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女人肥胖(40岁女人肥胖与气血虚有关吗)
肥胖是一种病,40岁女子科学减重迎新生
【来源:南京晨报】
“体重减下来以后,人生真的可以迎来‘拐点’式的改变。” 今年刚满40岁的陶女士激动地说。2024年12月28日上午,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减重代谢外科迎来第十一届患者联谊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患友一起,和陶女士一样,带着对未来生活的展望,欢聚一堂。
肥胖不仅关形象,也是一种疾病。过度肥胖会导致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脂肪肝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体内脏、血管、骨骼、内分泌系统以及心理健康。
来自安徽的陶女士今年40岁,自19岁开始,就和肥胖结下了不解之缘,身高不足160厘米的她,长时间在80公斤左右徘徊。“虽然在准备结婚时通过节食和运动,瘦下来10公斤左右,但很快就反弹了,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体重也是水涨船高,一度飙升至99公斤。”陶女士告诉记者,长期的肥胖不仅给身体带来了“三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膝盖损伤等多种疾病,在心理上也颇受冲击。“自卑吧!平时放学去接孩子,都是悄悄的,生怕孩子因为自己被同学嘲笑。”
尽管陶女士尝试了断食、吃药、针灸、运动等多种减肥方法,但越减越肥。最终,在去年8月份,陶女士来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减重代谢外科,寻求专业、科学的减重治疗。
“去年8月21日做的手术,经过大概3个月的调整期,人生也迎来‘蜕变’ 。”陶女士表示,首先就是更自信了,焦虑抑郁的一面也就一扫而空。此外就是身体上的改变,之前的“三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都奇迹般地消失了。“现在体重保持在54公斤,我觉得非常满意。”陶女士说。
在当天的联谊会现场,还有很多像陶女士一样的减重“明星”。“在我们科,通过手术瘦下来的年龄最大的有75岁,最小的只有9岁。”江苏省人民医院减重代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梁辉介绍,减重手术经过20多年的实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验证。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年的减重手术,如今也被提上了日程。“75岁的老爷子接受手术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都得到了缓解,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那么,体重究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可以考虑手术减重?梁辉主任介绍,减重代谢手术有严格指征,BMI(身体质量指数)是衡量是否肥胖及其程度的重要标准。当BMI≥32.5,且肥胖已经合并如糖尿病、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等多种代谢性疾病,建议尽早手术;此外,对于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如果孩子已经达到了重度肥胖的程度,如果不尽早手术,将来可能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甚至智商、精神心理都会有影响。
梁主任最后提醒,接受减重手术的患者也并非一劳永逸,仍需要营养、运动等管理和指导,按时随访。更重要的是,平时“管住嘴,迈开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预防来降低肥胖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通讯员 杨宁琍 臧燕 戎柿澄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40岁女性多少斤算胖!附18到65岁体重对照表
去年秋天,有位叫李媛的客户来找我时,随身带着两本手账本。一本记录着每天早餐吃的半个玉米配黑咖啡,另一本画着体重曲线图,从春天到秋天始终在68公斤附近徘徊。"
明明按照网上食谱吃,怎么连喝水都长肉?"她卷起针织衫袖子时,手腕上还留着运动手环的压痕。
这让我想起英国营养学杂志的研究:40岁以上女性每日能量消耗比年轻时减少近200大卡,相当于每天多喝半杯奶茶就会增重。
其实很多女性都和李媛相似,既想保持健康体态又担心用力过猛。对于40岁女性而言,体重是否超标不能仅看数字本身。
比如身高160cm的朋友,用(身高-70)×60%的公式计算,标准体重约54公斤,上下浮动10%都属于合理范围。
但这只是基础参考值,更重要的是观察身体状态——穿去年同期的牛仔裤是否需要屏住呼吸?日常活动是否容易疲累?
如果体重确实超标,以下一些控制体重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蛋白质分配法
尝试把每天需要的蛋白质分成四次补充。
比如说,早餐的水煮蛋可以换成巴掌大的蒸鱼块,下午茶时段吃几颗盐水毛豆。
食材选择技巧
买菜时记得"三色原则":每餐至少搭配三种颜色的天然食材。
深绿色西兰花、橙黄色南瓜、紫红色的洋葱组合,比单吃水煮鸡胸肉更有满足感。蒸煮时撒点蒜末和迷迭香,比红烧更能激发食材本味。
饮水策略升级
随身带600ml的宽口玻璃杯,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各喝完一杯。
比起小口啜饮,这种集中饮水法或许更适合容易忘记喝水的你,水中可以泡两片新鲜黄瓜或柚子皮,既增加风味又不额外增加负担。
有位客户在厨房贴了张特别的月历,每完成三天规律饮食就画颗星星,集齐七颗换次外食机会。这种弹性管理反而让她三个月后主动选择更清淡的餐厅。
调整饮食不是自我惩罚,而是建立与食物更从容的关系。就像整理衣柜需要定期断舍离,身体也需要根据年龄变化重新配置能量来源。
40岁女性体重从142斤到98斤,她分享:吃它们等于喝油的14种食物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交流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来源: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肥胖与代谢》期刊2023年发表《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2022年《高脂肪食物与肥胖关系的临床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报告2021》
《中国食品科学》2023年《食品加工与脂肪含量关系研究》
众多追求健康身材的人们常常感到困惑,明明已经控制了饮食,为何体重依然居高不下?真相是,许多被认为"健康"或"普通"的食物,实际上暗藏着惊人的脂肪含量。
就像那位成功从142斤瘦到98斤的40岁女性发现的秘密——某些食物摄入体内,简直等同于直接喝下一勺食用油。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美食诱惑的世界里。每当走过街头小吃摊,闻到炒面的香气,或路过便利店看到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零食,很少有人会立即联想到——这些食物可能是体重增加的隐形杀手。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很多人不知不觉就掉入了高脂肪食品的陷阱。研究表明,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已经达到了50.7%,这意味着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面临体重问题。而在女性群体中,尤其是40岁左右的女性,由于代谢逐渐变慢,体重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那么,哪些看似普通的食物实际上是"隐形油库"呢?现在就为大家揭秘这14种"等于喝油"的食物:
炒面,这种街头美食看似普通,实际上每份至少含有25-30克油脂。一碗普通的炒面,往往需要两到三勺食用油来炒制,再加上可能添加的肉类,一份炒面的脂肪含量足以满足成年人一整天的油脂需求。
薯片是许多人难以抗拒的零食,100克薯片中含有约35克脂肪,相当于3.5勺食用油。薯片在制作过程中经过油炸,表面大量吸收油脂,再加上为增加风味添加的各种调味料,使其成为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
油条,这种传统早餐食品,每根含有约15克油脂。油条制作过程完全依赖油炸,面团在高温油中迅速膨胀,同时大量吸收食用油。
炸鸡,特别是快餐店提供的炸鸡,每100克含有约20克脂肪。鸡肉本身就含有一定脂肪,经过面粉裹层后油炸,外层吸收大量油脂,使其成为高脂食品。
奶茶,特别是含有奶精的奶茶,一杯500毫升可含有约15克脂肪。奶精主要成分是氢化植物油,属于反式脂肪,对健康危害更大。蛋糕点心,特别是奶油蛋糕,每100克含有约25克脂肪。蛋糕制作需要大量黄油、奶油,这些都是高脂肪食材。
培根,每100克含有约40克脂肪。培根主要由猪肉脂肪层制成,即使看起来瘦的部分也含有大量脂肪。
巧克力,特别是牛奶巧克力,每100克含有约30克脂肪。可可脂本身就是高脂肪物质,再加上牛奶脂肪,使巧克力成为高热量食品。
冰淇淋,每100克含有约15-20克脂肪。冰淇淋由奶油、糖和各种添加剂制成,脂肪含量惊人。肥肉,无论是猪肥肉还是牛羊肥肉,每100克含有约80克脂肪,几乎就是固态的油脂。
酥饼,如蛋挞、蛋糕卷等,每100克含有约25-30克脂肪。酥饼制作需要大量黄油使面团层次分明,这也使其成为高脂食品。炸薯条,每100克含有约15克脂肪。薯条在油炸过程中吸收大量油脂,成为高热量食品。
花生、瓜子等坚果类,虽然含有健康脂肪,但热量仍然很高,每100克含有约50克脂肪。火锅底料,特别是麻辣火锅,表面那层红油几乎是纯油脂,每100毫升含有约90克脂肪。
这些食物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正是因为脂肪能带来美味和满足感。脂肪摄入会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产生愉悦感,这也是为什么人们难以抵抗这些食物的诱惑。
人体需要适量脂肪维持健康,但过量摄入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肥胖不仅影响外表,更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二型糖尿病、高血压甚至某些癌症的风险。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天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5-30%以内,对于普通成年女性,大约相当于50-60克脂肪。
那位从142斤瘦到98斤的40岁女性,正是通过识别并减少这些"隐形油库"的摄入,才成功实现减重。她并非完全禁食这些食物,而是采取了更聪明的饮食策略:
减少而非完全禁止。偶尔享用喜爱的高脂食物,但控制频率和份量。改变烹饪方式。用蒸、煮、炖替代油炸、煎炒,大大减少油脂摄入。识别隐藏脂肪。学会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物中的实际脂肪含量。选择更健康的替代品。比如用水果替代甜点,用烤薯替代薯片,用清汤面替代炒面。
控制进食速度。慢慢咀嚼,给大脑足够时间接收饱腹信号,避免过量进食。保持食物多样性。确保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复合碳水和膳食纤维,保持饱腹感。
规律进餐。避免长时间不进食后的暴饮暴食,这往往导致选择高脂高糖食物。当我们了解食物的真实营养成分,就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减重过程不必苛刻,关键在于建立健康、可持续的饮食习惯。那位40岁女性的减重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掌握正确的知识,任何人都能实现健康减重的目标。
想一想,当你知道一碗炒面相当于喝下三勺油,你还会像以前那样毫无顾忌地享用吗?健康饮食需要知识和选择,而不是盲目跟随口腹之欲。每一次食物选择,都是在为自己的健康投票。
生活中充满饮食诱惑,如何在满足味蕾与维护健康之间取得平衡,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课题。了解食物的真相,做出明智的选择,健康的身体和理想的体重自然会随之而来。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寻求线下医师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