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九个月宝宝肥胖(九个月宝宝肥胖标准)

浅方80斤 0
文章目录:

9岁孩子肥胖,妈妈操碎了心。营养师:每餐吃叶菜,控体重又补钙

大家好,我是浅方营养师。年前接到一位母亲的咨询:她9岁的儿子身高142厘米,体重却达到52公斤。孩子每天放学后要吃两包薯片,晚饭后还要喝整盒果汁。

这位母亲尝试过减少零食,但孩子总喊饿,甚至半夜偷偷翻冰箱。

我建议她把晚餐的炒土豆丝换成清炒油菜,餐后水果改为一小把蓝莓,仅仅两周后孩子主动说“现在吃完饭肚子不鼓了”。

儿童体重问题需要更早干预

2024年《创建预防儿童肥胖的项目》研究显示,近15年全球儿童肥胖率翻倍,超过60%的肥胖儿童在成年后依然超重。美国儿科学会跟踪调查发现,每天多摄入100克绿叶菜的儿童,三个月后体重增长幅度比同龄人少0.8公斤。

这与我八年来跟踪的200多个案例数据基本吻合。

绿叶菜要占餐盘三分之一

成年人手掌大小的量最适合儿童。比如午餐的红烧鸡块旁铺满焯水的菠菜,晚餐的番茄蛋汤里加半碗切碎的鸡毛菜。有个简单方法:买分格餐盘,把最大那格专门放绿叶菜。上周有位父亲分享,用这个方法后孩子蔬菜摄入量提高了两倍。

补钙不靠牛奶靠搭配

半碗煮熟的芥蓝(约150克)含钙量相当于200毫升牛奶,且富含维生素K。建议把绿叶菜和豆制品搭配,比如豆腐羹里加荠菜末,或用羽衣甘蓝拌香干丁。

注意烹饪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避免营养流失。

改变零食结构比戒零食更有效

把冷藏柜里的酸奶换成新鲜蔬菜棒。洗净的罗马生菜叶、芝麻菜直接装保鲜盒,搭配无糖花生酱或鹰嘴豆泥。

曾有孩子在我的指导下,用生菜叶卷着烤鸡肉当零食,三个月后裤腰松了两指。重点在于提供即食的蔬菜选择,而不是单纯禁止零食。

家庭饮食同步调整最关键

全家都吃糙米饭时,给孩子的那碗可以多掺30%的燕麦米。

有位爷爷带着孙子来咨询,两人共同执行饮食计划三个月,不仅孙子减重4公斤,爷爷的腰围也缩小了5厘米。这种共同改变能消除孩子的抵触心理。

周末备餐决定成败

周日晚上花20分钟预处理蔬菜:小白菜撕成适口大小装密封袋,油麦菜切段焯水后分装冷冻,羽衣甘蓝去梗撕片烘干做成蔬菜脆片。

这样工作日只需5分钟就能完成一道绿叶菜。有位职场妈妈反馈,提前备好的冰鲜蔬菜让她家晚餐的蔬菜比例提高了40%。

九岁孩子的体重管理需要润物细无声的调整。上周那位母亲又传来好消息:孩子现在主动要求带蔬菜沙拉当课间餐。她将西蓝花、紫甘蓝和烤南瓜块装进透明便当盒,淋上自制的柠檬酸奶酱,这种视觉丰富的餐食反而激发了孩子的食欲。

儿童肥胖,该怎么办?

近日,3岁3月的小男孩轩轩(化名)来我院营养科就诊,家长说他自小就比别的小朋友胖一些,平素胃口好、饭量大,喜欢喝奶、喜欢零食,挑食严重,运动量很少。

经过医生详细查体发现轩轩体型肥胖,其脖子、腋窝下皮肤都有明显的条纹状色素沉着(黑棘皮症),BMI高达29.2kg/m²,人体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轩轩的体脂率高达50.1%,通过血液及相关辅助检查发现,轩轩还合并有脂肪肝、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等并发症。面对这一张张触目惊心的报告单,家长急切地问医生,我们该怎么办?

01儿童肥胖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身体健康威胁

① 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肥胖儿童易出现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成年后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升高。

② 骨骼与关节负担:超重会导致骨骼发育异常,增加扁平足、脊柱侧弯及关节损伤风险。

③ 呼吸系统影响:肥胖可能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影响大脑供氧和学习能力。

④ 诱发性早熟:肥胖可使孩子的青春期发育提前(尤其是女孩),从而诱发性早熟。这主要是因为,肥胖儿童的体内堆积过多的脂肪,促使雌激素水平上升,加快乳房等第二性征发育而导致性早熟的出现。性发育提前会造成孩子身高过早封顶,影响孩子的终身高。

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BMI偏高的儿童和青少年,前额叶大脑灰质体积和海马体体积减小。海马体体积减小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更长远地看,大多数的肥胖儿童,在智力发育上,会落后于其他同龄人,包括但不限于判断能力、逻辑能力、运算能力、组织能力等等。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肥胖儿童常因体型受到同伴嘲笑,易产生自卑、焦虑甚至抑郁情绪,部分孩子因心理压力出现厌学或社交回避行为,影响人格发展。

02破除常见误区,科学应对肥胖

误区一:"小时候胖不算病,长大自然就瘦了"

科学解读:儿童期肥胖并非"阶段性现象"。研究表明,约60%的肥胖儿童在成年后仍会超重,且肥胖相关代谢异常(如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可能在青春期前就已形成。生长发育期的脂肪细胞数量一旦增加,成年后更难减少。

建议:早筛查、早干预,切勿盲目等待。

误区二:"控制体重=饿肚子,影响孩子长高"

科学解读:科学减重并非单纯节食,而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如增加优质蛋白、膳食纤维,减少精制糖和反式脂肪)、优化进餐时间(如睡前2小时不进食)实现。营养不良与过剩均会干扰生长激素分泌,合理减重反而有助于骨骼健康。

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

误区三:“孩子胖是因为懒,多运动就能瘦”

科学解读:运动虽是体重管理的重要环节,但肥胖成因复杂,涉及遗传、饮食、睡眠、内分泌等多重因素。例如,睡眠不足会导致瘦素分泌减少,增加食欲;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能引发肥胖。

建议:家长避免简单归因,应通过专业医生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方案。

误区四:"吃低脂食品=健康,可以随便吃"

科学解读:市售"低脂食品"常通过添加糖、钠等改善口感。例如某品牌低脂酸奶含糖量高达12g/100g,远超WHO建议的每日游离糖摄入量(儿童<25g)。过量摄入仍会导致脂肪堆积。

建议:学会阅读食品标签,警惕"隐形糖""隐形盐"。

误区五:"孩子体重正常,就不存在肥胖风险"

科学解读:体重指数(BMI)并非唯一标准。部分"隐性肥胖"儿童虽BMI正常,但体脂率超标(男童>20%,女童>25%),多因肌肉量不足、内脏脂肪过多导致,同样增加代谢疾病风险。

建议:定期监测身高、体重、BMI、腰围及体成分(如生物电阻抗分析),全面评估健康状况。

03预防儿童肥胖的关键策略

均衡膳食结构

遵循"餐盘法则":每餐中蔬菜占1/2,全谷物及薯类占1/4,优质蛋白(肉/鱼/豆制品)占1/4。减少精制糖、含糖饮料及零食摄入,用水果、坚果替代高热量零食。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保证每日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如跳绳、游泳、球类运动)。学龄儿童每日睡眠时间应达9-12小时,睡眠不足会扰乱激素分泌,增加肥胖风险。

家庭共同参与

① 树立科学观念:拒绝“以胖为福”的传统观念,关注体脂和体态而非单纯体重数字。

② 建立“家庭健康共同体”:避免单独给肥胖儿童"开小灶",全家人践行少油、少盐、少外食原则。用亲子运动替代屏幕时间。

③ 关注心理健康:避免指责孩子“贪吃”或“懒惰”,多鼓励、少批评,防止自卑或逆反心理。

儿童肥胖、超重筛查量表

家长可在家自行计算孩子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借助量表来判断孩子是否已经存在超重或肥胖。若孩子已出现超重,请及时到儿童营养科就诊,我们将通过专业评估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切勿盲目节食或使用成人减肥方法。

咨询电话:029-87692189;肥胖门诊时间:每周一至周日 8:00-17:00

福利放送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当日来西安市儿童医院营养科就诊的肥胖患儿,我院营养科为其免费进行人体成分测量,免费制定个体化的营养膳食处方及运动干预指导。免首诊检查及指导费。

“十个肥胖九个湿”,分享一个中成药

“十个肥胖九个湿”,由此可见,肥胖与体内湿气过重常常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当人体脾胃功能虚弱时,水湿运化失常,湿气在体内积聚。湿气重会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进而导致脂肪代谢受阻,使得脂肪更容易在体内堆积,形成肥胖。

而肥胖又会进一步加重脾胃的负担,使水湿运化更加困难,湿气更加难以排出,形成恶性循环,不仅会导致体重不断增加,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身体沉重、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等。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针对因湿气重导致肥胖的常用中成,祛湿、降体重!还能改善身体沉重、乏力、食欲不振等问题。

大家对照自身情况,看有没有下面几点:

身体总是感觉沉重、困倦,即使经过充足的休息,也难以消除疲劳感。

体型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较为明显,且身体容易水肿,用手按压皮肤后,会出现明显的凹陷,恢复较慢。

食欲不振,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食量减少,还可能伴有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大便溏稀不成形,黏腻,冲厕所时不易冲干净,且排便次数增多。

如果你有以上症状,可以参考参苓白术散进行调理。

组方: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莲子、白扁豆、砂仁、桔梗、甘草。

人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使脾胃能够更好地运化水湿,从根源上减少湿气的产生。

山药、薏苡仁、莲子、白扁豆:祛湿利水,能够有效地去-除体内多余的湿气,减轻身体的水肿症状,同时还能滋养脾胃。

砂仁:化湿行-气,可促进脾胃的气机运行,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桔梗:宣肺利气,有助于调节人体的气机,使肺气通畅,从而辅助脾胃更好地运化水湿。

甘草:调和,使各味更好地发挥协同作用。

不过用方前务必找专业翳生辨明自身情况,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有拿不准的可以先来问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