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引起的月经不调吗(肥胖引起的月经不调减肥能好吗)

四川名医 0
文章目录:

肥胖,月经不调,不孕……中医说:这都不是小事

“李医生,我来月经啦!”

昨天一大早,中医李翔刚走进医馆

32岁的吴小姐就把脑袋探进来,乐滋滋。

来月经?这件对普通女性来说很稀松平常的小事,但对于吴小姐来说,却是个喜大普奔的好消息!

因为过去,她曾经收到过一份令人绝望的判决书——去年做的激素水平测试,报告上的数值指向一个明确的诊断“卵巢早衰”。

长期睡不好觉、皮肤松弛、经常停经……最重要的是,在和老公努力了一年多以后,吴小姐始终没能怀上期望已久的宝宝。

辗转多家医院就诊,终于在接受了中药调理和药灸两个月后,吴小姐第二次月经准时而至。

“身体感觉轻松多了,希望很快能怀上宝宝,”吴小姐第一时间赶来医馆,向自己的主治医生李翔报喜。

今日服务:微坐诊

生为女人,身体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

卵巢

卵巢负责女性的内分泌系统

对女性的生殖系统神经系统

都有直接的影响

所以今天,四川名医请到了李翔医生来到微坐诊,请他给大家讲讲:

●中医是怎样看待卵巢早衰的?

●中医怎样运用调肾、调脾、调肝的思路,来整体调理女性卵巢早衰的?

点击这里,直接预约来电咨询名额

不想做“更年期少女”的女性朋友们,别错过这个和他直接交流保养心得的机会哦!

卵巢早衰是什么?

“卵巢早衰,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卵巢这个器官过早地衰老了,承担的相应功能发生减退了,从而给女性的身体健康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李翔医生说。

西医这样说…

卵巢的主要功能除了孕育卵子之外,还有分泌孕激素、雌激素,两种激素协同促进才能维持月经的正常发生和妊娠。

而如果卵巢激素分泌异常,就会引起一列症状:

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阵发性潮热、面部潮红、失眠、易怒、抑郁焦虑……

②女性特征提前退化:乳腺萎缩、皮肤弹性减退……

③泌尿生殖道感染:外阴瘙痒、阴道干涩伴灼烧感、尿频、尿急……

④女性生殖功能异常:月经的停闭、不孕……

中医这样说…

而在中医理论中,卵巢早衰是“肾气衰落”的表现。

《黄帝内经·素问》认为——

女性生殖功能的发育和衰落都与“肾气”的盈亏有关,并符合一定的自然规律: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女孩子7岁开始换牙、第二性征发育)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14岁开始来月经,可以怀孕生育)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49岁后失去生育能力)

如果女人“肾气”过早地虚亏或不足,那么“任脉虚,太冲脉衰少”也会提前出现,也就是卵巢早衰的一系列表现。

为什么会卵巢早衰?

李翔医生认为,现代女性越来越多地发生卵巢早衰,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很大关系:

人流,卵巢、子宫相关手术——损伤肾气

饮食生冷、煎炸烧烤造成脾胃负担过重或节食、减肥——损伤脾胃

过于劳累、熬夜——消耗气血

思考、用脑过度;精神紧张、压抑不及时疏泄,造成——气血瘀滞

所以,中医治疗卵巢早衰就可以针对以上这些病因,对症下药、下针、下灸……

李翔医生介绍,和西医采用雌、孕激素的人工周期疗法相比,中医调理是从女性体质入手进行根本性调理,调理后不易复发,也避免了长期使用人工激素的一些潜在危险性。

用心保养

愿你的卵巢永远18岁哦!

本文编辑:王欢

图片来源:Pexels 、pixabay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或在微信上搜索“scmingyi”微信公众号加关注,每日获取更多权威健康内容。

肥胖+月经不调=危险信号!南方女性高发,千万别忽视!

《柳叶刀》最新研究显示,中国育龄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病率高达10%,其中肥胖型PCOS占比超过65%!中国减重代谢外科专家共识指出:南方女性PCOS发病率比北方高47%,与湿热气候导致的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国际内分泌学会紧急提醒:每减重5%,月经周期恢复率提升30%!家庭医生团队发布社区防控方案!


一、地域解码:你家的饮食习惯正在“伤害”卵巢?

南方湿热区(像广东、福建):隐形风险在于:高糖的饮食文化!广州医科大学有研究发现,每天喝 1 杯奶茶的人,雄激素水平能升高 23%。早期信号是:月经周期超过 35 天(这可是高雄激素血症的标志)。家庭医生给出的建议是:用罗汉果茶来代替含糖饮料(《内分泌学》证实这能调节胰岛素抵抗)。

北方干燥区(比如东北、西北):高危因素是:高脂的饮食结构!西安交大追踪发现,连续 3 天吃油炸食品的人,卵泡发育障碍的风险会增加 1.8 倍。预警体征是:面部痤疮一直不好(这是内分泌紊乱的标志)。调理方案是:每天吃 15 克亚麻籽粉(里面含木脂素,能调节雌激素水平)。

城乡差异警报:城市白领得警惕“久坐综合征”(上海社区有调查:每天久坐超过 8 小时的人,卵巢血流会减少 39%)。农村女性要防范“过度节食”(四川县域有研究:BMI 小于 18.5 的人,排卵障碍的风险会增加 2.3 倍)


二、家庭医生的“三阶管理方案”(附健康自测表)

▶ 可逆阶段(BMI 24-28):

  • 识别要点: 腰围>80cm(内脏脂肪超标标志)
  • 干预方案: 每日快走6000步 低碳水饮食(《肥胖研究》证实可降低雄激素水平)

▶ 临界阶段(BMI 28-32):
出现以下任一症状,建议3个月内转诊:
① 月经稀发(周期>35天)
② 体毛增多(上唇、下颌、乳晕周围)
③ 空腹胰岛素>15mU/L

▶ 手术指征(BMI≥32.5):
当合并“重度胰岛素抵抗 排卵障碍”时,建议考虑代谢手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证实,术后1年月经恢复率达78%!


三、社区推广的“代谢调理计划”(科学减重方案)

饮食管理:黄金比例是这样的:蛋白质占 20%,脂肪占 30%,碳水化合物占 50%。推荐的食谱有:清蒸鱼、杂粮饭,还有绿叶蔬菜。每餐的热量要控制在 400 到 500 千卡。

运动处方:每周进行 3 次有氧运动,像快走、游泳这些;每周做 2 次抗阻训练,比如深蹲、平板支撑之类的。

心理支持:建立“PCOS 健康管理群”,定期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的讲座。


四、家庭医生的“全程管理策略”
  • 初诊筛查: 建立健康档案,进行BMI、腰围、月经史等基础评估
  • 定期随访: 每3个月复查性激素六项、OGTT试验
  • 转诊时机: 当出现严重代谢紊乱或生育需求时,及时转诊至内分泌科或生殖医学中心

结语: 国际肥胖研究联盟宣布:科学的体重管理可使PCOS症状缓解率达65%!您此刻的转发,可能帮助身边女性重获健康。

#在头条记录我的2025#

女子“怪病”缠身:血压居高不下,体重增长

因为高血压、肥胖、月经不调等问题,于女士(化名)这两年过得相当难熬。“明明降压药一直在吃,也采取饮食控制来进行减肥了,怎么总也看不到效果呢?”最近,于女士在徐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垂体肾上腺性腺专病门诊就诊,竟然被告知自己患有皮质醇增多症,所谓的高血压正是由肾上腺问题导致的。

血压居高不下 警惕肾上腺问题

于女士今年41岁,两年前发现自己血压存在异常,最高血压达到160/110毫米汞柱。为了控制血压,她每天主动服用降压药,基本可以将血压控制在140/100毫米汞柱左右,但仍时不时地感到头晕。

除了血压问题,于女士还发现自己在没有暴饮暴食的情况下,莫名增重10余斤,哪怕进行了大半年的饮食控制,体重仍然没有降低。此外,月经不调、面部长痤疮、多毛等乱七八糟的问题也一并向她扑来,弄得她情绪不振,手足无措。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莫非得了什么怪病?”无奈之下,于女士来到徐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垂体肾上腺性腺专病门诊就诊,周传礼副主任中医师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安排进一步检查发现,于女士患有皮质醇增多症,右肾上腺腺瘤。

“初步考虑,该患者的高血压、肥胖症状均与其肾上腺腺瘤有关。”周传礼说,经内分泌科、泌尿外科专家会诊后,为于女士进行了腹腔镜下肾上腺病损切除术。术后1天,患者即能正常下病床活动,术后4天出院。

出院后,于女士停用降压药物,血压却保持正常,体重也慢慢在下降。3个月后,于女士再到垂体肾上腺性腺专病门诊复查,其各项激素水平均正常,血压正常,月经规律,颜面部痤疮也消失了。“多亏医生帮我揪出了‘真凶’,让我终于恢复了正常生活。”于女士说。

继发性高血压不能依赖降压药,需要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血压高无非是通过药物来控制,但为什么于女士服用降压药后却一点作用都没有呢?这就牵扯到高血压的分类问题。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周传礼介绍:“目前中国高血压患病人群大多数是原发性高血压,需要终生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另外小部分的患者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这是种病因明确的高血压,当查出病因并有效去除或控制病因后,作为继发症状的高血压可被治愈或明显缓解。”于女士就是典型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可表述为由“皮质醇增多症”所导致的内分泌性高血压。

周传礼解释,“内分泌性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范畴,是因为一些内分泌疾病所导致的高血压,一经确诊,多可通过手术或其他方法得到根治或有效治疗。原发疾病治愈后,高血压可随之消失,免去了终生服药的痛苦。”

以于女士所患的皮质醇增多症来说,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上腺长期分泌过量皮质醇而引起的症状,以高皮质醇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疮、皮肤紫纹、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

“另类高血压”莫忽视,可中西医结合治疗

据了解,内分泌性高血压范围较广,包括下丘脑和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性腺等,一般不容易诊治。

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导致血压升高。

比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因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分泌过多的醛固酮所致,最主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为高血压,多表现为缓慢进展的中度高血压,少数为恶性、急进性高血压病,常用的降压治疗效果欠佳。

还有垂体瘤。功能性垂体肿瘤本身可分泌过量垂体激素引起相应腺体功能亢进,血压升高。当垂体瘤增大引起局部压迫症状以及颅内压升高时,也可出现血压升高。

周传礼说,就像中医院内分泌科开设了垂体肾上腺性腺专病门诊,专门针对这些内分泌高血压进行明确诊断、中西医结合施治。

首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详细查体,或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明确继发病因;其次,根据致病因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如醛固酮腺瘤、肾上腺皮质瘤引起的高血压,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瘤体来治疗,避免长期服药,大大提高生活质量。若是糖尿病、甲亢等引起的高血压,则可根据患者整体情况,进行辩证施治,利用中医药来调节患者体内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同时可配合贴敷、艾灸等中医特色技术,针对性地疏导补泄,从而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

周传礼提醒说,如果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应警惕是否存在内分泌性高血压的问题,建议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1.高血压伴经常乏力的患者;2.顽固性高血压使用3种以上降压药效果不好,或者治疗有效但使用4种以上降压药者;3.40岁以前发病的高血压患者;4.高血压合并肾上腺意外瘤;5.高血压合并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6.高血压伴肥胖者,特别是向心性肥胖者;7.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出汗、心慌、头痛的患者;8.生长发育异常合并高血压者。

徐报融媒记者

王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