儿入院后检查糖化血红蛋白为6.1%,血清C肽为1.89ng/ml,结合患儿体征和其他检查以及患儿糖尿病遗传家族史,诊断为Ⅱ型糖尿病,腹部彩超也提示有脂肪肝。在治疗期间,院方还为患儿进行了眼科会诊,眼科医生对患儿眼底进行仔细检查,以防出现早期糖尿病眼病。在住院期间,经过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口服降糖药物及点滴治疗,积极检测血糖等处置,患儿血糖逐步趋于正常。出院回家后仍需每日监测血糖,遵医嘱口服药物,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等化验指标。崔岚巍主任还提醒家长,要让孩子多锻炼,健康饮食,必要时进行营养科咨询,制定健康食谱,控制体重。如有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记者:周琳;通讯员:金澳淇 徐旭

来源: 生活报

爱吃不爱动胖小伙血糖飙升诊断为糖尿病

多学科团队为胖小伙制定诊疗方案。

吴萍 摄

“所有指标都正常!”日前,在东湖医院内分泌科,两位家长紧紧握着管雅文医生的手表达感激之情。一张包括运动、药物、饮食、心理调理的处方伴随儿子小王4个月,多学科协作诊疗让这个Ⅱ型糖尿病患者恢复了活力。

■ 不动又爱吃的小伙子血糖飙升

小王身高不到1.7米,体重却有80公斤,而且不爱运动,一年前被诊断为Ⅱ型糖尿病,当时餐后血糖最高达20mmol/L,开始注射胰岛素。听说武汉市东湖医院内分泌科能够减重及逆转Ⅱ型糖尿病,家长决定带他前去试一试。

经初步专科评估,小王可以进行减重及糖尿病逆转治疗。入院后,管雅文医生组建了营养师、心肺功能康复科医生、糖尿病专科医护及心理咨询师的多学科团队,对小王进行全面评估,为他制定了个体化的降糖、营养、运动及心理支持方案。

营养科医师为他制定低热量高蛋白饮食方案及补充微量营养素、纤维素和Ω3鱼油计划;每天有氧运动训练,立式功率车训练和坐式蹬腿训练、坐式躯干稳定训练;出院后坚持游泳和打球及抗阻训练……心肺功能康复师为其进行全面的心肺功能评估,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减脂减重处方;糖尿病专科医护在为其进行血糖波动特点、胰岛分泌曲线及并发症评估后,制定个体化的降糖、治疗并发症处方及健教方案;心理咨询师在评估其焦虑及抑郁后,定期对其不良情绪进行心理疏导。

曾经动一动便喘气的小伙子逐步变得积极配合,一周后,小王的体重和腰围开始下降,管雅文医生停用了小王的胰岛素,改为口服降糖药。三周后,小王的体重和腰围进一步下降,管医生试着停用口服降糖药,小王的血糖依然平稳地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小王再也不用打胰岛素和吃降糖药了! 如今半年过去了,小王的血糖仍然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糖化血红蛋白完全正常,已经达到了糖尿病临床缓解。

■ 成功逆转多名肥胖的新发Ⅱ型糖尿病患者

管雅文医生介绍,一些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严重的肝脏和胰腺的脂肪沉积,从而导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在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及糖尿病专科医护的精准指导下,通过低热量饮食联合有氧运动及抗阻运动治疗,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从而达到糖尿病缓解或逆转,对于病程较短的患者疗效更好。目前,武汉市东湖医院内分泌科已成功逆转多名肥胖的新发Ⅱ型糖尿病患者,让他们对生活重新充满信心。

糖尿病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容易导致多系统并发症,如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等,患者因此医疗费用高昂且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以往这类糖尿病患者入院后,管床医师先后请各个科室医师会诊,分别开具临床处方,可能导致多重用药、过度医疗且治疗不连续,住院日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管雅文说,现在这类患者入院后,管床医师马上召集多学科医师团队,一起进行综合病情评估,经讨论后制定规范化、个体化、连续性的治疗方案,患者的就医体验、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且单次住院日及就医费用较以前下降。

■ 独创糖尿病共享门诊倡导“同伴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糖友们治疗需求的变化,多学科协作诊疗糖尿病成为临床诊疗趋势。同时,对于糖尿病门诊患者,武汉市东湖医院内分泌科还开创性地开展了糖尿病专科医护及多学科医师参与的糖尿病共享门诊,倡导“同伴教育”。

内分泌科医师收集糖友们在该科糖友群里经常问到的各种问题,定期召集6至10名糖友到门诊参加糖尿病共享门诊。在90分钟内,多学科医师团队会对糖友们的共性问题统一答疑,也会对某一位糖友的个性化问题进行针对性解惑,患者从团队就诊中能学到更多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知识。

另一方面,患者之间通过“坦诚布公”分享自己治疗疾病的经验,互相学习促进,也互相监督改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糖尿病管理。“这样的共享门诊,还可以帮助我们这些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树立起抗病的信心”,一位年轻糖友在诊断后,整天谨小慎微、怨天尤人,在一次共享门诊见到了10年甚至30年的老糖友可以把疾病控制得很好,他向老糖友取经,对治疗糖尿病也慢慢树立了信心。

文/毛茵 吴萍

来源: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