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子宫肌瘤 肥胖(子宫肌瘤肥胖有关吗)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0
文章目录:

女性体检出子宫肌瘤,3件事要上点儿心,不然肌瘤容易越长越大

“天呐,我怎么会得癌症?”

35岁的廖女士去医院取体检报告,然而报告上的“子宫肌瘤”四个字却把她吓得不轻,看到“瘤”字,她立马联想到了癌症,急急忙忙到诊室里咨询医生:“大夫,我子宫里长了一个瘤子,该怎么办?是不是很严重的癌啊?要不要赶紧切掉?”

医生仔细查看体检报告后,安慰廖女士:“你别急,你这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不是癌,可能手术都不用,日常注意护理就行,不要给自己太大心里压力。”

对于医生的说法,廖女士半信半疑:都长成“瘤”了,子宫肌瘤真的不用手术治疗吗?

一、子宫肌瘤不是“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子宫肌瘤属于一种在女性群体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可以将子宫肌瘤称为子宫纤维瘤或纤维肌瘤。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高发对象为30~50岁的女性,35岁以上女性20%有子宫肌瘤,20岁以下女性较少见。

子宫肌瘤的恶变比较罕见,仅占整体的0.4%~0.8%,多见于绝经后子宫肌瘤伴疼痛和出血的患者。如有绝经后子宫肌瘤增大,应警惕恶变可能。

虽然子宫肌瘤不容易恶变,但并不代表可以轻视它,如果肌瘤太多太大,会导致月经不调、腹部胀痛、不孕等问题,同样会对女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二、4类女性更容易得子宫肌瘤,要提前预防

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难以准确统计,估计育龄期女性的患病率可达25%。但由于大部分肌瘤很少引起症状,所以真实的发病率远高于此。也就是说,每2名~3名女性中就有1名女性会得子宫肌瘤,而以下几类女性更需要特别注意。

1、雌孕激素水平过高的女性

子宫肌瘤属于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与女性性激素有关,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子宫肌瘤患病风险越大。故子宫肌瘤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青春期前少见,怀孕期间往往迅速增大,而绝经后肌瘤大多停止生长甚至萎缩。

2、超重女性

研究显示,女性子宫肌瘤患病率随BMI增长而升高,且腰臀比升高可能会增加子宫肌瘤发病风险。数据显示,妇女体重每增加10kg,子宫肌瘤的发生风险可增加21%。

肥胖者体内过多的脂肪会增加雌激素的储存,与此同时,肥胖女性肾上腺分泌的雌烯二酮可转化为雌酮,脂肪组织越多,转化能力越强,血浆中的雌酮水平越高,持续的雌激素刺激会影响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

3、40岁以上晚育女性

研究发现,未育女性会比已育女性更早进入更年期,而未育女性若得不到孕激素及时有效的保护,容易产生激素性依赖性疾病,增加子宫肌瘤的患病风险。

此外,若未育女性同时存在性生活失调的问题,激素水平分泌紊乱,则容易导致盆腔慢性充血,最终诱发子宫肌瘤。

4、负面情绪多的女性

有关医学证明,内分泌功能紊乱是子宫肌瘤形成的危险因素。情志因素能影响人体内分泌功能,不良的情志活动使内分泌功能紊乱、卵巢功能失调,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或活性增强,孕激素水平降低,雌、孕激素比例失调,长时间反复作用下最终导致子宫肌瘤的形成。

小艾同时提醒大家,虽然子宫肌瘤最初可能因为没有明显不适症状,而很难被患者发觉,但其实仔细观察,身体仍会有一系列“提示信号”,女性日常要多留意:

  • 月经变化: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不规则。长期月经失调可引起贫血,出现乏力、心悸等症状。
  • 疼痛:除因盆腔神经受压有疼痛外,带蒂的黏膜下肌瘤在宫腔内可引起宫缩而产生疼痛。
  • 下腹部包块:当浆膜下或壁间肌瘤增大超越盆腔时,患者多能自己触及包块而去医院就诊,可伴有下坠感。
  • 白带增多:伴有感染或坏死时,可有大量脓性白带,可有血性或脓血性、伴有恶臭的阴道流液。
  • 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可导致月经过多,要警惕大量出血的情况。
  • 压迫症状:肌瘤增大,会压迫膀胱,导致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便秘等问题。
三、得了子宫肌瘤,这3件事要上点儿心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朱兰表示,不是所有的肌瘤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医生明确诊断后,会根据肌瘤的大小、部位、生长速度、以及患者的年龄和生育要求给出综合的判定。

但若出现以下6种情况,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1.长期的经量过多、经期过长以致贫血,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2.肌瘤体积大或数量多,膀胱、直肠等器官遭到压迫;

3.子宫肌瘤造成不孕或反复流产;

4.怀疑有肉瘤病变;

5.有生育要求并有明显的黏膜下肌瘤;

6.严重腹痛、性交痛或蒂肌瘤扭转引起急性腹痛。

不过,即便是不需要手术的肌瘤,日常也要注意护理,因为子宫肌瘤会长大,也会缩小,如果放任胡来,肌瘤可能越长越大,越长越多,给健康造成严重伤害。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调理,我们可以让子宫肌瘤得到控制或者缓解。

  • 合理膳食

基于患者的营养需求,日常饮食要保持营养摄入充足,同时基于膳食纤维丰富与清淡易消化原则为主,鼓励患者保持多样化饮食,平时可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注意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同时可以食用一些含铁量丰富的食物。

  • 调节情绪

患者可通过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及心理安慰等途径,积极调整自身不健康、不平衡的心理状态,从而减轻负面情绪的症状,提高治愈的信心及接受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身体尽快康复。

  • 定期复查

除了遵医嘱应用药物治疗,同时实施饮食限制,患者自己还应该对身体进行密切关注和有效预防,在前往医院确认病情稳定且符合居家调理的标准之后,患者还需要定期返院进行复查,对子宫肌瘤的发展做好监测。

一般情况下,没有症状的子宫肌瘤不需要治疗,观察就可以,每3~6个月随访一次,如有变化可考虑进一步治疗。而对于一般健康女性来说,每年一次的妇科检查及盆腔B超十分必要。

子宫肌瘤是激素依赖型良性肿瘤,在成年女性中发病较高,一部分患者没有症状,大多数患者伴随月经量多、腹痛以及贫血等症状。目前子宫肌瘤的治疗可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复发,因此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

参考资料:

[1]《子宫肌瘤合并月经过多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1-03-25

[2]《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的影响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03-10

[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21-02-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子宫肌瘤患者,担心春节期间,吃大鱼大肉发胖,怎么办

子宫肌瘤患者担心春节期间发胖怎么办?

子宫肌瘤患者担心春节期间吃了大鱼大肉发胖怎么办?作为中医妇科医生,我理解子宫肌瘤患者,以下从中医妇科角度来说给大家一些建议,帮助子宫肌瘤患者春节期间也能吃好,也能保持健康的身体,而不加重肌瘤的病情。

·第一,饮食调节。建议要均衡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粗粮。这些食物富含纤维素,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

·第二,要控制热量。春节期间要应酬吃饭,确实频率会比平时高很多,但是吃多了以后确实会增加身体的负担。

·第三,饮食的方式。还是尽量多选择些清蒸、炖的烹饪方式,减少油炸、烧烤的高油脂的烹调方式。

·第四,还是要适当的运动。去做一些简单的锻炼,比如出去散步、慢跑,甚至做家里铺个瑜伽垫、做个瑜伽、练个八段锦都是非常好的。运动有利于提高身体的代谢,促进脂肪的分解,帮助控制好体重。

因为过年经常会有熬夜、应酬、娱乐,但是充足睡眠还是要保持的。不要晚上两点睡觉,第二天睡到早上11点、12点这种日夜颠倒生活,不要养成要保持正常的自然作息,以免内分泌失调、荷尔蒙失调,它也会影响大姨妈,尤其是熬夜,所以大家玩的时候要注意分寸。

·第五,心理调节。保持愉悦的心情,可以通过听听音乐、散散步、去逛逛街等等一些多种的方式来放松心情,避免焦虑。肌瘤患者避免过度的焦虑和压力,因为肝气郁结就会导致肝脾细致,加重瘀血形成。可以通过趁过年期间和以前的老师、朋友、家人多聚聚,这样有利于缓解一些焦虑情绪,更有利于年后正常的健康生活工作。

关注钱麟,健康伴你行。

女子长了南瓜大肌瘤以为是发胖

武汉晚报讯(通讯员龚雨西 记者张剑)45岁的童女士腹胀如足月孕妇,以为是发胖导致,不料却是巨型子宫肌瘤作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Ⅲ科、胃肠外科携手成功“摘瓜”,如释重负的童女士于9月22日康复出院。

家住汉川的童女士原本体型偏瘦,近两年腹部却逐渐隆起,以为自己是中年发福。9月上旬,她感觉腹胀难受,睡觉难以平卧,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Ⅲ科门诊就诊。CT检查显示其盆腔有一个南瓜大小的肿物,压迫了周边脏器。9月10日,童女士进行了剖腹探查术及巨大盆腔病损切除术,术后测量肿物直径约40cm,为良性的子宫平滑肌瘤。

妇Ⅲ科主任申复进副教授提醒,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发生于35-50岁,绝大部分子宫肌瘤在前期症状不明显,建议成年女性最好一年做一次全面妇科检查,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