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临床表现(肥胖症的临床症状)
临床肥胖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2025年1月15日发表关于临床肥胖定义和诊断标准的文章。
- 肥胖的定义:
肥胖是指过多的脂肪堆积,这可能伴随或不伴随脂肪组织或器官功能的异常。
临床肥胖被定义为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由于过多脂肪对组织和器官功能的影响而引起,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心脏病发作、中风、肾功能衰竭)。
临床前肥胖是指过多脂肪堆积但器官功能尚未受损,但增加了发展为临床肥胖和其他疾病的风险。
- 诊断标准:
BMI(身体质量指数)仅适用于人群层面的测量或筛查工具,而不应作为个人健康的指标。
应通过直接测量体脂或其他人体测量学标准(如腰围、腰臀比)来确认过多脂肪堆积。
临床肥胖的诊断需要证明因肥胖导致的器官功能受损或日常活动能力显著受限。
- 管理和建议:
临床肥胖患者应及时接受基于证据的治疗,以改善或逆转肥胖的临床表现。
临床前肥胖个体应进行健康咨询、健康监测以及降低风险的干预措施。
制定有利于减少肥胖的公共卫生策略,应基于科学证据,并注重公平的治疗机会。
肥胖是病!过度肥胖会引起这4大后果,医生提醒:科学减肥很重要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餐桌上的食物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虽然不用再担心饥饱问题,但因为碳水,脂肪摄入过多,肥胖也会随之而来。但近年来,随着肥胖人数的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肥胖视为常态,认为肥胖只是一种“可能会影响健康”的生理表现。
但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肥胖一直都是病!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肥胖列为生理代谢疾病的一种,且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大约有50多种并发症与肥胖症相关,肥胖也因此一跃成为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疾病。
为什么说肥胖是病呢?还请提高警惕
我们不妨从疾病和肥胖的共同点开始讲起:
一般来说,大部分疾病,都是以损伤身体健康为前提进行发展的,在疾病恶化的过程中,患者大多会出现身体虚弱,生活自理困难,心理压力大等相关症状。
而肥胖人群同样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因此肥胖者体重较大,因此身体骨骼,器官等承受的压力大,生理功能下降,身体就会变得虚弱;
而过度肥胖者,无论是起身或是弯腰等行为都很难做到,因此生活自理也会出现相应的影响。
还有例如因体型、肚腩的外形原因导致滋生自卑,社恐的情绪,增加了肥胖者的心理压力等。综上所述,疾病和肥胖所造成的身体健康,生活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如出一辙,因此说它是疾病,真的一点都不假。
不仅如此,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肥胖一直都是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表现,这也是肥胖被列为疾病范畴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这5种健康的负面后果,更值得各位肥胖的朋友“敲响警钟”。
长期肥胖,身体可能会承担这4大严重后果
【呼吸道疾病】
肥胖者的一大显著特征就是脂肪堆积,而大量的脂肪也会长期堆积在咽喉,下颚等部位,受到脂肪的挤压,呼吸道也会因此变窄。
因此肥胖者大多会有呼吸困难,喘不上气的情况,长期如此,呼吸道受到压迫而毛细破损,炎症的风险增加,极易引起气管炎,咽血,结节一类的疾病症状。
【消化系统隐患】
肥胖者的脂肪大多会堆积在腹部,因此腹腔的空间会因为脂肪的挤占而变小,因此处于腹腔中的肠胃压力会增大,继而出现反酸,胃食管反流等一系列消化疾病症状。
不仅如此,肝脏也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肥胖者脂肪占比较大,肝脏也会因为代谢能力减弱而被脂肪浸润,增加脂肪肝等慢性疾病风险。
【内分泌紊乱】
肥胖是代谢症状的一种,同样也会影响到人的内分泌,激素分泌水平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尤其是对女性来说,长期激素异常,容易造成月经紊乱,子宫肌瘤等一系列妇科疾病。
【骨骼负担增加,骨病隐患提高】
因为脂肪储备增加,肥胖者的体重也很大,骨骼作为支撑身体的结构,同样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压力,尤其是膝盖,关节等部位,承受的压力和磨损更严重,出现潜在的关节炎,膝盖积液等症状的隐患也会更大。
不仅如此,大量的脂肪游离在身体环境内,还会阻碍钙质的吸收,钙质是生成骨质,提高骨骼密度的重要营养物质,肥胖者身体的骨质不断流失,骨质疏松也会加速出现。
综上所述,肥胖之所以归属疾病的范畴,不仅仅是因为它和疾病的相似度,更和这些因肥胖引起的并发症脱不开关系,身体长期存在上述症状,持续恶化,甚至还会诱发糖尿病,高血脂,慢性炎症,甚至是肿瘤等更严重疾病,还请肥胖的朋友一定要重视起来,积极且科学的减肥,才能护佑身体健康。
对于肥胖者而言,怎样才能科学地减肥呢?
不少肥胖者意识到了肥胖的危害性,从而选择去减肥,但如果用错了方法,比如盲目的绝食,过量运动,或者借助减肥药,抽脂等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减脂,甚至还会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因此,想要科学减肥,还请牢记以下2点原则:
①要有坚持的信念
坚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短时间的一时兴起,根本无法起到减肥的效果。
所以各位有心减肥的朋友,首先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有坚持下去的决心,这才是减肥成功的基础。
②降低碳水的摄入
很多人觉得,只要不吃肉就是减肥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碳水才是引起肥胖的真正原因,科学降低碳水摄入,才能真正起到减肥效果。
常见的碳水比如米饭、馒头、面条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减少碳水摄入,并不代表不吃碳水,可以利用“粗粮代替细粮”的方法,用升糖更低,膳食纤维丰富的粗粮,比如玉米,红薯等来部分代替米饭,面食,通常替换占比在三分之一左右相对科学。
综上,肥胖真的是一种疾病,不容小觑,合理科学地减肥,才能真正帮助肥胖者找回健康。仍需重申的是,科学减肥的前提,需要根据自己具体的身体情况来制定计划和目标,拥有坚持不懈的决心,才能真正看到减肥成功的曙光。
参考资料:
[1]翟屹, 赵文华. 肥胖疾病负担的研究现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1):3.
[2]郝莉莉, 穆西珍. 关于肥胖与疾病[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
惊!三甲医师揭秘:肥胖症临床表现远超想象,你真的了解吗?2
身体肥胖绝非小事,三甲医师深度解读肥胖症的各种临床表现II。
这也太恐怖了,难道还有更吓人的?没错,肥胖是多种疾病的"温床"。
·从代谢的角度看,常常肥胖伴有血脂异常,血液当中的脂肪含量失衡,可能会引发脂肪肝。肝脏被过多的脂肪浸润,血压也容易升高,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增加,这样就会显著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糖代谢也会受到影响,出现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进而发展成糖尿病。而这些疾病因素与肥胖就会共同构成代谢综合征。
·从其他系统来说,肥胖可以使呼吸道周围脂肪堆积,容易引起阻塞性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睡觉的时候呼吸出现间歇性暂停,有可能会导致猝死。胆汁当中由于胆固醇含量增加,胆囊疾病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体内嘌呤代谢也可能出现紊乱,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也会上升。骨关节长期受压,磨损加剧,骨关节病的几率会显著提高。由于粘度增加,血栓的风险也会增加。
·另外,对于女性的生育功能来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由于肥胖症所导致的胰岛素抵抗所引起,这样就会影响排卵和激素平衡,进而导致不孕。
我是山东省立医院干细胞中心侯旭医生,关注我关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