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打鼾的最好治疗方法(肥胖者打鼾)

新医线306 0
文章目录:

肥胖+打鼾患者,如何减重?

——战支医学中心“世界睡眠日”系列科普(2)

张薇涵,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内分泌科

医研部医学科普中心 刘燕/崔彦 编辑

肥胖和打鼾总是形影相随,肥胖者容易打鼾,打鼾者更容易肥胖,两者相互促进。因而对于肥胖和打鼾者来说,减肥不但能够让自己变得颜值更高,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缓解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提高睡眠质量。那么,肥胖 打鼾者如何减重呢?

首先:生活方式干预

推荐的膳食模式包括:限能量平衡膳食、高蛋白质膳食、低碳水化合物膳食、轻断食膳食、地中海饮食等。运动方面根据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管理专家共识推荐,建议增加有氧运动(如快走)至每周150分钟以上;推荐更高水平的身体活动(每周200~300分钟),以维持减重效果。另外戒烟、酒,戒辛辣刺激的食物可避免气道水肿、通气不畅加剧。侧卧位睡眠和适当抬高床头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AHI。

其次:药物治疗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大多数肥胖患者来说很难维持。在亚洲人群中,减重药物适用于体重指数≥27 kg/m2或体重指数≥25 kg/m2并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联合治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治疗肥胖的药物包括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芬特明-托吡酯缓释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纳曲酮-安非他酮,而在我国仅批准奥利司他作为减重药物。

再次:手术治疗

作为减重的辅助治疗手段,主要通过改变胃肠道的解剖结构,从而限制热量摄入和改变肠道术后的与能量平衡和减重有关的激素来实现。我国《减重手术的营养与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建议:①体重指数≥37 kg/m2,无合并症或无严重相关风险的患者;②体重指数≥32kg/m2,至少合并1个严重的肥胖相关疾病,包括OSA等可考虑减重手术。

总之,对于肥胖 打鼾的患者来说体重管理是基础,治疗的建议以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为主,辅以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根据患者体重指数及合并症情况,个体化制定减重计划,以取得减重的最大效果及打鼾最大程度缓解为目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配图来源于网络)

打鼾的联合用药方案(包含中药)

#健康热力计划#

你经历过鼾声如雷的夜晚吗?

虽然身边的人被吵得睡不着觉,但打鼾的人却不自知。很多人认为打鼾虽然扰人清梦,却不是什么大问题,打鼾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呼噜。如果是轻微的单纯性打鼾,不必太过担心。但如果鼾声很大且伴有呼吸不畅,夜间打鼾暂停次数达到30次左右,且每次暂停的时间超过10秒以上,医学上则称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

一般情况下,患者熟睡后鼾声响度增大超过60dB以上,妨碍正常呼吸时的气体交换,称鼾症,5%的鼾症患者兼有睡眠期间不同程度憋气现象,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引起医学界关注的鼾症是睡眠中伴有呼吸暂停的鼾症,可导致不同程度缺氧,时间久了,会引起人体内激素分泌功能紊乱,从而造成多种系统、组织器官的损害;引起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对心血管系统损害甚大,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中风、性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致夜间猝死。儿童鼾症则会影响身体与智力发育,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影响还是比较的大的。

[鼾症的表现症状]

1、严重的打鼾声

鼻鼾时而终止。患者睡眠时由于气道松弛、塌陷、舌根后坠等因素,导致上呼吸道狭窄,呼吸时气流经过狭小的咽部,使咽腔软组织产生颤动,发出鼾声。

2、白天爱打瞌睡

患者日间常感困倦、头昏,每每在开会、听课、读书、看电视、坐车、甚而开车时,接连哈欠,悄然入睡,而且鼾声如雷。复醒复睡,但睡眠质量不佳,患者往往是睡了很久,仍迷迷糊糊,睡意未尽。

3、呼吸暂停是主要症状

多为同室或同床睡眠者发现患者有呼吸间歇停顿现象。一般气流中断的时间为数十秒,个别长达2分钟以上,多伴随大喘气、憋醒或响亮的鼾声而终止。患者多有胸腹呼吸的矛盾运动,严重者可出现昏迷。

4、憋醒

多数患者只出现脑电图觉醒波,少数会突然憋醒而坐起,感觉心慌、胸闷、心前区不适,深快呼吸后胸闷可迅速缓解,有时伴胸痛,症状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极其相似。有食管反流者可伴剧烈呛咳。

5、夜尿增多

以老年人和重症者表现最为突出。

6、疲倦乏力

患者常感睡觉不解乏,醒后没有清醒感。白天疲倦乏力,工作效率下降。

7、认知行为功能障碍

注意力不集中,精细操作能力下降,记忆力、判断力和反应能力下降,症状严重时不能胜任工作,可加重老年痴呆症状。

8、头痛头晕

常在清晨或夜间出现,隐痛多见,不剧烈,可持续1 -2小时。与血压升高、高CO2致脑血管扩张有关。

9、性功能减退

约有10%的男性患者可出现性欲减退甚至阳痞。

10、睡眠行为异常

表现为磨牙,惊恐,呓语,幻听和做噩梦等。

[专业联合用药]

一般治疗

减肥,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或手术。睡眠体位改变,侧位睡眠,抬高床头。戒烟酒,慎用镇静促眠药物。

一般药物治疗

1、麻黄素类喷雾

减轻鼻腔咽部充血,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呼吸兴奋剂可增加通气,减少呼吸暂停次数;但应避免使用抗组胺药,以免引起嗜睡、增加呼吸暂停的危险性,且禁止使用抑制呼吸的镇静剂和安眠药。

2、激素类喷雾

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剂等。

中药治疗

1、痰湿内阻症(二陈丸 四君子颗粒)

燥湿化痰,益气健脾。若形盛体胖者,可加莱菔子、山楂消食化痰;若清阳不升见头晕头痛、睡不解乏者,可加黄芪、升麻、柴胡益气升清。

2、痰瘀互结症(蛇胆陈皮口服液 血府逐瘀胶囊)

化痰顺气,祛瘀开窍。表现为夜寐不宁,时时鼾醒,鼾声响亮,寐时可见张口呼吸,甚或呼吸暂停,夜间或有胸闷不适,形体肥胖,头重身困,面色晦黯,口唇青紫,或伴有头晕头痛,半身不遂,肢体疼痛或麻,或有鼻塞不适,或有咽中堵塞感,舌淡胖、有齿痕,或有舌色紫黯或见瘀点,脉弦滑或涩。

3、痰热内蕴症(鲜竹沥(或复方鲜竹沥液) 牛黄清心丸(或安脑丸))

清热化痰,醒脑开窍。表现为寐时打鼾或喘,鼾声响亮,呼吸急促,鼻息灼热,喉间气粗痰鸣,咳黄黏痰,甚者面红、憋气,胸部满闷或痛,日间口干喜饮,身热烦躁,口臭,多汗,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气虚痰瘀症(四君子颗粒 血府逐瘀胶囊)

健脾燥湿,化痰祛瘀。表现为睡时鼾声,时有暂停,进行性体质量增加或肥胖,晨起昏沉嗜睡,平日精神不振,健忘,甚至出现烦躁或有行为、智能的改变,或自觉胸闷或胸痛,或有口干、口苦,舌体胖大,舌质黯,苔白厚腻,或伴有舌底络脉青紫,脉沉涩或弦滑。

5、肺脾气虚症(补中益气丸)

补脾益肺,益气升清。表现为眠时打鼾,甚或呼吸反复暂停,鼾声低弱,胸闷气短,动则气促,神疲乏力,嗜睡,或动则气促,头晕健忘,形体虚胖,食少便溏,记忆力衰退,小儿可见发育不良,注意力不集中,舌淡,苔白,脉细弱。

6、脾肾两虚症(四君子丸 金匮肾气丸)

益气健脾,固肾培元。表现为鼾声轻微,呼吸浅促,甚至呼吸暂停,白天昏昏欲睡,呼之能醒,旋即复寐,神衰色悴,神情淡漠,反应迟钝,头晕健忘,喘息气促,腰膝酸软。偏阴虚者,伴颧红,口干咽燥,耳鸣耳聋,舌红少苔,脉沉细;偏阳虚者,伴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或遗尿,性欲减退,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沉无力。

联合用药方案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 鼻渊舒口服液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属于激素类药物,抑制炎症反应途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鼾症;鼻渊舒口服液能抑制机体炎性介质产生,并能收缩血管,减轻膜的通透性,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同时减轻白细胞黏附、聚集和游出,充分发挥治疗效果。两药合用,对鼾症疗效确切。

[注意事项]

1、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2、避免烟酒嗜好

因为吸烟能引起呼吸道症状加重,饮酒加重打鼾、夜间呼吸紊乱及低氧血症。尤其是睡前饮酒。

3、积极减肥

对于肥胖者,要积极减轻体重,加强运动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我们的经验是减轻体重的5%—10%以上。

4、重视血压

鼾症病人多有血氧含量下降,故常伴有高血压、心律紊乱、血液粘稠度增高,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要重视血压的监测。

5、睡前禁止服用镇静、安眠药物

特别是老年朋友,以免加重对呼吸中枢调节的抑制。

6、采取侧卧位睡眠姿势

尤以右侧卧位为宜,避免在睡眠时舌、软腭、悬雍垂松弛后坠,加重上气道堵塞。可在睡眠时背部褙一个小皮球,有助于强制性保持侧卧位睡眠。

7、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快步走、慢跑、散步、骑自行车等。运动时心率不超过每分钟120次为宜。持之以恒,减轻体重后,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治疗打鼾可以试试新办法

鼾症是在熟睡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疾病。只有睡在其旁边的人受到严重干扰后,打鼾者才能知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因此,打鼾者既不知道打鼾的危害,更不会把打鼾当成一种疾病进行治疗。其实,打鼾最明显的危险是会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能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抑郁症和思考能力损伤。与没有打鼾症的人相比,有严重打鼾症的人发生死亡危险要高3倍。但是,由于打鼾不是引起死亡最直接的原因,因此对打鼾的研究和治疗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调查,大约有一半的美国人患有明显打鼾声的睡眠呼吸暂停。而有严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的患者估计有2500万人。当人逐渐年老或过度肥胖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就会经常出现。他们呼吸道里的脂肪使呼吸道变狭窄。当口腔和喉咙里的肌肉在睡眠中进一步变松弛时,呼吸道会变得更狭窄和堵塞气流进入肺部。一些患有严重打鼾症的人会完全停止呼吸长达1分钟~2分钟。在一夜的睡眠中,他们能发生停止呼吸达到600次之多。在这种情况下,氧气的缺失会迫使心脏更强烈地跳动,从而使肾上腺素大量地涌现出来。大量涌现出来的肾上腺素又会引起血压急剧升高。此外,由于氧气浓度的波动变大,他们的肺部和其他器官的组织也会受到损伤。

在过去,所有治疗打鼾的办法都达不到使患者感到舒服、容易使用和性能可靠的要求。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医生开始用捆绑式的持续正压力气道通气(CPAP)面罩治疗打鼾。这种面罩的使用方法是,用布带把盖住鼻子和嘴的面罩用布带捆绑在患者的头上,再用塑料管把面罩和放在床边的小气泵连接在一起。当患者把小气泵开动起来时,有稳定压力的空气就连续地进入到面罩里。由于小气泵能向面罩里送入足够的氧气,这种治疗法能明显地减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但是,因为戴上这种面罩影响身体的自由活动和不容易入睡,大多数的患者不愿意使用这种面罩。

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肺脏学家斯卓洛认为,对上呼吸道进行电刺激是一种能取代通气面罩的治疗法。为了对新治疗法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他领导的研究组对126名具有中等至严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进行了长达1年的试验。根据斯卓洛等人2014年1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报告,当他们使用上呼吸道电刺激装置进行治疗时,这些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能减少68%,从1小时平均发生29.3次减少为9次。这基本上是把严重阻塞性呼吸暂停转变为比较轻微的症状。在2014年4月,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督管理局就批准了这种装置的推广使用。

当患者接受用电刺激装置进行治疗时,医生通过外科手术把这种装置植入患者的体内。具体手术的过程是,医生在患者颌下脖子的一侧做个切口,在控制舌头肌肉的舌下神经上放置一个电极。然后,用手术在胸部植入一个电池组和一个感应器,用导线把感应器和电池组与电极连接在一起。虽然患者在第2天就能出院,他们在1个月后才能在睡眠时启动这种装置。不论在白天或在睡眠中,体内带有这种装置的患者都没有任何异常的感觉,他们能安静地睡觉。在第2天起来后,他们都感觉精力充沛和神清气爽。

霍普金斯大学的施瓦尔茨正在试验一种消除感应器的装置来替代电刺激装置。在睡眠过程中,他改进的装置能连续地发送电荷到控制舌头的神经上使呼吸道保持畅通。这种改进的装置使手术更简单,也消除了可能会失效的部件。现在,持续正压力气道通气面罩在经过改进后也有了更好的功能,使患者在1小时内发生严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次数减少到<5次。但是,患者必须坚持使用。

研究人员也正在开发治严重睡眠呼吸暂停症的药物。例如,根据伊利诺大学卡利的研究报告,他用卓那比醇(Dronabinol)对120名患者进行了为期6个星期的对比试验。卓那比醇是大麻中一种活性成分的合成类似物。由于卓那比醇有刺激头脑里神经传递物质的作用,患者服用卓那比醇能防止或减少睡眠呼吸暂停症的发生。

文/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郭伽

编辑/管仲瑶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点击下方爱心,您的赞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