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老子婴儿肥胖
抽烟喝酒暴脾气的薛岳凭啥能活到103岁?台湾流传着一个诡异传说
名将薛岳之不靠谱传说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萨苏】(sasutime)
2018年5月14日,曾在抗战中参加长沙,衡阳诸会战的薛仰谦(季良)将军在旧金山无疾而终,终年一百零二岁。由于他在抗战期间的职务仅仅是第九战区特务团中校团附,战绩湮没于千千万万抗日同袍之中,因此所知者不多。不过,如果提到这位将军的大哥薛岳,知道的人就多了。
薛岳,粤军名将,本名仰岳,抗日战争中先后任第一兵团司令官,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曾因擅长“天炉战法”,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给日军重大杀伤,时人目为三湘屏藩,薛仰谦便是他的胞弟。
在中国近代史上,薛岳是跟着蒋介石去了台湾,但在大陆正史中却一直名声不坏的一位高级将领。
究其原因,首先是他在抗日战争中功勋卓著,大杀日寇,有保家卫国之光荣历史,是中国人都应该记得;另一方面他早年和共产党关系也不错,四一二之前曾经跑去见陈独秀,建议把蒋介石抓起来,因为这个弄得他和老蒋的关系半生微妙。
▲ 薛家五兄弟,正中是大哥薛岳,右侧第一人便是字季良的薛仰谦
尽管从此薛能够谈到彼薛,而且薛岳将军颇负盛名,但毕竟有些牵强,老萨怎么突然提起这档子事儿来了?盖仰谦将军的去世,或许能为他大哥薛岳澄清一个不靠谱的传说。
几年前到广东,适遇陈重阳先生,聊得甚是开心。这位道号连阳标统的老兄属于义气盟军重,忠诚国父知的那种类型,尤其对粤军典故谈来如数家珍,令人钦佩。
▲ 阿标谈史,或一针见血,或鬼气森森,总之言之有据,让人欲罢不能
也正是从他口中,才知道这位“大将军薛岳”的一些趣事。
比如,照片上的薛岳虽然状貌威武,颇为英俊,但实际上门齿稍微外翻,有些破相。在粤军弟兄中,便因此被称作“爆牙哥”了,还有人因此编排了歌子来唱,大意是爆牙哥啊爆牙哥,运气真是好爆棚,夏天可以刨西瓜,下雨也能遮下巴,喝茶可以隔茶渣……
也不知薛岳听到这首歌,有没有和人玩命的想法。
还有一段轶事阿标也讲得声情并茂,说是薛岳早年与另一位粤军名将张发奎都是跟着国民党元老朱执信干革命的。朱执信先生派两人出去执行任务,不料中途曲折,盘缠用尽,仅剩一块大洋仍然未到目的地。薛岳愁得不行,张发奎则更有社会经验,道不要紧,咱们去赌场。
▲ 薛岳在粤军中一直是追随大哥张发奎的,两人曾是孙中山三个警卫营中的一营和二营营长,还有一个三营营长是红色名将叶挺
咱们干革命的怎么能去赌钱?后来的薛大将军一句话哽在喉咙,没敢和大哥叫板,他觉得以张发奎的品性,还不至于那么快就动摇。
果然张大哥有本领,原来他知道广东当时的赌场有条规矩——只要有一块大洋,就可以进去赌,赌客每人免费送一杯茶、一包烟。他带着薛岳亮出大洋进赌场,喝了茶,便带着烟跑出来,连去十几家赌场,把烟找个地方卖掉,盘缠就有了。
▲ 民国两角钱邮票上的便是朱执信,这人很有能力而且忠义正直,被孙中山称为“革命圣人”,可惜最后却在调停冲突时被自己人杀了
两人顺利完成任务,薛岳发了一番感慨,大意是混江湖的遇到困难还可以找兄弟,我们干革命遇到困难,就只能靠自己了。
抚今追昔,回顾薛大将军的一生,只能说——人都是年轻过的。
那么,薛仰谦先生的过世,又能为他大哥薛岳澄清什么事情呢?这件事阿标当年说起来,也感到十分诡异,他讲到关于薛岳有个不靠谱的传说,但很难找到道理来驳斥。
原来,薛岳其人早年身体一直不好,而且好烟酒,更兼特容易发脾气与激动,还经常冲动,这些按说都是养生的不利条件,但这位体格底子不太好的大将军,竟然轻轻松松地活到了103岁才去世,不能不让人感到惊奇——正常的长寿理论很难解释,至少薛岳到晚年依然是脾气很大的。那么原因何在呢?
▲ 九十九岁的薛岳,依然红光满面
当大家都从饮食、性情、习惯、医疗条件等方面思考的时候,台湾却流传着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传说——薛大将军是借了别人的寿。
对修真的人来说,最简单的增加寿数手段无非夺舍与借寿。夺舍,一般指灵魂跑去另一个人的身体里,借寿,则是指把别人的寿数挪到自己身上。
问题是,薛大将军不是修真的。
但架不住阎王爷硬把人家的寿数挪过来啊。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在八十年代的台湾,出现了一名也叫薛岳的摇滚歌手,一唱即红——说实话,这的确是一位经典级的歌手,听听他的《摇滚舞台》和《生老病死》,直到今天都会被他的激情感染。
▲ 1954年出生的台湾摇滚歌手薛岳
然而,他叫薛岳……有人便跟他讲,用这名字唱摇滚不太好吧,这名字一听便是打日本鬼子的薛大将军,有点儿不尊重(据说薛岳的秘书也曾和他商量换个艺名)。但是这个薛岳是个叛逆型的歌手,天王老子都不会搭理的,怎么会在乎什么薛大将军?当然,名字也就没有改。
于是这个薛岳越来越红,却在三十几岁便患上了癌症,尽管刘伟仁作了《如果还有明天》给他,仍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这位歌手三十六岁便远赴他界了。
▲ 实际上,歌手薛岳是一直在舞台上奋斗到最后一刻的,堪称一条好汉
他的去世引来很多人哀悼,但一个古怪的传闻也就此传开。有人说,这便是名字惹的祸。究其原因却是日本鬼子的鬼魂作祟。
抗战中薛岳率部打过很多硬仗、恶仗,虽然也有失败,但所部统计下来先后毙伤日军数万人,这个数字很少有别的将军能够比过。那些被击毙的日军鬼魂对他恨之入骨,但薛大将军煞气重,鬼魂近不得,无可奈何。这时忽然冒出个愣头青歌手也用这个名字,鬼子的鬼魂们不懂中国规矩,一时不查便错追上了这位。
一个歌星哪有将军的煞气,结果被索命致死。阎王爷发现鬼子们搞错了,但捅破了窗户纸自己也有责任,于是将错就错,索性将这位歌手未尽的阳寿转到了大将军薛岳的身上,于是这位老将便活到了一百多……
明知是封建迷信,标兄讲来作为批判,偏偏有些津津乐道的意味,因为他也解释不清这伯陵(薛岳的字)老爷子为何如此长寿。
倒是这次薛仰谦先生的去世提醒了大家,只怕歌手薛岳的死只是偶然——薛家几兄弟弟都活上百岁的高寿,这只能说明人家薛岳祖上基因好,这可是长寿的重要因素,与那些神秘主义的事情没什么关系。
虽然如此,这段小小的插曲,到底让我们想起了历史,想起了“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完】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萨苏】(sasutime)
国医大师薛伯寿养生要诀
国医大师薛伯寿是蒲辅周先生的入室弟子,虽年逾八十,仍定期门诊并承担讲学和保健任务,年轻人都疲于应对,但薛老却依然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这与他独到的养生体悟有关。
尊道而贵德,养生先养性
《道德经》纯朴自然唯物辩证法所述天地自然之“道”,与为人处世之“德”,对于我们处理与世界、社会、人类、自我的关系有重要启发。“清静无为”,“尊道贵德”,道法自然而无为。天地之所以长久,因其无所求,故“人法天”即当效法太阳、大地无私奉献,方能长寿。因此养生须秉公心,减私欲,淡泊明志,如上善之水利万物而不争;奉慈俭,不为天下先,知足可常乐。
薛老践行老子养生诀,体悟到:内炼精气元神固身本—延年药;外修真道玄德济苍生—益寿丹。神凝则气固,气聚则神足,性命双修,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
薛老创修养四心饮,可防病治病而养神。
健康靠自己,不是靠医生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调查结果表明:对于人的健康和寿命而言,遗传、环境、医疗各占15%、17%、8%,即医务工作者作用只占8%,而生活行为方式占60%,为主导地位。“病为本,工为标”,“上工治未病”,中医强调健康靠自己,防重于治,后天养生亦可补先天不足。
薛老主张荤素搭配,以素食、时令果蔬为主,精粗粮搭配。贪食鱼肉海鲜油腻野味,足以引起如冠心病、脑血管病,痛风、糖尿病等代谢失常的严重疾病。医生不是救世主,须顺应自然,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则可防病。
夏季,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心气应之,故应保持心情愉快,不着急发怒,顺应天地“长”“盛”之气,宜食当季新鲜果蔬,养心除烦,益气解暑,健脾利湿为佳。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薛老所创益智太极运动,调心、调息、调身,心静形松,刚柔、升降、开阖协调,外炼形体,内聚精神,以达形神健康。
劳逸结合,静则健脑,动则强身;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乐观、真诚、善良、包容、和谐,不断提升人生境界,良好的心态是防治疾病的关键。
本文作者为广安门医院老中医经验继承研究室主任医师薛燕星
从哲学角度解析《红楼梦》
《入世与离尘:一块石头的游记》 王博 著 三联书店
87版《红楼梦》剧照
近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博的新书《入世与离尘:一块石头的游记》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全书文字扎实,文笔深沉,文思飞舞,既有妙想,亦有领悟,相信能带给读者不同的阅读感受。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珺
用哲学视角
解读和思考《红楼梦》
王博坦言:小时候不喜欢读《红楼梦》,倒是觉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更有吸引力;而“人到中年,有些热闹的东西褪去,一些清冷的东西慢慢走近”,反而开始认真阅读起《红楼梦》来。这些心得,在繁忙之余“断断续续地记录下来,有时候在小范围内与朋友或学生谈起,经常受到大家的鼓励”,于是就有了这本《入世与离尘:一块石头的游记》。
作者王博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主要著作有《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简帛思想文献论集》《易传通论》《庄子哲学》《中国儒学史·先秦卷》等。他眼中的“红楼”自然带上了哲学的色彩。如开篇关于“书名和意义”的讨论,就指出《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这五个书名,分别突出了心灵、情感、欲望、世界和生命的不同维度,各有其用意。而把“金陵十二钗”理解为十二种生活方式,也与哲学不无关联。
王博从红楼的布局、立意、诗句、用字等方面来细解红楼,揭示《红楼梦》“梦幻”和“万境归空”的主旨。体现在小说中,整部的故事在象征假的世界的贾府中展开,而作为历史象征的“史”、权力象征的“王”、财富象征的“薛”都汇聚于此,四大家族的设计用心呼之欲出。从权力、财富、历史,再加上李纨代表的理、秦可卿代表的情等,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元素都成为作者呈现“梦幻”和虚假世界的基本素材。情之无根、理之冰冷、财富的来去、权力的升降、历史的笔削,都显示出这个世界的变幻无常,《红楼梦》的整个书写都围绕着这个主题。
“十二钗”
对应十二种生活方式
全书结构以金陵十二钗展开,用宝玉收结。既各篇独立,可分别阅读;又一气呵成,多元一体。
十二钗中,开篇即讲“贾府四春”。这不仅由于她们是贾府的四姐妹,血脉贯通;更重要的,不如此则不足以表现蕴含在四个生命之中的从生长到收藏、自盛而衰的完整历程。从元春的荣耀开端,迎春的软弱无力,到探春和惜春的一声叹息,贾府百年的历史被压缩到一个短暂的时间之内,浓缩在四姐妹的生命之中。
这条线索,对于表现贾府的盛极而衰以及生命的终极意义十分重要。“四春”名虽四人,实则一体。元春和探春同为王妃,代表的是春天的灿烂和秋天的绚烂,正是两个最夺目的季节。其为烂也同,而其境其心不同;迎春和惜春似乎都有些弱,但迎春是弱而懦,惜春则是弱而刚,其为弱也同,而其迷其悟不同。
除了元春和探春、迎春和惜春,接下来的八位,从李纨到黛玉,保持了第五回提示的人物之间两两相对的设计。比如秦可卿和李纨分别代表着“情”和“理”的生命,湘云的“本色”对着妙玉的“做作”,黛玉之“有情”衬托着宝钗的“无情”等。
十二钗,不仅仅是十二位美好的女子,而是十二种现实的或可能的生活方式,每位读者都可以在金陵十二钗代表的不同生命中,发现自己的身影。借助于金陵十二钗不同的类型,作者进行的是具体而普遍的生命之反思,追问的是永恒的生存意义。
“入世”与“离尘”
即“真假”与“有无”
宝玉作为全书的主角,放在最后讨论,压轴出场,因“通部情案,皆必从石兄挂号”,没有宝玉,就没有《红楼梦》;没有宝玉,也无法归结《红楼梦》。
作为一位“正邪两赋”的人物,“玉”是宝玉生命的标志,也是他一生的困惑;既是他前世的印记,也是和这个世界连接起来的桥梁。金陵十二钗乃至整个红楼世界,都是宝玉因烦恼而求解脱、由情欲而得觉悟的道场。也因此,《红楼梦》是一部悟书,其“悟”的完成,是通过入情来完成的。
在作者眼中,《红楼梦》中有三个世界:第一个是情欲声色的世界,第二个是仕途经济的世界,第三个是万境归空的世界。从这个角度上讲,贾宝玉这块“玉面石底”的石头,在三个世界中游历穿梭,其实是完成“迷失—觉悟”的过程。
《红楼梦》的整个书写,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入世”与“离尘”,也即“真假”与“有无”。大荒山代表的真实的世界,这是石头的故乡;“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贾府,代表的则是虚假的世界,这是石头的他乡,“宝玉”之所寄。宝玉在这几个世界的穿越中,获得了反思的能力,完成了从入世到离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