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中心性肥胖减肥(中心性肥胖怎么减肥)

齐鲁壹点 0
文章目录:

滕州中心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成功为一重度肥胖患者实施减重代谢手术

体重145kg、腰围150cm、BMI50kg/m2、空腹血糖12mmol/L、嗜睡、夜间憋醒……这是近期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一名重度肥胖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患者,男,30岁,因“体重进行性增加伴血糖控制不佳3年”来该院“胃肠减重代谢门诊”就诊。就诊前曾试行节食、运动等方式减肥,效果甚微,且血糖极难控制,联合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夜间注射28IU胰岛素控制血糖,空腹血糖仍12mmol/L。通过检查发现,患者不仅有重度肥胖和糖尿病,同时伴有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马刚主任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了详细的诊疗方案,并经多学科讨论,最终决定为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

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手术时间1个小时,肚皮上仅有4个小孔,术后第1天即可饮水,术后第3天开始流质饮食,术后第5天出院。出院时患者体重降至138kg,步履轻快,空腹血糖控制到6mmol/L,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肥胖症是一种以异常或过度脂肪蓄积并威胁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疾病状态,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卒中、肿瘤等多种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肥胖症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与传统非手术治疗不同,减重代谢手术(MBS)疗效确切,不易反弹,安全性好,临床获益证据充分,术后多余体重降低60%以上,2型糖尿病70%以上缓解,高血压65%以上缓解,高脂血症70%以上缓解,让许多肥胖症患者尤其是中重度肥胖症患者得到充分的救治,已经成为肥胖症综合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讯员 张波)

济南市中心医院减重进行时① | 肥胖判定、肥胖原因、减肥方法、减肥食谱……代谢疾病减重中心专家谈“体重管理”

大众网记者 徐玲 通讯员 赵梅 济南报道

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减肥、减重一时间再次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那如何鉴定是否肥胖?哪些因素导致了肥胖?应该如何控制体重?哪种情况下应该考虑手术治疗?以上问题,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东院医学代谢减重中心都能找到专业的解答。据悉,该中心自2022年9月东院区启用就同步启用,也是省内首批由三甲医院牵头的多学科协作医学代谢减重中心,由内分泌科、胃肠外科、中医、医学营养、医学运动、呼吸睡眠和心理等多学科共同参与,对肥胖患者实施全周期健康管理,帮助患者科学解决肥胖问题。代谢减重病房也于2023年2月投入使用。

医学代谢减重中心位于东院区1号楼一层,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内。

体重指数超过24即为超重

4大因素导致肥胖

根据《糖尿病、肥胖和代谢》杂志分析,截至2021年,中国25岁及以上的成年超重和肥胖患者已达4.02亿,肥胖症已成为中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位列全国第6大死亡和残疾危险因素,且北方肥胖发生率普遍高于南方。

那如何分辨自己是否肥胖呢?国家卫健委颁布的肥胖病最新治疗指南中,就明确了肥胖的评估标准,其中BMI作为体重评估的一个常用指标。以自身公斤体重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正常体重数值在18.5到24之间,如果高于24就是超重,如果高于28就患有肥胖症。

肥胖的产生,主要有四个原因,首先是遗传因素,即与肥胖相关的遗传基因,包括能量代谢、食欲调控、脂肪细胞分化等;其次是生活方式因素,比如饮食习惯、身体活动的情况、精神心理睡眠等;长期服用激素、抗抑郁药物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的人群,也易产生肥胖。此外,粮食供给模式的改变、环境的污染以及久坐为主的生活工作方式、拥挤的生活环境等因素,都会导致肥胖。

“摄入量超过消耗量,肥胖就不可避免。”医学代谢减重中心副主任医师姜强表示,随着生活水平提升,食物种类更加丰富、制作更加精致、营养也更加丰富,摄入量过多更易肥胖。

肥胖可导致9类疾病

防止反弹成最大难题

根据医疗专家研究,肥胖主要可导致9方面疾病,分别为:血糖异常、血脂异常、血压升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生殖异常、心血管疾病、肿瘤、危害精神心理的一些疾病以及胆石症骨关节病等其他疾病。

保持身体健康,全国减肥大军日益庞大,打开各大减肥网站、APP,各种减肥妙招层出不穷、各种减肥励志口号不绝于耳。但与此相对的是,各种哀嚎声也随之增加:“减肥太难了!”,“反弹太明显了,5个月努力白费了……”

“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减重最大的难点就是防止反弹。”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延冰表示,肥胖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如果患者只是心血来潮短期减重,不可避免会出现反弹,必须下定决心,只有长期坚持,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要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低能量饮食、高蛋白饮食、轻断食的饮食、低碳水化合物等,减少淀粉类食物和油脂性食物摄入,增加谷类食物和蔬菜的摄入,如果合并有糖尿病,含糖量高的水果尽量不吃。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战胜肥胖。

姜强给出了两个建议,首先要制定科学减重方案,每周至少5天保持中等强度运动,简单说就是运动时微微出汗,气喘但能连续说话。此外,如果减重遇到瓶颈期,可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确保减肥效果。

BMI大于32.5并伴有并发症可考虑手术

6种手术可起到减重作用

鉴于自然减重的困难性和高复发性,越来越多肥胖人群开始转移视线,希望通过手术治疗等方式“一劳永逸”的解决体重问题。

对于减重手术,延冰表示,从专业角度来讲,如果患者BMI大于32.5,同时出现并发症,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代谢异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高尿酸血症、男性性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变形性关节炎、肾功能异常等,就应该考虑减重手术治疗。

目前主流的减重手术有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腹腔镜胃旁路术以及袖状胃联合空肠旷置、袖状胃联合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袖状胃联合双通路手术等。“共6种手术,不同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但总体原则是限制摄入或者限制摄入联合减少吸收,达到减重目的。”

延冰表示,每次接触新的患者,医生都会对主要指标进行重点检测。“结合患者术前检查项目,以及是否存在合并症、家族史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得出最科学的手术方式。”

人到中年肚腩大 专家:中心性肥胖危害大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余燕红

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11日定为“世界防治肥胖日”。记者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研究院获悉,广州市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人是肥胖。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会增加肿瘤的发病风险。

肥胖人群多集中在45-59岁

判断一个人的体形是肥胖、胖或者正常,目前普通采用(BMI,Body Mass Index)作为判定标准。

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kg/m^2)。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将我国成人BMI≥24定义为超重,BMI≥28为肥胖。

根据脂肪组织在人体内积聚部位的不同,肥胖可分为全身性肥胖和中心型肥胖(即向心性肥胖)。中心型肥胖,有时也称为腹型肥胖,是指人体内脂肪的沉积是以心脏、腹部内脏为中心而开始发展的一种肥胖类型。“中心性肥胖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危险性较高,而且腰围越大,危险性越高。”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研究院院长马文军说。

广东省肥胖人群主要集中在45岁-59岁这个年龄段。2015年慢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发现:广东省45岁-59岁肥胖患病率为10.8%,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30.2%。可见,中心性肥胖率远高于一般肥胖患病率。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是衡量中心性肥胖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

中心性肥胖危害最大。脂肪在身体内的分布,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的程度,与肥胖相关性疾病有更强的关联。还有研究表明,BMI正常但腰围超标的人群,其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要明显高于BMI超标但腰围正常的人群,超重并伴有中心性肥胖者具有更高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

肥胖多是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

影响肥胖的原因多元化。马文军介绍,脂肪摄入的增加、生活方式的变化、久坐等都会加剧肥胖的发生。

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与我国传统的膳食模式相比,目前人们摄入富含高能量的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增多,而谷类食物减少,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也偏低。已有研究证明含脂肪多而其他营养素密度低的膳食,引起肥胖的可能性最大。

爱吃快餐或外出就餐。快餐食品往往富含高脂肪和高能量,而其构成却比较单调,经常食用会导致肥胖,并有引起某些营养素缺乏的可能。加之年轻人进食速度快、经常性的暴饮暴食、夜间加餐、喜欢零食、吃外卖等,也是许多人发生肥胖的重要原因。

久坐不愿动。随着交通工具的日渐完善,职业性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减轻,休闲时间坐着看电视、刷手机等视频工具,处于静态生活的时间增加,成为发生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控制体重关键在“吃动平衡”

要想减肥或控制体重,就要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使身体热量的消耗大于摄入,人就逐渐变瘦;否则多余热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体重增加,造成肥胖。具体说,就是要坚持“少吃 多动”或者保持“吃动平衡”。

马文军称,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食不过量,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减少高能量食品的摄入,购买食品查看“营养成分表”,少选择高脂肪高糖的高能量食品。减少在外就餐,在外就餐普遍存在高盐高油的问题,同时在外就餐一般时间长,会不自觉增加食物的摄入量,导致进食过量。

此外,还要提高身体活动量,增加能量消耗。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