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四肢肥胖的原因(四肢胖是怎么回事)

甘肃张若楠 0
文章目录:

肥胖并非全因湿气重,多与气虚有关!药膳可温补脾肾,助力减肥

很多人认为,胖是由于湿气重造成的,减肥第一要义是祛湿,于是各种减肥祛湿产品应运而生,比如红豆薏米茶、暴汗服、美人鱼姜蒸等。但其实并非所有的肥胖都与“湿气重”有关。

肥胖多与气虚有关

肥胖最早的记载可追溯至《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中便将人分为“有肥、有膏、有肉”三类,认为“腘肉坚,皮满者,肥。腘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即肉坚实、皮肤完满健好的,属肥型;肉不坚实,皮肤松弛的,属膏型;皮肉紧连不相分离的,属肉型。而其中膏型的人皮肤宽缓,腹肌松弛,脂肪聚积于腹部,导致腹部肥大下垂,类似现代常见的腹型肥胖。

至于肥胖产生的原因,《丹溪心法》中提出:“凡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是气虚。”《景岳全书》认为:“肥人者,柔胜于刚,阴胜于阳者也。且肉以血成,总皆阴类,故肥人多有气虚之证。”《石室秘录》记载:“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营运,故痰生之。则治痰焉可仅治痰哉,必须补其气,而后带消其痰为得耳。”可见,肥胖其实为本虚标实之候,虽常有痰湿偏盛的表现,但其本质与气虚有关。若长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气虚衰,则脾胃运化转输无力,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体内,出现体型肥胖、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腹大胀满、头沉胸闷等症状。或素体虚弱,肾气虚衰,则血液鼓动无力,水液失于蒸腾气化,致血行迟缓,水湿内停,导致体型肥胖、腰酸腿软、动则气喘、形寒肢冷、下肢浮肿等症状。

日常减肥有妙招

故而想要减肥,不应一味祛湿,而应重视补益脾肾之气。日常可以通过穴位按摩和药膳食补来温补脾肾,助力减肥。

穴位按摩

穴位推荐

按摩选穴主要以任脉及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为主。

任脉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按压任脉的中脘穴(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水分穴(在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上)、关元穴(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可促进全身气血流通,尤其是按压腹部的任脉穴位,可健脾益胃,助力减肥。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按压脾经的大横穴(在上腹部,脐中旁开4寸)、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由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形成的凹陷中)及胃经的天枢穴(在上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丰隆穴(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缘)能有效促进脾的运化及胃的受纳功能,帮助健运脾胃功能,帮助减肥。

按摩方法

用拇指或食指和中指指腹按揉穴位,力度以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宜。每个穴位按揉3~5分钟。

药膳食补

为预防和控制我国人群肥胖的发生发展,改善肥胖患者的体重状况,调整日常膳食结构,提高居民营养健康水平,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版)》。现摘录部分食谱如下。

黄芪橘皮饮

材料:黄芪10g,橘皮5g。

做法:将黄芪、橘皮洗净,一起放入炖盅中,加入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30分钟,代茶饮用,温热频服。

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扁豆山药粥

材料:白扁豆30g,鲜山药100g,粳米30g。

做法:将鲜山药去皮、洗净,切片备用。将白扁豆洗净,清水浸泡2小时。将粳米洗净,加入鲜山药、 白扁豆,一同煮粥,煮至米、豆熟烂即可。

功效:补益脾胃。

山药黄芪炖鸭肉汤

材料:鲜山药100g,黄芪10g,生姜3~4片,鸭肉300g,板栗100g。

做法:鸭肉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焯水;板栗加适量清水煮熟凉后剥皮壳备用;将鲜山药去皮、洗净,切厚片备用。上述食材一同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大火烧沸后,再用小火煲1小时,放入少许精盐调味后即可。

功效:健脾益肾,补益气血。

人参核桃汤

材料:核桃仁3个,人参3g,生姜5片。

做法:将核桃仁捣碎备用,将人参放入砂锅中,加水煮20分钟后,加入核桃仁、生姜,继续煮20分钟即可。

功效:补脾益肾。

美国研究:全身胖是种病,肚子胖更“要命”!男女发胖原因大不同

文 | 神经科健康科普W博士

编辑 | 神经科健康科普W博士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嘿,别光低头看手机,看看你的肚子!是不是感觉腰围比去年又“膨胀”了一圈?别不当回事儿,美国研究发现:全身胖已经不妙了,但肚子胖更是“要命”!

你以为只是穿衣服不好看?错!肚子上的脂肪,才是影响健康的“头号狠角色”!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男女的胖法完全不一样,肚子胖到底有多危险,又该怎么对抗它!

1. 为什么有些人胖得“匀称”,有些人胖得像个“啤酒桶”?

胖子分两种:一种是“全身胖”,另一种是“肚子胖”。前者可能是营养过剩,但后者,往往是内脏脂肪超标

内脏脂肪,顾名思义,就是堆在你肚子里、裹在器官外面的那层脂肪。它可不是普通的“肉肉”,而是会分泌有害物质,影响血压、血糖,还可能导致心脏病和糖尿病!

所以,别再觉得“啤酒肚”只是喝出来的,它真正的罪魁祸首,是久坐、吃得多、动得少,还有——年龄!

2. 男女发胖方式大不同,谁更容易胖肚子?

为什么男人容易胖肚子,而女人容易胖大腿和屁股?答案其实很简单——激素决定了你的“囤肉”方式!

男人:雄激素高,脂肪主要堆在肚子上,所以快到中年,肚子就开始“突飞猛进”!

女人:雌激素让脂肪更喜欢囤积在臀部和大腿,形成“梨形身材”。但更年期后,雌激素减少,肚子也开始“发福”了!

所以,男人和更年期后的女性,都是“肚子胖”的重灾区!

3. 肚子上的脂肪,到底有多“毒”?

你以为肚子胖只是不好看?错!它可能让你早早“报废”!

研究表明,内脏脂肪太多,会增加心脏病、中风、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尤其是那些“看起来不胖,但肚子鼓鼓的人”,更容易被这些疾病“盯上”!

更可怕的是,内脏脂肪还会影响激素分泌,让你的新陈代谢变慢,脂肪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别再觉得自己是“幸福肥”,你的脂肪,可能正偷偷“谋害”你的健康!

4. 为什么你减肥,总是瘦不掉肚子?

有些人天天嚷着减肥,结果脸瘦了、腿瘦了,肚子还是“稳如泰山”?

那是因为——肚子上的脂肪,最难减!

内脏脂肪代谢慢,不像皮下脂肪那么容易消耗。其次,如果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脂肪会优先囤积在肚子上!

想瘦肚子?光靠仰卧起坐没用!你需要的是——高强度运动 饮食调整 充足睡眠!

5. 想要甩掉肚子上的肉?这几招最管用!

别再相信“躺着抖腹机就能瘦”的广告了!真正有效的方法,只有这几种:

① 控制饮食,别让脂肪“越堆越多”

少吃高糖、高脂的食物,尤其是甜饮料、炸鸡、精制碳水(白米饭、白面包)。多吃蛋白质、膳食纤维(蔬菜、全谷物),让身体燃烧更多脂肪!

② 运动要选对,光做仰卧起坐没用!

最有效的减脂运动是——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 力量训练!别怕练肌肉,肌肉多了,基础代谢也会提高,脂肪才会乖乖燃烧!

③ 规律作息,别让熬夜毁了你的减肥计划!

熬夜会让皮质醇升高,刺激脂肪堆积在肚子上!想要瘦肚子,早睡早起,比啥都管用!

④ 睡前少吃东西,别让脂肪“夜间加班”

晚上吃太多,身体没法及时消耗,就只能囤脂肪了!睡前3小时尽量不吃高热量食物,让肠胃和脂肪都别“加班”!

6. 你的腰围,可能比体重更重要!

别再光盯着体重秤了,判断健康,腰围比体重更关键!

医学上有个标准:男性腰围超过90cm,女性超过85cm,就算是“腹型肥胖”!

这意味着,即使你的体重正常,但如果肚子太大,依然会增加患病风险!所以,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危险分子”?拿尺子量一下腰围就知道了!

7. 结尾:今天开始,让你的肚子“消失”!

别再自欺欺人了!如果你的肚子已经“抢戏”,是时候和脂肪说再见了!

从今天开始,管住嘴、迈开腿、早睡觉,甩掉肚子的“毒脂肪”,让自己更健康、更轻松、更自信!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就赶紧转给你的家人朋友吧!毕竟,帮他们少长一点肚子,就是帮他们多活几年!

参考文献: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腹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年,第49卷,第5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肥胖与慢性病的关系》,中国疾控中心官网,2023年。

《中国全科医学》:《腰围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2020年第23卷,第12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不同性别的脂肪分布特征与健康影响》,2021年第37卷,第8期。

最新研究:全身胖是种病,肚子胖更“要命”!男女发胖原因很不同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3年第25卷第3期,关于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综述

2.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2年第38卷第6期,腹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分析


胖,真是个“要命”的事儿。全身胖吧,虽说看着“敦实”,但问题不小;肚子胖了,那可真是“催命符”!美国的一项研究直接点明了——腹部肥胖比全身肥胖更危险,甚至能影响寿命。

这可不是吓唬人,而是实打实的数据摆在眼前。

有人说,胖点有啥,能吃是福。

可现实是,“福”还没享够,病先上门了。特别是那些挺着大肚腩的,可能都没意识到,这“啤酒肚”比想象的更可怕。

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心血管病……一连串的麻烦,都是腹部肥胖的“好兄弟”。

可是,为什么有的人怎么吃都不胖,而有的人喝口凉水都长肉?为什么有的人胖在全身,而有的人专门胖肚子?更奇怪的是,男人和女人的胖法还不一样!这到底是体质问题,还是习惯使然?话不多说,今天咱们就掰扯清楚这事儿。

胖在哪儿,决定了病在哪儿

胖子千千万,胖法不一样。有的人肉均匀分布,虽然胖但不算太离谱;有的人偏偏把脂肪囤在肚子上,那肚腩像气球一样鼓起来,怎么看都危险。

医学上,这两种胖法可不一样,分别叫“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

全身胖的人,脂肪主要堆在皮下,比如大腿、手臂、屁股。这种胖,虽然影响形象,但相对来说,对代谢的影响没那么狠

可腹型肥胖就不一样了,脂肪直接堆在肚子里,包裹着肝脏、胰腺和心脏,这就要命了。

研究发现,腹部脂肪堆积的人,得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体重的人高出3倍,得心血管病的几率翻倍。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大量临床数据的总结。更恐怖的是,有些人虽然体重正常,但肚子大,这种“隐性肥胖”更危险,因为他们的内脏脂肪超标了!

为什么会这样?中医讲,肚子是“脾胃之宫”,是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这里堆满了脂肪,脾胃运化就出问题,气血生化无源,人体的代谢自然受损。

从西医的角度看,腹部脂肪会分泌大量的炎症因子,影响胰岛素的功能,最终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一系列问题。

男人和女人,为啥胖得不一样?

你有没有发现,男人胖起来,十个有八个是肚子先长,而女人胖,多半是大腿、屁股先长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里头啊,荷尔蒙起了大作用。男人体内的睾酮高,脂肪容易往腹部堆,这就是为什么男人一旦发福,肚子最先挺起来。

而女人的雌激素让脂肪更容易堆在臀部和大腿,这也是为什么女性在生育期,即使胖了,腰腹相对不会太夸张。

可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些女人生完孩子后,肚子就收不回去了?这就涉及到雌激素的变化。

生育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脂肪的分布模式开始向男性靠拢,脂肪更容易囤积在腹部

“啤酒肚”只是酒喝多了?错!

很多人以为,男人的“啤酒肚”就是喝酒喝出来的。

其实,喝酒只是其中一个因素,真正的罪魁祸首是——久坐、吃得多、动得少

啤酒本身的热量其实不算太高,但问题是,喝酒的时候,人总是喜欢吃高热量的下酒菜,比如烧烤、炸鸡、花生米。

再加上,酒精会影响肝脏的代谢,让脂肪更容易堆积,这就导致了“啤酒肚”的形成。

中医怎么看胖?

在中医看来,肥胖不是简单的“吃多了长肉”,而是脾虚、湿盛、痰阻、气滞等问题的综合体现。

特别是腹型肥胖,多与脾胃虚弱、痰湿内盛有关

脾主运化,脾虚则水湿不运,湿聚成痰,痰湿互结,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脂肪

所以,中医治疗肥胖,讲究“健脾化湿、理气活血”。

怎么才能瘦下来?

说了这么多,关键是,怎么减掉这“要命”的小肚腩

1. 管住嘴,迈开腿——少吃高热量、高糖、高脂肪的食物,适当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

2. 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快走、游泳、瑜伽,都是不错的选择

3. 调理脾胃,祛湿化痰——可以喝点薏米红豆汤,健脾去湿,让体内的“垃圾”排出去。

4. 戒掉熬夜,减少压力——熬夜会影响激素分泌,让脂肪更容易囤积在腹部。

5. 压力大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也会让肚子变大。

6. 按摩 艾灸——每天顺时针揉揉肚子,配合艾灸关元、神阙等穴位,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帮助减脂。

最后一句话,送给所有被肚子折磨的人: “管住嘴,迈开腿,少熬夜,少烦恼,肚腩自然会消!”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