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测试标准(肥胖测试公式体重测试)
真胖假胖体重说了不算 要看这个数值 快来测测
我们经常听到身边一些人说“我又胖了”,到底多胖才叫胖?“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你属于哪个范围?
【正常范围:18.5≤BMI<24】
【超重:24≤BMI<28】
【轻度肥胖:28≤BMI<32.5】
【中度肥胖:32.5≤BMI<37.5】
【重度肥胖:37.5≤BMI<50】
【极重度肥胖:50≤BMI】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刘哲
真胖假胖体重说了不算 要看这个数值 快来测测
我们经常听到身边一些人说“我又胖了”,到底多胖才叫胖?“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你属于哪个范围?
【正常范围:18.5≤BMI<24】
【超重:24≤BMI<28】
【轻度肥胖:28≤BMI<32.5】
【中度肥胖:32.5≤BMI<37.5】
【重度肥胖:37.5≤BMI<50】
【极重度肥胖:50≤BMI】
责任编辑:刘哲
别再被体重秤骗了!真正判断肥胖的三大指标,你测对了吗?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困惑:明明体重正常,肚子却堆满“游泳圈”?或者健身多年肌肉发达,却被BMI判定为“超重”?体重数字从来不是衡量胖瘦的唯一标准,今天教你科学识别“真胖”还是“虚胖”,用权威指标为健康把关!
一、BMI:快速筛查,但别迷信
计算公式:体重(kg)÷身高(m)²
中国标准:18.5-23.9正常,24-27.9超重,≥28肥胖。
比如身高1.7米的人,体重超过68公斤(BMI≈23.5)就需警惕。
局限性:BMI无法区分脂肪和肌肉。健身爱好者肌肉含量高,可能被误判为“超重”;而“瘦胖子”体脂率高但BMI正常,暗藏健康风险。
二、腰围:腹部脂肪的“照妖镜”
测量方法:自然站立,卷尺绕肚脐上方0.5-1厘米处,呼气末测量。
超标标准: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即为腹型肥胖。
为什么重要?内脏脂肪过多会直接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即使体重正常,若腰围超标,也要立刻调整饮食结构。
三、体脂率:脂肪含量的精准标尺
正常范围:男性15%-25%,女性20%-30%。
测量方法:
体脂秤(生物电阻抗法):家用便捷,但受水分、饮食影响误差较大;
专业检测(如双能X线吸收法):医疗机构使用,结果更精准。
典型案例:体重相同的两人,体脂率30%的人可能显胖,而体脂率20%的人则肌肉紧实。
四、其他辅助判断方法
1. 标准体重法:
男性标准体重=身高(cm)-105;女性=身高(cm)-100。
若实际体重超过标准值20%,即为肥胖。
2. 皮下脂肪厚度:
肱三头肌部位脂肪厚度超过11毫米,提示肥胖。
五、综合判断,科学应对
三个指标联动:BMI筛查→腰围排查内脏脂肪→体脂率确认脂肪比例。若其中一项超标,就要引起重视!
健康调整建议:
饮食:减少精制碳水、高糖水果,优先选择全谷物和低脂食材;
运动: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搭配力量训练增肌减脂;
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按“蔬菜→蛋白质→主食”顺序进餐,细嚼慢咽。
真正的“胖”不是体重秤上的数字,而是威胁健康的脂肪含量。与其纠结斤两,不如从今天起,用科学指标全面评估身体状态。毕竟,健康的体型才是最美的!
(注:本文参考国家卫健委指南及医学专家观点,具体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