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宫寒(肥胖是宫寒引起的吗)
不明原因的肥胖可能是宫寒惹的祸
您的位置:精彩专栏> 不明原因的肥胖可能是宫寒惹的祸
如果你有月经异常、不明原因的发胖,或者下腹寒冷作痛的情况,那么你就需要引起重视了,这很有可能是宫寒所引起的症状。宫寒,是指妇女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所出现的下腹坠胀,疼痛,得热则缓和,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为主要症状者。百病起于寒,宫寒在妇科病及妇科不孕症中占一半以上。
小腹寒冷隐隐胀痛
宫寒的症状
1、发胖
宫寒者的另一表现是浑身发胖,并伴有气短乏力、失眠多梦、月经过少、不排卵等症状。子宫热量不足,为了维护自身的生理机能,脂肪就充当起“护宫使者”,子宫越冷身体就越需要囤积脂肪,从而引起发胖。
2、月经异常
经前小腹有坠胀感,并出现白带增多、腰酸或痛、两乳胀痛等现象,少数有反胃、作呕反应;行经腹痛,小腹发凉,月经色黑有血块,个别女性痛经达到难以忍受之程度。
3、下腹寒冷有时作痛
经期有时错后,色淡而量少,精神较差,平时腰酸腿软,小便较多,月经量少,性欲减退,舌质淡苔白,脉沉。真阳不足的则腰酸如折,面色黯黄,自觉下腹部不暖,四肢不温,主要脚冷而疲软,口淡而无味,喜食辛燥,月经略有错后,有白带,小便频或失禁,舌质淡,苔白腻而滑,脉沉弱。
编辑推荐:
如何解读“思伤脾”
女人服用珍珠粉要认清体质
通过大便气味判断肠道健康
察“颜”观“色”如何运用到中医里
更多中医知识请进入>>>中医常识,了解自己,了解中医....
此文是互联网转载内容,本站只进行转载发布,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电话:010-52897673
这一体质,或易致肥胖!速来自查
秋末冬初,天气干燥,人体容易被燥邪侵扰,出现舌红少津、眼干鼻燥等症状;同时由于饮食不节等原因,一些人体内湿气较重,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摄入的水分难以被很好地吸收和利用,从而导致干燥的情况更加严重。因此,这一时期养生既要注意润燥,也不能忽视祛痰湿。
身体里的四种“水”
中医认为,津、液、痰、湿可以简单代表人体内水液的四种状态。津、液是我们体内正常的水,可称为“好水”,湿、痰是身体受到外邪侵袭或体内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可称为“坏水”。
津: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起滋润作用,例如口水、汗液。
液:质地稍浓稠,灌注于关节、脏腑等,起濡养作用,例如关节腔里的组织液。
湿:湿性黏滞,容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痰:具有黏腻、重浊的特点,可阻滞气机,影响经脉气血运行,如果在人体蓄积到一定程度而不能消除,会导致多种复杂疾病。
水液失常可导致多种病症
身体的津液太少,可导致湿疹、荨麻疹、呼吸道疾病、干燥综合征、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痰湿体质容易导致肥胖,可引发“三高”、心梗、脑卒中、肿瘤等疾病。“好水”太少、“坏水”过多,都容易引发健康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养治疗。
【津液少】
津液来源于饮食,通过脾、胃、小肠和大肠消化吸收饮食中的水分和营养而生成。脾主运化,可将津液转输至心肺;肺主通调水道,可将津液输布至全身。如果脾的运送功能出问题,会导致津液不能到达肺;同时如果肺气虚,则会影响津液输布全身。
●症状:发色枯黄、口腔溃疡、干咳、舌红少津、牙龈肿痛、眼干鼻燥、面色萎黄、容易感冒、健忘。
●调养方法
银耳百合雪梨羹:主要材料有银耳、百合、雪梨、马蹄,有养阴生津的作用。
日常锻炼:练习八段锦中“左右开弓似射雕”的动作,有宽胸理肺的作用。
【湿气重】
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可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导致脾胃虚弱,水湿代谢失常,从而形成湿气重的情况。另外久居潮湿阴冷环境,也会使湿邪侵入体内,导致脾虚湿气重。
●症状:口干不欲饮、口唇干裂、皮肤干燥瘙痒、大便黏腻、关节僵直。
●调养方法
山药百合胡萝卜小米粥:有健脾养胃、清心润肺的作用。
日常需注意:饮食有节、保暖腹部、调节情绪、保证良好睡眠。
【痰湿多】
湿邪困于人体内,如不能及时排出,时间久了会化成“痰”,其致病种类繁多复杂,有“痰生百病”的说法。
●症状:口苦口臭、舌苔厚腻、唇红口疮、咽喉肿痛、困倦乏力、畏寒怕冷、夜尿增多、痛经宫寒、大便黏滞不爽。
●调养方法
陈皮薏米煮水代茶饮:有健脾益气、燥湿化痰的作用。
萝卜山药老鸭汤:有健脾、生津、化痰的作用。
按揉液门穴:有调节人体津液、润燥祛湿的作用。
秋冬祛湿润燥小方法
●桂花、生甘草泡水代茶饮:有祛痰湿、温脾阳、疏肝解郁的作用。
●石斛、麦冬煮水代茶饮: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日常锻炼可根据身体情况,适当练习“金鸡独立”的动作,有疏通三焦、引火下行的作用。
小贴士
使用以上调养方法需注意:由于个人体质不同,还需辨证施治。
来源: 央视财经
「中医讲坛」吸收不好也会变胖?肥胖四种成因了解一下
(主讲人:极善堂品牌创始人、济南颐善堂国医馆馆长荆玉飞)
肥胖主要是人体内的脂肪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而引起。在以瘦为美的当下,肥胖成了爱美人士争相躲避的一个词。可是你知道吗?变胖不一定代表吸收好,在中医看来,吸收不好同样也会造成吸收过度,引发肥胖的发生。
肥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五大因素,至少280万的成年人由于肥胖相关疾病死亡。据统计,44%的糖尿病,23%的缺血性心脏病,以及7%~41%的特定癌症是由肥胖引起的。儿童期肥胖会使成年期肥胖、早逝和残疾出现的概率更大。
同时肥胖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骨折风险升高、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征兆、胰岛素抵抗、II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及退行性疾病,如痴呆、呼吸道疾病、多种癌症、心理影响。肥胖对于人类健康,可谓是危害多多。
肥胖主要成因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吸收不好而造成的。比较典型的就是吸收不好反而变胖,很多人误解成是身体吸收太好,把所有的营养都吸收掉了。其实这种看法并不正确,在中医看来,有的是因为吸收不好才造成的吸收过度,表现为吸收比较好而肥胖,如同一个人平时挣得工资不多,然后会努力攒钱一样。
第二种是因为代谢不足造成的肥胖,这一类主要是因为不能够及时代谢,导致的淤堵。现在很多人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可能会长时间久坐,运动量非常少,这会导致代谢功能下降,其次,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了,导致很多人睡眠非常少,这也会导致代谢能力下降,还有一些人平时很少吃水果和蔬菜,或者饮食太过精细,都会导致代谢不足,然后就会出现肥胖。
第三种是因为体寒,或者是寒造成的肥胖。我们都知道脂肪作为一种能量的储存方式,是用来给我们身体提供能量同时御寒的,如果身体过于寒,也就是中医讲的体寒包括女性的宫寒等,就会脂肪进行累积堆积用来保暖。
第四种肥胖是因为激素类的药物使用,造成的激素失衡而造成的肥胖。在激素药物使用结束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体内的激素,使激素平衡。
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减肥,必须要找到我们肥胖的根本原因,只要方法找对了,减肥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山东首届中医百家讲坛活动征文(视频)通过机构自荐、大众推荐、媒体发掘等方式,面向全省中医机构征集中医科普短文或短视频,讲述中医保健理念及小妙招、小药方等,报名截止后统一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官方微信公众号或抖音平台进行展播,通过媒体报道、公众投票(点击、评论)等方式,最终评出10名“中医传播使者”及泉城口碑中医榜,对入围作品及上榜中医机构颁发荣誉证书或奖牌。
科普短文要求字数在1500字以内,内容为原创,积极健康、立意鲜明、创意新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根据各自的技术特色,从中医角度讲述养生保健理念及小妙招、小药方等,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也可围绕某一病种,谈一下中医对其的防与治;或某一味中药,介绍该中药药性及使用方法。
短视频可使用手机或单反等高清设备拍摄,也可是独立制作经过剪辑处理的作品,画面清晰、音质流畅,同期声普通话、方言皆可, MP4格式,大小不超20M,分辨率不低于720p,时长为1-3分钟。(短视频内容要求同文字)
作者(出镜者)要具有医学背景,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每个中医机构提供一条中医科普短文或短视频参赛(二甲以上中医院最多可提供3条)。作品发送至qljkgzs2016@163.com邮箱,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发至晚报工作人员微信“33717088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焦守广 整理)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