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症的预防(儿童肥胖症预防与控制)
护佑妇幼健康丨讲透“如何远离儿童肥胖”这个难题
阳光讯(记者 张伟)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目前妇幼健康事业进入新时代,广大公众对妇幼健康服务多元化、多层次需求更高,特别是生育政策调整以来,高龄、多产次产妇比例增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大,新生儿和儿童保健需求进一步增加。
为满足公众对妇幼健康知识的需求,帮助公众掌握相关政策及科普知识,在“宝鸡市卫生健康”公众号推出“护佑妇幼健康专栏”,就公众关注的婚前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产后保健、母乳喂养、儿童保健、儿童眼健康、儿童早期发展、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老年期保健等相关政策和科普知识进行宣传,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共筑共享美好的健康生活。
儿童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儿童健康成长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在我国,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6.8%,肥胖率3.6%,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11.1%,肥胖率7.9%。
在传统观念中,孩子“胖嘟嘟”被认为是可爱的样子。也有说法:“孩子胖一点才不容易生病。”还有一些家长会说:“我家孩子是壮才不是胖呢!”
首先了解肥胖定义: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消耗,体内脂肪过度集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的20%即可称为肥胖。
什么样的孩子是肥胖,什么样的孩子又是健壮呢?
区分孩子是肥胖还是健壮,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计算儿童体重指数(BMI)
评估孩子体重是否在健康范围内。BMI=体重(公斤)/(身高(米)×身高(米))
第二:体型判断
1.观察孩子的体型:健壮的孩子通常有着明显的肌肉线条和较为紧凑的体型,而肥胖的孩子可能会有更多脂肪积累。
2.肌肉和骨骼发育:评估孩子的肌肉和骨骼发育情况。健壮的孩子通常有着良好的肌肉力量和骨骼密度。
3.运动能力:观察孩子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健壮的孩子通常能够轻松地进行各种运动,而肥胖的孩子可能会因为身体负担而感到疲劳或不适。
学会了区分健壮和肥胖,那么各位家长知道孩子肥胖的危害吗?儿童肥胖通常有以下几点危害:
1.影响长高:骨龄的变化与雌激素密切相关,肥胖可能存在雌激素分泌过多的风险,从而导致骨龄加速,最终可能影响成年身高。
2.代谢综合症:儿童肥胖常常伴随着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和胰岛素抵抗,这些都是成人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
3.心血管疾病:肥胖儿童在成年后更有可能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4.呼吸系统问题:肥胖儿童可能会出现睡眠呼吸暂停,这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增加心脏负担。
5.骨骼和关节问题:体重过重可能会对儿童骨骼和关节造成负担,增加骨折和骨关节病风险。
6.心理影响:肥胖儿童可能会遭受同伴的嘲笑和歧视,这可能导致自尊心受损、社交退缩甚至发展成抑郁症和焦虑症。
7.脂肪肝:肥胖儿童容易出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这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等严重肝脏疾病。
8.性早熟:肥胖还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这会干扰正常的性发育和身体成熟。
9.自卑和心理障碍:因为体重问题,儿童可能在学校和社交场合中遭受同伴的排斥和歧视,从而产生自卑感和其他心理问题。
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适当的治疗计划来应对儿童肥胖问题,包括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和必要的医疗干预。同时,家长、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氛围。
那么如何做好儿童肥胖的防治呢?
肥胖的防治原则:饮食管理、运动疗法(管住嘴、迈开腿);
改变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合理控制饮食、有氧运动。
第一、饮食管理
管住嘴,改变不良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合理饮食降低热能。
交通灯饮食方案:用于学龄前或青春期前。
交通灯饮食把食物分为:绿色食物(go):不予限制,保证供给;黄灯食物(caution):限量摄入量;红灯食物(stop):为高脂或单纯碳水化合物食物,应严格限制。
不同颜色食物都有哪些呢?
1.绿灯区食物谷薯类:蒸煮烹饪。杂粮面、粗细搭配的杂米饭、红薯饭。奶类:牛奶、低脂奶酸乳、低脂乳酪、无糖酸奶。蛋类:蒸蛋、水煮蛋、茶叶蛋。豆制品:豆浆、豆腐、卤豆干。海产类:清蒸/水煮新鲜鱼类及海鲜类。如虾、贝、黄鳝、鲤鱼、鲢鱼、黄鱼、黑鱼、虾皮。蔬菜类:少油炒蔬菜。如萝卜、土豆、绿豆芽、竹笋、冬瓜、黄瓜、番茄、青菜、卷心菜、胡萝卜、南瓜、芹菜、茭白、四季豆等。水果类:新鲜水果,含糖量较低。其他:木耳、海带。
2.黄灯区食物主食类:如大米、面粉、玉米粉、馒头、面包、通心粉、咸饼干、面条等;炒饭、炒面、炒米粉、甜咸面包。豆制品:油炸的各式豆制品,如油豆腐。肉类:牛肉、兔肉、瘦猪肉、鸡蛋、猪肝、家禽(煎、炒或炸)。蔬菜类:大油炒青菜、炸蔬菜。水果类:水果沙拉、水果罐头、含糖量高水果。其他:少量盐调味的坚果。
3.红灯区食物高糖类食物:各种糖果、巧克力、糖水、麦乳精、炼乳、甜饮料、甜点心、各种冷饮、蜜饯、含糖饮料甜果汁。高脂肪类食物:油炸食品(炸鸡、炸土豆、油条)、动物油(猪、牛、羊、鸡油)、各种动物肥肉、黄油、奶油蛋糕,曲奇饼干等。坚果类食物:大量盐、奶油、糖调味的坚果制品。
第二、运动疗法
迈开腿。儿童肥胖的运动疗法:多采用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上下楼梯、游泳、骑车、打球、跳绳、跳舞、健身操、登山等。每天至少60分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步行几个小时不等的轻体力活动。可以累加但每次不少于15分钟,循序渐进。每周≥5天中强度运动才能起到减轻体重或控制体重的作用。怎么判定运动强度够不够?运动达到中等强度时可说话,但无法唱歌;达到高强度时不能唱歌,且说话困难。
第三、药物治疗
谨慎选择,只有在经过正规的强化生活方式,调整干预后,还未能控制体重或改善合并症的情况下,才能对肥胖儿童、青少年进行药物治疗。
最后提醒家长:孩子过胖、过瘦、过高、过矮、某个阶段体重突然发生变化或异常请及时就医检查。
不做“小胖墩” 儿童营养医生为孩子远离肥胖支招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的主题是:推动系统变革,塑造健康人生。记者日前采访了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童营养门诊主任郭海荣,她表示,肥胖会导致一系列疾病,家长应科学预防与控制儿童体重,避免超重肥胖。
郭海荣说,儿童肥胖的发生最常见是在婴儿期、5至6岁和青春期,男童多于女童。肥胖常会导致儿童有疲劳感,用力时气短或腿痛,严重肥胖的可造成低氧血症、气急、心脏扩大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肥胖儿童常还伴有心理上的障碍,如自卑、胆怯、孤独等。肥胖不仅影响孩子儿童时期的身体与心理健康,而且与成年期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密切相关。
“家长应多了解科学营养知识,为孩子均衡膳食,引导孩子加强锻炼,保持健康体重。”郭海荣说,日常应注意粗细、荤素合理搭配,少做少吃油炸、红烧的食物,少吃甜食,每餐不要吃得过饱。养成吃早餐的习惯,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首选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家长应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及早发现、科学判断是否出现超重、肥胖等健康问题。科学运动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手段,建议孩子每天坚持累计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主动运动。学习间歇,要离开座位适量活动。
记者:李莉雅
来源: 石家庄日报
怎么预防孩子超重肥胖
误区一:只要孩子没有特别胖,家长就认为孩子太瘦,应该多吃饭,加强营养:
误区二:而胖孩子的家长,则往往认为自己孩子的身材刚刚好。
判断一个孩子胖不胖,不能靠“感觉”,也不能靠“视觉”,而要根据科学的标准去评判。
判断孩子是否肥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叫作 BMI,身体质量指数,又称体质指数。
计算公式BMI=体重kg/身高²例如:7岁的男生,身高是1.36米,体重是 40千克,
BMI=40/1.36²=21.62怎么判断根据下表查7岁男孩标准是15.6,超重是17.5,肥胖是19.4
所以该孩子21.62是肥胖儿童
三岁以上或青春期的孩子每年身高增长
①正常范围是5-7cm每年体重增长的范围是1_2kg
②平均每月身高长0.5cm平均每月长0.1kg
③每个月监测体重和身高
④肥胖不可能一夜长成,孩子的体型从瘦到胖分别是消瘦苗条 匀称 粗壮 超重 肥胖每种体型都有对应的评价标准。
①主食的量100-200g,根据体重增长的情况调主食,粗粮和细粮搭配着吃。如糙米 紫米 红米 燕麦 杂粮粥 全麦面包等
②肉50g 最好选择牛肉 猪里脊 鱼虾 ,高蛋白低脂肪,既能补充孩子成长所需营养,也可以最大限度孩子发胖
③300-500g蔬菜 ,各种蔬菜都吃,特别是富含膳食纤维高,热量低的食物如瓜类 根茎类食物
④少量水果200g,.如果孩子已经超重 肥胖要减去
⑤每日确保1个鸡蛋 200ml奶
⑥不要喝碳酸饮料 轻饮料 多喝温水
⑦不要吃高油脂 高糖分的食物 如炸鸡 冰淇淋 奶油蛋糕等
运动是科学健康的预防肥胖的方法
①选择有氧运动,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促进新陈代谢。达到预防肥胖的目的
②时间要适宜 30-60分钟或者根据孩子。孩子在长身体时期不要长时间剧烈的运动,会导致肌肉和骨骼的拉伤。
③选择适合的运动如游泳 慢跑 健身操 跳舞等每次30-40分钟 1-2次/日
关注营养师芳芳,让我们从科学的认知和方法入手,全面呵护孩子的健康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