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大会肥胖吗(压力大会肥胖吗?)
导致肥胖的3个主要因素
科普【导致肥胖的3个主要因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先天的,父母肥胖则孩子肥胖的概率大。虽然遗传因素无法改变,但遗传因素往往是和其他两种因素一起作用的。生活方式因素:现代人从事体力劳动相对较少,也不再需要为食物短缺而苦恼,为了追求口感,饮食中精细加工食物的比例越来越高。另外,聚餐和朋友一起吃饭更容易吃多,所以经常聚餐也是容易肥胖的原因之一。心理因素:压力与进食、肥胖有密切关系。人体在应激情况下会分泌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这些激素能帮助人应对压力,但慢性压力导致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内分泌也会发生相应改变,使人更容易饥饿,对食物的渴求增强。压力还可能导致瘦素分泌减少,促进脂肪堆积,进一步增加肥胖风险。(via 健康中国)
来源: 广东12320
越累越胖?别让压力成为“长肉肉”的原因
26岁的市民叶先生(化名)是一位媒体从业者,最近他发现自己工作虽然很辛苦,5年时间竟然长胖40斤……其实,像叶先生这样工作后长了很多肉肉的人不在少数。近日,“人为什么会越累越胖”更是冲上了热搜,引发众多网友热议。记者请教了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张倩。
图源 视觉中国
“压力胖”“过劳肥”并不少见
随着生活节奏地不断加快,上班族面临的工作强度也在增加,“996”、“007”屡见不鲜。与之而来的,是“压力胖”、“过劳肥”也越来越多被大家提及。在张倩医师看来,这种由于压力、劳累引起的肥胖确实是存在的,“在我们内分泌科门诊中常常会接诊这一类的患者。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中青年、高强度工作,经常出差或者熬夜,久坐不动。常见于白领、司机、高强度脑力工作者等等。”
张倩回忆,上个月接诊了一位女性患者黄女士(化名),30岁,从事it行业,经常加班熬夜,加班后还爱吃甜食、火锅,也没有时间运动,1年多的时间体重增长近40斤。“通过系统的检查,我们发现这位女士虽然没有肥胖和代谢病家族史,但是她在肥胖的基础上,还合并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脂肪肝以及月经紊乱等问题。”针对黄女士的情况,医生首先给予生活方式干预,调整其工作节奏,控制其饮食,加强锻炼,并给予一些药物联合治疗,各项指标这才逐渐好转,3个月后,体重减轻了20斤。
图源 视觉中国
靠安抚性食物减压,容易越累越胖
人到底为什么会越累越胖?压力大、劳累就一定会胖吗?其实过度劳累,压力大,本身并不会直接引起肥胖。人体长肥肉的本质是身体有多余的能量没有及时消耗掉,从而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导致人体变胖。这就意味着,任何原因所致的摄食过多,消耗减少,久而久之都会引起肥胖。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除了长期久坐不动,部分人甚至会将外卖食品视作家常便饭。外卖食品往往与“高糖、高油、高盐”不分家,而长期摄入这种高热量食物,“发胖”就在所难免。
压力,也是无法忽视的一方面因素。如果从事的是高压力工作,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人体大脑就会想通过摄入一些“安抚性食物”来抵抗压力反应。那什么是“安抚性的食品”呢?顾名思义指的是能够使人获得安抚或幸福感的食物,包括高糖,高脂肪或是童年记忆里喜欢的食物。当压力大时,人们会持续摄食增多,导致肥胖。而肥胖会进一步引起皮质醇水平的紊乱和一些代谢问题,这些又会进一步激化压力反应,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从而出现越累越胖的现象。
图源 视觉中国
拒绝“压力胖”, 分辨是“馋”还是“饿”
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的节奏都很快,怎样才能不让“肉肉”找上门的速度也很快?张倩医师给出如下建议:
1、调整作息,排解压力。尽量少熬夜,避免连续熬夜。白天工作之余安排一些活动,哪怕是在工作空间就可以完成的简单运动。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放松方式,例如瑜伽,冥想,跑步,打球,聚会等,运动不仅可以保持身材,也是一种很好的释放压力的方法。
2、分辨“馋”还是“饿”。明明刚饱餐过,却又想再吃点甜品?心情不好,想来包薯片?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饥饿。尽量规律三餐,可以适当加餐,学会抵制不健康食品的诱惑。
3、用健康食品替代“三高”食品。长期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危害很大。封锁这些食物,可以选择热量低的全谷物、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类来代替,以满足想吃食物的欲望。
4、关注压力,及时发现身体异常信号。人体在承受压力的同时,往往会表现出一些症状,比如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头痛、胃部不适、容易生病等等。关注自身变化,定期体检,才能及时调整,必要的时候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
通讯员 唐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吕彦霖
校对 王菲
来源:紫牛新闻
疫情期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发胖:压力问题是主因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4月8日发表题为《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发胖:为何新冠肺炎普遍引发肥胖》的文章称,疫情情况下发胖的主要原因是压力问题。全文摘编如下:
新冠病毒和魔鬼一样,有各种面孔和名字。它不但带来死亡和重症,还有其他不幸。席卷全球的“肥胖大流行”可能不是所有不幸中最危险的,但肯定是最广泛的。各种研究表明:疫情期间,全球近三分之一人口增重。23%的俄罗斯人体重增加,人均增长6.1公斤,这个数字非常可观。同时也有13%的俄罗斯人意外减重。美国的情况也差不多,42%的美国人发胖,人均增重13.2公斤。同时也有18%的人表示体重急剧下降。因此,如果你也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之际吃胖了身子,那么你肯定并不孤单。
有些人不想减重却日渐消瘦,而另一些人像吹气球一样发福,原因何在?
美国宾厄姆顿大学教授、神经生物学家莉娜·贝格达奇寻找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她感兴趣的领域是研究饮食和生活方式以及压力和精神障碍(如焦虑和抑郁)之间的关系。她认为,疫情情况下发胖的主要原因是压力问题。人在面对压力时作出“战斗或逃跑反应”,这是在进化过程中习得的面对危险的本能。
在承受压力的情况下,人体内血清素、多巴胺和褪黑素水平会降低。
血清素掌控情绪、食欲和消化功能。血清素水平低的人会感到焦虑。
多巴胺也被称作幸福荷尔蒙(实际上它的作用是预先体会到行为结果带来的满足感),它能够有目的性地调节行为动机。如果体内缺少多巴胺,人就没有足够动力去迫使自己活动。
褪黑素是一种睡眠激素。如果体内褪黑素不足,会破坏身体所习惯的睡眠和清醒状态。你将无法入睡,哪怕夜色已深。
在这种情况下,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可能最先受到影响。即使在岁月静好时,维持健康生活也要耗费许多精神力量,而如今机体被调动起来抵抗死亡威胁,你肯定无法逼迫自己生吃胡萝卜并狂踩健身车。
当身体急需多巴胺、血清素和其他令人愉悦的激素时,健身车又算什么呢?体内有一个声音发出命令:打开冰箱,用美味但不太健康的食物解决问题。
因此,如果你想保持最佳体重,首先要对压力宣战。尝试冥想,多做运动,多听音乐,多欢笑,别再拼命干活。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