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纹与股藓(肥胖纹就是生长纹吗)

红网·红视频 0
文章目录:

皮肤黑是因为没洗干净?也可能是肥胖引起的

红网时刻新闻3月15日讯(通讯员 丁宏洁)有人说,这个世界对胖子不友好,肥胖除了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痛风等并发症外,还可以引起一些皮肤问题。来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张先生就深受困扰。

近两年,张先生长胖了不少,身高170cm,体重210斤,属于肥胖类体型。随着体重的增加,脖子上的皮肤越来越黑,面积也越来越大,不痛不痒。张先生的家人都认为是他不讲究卫生,没认真洗干净的原因。张先生很委屈,自己明明每天洗澡都用肥皂搓洗了,但脖子还是很黑。凑近一看,张先生脖子的皮肤看起来确实黑乎乎的,像堆积了一层厚厚的污垢,用手擦也擦不掉,上面还有散在的小肉粒。这在皮肤科门诊也不少见,大多见于肥胖者。其实,这是以皮肤表面增厚的黑色色素沉着为表现的黑棘皮病。

一、什么是黑棘皮病

黑色棘皮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随着病情进展,皮肤增厚、皮肤纹路加深,表面可有结节、赘生物。一般发生于腋窝下、颈部、大腿内侧等皮肤皱褶部位。

二、黑棘皮病的分类

临床上可分为良性型与恶性型,因病因不同而表现及预后不同。良性型病情较轻,可自然缓解;恶性型病情重,大多伴发内脏恶性肿瘤。良性黑棘皮病往往与肥胖有关;恶性黑棘皮病与恶性肿瘤相关。

(一)良性黑棘皮病分两种类型

1.真性良性黑棘皮病

有家族发病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见于婴儿及儿童,皮疹常发生在单侧,进展缓慢,常在青春期后逐渐停止发展,之后可消退或减轻。

2.假性黑棘皮病

好发于肥胖患者,皮损常对称发生于皮肤皱褶部位,以黑色色素沉着为主,体重恢复正常后可消退,但色素沉着可持续。

(二)恶性黑棘皮病

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皮肤出现黑棘皮病表现,皮疹严重且广泛,发展迅速。常见的恶性肿瘤为胃癌、肺癌及乳癌。皮疹可发生在肿瘤前、同期或之后,随肿瘤进展加剧,切除肿瘤后皮损可减退。

三、黑棘皮病的治疗方法

黑棘皮病的治疗首先要查找病因,排除恶性肿瘤。

张先生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试验等检查后,初步诊断为良性黑棘皮病。

医生建议张先生改变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控制体重,对黑棘皮病的恢复有很大帮助。局部外用3%氢醒霜有助于减轻色素沉着。还可用激光、皮肤磨削术、高频电刀表浅烧灼治疗。

皮肤科主任张源提醒,肥胖可以引起皮肤生理状态改变,使肥胖者更容易患各种皮肤疾病。常见的有皮赘、毛周角化病、生长纹、股癣、瘀积性皮炎、足癣(脚气)等。肥胖已经被WHO认定为疾病,学习健康知识,“迈开腿,管住嘴”,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才能让你享“瘦”健康。

什么人容易得股癣 #医学科普

什么人容易得股癣?

苏振兴,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股癣其实就是烂裆,大腿根两边起红搔痒,这就叫股癣。它的确诊就是化验真菌,如果查出菌丝来就可以诊断为股癣。这种情况一般怎么来的?有这么几种情况。

·一种就是脚气,有些人得了脚气了,然后脚气了,抠脚了在大腿根挠了就传染上了。

·还有就是性接触,性接触也是可以传染股癣的,比如说出汗多,肥胖的糖尿病的,性接触也可以传染。

·什么人容易得?就是爱出汗的。

·第二个就是出租车的司机,久坐的这种人容易得,因为长期坐着,还有糖尿病的病人容易得股癣。

所以这种股癣要早点治,要不会影响到阴囊,而且它会引起发炎,瘙痒的非常厉害。所以出汗多的,肥胖的糖尿病的病人还要注意股癣,瘦人一般得股癣的几率比较小。股癣是真菌性的皮肤病,它和脚气都是一类型的病,都是真菌,所以要早点治,不要传染给家人。

药店人必学:体癣和股癣用药

体癣与股癣是常见病,致病真菌为皮肤癣菌。体癣是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板外的浅表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股癣特是指发生于腹股沟、会阴部、肛周和臀部的皮肤癣菌感染。

体癣与股癣的发病原因与体质和环境有一定关系,如湿热地区、高温季节是高发诱因,其他有穿着不透气及过紧衣物、肥胖多汗、糖尿病、密切接触污染物、饲养宠物、长期局部外用或系统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其他部位真菌感染等。

体癣和股癣治疗药物主要是外用药物、口服药物。

体癣和股癣的用药

1.局部治疗用药

首选外用抗真菌药物,最常用咪唑类药物、丙烯胺类药物。一般为1-2次/d,疗程 2-4周。

咪唑类药物如益康唑、咪康唑、克霉唑、酮康唑、硫康唑、联苯苄唑、卢立康唑、舍他康唑等,对体癣、股癣有明确疗效。

丙烯胺类药物如特比萘芬、萘替芬、布替萘芬等,对体癣、股癣有明确疗效。

其他有环吡酮类药物环吡酮胺、吗啉类药物阿莫罗芬、硫代氨基甲酸酯类药物利拉萘酯,阿莫罗芬对皮肤癣菌的抗真菌活性与咪唑类药物及丙烯胺类药物相当。

此外,含有抗真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的复方制剂,可用于炎症较重的体癣、股癣的治疗,建议疗程1-2周, 后改为外用单方抗真菌药物至皮损清除。炎症早期宜选用中弱效糖皮质激素成分加抗真菌药物的复方制剂,避免使用含强效或超强效糖皮质激素成分的复方制剂。一般用药 1-2次/d。

分类

药物

超强效糖皮质激素

0.1%氟轻松;0.1%氯氟舒松;0.05%卤美他松;0.1%戊酸倍他米松等

强效糖皮质激素

0.025%氯氟舒松;0.005%丙酸氟替卡松;0.05%醋酸氟轻松;0.025%丙酸倍氯米松;0.05%卤米松; 0.1%曲安奈德;0.5%曲安奈德乳膏;0.1%糠酸莫米松等

中效糖皮质激素

0.05%丙酸氟替卡松;0.1%糠酸莫米松;0.05%丁酸氯倍他松;0.1%曲安奈德; 0.025%醋酸氟氢可的松等

弱效糖皮质激素

0.5%醋酸氢化泼尼松;0.01%氟轻松;0.025%曲安奈德;0.025%醋酸氟氢可的松等

注意事项:外用药物若用药次数过多、涂抹用量过大,会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皮肤柔嫩部位如面部、颈部、眼周、腋窝、股内侧、腹股沟、阴部等皮肤薄,药物吸收率高,更易引起表皮萎缩、萎缩纹、局部吸收及依赖/反跳综合征,禁用强效、含氟的外用糖皮质激素。皮肤皱褶、炎症反应剧烈、阴囊及股部等薄嫩部位,避免用含酒精基质的搽剂或喷雾剂,以防刺激而使病情加重。

2.系统治疗用药

常用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适于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皮损泛发或反复发作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推荐特比萘芬250mg/d , 疗程1-2周。伊曲康唑200-400mg/d , 疗程1-2周。

注意事项: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尽量避免用于明显肝功能不全者。肝硬化或活动性肝病者不宜使用特比萘芬。伊曲康唑不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者。伊曲康唑主要通过CYP3A4代谢,药物相互作用较多,禁止与阿司咪唑、西沙必利、三唑仑、特非那定合用,因可致严重心律紊乱。

阶梯化与个体化用药方案

体癣和股癣的阶梯化用药:体癣和股癣治疗药物首选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咪唑类药物、丙烯胺类药物;若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皮损泛发或反复发作及免疫功能低下可选用系统用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

局部抗真菌用药次数多或疗程过长而难以坚持服药时,可考虑加用口服抗真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局部治疗效果较差时建议系统与局部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

体癣和股癣的个体化用药:老年者若感染面积较大且不宜系统用药治疗时,局部治疗可适当延长疗程。

儿童首选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酮康唑、咪康唑、联苯苄唑、特比萘芬等外用抗真菌药物,若皮损面积过大或有明显的毳毛受累时, 可考虑联合口服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

免疫缺陷者建议局部与系统用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疗程适当延长。叠瓦癣者局部治疗效果较差, 建议系统与局部用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国体癣和股癣诊疗指南(基层实践版2022)[J].中国真菌学杂志,2022,17(3):177-182

2中国体癣和股癣诊疗指南(2018修订版)[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9,14(1):1-3

3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48(2):73-75

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