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导致头晕(肥胖头发晕)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不同肥胖者饮食调养重点不同

中医将肥胖分为四种类型。不同肥胖者,饮食调养重点也不一样。

脾虚湿阻型 表现为倦怠乏力、腹胀、大便溏薄。饮食方面可多吃些扁豆、赤小豆、冬瓜。

脾肾两虚型 表现为少气懒言、动而喘息、头晕畏寒。饮食忌生冷,可偏温一些,多吃点羊肉、枸杞、核桃仁。

胃热湿阻型 表现为爱吃肥甘厚味、口臭口干、大便秘结。饮食宜清淡,可常吃些白菜、萝卜、苦瓜。

气滞血瘀型 表现为烦躁易怒、口干舌燥、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这类人平时可喝点玫瑰花茶。(摘自三九健康网)

来源: 今晚报

肥胖害处多多!西安27岁小伙因“太胖”引发肾损伤

人们常说:“一白遮千丑,一胖毁所有”。近几年,我国肥胖的发生率更是逐年攀升,且肥胖年轻化趋势明显。近期,《柳叶刀》杂志发表的报告显示:中国正成为全球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在西安,就有一位27岁小伙,因为肥胖引发了健康大问题。

1.77高体重260斤

日前,小李匆匆来到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一进诊室,他的特殊体型便立刻引起了科主任李露的警惕。身高177㎝的他,体重已经高达130Kg,BMI值更是高达43.1kg/m^2。根据我国BMI值测算,小李算得上是重度危险性肥胖。

小李自述,自己近两个月以来出现了双下肢水肿、走路无力并伴有腹胀、头痛头晕、胸闷气短、乏力恶心等不适症状,最近这几天更是感觉明显,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为此,李露建议小李入院治疗。

入院后,经诊断,小李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腹腔积液、脂肪肝、高血压病2级(高危)、高尿酸血症、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双肺支气管炎等。鉴于情况比较复杂,病情比较危重,李露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经诊断,小李存在肥胖相关性肾病。

由于患者既往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肾功能不全,目前出现腹胀症状考虑为心肾功能不全、水钠负荷所致,肾内科团队第一时间给予保肝护肾、利尿扩管、减轻心脏负荷等对症支持治疗。随后,请营养科专家会诊并调整饮食结构,制定个性化食谱;请普外科专家会诊,专家们建议择期行减重手术;最后经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会诊后,鉴于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经与家属商定之后,立刻将患者转至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继续深入治疗。

经过该院多个学科的共同救治,患者自觉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减轻,腹胀及双下肢肿胀的情况也明显缓解,复查各项指标较入院前明显好转。

“出院以后一定要注意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你看你还这么年轻,医生给你制定的食谱一定要好好执行,我们可是很期待看到瘦下来的你哦!”出院前,李露主任耐心叮嘱。

肥胖害处多多

据了解,肥胖相关性肾病是指肥胖引起机体一系列代谢紊乱,由此导致的肾脏病变。临床表现为肾脏肥大、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和蛋白尿,肾活检病理学特征为肾小球体积普遍增大,常伴有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

肥胖通常指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体征。肥胖定义为体重指数(BMI)超过 30 kg/m2(亚洲人超过28)肥胖者的肾包膜下脂肪紧紧包裹,部分脂肪向肾实质内渗透,造成对肾组织的机械压力,导致肾组织局部缺氧性损伤。另一方面,肥胖者常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及胰岛素抵抗,这些变化会造成肾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引起肾脏的高滤过、高灌注性的损伤。肾脏疾病的发病比较隐匿,临床上往往早期会出现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持续蛋白尿,晚期才会出现肾功能的损伤,如不及时治疗,最终可能导致尿毒症的发生,需要透析或者肾移植治疗。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肥胖是减少肥胖相关性疾病的重要措施,而不良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着肥胖相关肾脏病的病程进展。减少酒精的摄入、合理饮食、戒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加强运动都可以有效地改善包括肾脏疾病在内的多种慢性疾病的预后。

华商报记者 李琳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方正

头晕乏力或是心梗“信号”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麦莉、许咏怡)提起心肌梗死,很多人觉得这种病是“老年人的专利”。三四十岁的青壮年,特别是女性不可能摊上这种事。对此,心内科专家认为,绝经期前的女性有雌激素保护,确实很少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冠心病的概率也很低,发生心梗的可能性确实较低。

但专家提醒,临床上,对于年轻女性急诊就诊,仍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年轻女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症状不典型,没有胸闷、胸痛等常见症状,可能表现为头晕、全身乏力,需要提高警惕。

37岁女子头晕乏力

查出急性心梗

不久前,广医二院番禺院区胸痛中心收到外院急诊科紧急送来的一位年轻女性——37岁的伍小姐(化名),当天到达该院急诊科时,头晕、全身乏力,伴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症状持续不能缓解。

心电图等检查提示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医生马上将她送入介入导管室,广医二院番禺院区心血管内科主任何文凯争分夺秒帮她进行血管穿刺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发现她心脏下壁心肌的右侧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并存在血栓病变。医生们给予血栓抽吸治疗后,又在她右侧冠状动脉植入1枚支架,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伍小姐很快康复,情况良好。

几类年轻女性

要警惕心梗症状

医生在详细问诊的过程中发现,伍小姐原有20多年糖尿病史,但一直没有规律服药,也没有定期监测血糖,判断高血糖可能是导致她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专家提醒,年轻女性心肌症状不明显,以下几类年轻女性群体要警惕:

1.有明确的家族病史,如直系亲属有早发的急性心梗病史。

2.有不良的生活习惯者,如熬夜、吸烟、肥胖等。

3.精神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血管调节能力低下者。

4.长期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分泌紊乱者,易失去雌激素对血管的保护作用。

5.高血压、高血糖不控制。年轻女性更多是妊娠后出现的高血压、高血糖,或是患有Ⅰ型糖尿病者。

来源: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