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幼儿园对肥胖儿的干预(幼儿园对肥胖儿童如何管理)

医食参考 0
文章目录:

成长的烦恼——儿童肥胖如何干预

文 / 张国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讲 师)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学习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能量摄入过多、膳食结构不合理、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减少等原因,致使我国的肥胖儿童越来越多。

目前儿童肥胖及其所引发的相关疾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肥胖儿童总人数居世界第二位,北京等大城市的中小学生肥胖率已达30% 左右,2013 年全国0 ~ 5 岁的儿童超重肥胖率城市为23.2%,农村为20.1%。儿童肥胖问题亟待解决,早期筛查、加强监测意义重大。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肥胖状态将一直持续到成人,导致罹患一系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如高血压、2 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胆石症、痛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呼吸道疾病、骨关节炎以及某些癌症。因此预防儿童时期的肥胖至关重要,对儿童及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防控已刻不容缓。

导致儿童及青少年肥胖的危险因素

1.行为因素:儿童进食速度过快,非饥饿性进食,临睡前进食,很少进行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 大量摄入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

2.环境因素: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发展, 精制食品、油炸和高热量食品大大改变了人们的饮食模式,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已经习惯了“三高一低”(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和低膳食纤维) 的饮食模式;儿童的学习负担过重,父母的文化水平等也会对儿童的健康产生影响;更多家庭选择以车代步,使儿童运动量减少。

3.遗传因素:儿童肥胖症通常都有家族发病史, 如果双亲都肥胖,子女肥胖的概率在70% 以上。

4. 心理因素:家庭环境不好、自卑、焦虑、孤独的儿童容易发生儿童肥胖症。

5.母婴因素:出生时体重过高和过低都有可能会导致肥胖。孕妇在孕期吸烟有可能导致儿童对食物和能量的需求增高,导致肥胖。人工喂养的儿童较母乳喂养的儿童更容易发生肥胖。

儿童及青少年肥胖的干预方法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体重不断增加,多项研究认为肥胖是由社会、生物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与其他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同,肥胖是可控、可防的,因此有效的干预方案是问题的关键。

干预的短期目标固然是降低体重,使体重指数(BMI)达标,但更应该强调远期目标, 如科学的生活方式及社会功能, 减少因肥胖所致并发症。

1. 膳食干预。交通灯饮食干预方案,每日膳食能量控制在900 ~ 1200 千卡。将食物分为3 类, 分别称为绿色食物、黄色食物、红色食物。低能量密度高营养的食物,如大部分水果、蔬菜被视为绿色食物,可经常吃;中等能量密度的食物,如谷类被视为黄色食物,可适度食用;高能量密度低营养的食物被视为红色食物,应节制食用。

2. 运动干预。在有氧运动前,需要综合评估儿童的体质状况及其运动风险,制定适合儿童的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以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减肥的有效性。针对儿童所选择的运动项目应有趣味性、易于实施, 以便于长期坚持, 如快走、慢跑、游泳、踢毽子、跳橡皮筋、爬楼梯、跳绳等运动方式。

水中运动目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一种康复运动,可以有效改善有氧运动能力,并依靠水的浮力减轻关节负荷,同时水的导热性好,可随时把水中运动产生的热量排除掉。

儿童运动强度一般为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220- 年龄) 的60% ~ 45%, 运动时间不少于30 分钟/ 次, 运动前应有10 ~ 15 分钟的准备活动,运动后有5 ~ 10 分钟的整理活动,运动频率为3 ~ 5 天/ 周。

初期运动时间可为10 分钟,以肥胖儿童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每天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防止“越胖越懒,越懒又越胖”的恶性循环,逐步达到理想的运动时间。

3. 行为干预。儿童单纯肥胖症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有利于防止肥胖。行为干预的内容涉及饮食行为和运动行为两个方面。饮食行为干预主要包括减慢进食速度、减少非饥饿状态下进食,避免边看电视或边做作业边吃东西,控制零食, 减少吃快餐的次数,晚餐后不加点心(如甜点、甜饮料、油炸食品)。

此外,还包括食物烹调方式的调整, 多用蒸、煮、烤、凉拌方式,避免油炸方式。运动行为干预包括减少静坐(如看电视、玩电脑等)时间, 增加室内活动时间,多进行户外运动。

4. 心理干预。很多研究发现,肥胖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缺乏自信、内向抑郁、受同伴歧视、伙伴关系不良、自我评价差等。心理干预往往与前述3 种干预治疗同时进行,其目的在于激发儿童及家长强烈的减肥欲望,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减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成年人和肥胖儿童都应对其高度重视。患儿、家长、医疗人员应共同参与到儿童肥胖症的预防保健当中,督促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促进患儿的体重早日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东城区探索建立3-6岁儿童肥胖干预模式 幼儿园推“小场地 大健康”健康理念

从东城区疾控中心了解到,2016-2017学年度东城区3-6岁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分别为北片9.24%及4.63%,南片10.26%及4.13%。今年,东城区将在辖区幼儿园开展“北京市东城区关爱幼儿健康成长行动”,从而了解东城区3-6岁儿童肥胖及相关危险因素状况,摸索建立科学的干预工作模式。

东城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儿童肥胖对儿童生理和心理造成双重影响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脂肪肝等。心理方面如:抑郁、多动症、生活质量降低、低自尊、社会隔离和歧视等。

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多种多样,如:遗传,家庭养育观念不科学导致家庭喂养方式的不科学:膳食结构不均衡、摄入量不合理,运动场地的有无、运动量的多少等,其中最核心最常见的是家庭养育观念不科学导致家庭喂养方式的不科学。儿童青少年是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重要时期,但目前尚无系统的防控措施和干预模式。目前全国及北京市均缺乏3-6岁儿童的健康以及危险因素数据,也尚未开展系统的3-6岁儿童健康干预工作。

为了解东城区3-6岁儿童肥胖及相关危险因素状况,摸索建立科学的干预工作模式,2018年东城区在辖区幼儿园开展“北京市东城区关爱幼儿健康成长行动”。“小场地、大健康”运动理念就是其中之一。日前,东城区疾控中心在新中街幼儿园举办健康运动活动,新中街幼儿园推出了提出了“小场地,大健康”的健康教育理念,即:以三维立体空间的活动课程为主要形式,借助丰富的社会大资源,努力实现:“不让一个幼儿掉队,不让一个教师掉队,不让一个家庭掉队”,促进幼儿、教师、家长的健康协同发展。

活动户外活动、区域活动、健康微课和足球游戏等多种形式。其中,足球游戏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幼儿园的足球小将们在巧妙设计的足球场地中奋力拼搏,带球、过人、射门……玩的不亦乐乎;在户外活动部分,大班的动物体能操、旗操、武术操、集体舞,还有小班的动物模仿操、拉力器操,都将卫生习惯和英语融于体育操中,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小朋友们在有趣的律动中学习健康常识、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了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在健康微课部分,中班主题教育活动“沙滩大冒险”和“跳跳糖”,男教师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巧用材料和游戏音乐充分激发了幼儿的运动兴趣,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在健康主题区域活动和户外动感水游戏中,孩子们玩健康飞行棋,利用自制的水枪玩喷水游戏;在茶歇环节,幼儿园的五星级大厨们还精心制作了夏季养生小点,色香味俱全,这些都充分展示出幼儿园将健康理念渗透于孩子的一日生活,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季节变化实施全方位的健康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北青报记者 张小妹)

儿童肥胖影响成长怎么办?普陀专家帮你来“卸货”

在“神兽”纷纷“回笼”的同时,老师们发现这个超长假期过后,班里又多几个“小胖墩”。不少阔别许久的孩子如“吹气球”一般,体重直线上升,更有一些孩子出现了体能下降,稍微小跑两步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现象。

专家提醒:孩子长时间居家活动少,肥胖找上门,对成长不利,警惕肥胖引发性早熟。

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很!有!必!要!

儿童肥胖问题已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严重的威胁之一。2019年上海市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5.2%,每5名男生中或每10名女生中就有1人肥胖。如何让这些胖娃瘦下来?普陀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徐碧林给出了几点建议→

徐碧林医师

儿童肥胖是由多因素引起的,包括遗传、环境等,但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单纯性肥胖最常见的致病因素。

如何才能科学地瘦下来?

饮食方面:剔除肥肉、油炸食品、洋快餐、蛋糕、含糖碳酸的饮料、冰淇淋、奶油等高脂肪、高能量和高血糖指数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不吃零食。

家长应该做的:减少精米、精面所做的食物,选择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绿叶蔬菜和根茎类蔬菜,优质高蛋白如蛋、奶、肉、鱼虾、大豆类食物。烹饪方式以蒸、煮、炖的方法,杜绝煎、炸、烤、熏。

运动方面:每天应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高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车、游泳、打球等。双休日家长可以带孩子外出活动锻炼,尽量减少孩子宅家接触电子产品,并督促孩子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作为父母,还应该经常和孩子聊天谈心,时刻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徐碧林医生告诉小编:

现在八九岁就“体重过百”的孩子并不少见,因“性早熟”而来医院就诊的孩子也逐步增加。有些家长往往对孩子长胖不重视,但发现孩子性早熟后再来就诊,才意识到肥胖也是性早熟的诱发因素之一。徐碧林医生还透露,除了性早熟,青少年肥胖还会引起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月经异常,肺功能下降等,从而造成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有些还会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发育。

孩子们在校如何健康饮食、运动?

孩子们在学校如何吃饭、运动,也是家长们比较关注的话题。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在校情况吧→

万里城实验幼儿园,肥胖儿童在进餐时调整了吃饭的顺序:先喝汤,再吃蔬菜和粮食,如果还要添饭,“大妈妈”会适当增加一些体积比较大的蔬菜或者粗粮,通过增加膳食纤维,以增加饱腹感。

先喝汤再吃饭

如果幼儿园有油炸类的菜肴,会为中重度肥胖的幼儿改变烹饪方式,改为清蒸或红烧,避免高热量、高脂肪的摄入。

吃饭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何让“胖娃”们爱上运动?幼儿园的老师会正确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提升运动技能、跳出“舒适区”。与同伴一起完成蛙跳或者模仿小兔子跳跃、慢跑等动作,大大提高孩子的运动能力。

蛙跳和跳高高

为了掌握幼儿的运动量,老师和保育员也会在运动中测量肥胖儿童的心率,视情况让幼儿适当减少或者增加运动量。在运动过程中,老师还会时刻关注幼儿的面色、呼吸以及出汗情况,适当地调整运动量。

运动后测心率

学龄前儿童需要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养成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而对于青少年来说,科学引导、兴趣培养成为了瘦身的正确打开方式。

中山北路一小,为保证学生一整天的学习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和体力,学校午餐做到晕素搭配均衡、科学营养,餐食量也有一定的保证。

合理搭配的营养午餐

由普陀区教育局印发的《膳食读本》成为了学生的必修科目,孩子们从漫画中学习合理膳食营养膳食的基本常识,掌握合理配餐、认识营养标签等基本技能。

健康膳食读本

《读本》以一个个可爱的小故事贯穿。故事内容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以可爱的漫画形式呈现,趣味十足。

《读本》中的小故事

为了学以致用,每个单元设计了小实践,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并完成任务单。

实践活动和任务单

学校体育团队和信息团队开发了百多个体育微视频,在激发学生锻炼兴趣的同时,还在吸引学生主动健身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真正让“胖娃”们爱上了体育运动。

创意微视频

一方面作为体育作业,学生们跟着微视频随时随地可以锻炼;另一方面,亲子运动快乐无穷,还可以把自己设计的亲子运动拍成小视频上传到学校网站,充实体育微视频资源库,让全校同学分享。

示范微视频

此外,学校体育老师对“小胖墩”们因人而异,布置不同的回家锻炼要求,家校合作,帮助他们瘦身。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身高体重是多少才算达标,各位爸妈们认真瞧瞧哟!

0-12岁男孩身高、体重对照表

0-12岁女孩身高、体重对照表

不当的减肥方式

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甚至会加重肥胖的进展

所以

肥要减,但方法要恰当!

作者:楼婕、杨军慧、刘雪芬

编辑:刘雪芬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普陀专家教你DIY中药香囊→

单车“彩虹”惊艳亮相普陀马路,你遇到过吗?

绿豆加TA一起煮,效果翻倍!

带你探寻散落在普陀的“民俗文化”→

普陀这里的69户旧房成套改造100%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