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重肥胖的中药(湿胖吃中药调理能好吗)
- 1、十个肥胖九个脾虚湿重,一味中药,脾胃健,湿气除,体重自然降!
- 2、肥胖、喝水都长肉?5味中药的小药方,利水去湿,轻身消胖
- 3、黄芪和它是\u0026#34;两口子\u0026#34;,肥胖的朋友喝15天,健脾祛湿,益气消肿!
十个肥胖九个脾虚湿重,一味中药,脾胃健,湿气除,体重自然降!
十个肥胖人士里头,恐怕有九个都存在脾虚湿重的问题。
中医理论指出,脾胃乃后天之本,负责水谷精微的运化,而湿气过重则是导致体重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脾主运化水湿,一旦脾胃功能减弱,水湿便无法顺畅排出,进而在体内积聚,形成肥胖。
肥胖者常表现为身体沉重、四肢乏力、容易疲倦、面部油腻、腹部胀满、大便黏腻不畅,以及舌苔厚腻等症状,这些都是脾虚湿重在作祟。
在祛湿减肥、强健脾胃的道路上,一味中药尤为关键,它就是被赞誉为 “祛湿之星”——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能有效去除体内湿气,增强脾胃功能。
提到这,有个祛湿减肥、调理脾胃的良方不得不介绍,那便是源自中医经典的五苓散。
该方组成精炼,仅五味药材: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尽管药材不多,但其内涵深邃。
猪苓,作为利水渗湿的要药,与茯苓相辅相成,共同加强祛湿效果,是方剂中的“排头兵”。
白术,以其健脾燥湿之力,作为辅助,帮助脾胃恢复正常功能,确保湿气不再滋生。
泽泻,进一步利水消肿,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为减肥扫清障碍。
桂枝,则能温阳化气,促进气血运行,加速新陈代谢,助力减肥。
五味药材协同作用,既能祛湿又能健脾,有效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改善脾胃功能,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真实案例
王先生,35岁,长期饮食不规律,体重逐渐增加到了180斤,伴有腹部胀满、大便不成形、身体困重、易出汗等症状。
我看他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濡滑。
综合辨证属于脾虚湿盛证,治以健脾祛湿、利水减肥。
我就在五苓散的基础上加减拟方,加入薏苡仁以增强祛湿之力,配伍荷叶、山楂等以助减肥降脂,佐以陈皮理气和中。
连续服用一个月后,体重减轻11斤,腹部胀满感明显减轻,大便逐渐成形,精神状态改善。
调方续服两个多月,体重降至150斤,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未见反弹。
肥胖、喝水都长肉?5味中药的小药方,利水去湿,轻身消胖
#健康一夏#身边有一位同事,偶然聊天时反馈,平时吃饭并不多,但体重却居高不下,甚至觉着自己,喝一碗水,都能长二两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际上,“喝水都长肉”并不是一句简单的笑话。中医认为,这种类型的人,一般体内水湿都比较重,多为水胖。因为水湿太多,看上去才会有点发胖,显臃肿。
因此,日常所谓的肥胖,在中医看来,也并非完全是脂肪多。中医所说的减肥,也并不局限于减肥,而是通过改善体质,调理内环境和各脏腑功能,让身体逐渐恢复到平衡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针对水湿导致的肥胖,我们要减肥,就是要想办法把体内的水湿去除。对此,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经典名方——五苓散。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苓散作为利水渗湿的代表方,由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5味中药材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方中,泽泻味甘淡,为君药,能够利水渗湿,药效直达肾与膀胱,也即主要去膀胱和肾里面的水湿。
图片来源于网络
茯苓和猪苓味甘淡,淡渗利湿,兼能健脾,为臣药,能够增强泽泻利水渗湿之力量。
茯苓能够吸附水湿,健脾固守中焦,以运化水湿,把上半身多余的水湿吸走,然后集中到一起,从上往下排。猪苓固守下焦,主要去膀胱和肾里面的水湿。
紧接着是桂枝,其为佐药,能够温阳化气,以助利水。桂枝的加入,相当于把人体的阳气升发起来,去气化掉身体里多余的水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是白术,其为佐药,能够补气健脾,燥湿利水。白术入脾土,与茯苓配合,健脾以运化水湿。通过恢复脾胃运化功能,来达到去除水湿(治标),防止水湿进化生(治本),标本兼治的目的。脾胃好了,就能够把湿气气化和代谢掉。
综观全方,先利水,再气化,以治标;最后健脾,以治本。诸药配伍,共奏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健脾利湿之功,标本兼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这个五苓散的创立,古代医家并不是用来减肥的。只不过到了现代,今人发现,五苓散用于水湿类型的肥胖,效果非常好。因为在去除水湿方面,它既能气化(化湿),又能利水(利湿),双管齐下。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不太理解。下面我给大家打个比方。
水胖的人,就如同一块用水浸湿的毛巾,沉甸甸又湿漉漉。为了让毛巾变干,我们首先得用手把里面的水湿拧出去。
当然即使这样,也不可能挤掉所有水湿。其次,还需要拿到太阳下面去晒,利用太阳的热量,把水湿去蒸发掉。最后,经过一拧一晒,毛巾很快就变干了。
再结合五苓散的方药配伍,这个拧的过程就相当于是在利水湿,晒的过程,相当于是在气化,气化兼利水,还不忘健脾,这正是此方的精妙之处。
实际上,五苓散以调理水湿体质为主的。这种体质的人,喝水都长肉,身上的肉松垮、不紧实,查看舌头,舌体胖大,两边有齿痕,舌苔白腻等。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你的肥胖,不是水湿导致的,是不建议使用五苓散的。
黄芪和它是\u0026#34;两口子\u0026#34;,肥胖的朋友喝15天,健脾祛湿,益气消肿!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医药报》,2023年第08期,53-59页
2.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年第40卷第3期,95-98页
"肚子大得像怀了十个月的娃娃!"这话不是骂人,而是说那些整天提着个啤酒肚的胖友们。肥胖不只是外表问题,更是健康的隐形杀手。
现在有个方子,黄芪和它那位神秘的"老伴儿"配成对,喝上半月,竟能健脾祛湿、益气消肿!这"两口子"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什么能让大肚腩悄悄变平?且听老中医慢慢道来。
常言道:"千金难买一身瘦,万贯家财不如健。
"现代人脂肪堆积,湿气缠身,体内环境日渐浑浊如同一潭死水。中医有云:"肥人多湿,湿人多痰,痰人多瘀。
"肥胖之人往往脾虚湿盛,气血运行不畅,久而久之便成了疾病之源。
黄芪,中药界的扛把子,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善补中益气、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其"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本草纲目》亦云:"黄芪,补诸虚不足,益元气,补三焦,实腠理。"
而这位与黄芪结为"两口子"的神秘搭档是谁?便是红豆薏米!薏米,又名薏苡仁,《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其"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
"红豆味甘性平,入心、小肠经,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效。
这"两口子"一拍即合,相得益彰。黄芪补气健脾,红豆薏米祛湿利水,共同发挥祛湿消肿、健脾益气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含有黄芪多糖、黄酮类等活性成分,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薏米含有薏苡仁脂、薏苡仁甙等成分,具有良好的利水渗湿作用;红豆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排出体内废物。
让俺给你讲个实在例子。老王,五十有二,腹部赘肉堆积如山,走几步路便气喘吁吁,面色萎黄,精神不振。
脉象沉缓无力,舌胖有齿痕,舌苔白腻,典型的脾虚湿盛证。俺开了黄芪红豆薏米汤,嘱其连服半月。
果然,老王腹部渐渐消瘦,精神转佳,面色也红润起来。
《黄帝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肥胖乃正气不足,湿邪内生。
黄芪红豆薏米汤正是通过补气健脾,祛湿利水,使正气渐复,湿邪渐去,达到消肿减肥之效。
如何制作这道黄芪红豆薏米汤?甚是简单:取黄芪30克,红豆30克,薏米50克,山药20克,陈皮10克。
先将黄芪用清水浸泡半小时,薏米、红豆淘洗干净,山药去皮切块,陈皮洗净。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先武火煮沸,再文火慢炖一小时,即可饮用。
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连服15天为一疗程。
此方并非人人皆宜。
阴虚火旺者、表证未解者、孕妇忌服。若体质偏寒,可加入少许干姜;若湿热偏重,可加入少许黄柏。
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
江湖上有人说:"喝了黄芪红豆薏米汤,三天就能瘦一圈!"此言差矣!中医讲究治未病,调理身体是个缓慢过程。此方需坚持服用,才能见效。
且减肥非一朝一夕之功,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方为长久之计。
有人问,为何现代人肥胖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一是饮食无度,二是久坐少动,三是精神压力。
现代食品多高糖高脂,加之久坐办公,新陈代谢减慢,湿浊内生;而精神压力又导致内分泌失调,加重肥胖。
中医认为,肥胖与脾、肾、肝三脏关系密切。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肾为先天之本,主水液代谢;肝主疏泄,调节气机升降。
三脏功能失调,则水湿内停,脂肪堆积,形成肥胖。
黄芪红豆薏米汤通过健脾祛湿,益气消肿,调理三脏功能,标本兼治。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多糖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脂肪代谢;薏米中的薏苡仁油能降低血脂;红豆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排出毒素。
《难经》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现代人久坐伤肉,气血运行不畅,湿浊内生,故而肥胖日盛。
服用黄芪红豆薏米汤的同时,也应增加适当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以促进气血流通。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黄芪红豆薏米汤虽好,也不可过量服用。一般而言,体质偏虚者可适当加大黄芪用量;湿重者可增加薏米用量;热重者可增加红豆用量。
根据个人体质调整配方,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北京同仁堂李老中医曾用此方治愈数百例湿热型肥胖患者。他说:"肥胖病根在脾,脾能运化水谷精微,脾虚则运化不及,湿浊内生。
黄芪红豆薏米汤健脾益气,祛湿利水,标本兼治,实乃治疗肥胖之良方。"
总之,黄芪和红豆薏米这对"两口子",确实是肥胖人士的福音。坚持服用15天,配合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定能健脾祛湿,益气消肿,达到减肥健体之效。
然健康之道,在于平衡;减肥之法,在于持久。非一日之功,持之以恒,方见成效。
若能遵医嘱,调理得当,必能重获健康体魄,享受轻盈人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