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致肥胖(激素导致的肥胖有什么特点)
滥用生长激素,可能会导致体重快速增加、血糖血脂异常
身高向来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尤其孩子的身高更是爸妈心头大事
总怕孩子长不高
尤其发现比同学矮半个头
家长就有些着急了
孩子还能长高吗?
需要去打生长激素吗?
家长能做点什么?
潘慧
北京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儿童滥用生长激素可导致严重后果
生长激素:通过现代基因重组技术和基因工程生产的一种肽类激素。其结构与人体内的生长激素几乎一致,可以促进软骨增长,从而助力孩子长高。
使用注意事项:
● 生长激素主要针对生长激素缺乏、特发性矮小症、特纳综合征等特殊疾病。
● 正常小朋友不建议使用生长激素,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体重快速增加、血糖血脂异常,甚至出现肢端肥大等副作用。
● 使用生长激素前,务必明确孩子是否真的矮小,以及矮小的原因,然后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一般来说儿童身材矮小是指:身高处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正常健康儿童生长曲线在第三个百分点以下或低于正常儿童平均身高的两个标准差。
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2023修订版)
另外,家长们在检测儿童身高是否达标时还需注意生长速率,如儿童生长速率出现下图情况,请及时就医咨询。
很多家长会因为孩子的身高过度焦虑,但实际上,很多情况仅仅是因为个体发育的差异。如果家长真的非常担心,建议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专科门诊有严格的临床检查流程,能够科学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切记不要盲目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或随意购买营养品,以免对孩子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
● 遗传:身高约70%受遗传影响,但后天努力也能让孩子追上遗传身高。
男孩遗传靶身高(厘米):(父亲身高 母亲身高 13)2
女孩遗传靶身高(厘米):(父亲身高 母亲身高—13)2
注意:计算出的结果属于最终身高的供参考范围,上下浮动4~5厘米也属于正常。
● 疾病因素:如频繁感冒、肝炎、贫血、营养缺乏、哮喘等疾病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
● 营养不均衡: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身高。
注意:肥胖会导致骨骺线提前闭合,
● 心理压力:焦虑、压力过大等情绪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从而影响身高。
● 睡眠与运动:充足睡眠和适当运动也对身高发育至关重要。睡眠时长足够,睡眠质量越好,生长激素分泌高峰、频率就越高,生长激素分泌越多。
不要随意购买营养品
有些营养品其实就是“智商税”,比如各种肽类产品,虽然听起来很高科技,但它们最终都会在体内被消化成氨基酸。
还有一些产品可能会添加不明成分。比如,曾经就有案例显示,一些产品中违规添加了性激素,导致孩子提前发育,虽然短时间内身高蹿升,但几年后骨骺线闭合,孩子的身高就停滞不前,最终可能只有1米4都不到。
面对这些琳琅满目的营养品,一定要冷静思考。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因为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的。这种情况下,应该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而不是盲目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品。
陪伴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关键
首先从饮食、运动、睡眠和情绪调整等方面入手,如确实需要使用生长激素等医疗干预手段,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随访和调整治疗方案。
建议: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运动锻炼,做健康生活的表率。
身高焦虑要不得,耐心陪伴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是关键。
健康小贴士
1.生长激素可以促进软骨增长,从而助力孩子长高,主要针对生长激素缺乏、特发性矮小症、特纳综合征等特殊疾病。
2.正常小朋友不建议使用生长激素,因为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体重快速增加、血糖血脂异常,甚至出现肢端肥大等副作用。
3.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遗传、疾病、营养不均衡、心理压力、睡眠不足、缺乏运动。
来源: CCTV生活圈
激素为何会让人长胖
来源:人民健康网
上海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 石浩强
导致肥胖的原因很多,除了饮食,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也是原因之一。激素是由人体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液的化学信息物质,通过调节各组织的代谢来影响人体机能。人们看到“激素”二字往往较为反感,用药后引起身材走形是重要原因之一。
激素类药物有很多,其中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休克等作用,可用于过敏、严重感染、风湿性关节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治疗。糖皮质激素虽然有效,但长时间、大剂量使用会引起人体脂肪分布改变,使面部、腹部、颈后部的脂肪堆积,导致满月脸、水牛背及腹部型肥胖。
激素导致肥胖的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一般认为,长期大量服用激素后,人体内的盐、水、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引起水钠潴留,进而引起浮肿,导致体重增加。一般而言,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肥胖并不是永久持续存在的,一般是可逆的。当逐渐减量、停药后,患者一般是可以瘦下来的。另外,服用激素后因疾病症状减轻,有些人的食欲会改善,因摄入热量增多而导致体重增加,这种情况就应当控制饮食并加强锻炼。
激素并非一用就胖,只要用药剂量没有超过生理需求量,一般是不会引起肥胖的。此外,一些外用的含激素类药膏、吸入用的激素药物,因进入血液循环的量很低,一般也不会引起肥胖。
需要提醒的是,在服用糖皮质激素时,如果是一天一次给药,一般应在早上服用。对于激素可能造成的骨质疏松,可以通过补钙和补充维生素D进行预防。对于可能造成的消化道溃疡,可服用一些胃黏膜保护剂。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后应当漱口,以免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进而引发口腔溃疡。长期、大剂量用药产生治疗效果后,应当逐渐减量、缓慢停药,切不可骤停药物,以免病情“反跳”。糖皮质激素具备保钠排钾的作用,使用期间,应适当保持低钠、高钾饮食。
激素副作用大、会变胖,你是不是也有这些误解?
当医生告诉你疾病治疗需要用『激素』的时候,你会是什么反应呢?
我不要,激素会让人长胖
我不要,激素会让人骨头坏死
我不要,激素用了就停不下来
该用还是要用的
是的,激素该用还是要用的!而ABC其实正是大家对激素类药物的片面解读。
到底激素是一种什么药?哪些情况又属于『该用』呢?
No.1
别把激素认错了
此『激素』,非彼『激素』
激素类药物种类有很多,并不是所有激素都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一般大众最常讲的,也是最怕产生严重副作用的激素,多是特指:
糖皮质激素
这类药物的主要成分名称常叫做『XX松』或『XX龙』。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等作用。
而其实,激素类药物还有很多种,比如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等等。
这些激素中有一大部分是用来进行『替代治疗』的。也就是说,当病人『缺激素』时,才会要『补激素』,比如:
激素代替治疗案例
疾病
特点(某种激素缺乏)
激素代替治疗 甲状腺功能低减甲状腺激素缺乏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 矮小症生长激素缺乏注射人重组生长激素 尿崩症抗利尿激素缺乏注射抗利尿激素(也叫加压素) _如果激素是在这种『缺啥补啥』的前提下使用。只要激素补充的量『刚刚好』,哪怕是终身用药,副作用也都是可控的。
还比如口服避孕药(含雌孕激素),巧用还可以治疗很多妇科常见病。
所以,要先搞清楚医生所说药物的种类和目的。不要谈『激素』色变。
No.2
外用激素不必惊慌
抛开剂量谈危害,就是耍流氓
如上文所说,『糖皮质激素』药物就是大家最常说的激素药。
人们之所以比较惧怕这类激素,就是因为经常听说使用这类药物后的“可怕”副作用:
水肿 血脂异常
高血压 糖尿病
骨质疏松 股骨头坏死
满月脸 体毛变重
肥胖 水牛肩
但事实上,这些出现变胖等副作用的,大多是长期以口服或输液的方式使用激素才会出现。
而作为一般大众,我们平时能接触到的激素药,其实更多是:
软膏:氢化可的松软膏、卤米松软膏等
喷雾吸入剂:布地奈德气雾剂、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等
鼻喷剂:布地奈德鼻喷剂、糠酸莫米松鼻喷剂等
等等...
这些『外用』或『局部』使用的激素,是治疗如皮炎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病的“首选药物”,可以快速地缓解症状。
这些剂型含激素的量其实很小,局部涂抹、吸入,能够进入到全身血液的量更是微乎其微。
可能使用一个月,才相当于口服激素一两片的量。
所以只要用得规范,有些病哪怕需要长期使用,都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专家提醒:很多皮肤疾病都可能用到激素,比如湿疹和各种皮炎、银屑病、虫咬皮炎等。但也有一些皮肤病不宜用激素如痤疮、疖肿、体癣等
No.3
停药需要慢刹车
药可以『停』,但要看『怎么停』。
很多人认为用了激素就停不下来,因为停药后容易反复,形成『依赖』。
激素依赖说法不正确,因为:
1、短期小剂量用药(如1-3天),一般可以直接停药,不需要太担心副作用和停药反复的问题。
2、长期系统用药,则需按疗程规范逐渐减药,中途突然停药可能会出现“反跳现象”使病情加重。
所以,使用激素并不是『不能停』,而是讲究『怎么停』。
长期用药的患者擅自停药,就好比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急刹车』,反而会更危险。
而专业的医生会根据病情来制定逐渐减药的计划。就像一点一点地『慢刹车』,让汽车逐渐减速,最后安全停下。
所以面对激素,我们能做的其实很简单:
1、遵循医嘱;
2、不擅自乱用;
3、不擅自停药,或增减药量。
最后我想说,激素有时候真的是能够『救命』的药。
对于一些疑难、急重症的病人来说,有时使用激素治疗疾病是更优先的,哪怕可能出现副作用,也要先把疾病控制住,如错过黄金期,以后治疗的难度会大幅增加。
所以,只要激素带来的『益处』大于副作用带来的『害处』时,我们都没必要拒绝。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