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儿童高血压肥胖(儿童肥胖高血压减肥后会正常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8岁男孩体重120斤患高血压 医生:“小胖墩”成危险因素,高血压已“盯上”孩子

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儿童高血压的患病率,学龄前儿童为2%—4%,学龄儿童为4%—9%,也就是说,100个学龄儿童中,有近10个都是高血压。8岁的男孩淼淼(化名),按照年龄标准,体重应该在二三十公斤,但2021年,淼淼因“胸痛胸闷”就诊时,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彭茜发现,淼淼的体重高达六十公斤,比同龄孩子体重翻番,血压也比其他孩子高得多。“(肥胖的)孩子容易出现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电解质紊乱等。”彭茜说。

来源: 新闻晨报

为什么胖孩子易患高血压 | 科普时间

1

为什么肥胖儿童易患高血压

高血压不是成年人的专利,儿童也会患高血压,并且肥胖儿童更 容易患高血压。

导致肥胖儿童患高血压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遗传:如果父母一方患高血压,孩子患高血压的概率就明显增加;如果父母双方都患高血压,孩子患高血压的概率就更大了。

生活行为因素:如高糖、高盐和高脂等饮食习惯;喜静不喜动,缺乏足量身体活动;睡眠不足和持续紧张状态等。显然,这些也都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只要继续存在,肥胖状态将持续甚至加重,随后高血压就会来敲门。

2

胖孩子瘦下来,血压能恢复正常吗

肥胖与高血压存在密切关系,约50%的儿童高血压伴有肥胖,肥胖儿童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4倍。多数肥胖的高血压儿童在成功减重后会发现,原本的高血压竟然恢复正常了。

这主要是在减重过程中,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孩子在瘦下来的同时,也远离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

1.限制热量有助于孩子远离高盐、高糖、高脂等高血压的高危饮食习惯与膳食结构。

2.身体活动的增加则可促进血管扩张,同时缓解孩子的紧张与焦虑情绪,从而实现减重的同时降低血压。

3.孩子瘦下来后,既往易出现的打鼾等睡眠问题也会减少,夜间睡眠质量从而得到保证,神经系统对血压节律的调节也随之恢复正常。

如果减肥等生活行为干预6个月后,高血压状态一直持续甚至进一步加重,家长应带孩子寻求专业医生指导下的药物干预。

3

如何判断儿童高血压

众所周知,当一个成年人的收缩压和/或舒张压超过140/90mmHg 时就被判定为高血压。但儿童则不能采用类似成年人的固定标准进行判定,这是因为儿童的身体还在发育中,判定其血压水平需要同时考虑性别、年龄和身高三个因素,由此看来,判定儿童高血压是相对复杂的。

为此,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快速判定 3~17 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值的计算公式,只要将年龄(周岁)带入,就可以根据表中公式计算的结果做初步判断,即当收缩压和舒张压经多次测量后超过公式计算的血压值,可以初步判定存在高血压的风险,应当进一步于儿科就诊。

3~17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筛查界值公式

4

误区解读

儿童可用成年人血压计测血压(×)

广义上,儿童和成年人可使用同样的血压计。但是由于儿童上臂围小,需要更换与其上臂围相匹配的适宜尺寸袖带后才能准确测量血压。通常,绝大多数12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可以直接使用成年人标准袖带。而12岁以下儿童则需要使用与其上臂围相适应的袖带。

文字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科学守护 健康成长》

策划:谭嘉 王宁

编辑:王宁

注意了!儿童也会患高血压,“小胖墩”们要格外注意

很多人都以为高血压是老年人的专利,但近年来,高血压病越来越年轻化和低龄化,“小胖墩”成了高血压高危人群

近日发布的最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蓝皮书》透露,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正持续增长,全国年平均新增高血压患者1000万人。

尤其是——“肥胖”已成我国儿童青少年患高血压的首要危险因素

我国高血压患病现状

蓝皮书显示:

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9%。农村高血压患病(28.8%)率高于城市(26.9%);

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

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也逐渐升高。

同时,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相比较来看,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位居前三,分别为35.9%、34.5%和29.1%。

如今,高血压的发病趋势不再是过去的“北高南低”,而是逐渐表现为以大、中城市为热点的岛状分布

蓝皮书称,随着近年高血压防控工作的落实,高血压的控制状况虽有所好转,但依旧处于较低水平。

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7至17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从1993年的10%上升到2011年的12.9%,年均增加0.16个百分点。

1995至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对943128名7至17岁汉族儿童血压与肥胖状态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

1995年以来,超重肥胖对高血压患病水平的影响越来越大,来自超重肥胖对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独立贡献从1995年的6.3%上升至2014年的19.4%。因此,肥胖儿童应是实施高血压早期防治策略的重点人群

如何防治青少年高血压

“当前,青少年发生高血压的比例正在增加,而肥胖已成为我国儿童青少年患高血压的首要危险因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病房主任孙宁玲教授表示,不仅如此,肥胖、超重儿童成年以后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也要比普通青少年高很多。因此她建议有关部门要在学校设定配餐标准,变过去以学生口味为主的配餐形式为营养配餐,同时增加青少年运动量和运动时间。

专家还建议对3岁及以上儿童每年体检时,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同时测量血压。目前,我国正在尝试对高血压进行分级管理,其中高血压达标中心就是一种全新的模式。目前由孙宁玲教授牵头推动的高血压达标中心已覆盖全国千余家医院。

此外,临床实践中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令人堪忧,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教授陈鲁原看来,单片复方制剂(SPC)或许有助于改善这一问题。“美国高血压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其SPC的使用率为27%,而我国仅为6%。”陈鲁原说,“对于传统的配方,我们建议根据患者病情选择SPC种类,不仅要考虑到患者血压升高类型,也要充分考虑患者合并症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