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胰腺炎(肥胖胰腺炎严重吗)
暴饮暴食身体肥胖,10岁男童患上重症胰腺炎
楚天都市报8月5日报道(记者李曼英 通讯员温红蕾 黄洁莹 石步云)10岁的小星(化名)体重85公斤,是家人口中的“小胖墩”,一周前,他暴饮暴食后腹部剧痛,熬了三天后,到医院检查,发现是重症胰腺炎,出现全身炎症及血尿,即将引发多器官衰竭。所幸,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立刻为他做了20多小时的全身血液净化治疗,让他的病情逐步稳定。
5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内,谈及此事,小星的母亲仍心有余悸。她说,自己和丈夫一定谨遵医嘱,督促小星控制饮食,过上更加健康的生活。
暴饮暴食,10岁男童患重症胰腺炎
据小星母亲介绍,小星是一个喜欢暴饮暴食的孩子,平时尤其喜欢吃油炸食物,也爱喝碳酸饮料,在家的时候,几乎一天不空嘴。尽管身高不到1米6,小星的体重却高达85公斤,还因此有了一个外号叫“小胖墩”。尽管长得比较胖,小星的身体一直也并未出现什么异样,因为年龄较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家人也没有特别督促他减肥。
7月24日,小星在家里连续暴饮暴食数天后,出现肚子疼的症状。考虑到小星平日里食欲就一直很好,可能是吃太多出现的消化不良,一家人并没有特别注意,只是提醒小星要注意控制食量,同时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让小星家人没想到的是,三天过后,小星的症状不仅没有改善,腹痛反而越来越剧烈,还伴有呕吐。7月27日晚上,小星疼痛难忍,父母开始有些担心,认为这些症状可能并不是消化不良引起的,便将他紧急送往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接诊医生第一时间给小星做了相关检查,通过检查结果判断,小星患上的是重症胰腺炎。
20小时血液净化救治,转危为安
告知家属后,医生很快安排小星立刻转至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并安排了急查血液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小星的血、尿、淀粉酶、肝功能等各项结果均急报危急值。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许慧和副主任夏治详细查看小星的病情,经过讨论后认为,小星很可能是由于暴饮暴食后导致的重症胰腺炎。
据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许慧介绍,入院时,小星已经出现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且还出现了肉眼血尿,必须要立刻进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否则,孩子很快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经过20余小时的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以及PICU血液净化护理专业团队整个昼夜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小星各项指标才均出现下降,腹痛也较入院减轻。
虽然小星的体重跟成人差不多,但毕竟才10岁。刚开始进入PICU时,小星不仅疼痛难忍,心里也充满了恐惧感。细心的舒小兰护士长察觉到了他的情绪,带领当班护士们为他做心理安抚,小星的疼痛减轻,心理的焦虑恐惧感也基本消除了。8月3日,小星病情基本稳定,转入普通病房,目前正在恢复中。
儿童也会患胰腺炎,控制饮食是预防发病的关键
据许慧主任介绍,儿童胰腺炎的症状多种多样,大部分有腹痛和呕吐,腹痛一般在一到两天急剧加重,部分会有发热、黄疸等症状。轻型儿童胰腺炎过程平顺,死亡率低。而重型病情凶险,易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全身感染等凶险并发症,死亡率高。
“目前的研究显示,胆石症、酒精等仍是胰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许慧主任提醒,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成人会患胰腺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高油脂类食物的摄入增加,肥胖等可能已经成为了增加儿童胰腺炎发病的因素。因此,对于儿童,尤其是肥胖的儿童,最重要的是需要控制饮食来减少和预防胰腺炎的发病。而对于具有重症胰腺炎高危发病因素的儿童,如果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一定要尽早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科普|肥胖也会导致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腹痛(常位于中左上腹)、腹胀、恶心、呕吐,常伴寒战、高热,严重的还会继发腹膜炎、皮下出血等。每10万人中约有110-140人发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高于男性。
目前,全球肥胖趋势明显,超10亿成人超重,6.5亿成年人肥胖,还有1.24亿儿童和青少年肥胖。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体重(超重、肥胖)引起的健康问题日益增加、严重,超重和肥胖也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发现,腹部肥胖和内脏脂肪/肌肉比值,被认为与心血管疾病和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成正相关,肥胖可致患代谢相关疾病的风险增加,可致AP发病率增加和病情加重。
肥胖是如何影响AP发生的呢?
01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及混合型结石。胆固醇不溶于水,胆汁中胆固醇在磷脂酸胆碱的作用下运输,当胆汁内胆固醇过多时,可以析出胆固醇结晶,进而形成结石。而肥胖患者体内常出现脂质代谢异常,胆汁中脂类的浓度发生改变,胆固醇含量增多,易导致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肥胖患者还易伴有脂肪肝出现,进而增加胆管结石的发生率,而胆石症正是造成急性胰腺炎发生的首要病因。
02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主要是指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伴或不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肥胖患者多伴有血脂异常。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人群比重越来越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明显增加,在中国,已成为继胆石症之后的第二大病因,肥胖可能会通过增加高脂血症的概率而影响AP的发生。
03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糖代谢异常的疾病,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研究表示,肥胖与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且2型糖尿病是AP的高危因素之一,肥胖可能通过增加2型糖尿病的概率而促进AP的发生。
摆脱肥胖,保持健康体重,能减少相关疾病的患病风险。那么,该如何避免肥胖发生,实现健康体重自我管理呢?
1.合理饮食:均衡饮食,确保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健康脂肪,少油少盐,清淡饮食,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多喝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三餐规律,不暴饮暴食,不挑食,不偏食。
3.控制体重,加强体育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高等强度身体活动,如跑步、游泳等,通过合理运动,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率,有效增加肌肉量,避免肥胖的发生。
来源:消化内科
作者:刘祎凡
荐稿:黎晓琴
图片:北京世纪坛医院版权
流程编辑:U072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世纪坛医院官方号
科普 | 肥胖也会导致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腹痛(常位于中左上腹)、腹胀、恶心、呕吐,常伴寒战、高热,严重的还会继发腹膜炎、皮下出血等。每10万人中约有110-140人发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高于男性。
目前,全球肥胖趋势明显,超10亿成人超重,6.5亿成年人肥胖,还有1.24亿儿童和青少年肥胖。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体重(超重、肥胖)引起的健康问题日益增加、严重,超重和肥胖也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发现,腹部肥胖和内脏脂肪/肌肉比值,被认为与心血管疾病和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成正相关,肥胖可致患代谢相关疾病的风险增加,可致AP发病率增加和病情加重。
01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及混合型结石。胆固醇不溶于水,胆汁中胆固醇在磷脂酸胆碱的作用下运输,当胆汁内胆固醇过多时,可以析出胆固醇结晶,进而形成结石。而肥胖患者体内常出现脂质代谢异常,胆汁中脂类的浓度发生改变,胆固醇含量增多,易导致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肥胖患者还易伴有脂肪肝出现,进而增加胆管结石的发生率,而胆石症正是造成急性胰腺炎发生的首要病因。
02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主要是指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伴或不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肥胖患者多伴有血脂异常。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人群比重越来越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明显增加,在中国,已成为继胆石症之后的第二大病因,肥胖可能会通过增加高脂血症的概率而影响AP的发生。
03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糖代谢异常的疾病,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研究表示,肥胖与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且2型糖尿病是AP的高危因素之一,肥胖可能通过增加2型糖尿病的概率而促进AP的发生。
摆脱肥胖,保持健康体重,能减少相关疾病的患病风险。那么,该如何避免肥胖发生,实现健康体重自我管理呢?
1.合理饮食:均衡饮食,确保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健康脂肪,少油少盐,清淡饮食,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多喝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三餐规律,不暴饮暴食,不挑食,不偏食。
3.控制体重,加强体育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高等强度身体活动,如跑步、游泳等,通过合理运动,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率,有效增加肌肉量,避免肥胖的发生。
来源:消化内科
作者:刘祎凡
荐稿:黎晓琴
图片:北京世纪坛医院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