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湿气能引起肥胖吗(湿气引起肥胖的症状)

甘肃张若楠 0
文章目录:

肥胖并非全因湿气重,多与气虚有关!药膳可温补脾肾,助力减肥

很多人认为,胖是由于湿气重造成的,减肥第一要义是祛湿,于是各种减肥祛湿产品应运而生,比如红豆薏米茶、暴汗服、美人鱼姜蒸等。但其实并非所有的肥胖都与“湿气重”有关。

肥胖多与气虚有关

肥胖最早的记载可追溯至《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中便将人分为“有肥、有膏、有肉”三类,认为“腘肉坚,皮满者,肥。腘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即肉坚实、皮肤完满健好的,属肥型;肉不坚实,皮肤松弛的,属膏型;皮肉紧连不相分离的,属肉型。而其中膏型的人皮肤宽缓,腹肌松弛,脂肪聚积于腹部,导致腹部肥大下垂,类似现代常见的腹型肥胖。

至于肥胖产生的原因,《丹溪心法》中提出:“凡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是气虚。”《景岳全书》认为:“肥人者,柔胜于刚,阴胜于阳者也。且肉以血成,总皆阴类,故肥人多有气虚之证。”《石室秘录》记载:“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营运,故痰生之。则治痰焉可仅治痰哉,必须补其气,而后带消其痰为得耳。”可见,肥胖其实为本虚标实之候,虽常有痰湿偏盛的表现,但其本质与气虚有关。若长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气虚衰,则脾胃运化转输无力,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体内,出现体型肥胖、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腹大胀满、头沉胸闷等症状。或素体虚弱,肾气虚衰,则血液鼓动无力,水液失于蒸腾气化,致血行迟缓,水湿内停,导致体型肥胖、腰酸腿软、动则气喘、形寒肢冷、下肢浮肿等症状。

日常减肥有妙招

故而想要减肥,不应一味祛湿,而应重视补益脾肾之气。日常可以通过穴位按摩和药膳食补来温补脾肾,助力减肥。

穴位按摩

穴位推荐

按摩选穴主要以任脉及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为主。

任脉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按压任脉的中脘穴(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水分穴(在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上)、关元穴(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可促进全身气血流通,尤其是按压腹部的任脉穴位,可健脾益胃,助力减肥。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按压脾经的大横穴(在上腹部,脐中旁开4寸)、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由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形成的凹陷中)及胃经的天枢穴(在上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丰隆穴(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缘)能有效促进脾的运化及胃的受纳功能,帮助健运脾胃功能,帮助减肥。

按摩方法

用拇指或食指和中指指腹按揉穴位,力度以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宜。每个穴位按揉3~5分钟。

药膳食补

为预防和控制我国人群肥胖的发生发展,改善肥胖患者的体重状况,调整日常膳食结构,提高居民营养健康水平,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版)》。现摘录部分食谱如下。

黄芪橘皮饮

材料:黄芪10g,橘皮5g。

做法:将黄芪、橘皮洗净,一起放入炖盅中,加入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30分钟,代茶饮用,温热频服。

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扁豆山药粥

材料:白扁豆30g,鲜山药100g,粳米30g。

做法:将鲜山药去皮、洗净,切片备用。将白扁豆洗净,清水浸泡2小时。将粳米洗净,加入鲜山药、 白扁豆,一同煮粥,煮至米、豆熟烂即可。

功效:补益脾胃。

山药黄芪炖鸭肉汤

材料:鲜山药100g,黄芪10g,生姜3~4片,鸭肉300g,板栗100g。

做法:鸭肉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焯水;板栗加适量清水煮熟凉后剥皮壳备用;将鲜山药去皮、洗净,切厚片备用。上述食材一同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大火烧沸后,再用小火煲1小时,放入少许精盐调味后即可。

功效:健脾益肾,补益气血。

人参核桃汤

材料:核桃仁3个,人参3g,生姜5片。

做法:将核桃仁捣碎备用,将人参放入砂锅中,加水煮20分钟后,加入核桃仁、生姜,继续煮20分钟即可。

功效:补脾益肾。

湿气是如何一步步让你变胖的

众所周知,我是一个温柔善良的美男子;

也是一个没得感情的脂肪杀手。

最近这段日子,我的敌人很嚣张,它的名字叫做:

湿气。

所以我打算曝光它,告诉大家:

湿气是怎么让你变胖的,好让大家提高警惕。

先给大家说一下我最近消灭脂肪的一个案例吧。

01

事发在5月初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

门诊有个90后女士找我报案,控诉湿气让她163的身高,胖到了78公斤。

我调查了她的详细情况:

腰腹部肥胖很明显;出汗多;经常晚睡;容易头痛。

而且舌苔挺厚,湿气很重。

毫无疑问,凶手跟湿气有非常大的关系。

于是我就给她安排了中药祛湿 规律断食 饮食管理的易瘦体质方案。

6月中旬,第一个四周疗程结束。

体重下降了4.5kg,体脂下降5.3kg;

腰围减少了8cm,臀围减少6cm。

身体轻松了很多,出汗也明显减少了,整个人神清气爽。

我看她舌苔也减少了。

很明显,第一个阶段对湿气的讨伐还是比较成功的。

我告诉这位女士:宜将剩勇减脂肪,不可放松变反弹。

于是紧锣密鼓安排第二个疗程的八周方案。

现在是9月初了,过去了4个月,她向我汇报:

一共减掉了30斤!!

而且从舌头上看,舌苔干净了很多。

说明我们极大地打击了湿气的嚣张气焰,压缩了它的作案空间!

现在她163,只有63公斤了,身材变化非常大。

她感慨:

感谢邱医生让我找到了减肥又祛湿的好方法!

02

今天也趁着这个机会,给大家说一说,湿气让人变胖的作案手段

①湿气本性属寒,容易困阻阳气,阳气是人体活力的来源;

阳气不升,活力不足,代谢就不行。

代谢下降,就容易导致脂肪的堆积——尤其是在腰臀部。

②湿气阻碍脾胃运化,导致脾胃对优质营养吸收差。

有些人只喜欢吃精细的食物,吃肉食或者粗粮就容易肚子胀便秘,就是这个原因。

长期以往,形成习惯,就会形成肉松肉垮的易胖体质。

③湿气重浊粘滞,影响人的身体状态。

整个人昏昏沉沉,干什么都没劲,运动耐力差,走两步路就喘。

这种人,是很难坚持运动的,活动量少了,能量消耗不多,自然会慢慢变胖。

④湿气聚而为痰,容易影响精神状态。

有些人的焦虑抑郁,其实和痰湿有关;

古人说,“百病皆由痰作祟”,说得搞笑一点,就是饭吃太饱了。

包括一些情绪性的暴饮暴食,都和痰湿有关。

⑤湿气停留在关节、经络、脏腑等,容易导致对应的问题。

比如说,痛风为风湿热邪导致,其中湿气是核心;

比如说,血管硬化是湿气和瘀血阻滞形成;

比如说,肿瘤也是痰湿和瘀血的结合等等。

03

想要阻止湿气作案,就必须明白:

湿气跟脾虚,是狼狈为奸的。

湿气重者,脾必虚;脾虚者,湿气必重。

祛湿必须健脾,健脾必须祛湿。

脾虚湿气最常见的表现,就是:

疲倦乏力,头脸油腻,下肢沉重,大便粘滞,舌头齿痕,舌苔白厚。

通过健脾祛湿,改变自我精神面貌,对减肥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话说回来,饮食控制也很重要。

一方面是不要吃太多,另一方面是减少“含湿”食物。

不然的话,你一边祛湿,一边吃湿,那不是逗着玩嘛。

“含湿”食物最常见的就是:

精细淀粉(包子油条煎饼),油腻做法(煎炸红烧油焖)等。

健脾祛湿 饮食减肥,两者结合。

就可以让痰湿型肥胖者的身体里,没有湿气作案,世界和平!

注:本文已被授权,转载自公众号【邱医生说】

湿气真会导致肥胖?中西医角度的对比解析

文 | 孟医生纵观健康

编辑 | 孟医生纵观健康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悄悄蹭上去了?裤子越穿越紧,体重秤上的数字像股票一样直线上涨。你怀疑自己是不是喝凉水都胖?有人告诉你:“哎呀,你这是湿气重!”湿气?啥玩意?是空气湿度太高,还是你家地板没擦干?更离谱的是,有人一脸正经地跟你说:“湿气重了,真的会胖!”这到底是科学,还是玄学?今天咱就来掰扯掰扯,湿气到底是个啥玩意?它真能让你胖成“气球”吗?

1. 湿气:中医的“老梗”,西医的“迷惑”

咱先来聊聊“湿气”这个东西。湿气这个词,听着是不是有点玄乎?其实,它是中医里的一个概念。在中医的世界里,湿气就像是个“隐形杀手”,啥毛病都能赖它:头晕脑胀赖湿气,皮肤长痘赖湿气,睡不醒赖湿气,连你上班摸鱼都能找湿气背锅!中医认为,湿气是一种“邪气”,它会影响人体的运化功能,把身体搞得“水汽弥漫”,脾胃也跟着罢工,久而久之,湿气多了,你就容易变成“泡面人”——虚胖、浮肿、没精神。

听到这儿,你可能要问:那西医怎么看湿气?嘿嘿,西医的回答简单粗暴:没有这个词!对,湿气这个东西,在西医的教科书里压根找不到。不过,别急,虽然西医不承认湿气这个概念,但它确实有类似的“亲戚”——比如水肿、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等等。总之,中西医对湿气的理解不太一样,但它们都能解释为什么你会“胖得莫名其妙”。

2. 湿气如何让你“胖”得毫无防备?

湿气真能让你变胖吗?答案是:有点道理,但别全听信。

(1)从中医的角度:湿气让你“胖”得有理有据

中医的理论是什么?“脾主运化”。简单来说,脾胃就像你家厨房的“总调度员”,负责把吃进去的东西变成身体需要的营养和能量。如果脾胃被湿气“堵住”了,厨房里的“燃气灶”就打不着火,食物消化不了,“垃圾”越堆越多,身体自然就容易“发福”。再加上湿气喜欢“黏糊糊”,它就像在你体内开了个“水上乐园”,让你整个人看起来浮肿、虚胖。中医讲的“湿胖”,就是这么来的。

(2)从西医的角度:湿气“背锅”也没那么冤

虽然西医没有湿气这个词,但它承认,人胖,确实可能和身体的“水分”有关。比如:

  • 水肿:你长期吃得太咸,身体里的钠离子太多,水分排不出去,腿肿、脸肿、手肿,最后连体重秤都“肿”了。
  • 代谢慢:如果你的新陈代谢像蜗牛爬坡,身体就会囤积多余的脂肪和水分,导致“假性肥胖”。
  • 内分泌失调: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会让你的身体像“储水罐”一样,胖得莫名其妙。

所以,说湿气让你胖,也不是完全瞎掰,只是中西医的解释方式不太一样。

3. 湿气重的表现:你中了几个?

湿气重不重,简单自测一下,看看你有没有这些症状:

  • 早上起来发现脸肿得像包子。
  • 一到下雨天,整个人跟没充电似的,昏昏沉沉。
  • 体重飙升,但摸起来肉都是“松垮垮”的,像泡水的馒头。
  • 舌头上有一层“白毛毯”(舌苔厚腻)。
  • 动不动就拉肚子,或者便便不成型。

如果中了两三条,恭喜你,湿气可能已经“找上门”了。不过别怕,接着往下看,咱们聊聊怎么“赶走”湿气!

4. 湿气重了咋办?中西医教你“除湿大法”(1)中医的“除湿大法”:吃对、动对、活对!

中医对付湿气的办法很简单,四个字:“祛湿健脾”。怎么做?来记住下面这些小技巧:

  • 多吃祛湿食物:比如薏米、红豆、山药、冬瓜、茯苓,这些食材简直就是湿气的“死对头”。来一碗经典的“红豆薏米汤”,湿气见了都绕道。
  • 少吃生冷食物:冰镇奶茶、凉拌菜这些“湿气制造机”,咱还是少碰为妙。
  • 泡脚大法好:每天泡泡脚,水里加点生姜、艾叶,湿气就像被“蒸发”了一样,身体也跟着轻松了。
  • 适量运动:湿气最怕“阳气”,而运动能帮你提升阳气,让湿气无处可逃。每天快走半小时,出点汗,湿气就乖乖“打包走人”了。
(2)西医的“科学建议”:别迷信,多管齐下!

西医虽然不讲湿气,但它对胖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 控制盐分摄入:吃太咸会让身体水肿,每天盐的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差不多一啤酒瓶盖),体重可能会悄悄降下来哦!
  • 多喝水:听着矛盾吧?但喝足够的水,反而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和毒素。
  • 均衡饮食:别光吃红豆薏米汤,蛋白质、蔬菜、水果都得跟上,让身体的代谢“跑起来”。
  • 适度运动:不管中医还是西医,都建议你别懒着。运动不仅能让你“燃脂”,还能改善代谢,帮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
5. 湿气不是“背锅侠”,胖的真相在这里!

最后,咱得说句公道话:湿气可能会让你“显胖”,但真正让你胖的,还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湿气只是个“助攻选手”,真正的“主力前锋”是奶茶、炸鸡、甜点和久坐。如果你真的想瘦,得先从改掉坏习惯开始,湿气自然也会“拜拜”啦!

6. 总结:湿气和肥胖,边胖边学!

湿气到底会不会让人变胖?答案是:可能会,但它绝不是你胖的唯一原因。中医说的“湿胖”和西医讲的“代谢紊乱”其实有相通之处,关键还是要调理好生活习惯。如果你觉得自己湿气重,不妨试试中医的祛湿方法,同时结合西医的科学建议。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除湿神器”!

好了,今天的湿气科普就到这儿了!如果看完觉得有点用,那就赶紧转发给朋友吧!毕竟,湿气不会自己走,但知识可以帮你赶它走!


参考文献

《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关于湿气与脾胃运化的理论依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中国营养学会,关于盐分摄入量和饮食均衡的建议。

《水代谢与肥胖相关性研究》,《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19年第27卷第3期,关于水肿和代谢紊乱的机理分析。

Mayo Clinic:Water Retention and Causes,关于西医对水肿和代谢失衡的解释。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关于湿气体质的中医辨证论述。

#头条深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