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矽

谈健 0
文章目录:

患上老年痴呆症,是长期使用铝锅炒菜惹的祸?4个建议值得看一看

随着现在大家养生意识的提高,也越来越注意食品安全。实际上,不仅只是食物有安全隐患,连我们炒菜所用的炊具也暗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铝锅。尽管一般家庭现在已经很少使用铝锅,但是仍有部分家庭在使用。其实很多人不敢使用铝锅的原因还是害怕铝中毒。

然而,铝锅炒菜真的容易释出铝,铝会溶于食物中,被我们吃下肚子,从而造成铝中毒?这到底是真是假?我就借着这篇文章给大家分析分析。

长期食用铝锅烹饪食物,会导致痴呆症?

铝会不会导致阿兹海默症已经是一个吵了很久的科学议题,支持与不支持的论点在科学界到目前都还各有坚持,尚未有定论。长期但铝会对神经细胞造成毒性,倒是在科学界都是认可的。因此即使不确定铝会不会造成阿兹海默症,也不能不小心铝的过度摄取。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在2007年把每周可容忍的铝摄入量,从每千克体重7毫克下修至1毫克。而加拿大、美、日、德、澳等多国也将铝在饮水中含量标准限定在0.1~0.2mg/L之间。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第一时间做出的反应就是将自己家中的铝锅丢了,或者早已丢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对生活中接触的铝先作一个初步了解。铝是地壳中含量排名第三的元素,仅次于氧和矽,在金属元素中占第一位。也就是说只要有土的地方,就有铝的存在。

不仅仅在建筑、仪器制造上常被使用,也可能在药品中添加,而食物中也广泛存有铝,比方说100克的洋葱就有9.2~43.3毫克的铝,一些烘焙食品每100克的铝含量还更高,可是为什么人类受到铝毒害的比例没有很高?原因是铝在肠胃道的吸收比率低于1%,而被人体吸收铝,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朋友而言,是完全能够有效排出体外的。

那么,我们还能不能使用铝锅烹饪食物?是不是在食物烹煮的过程会释出大量的铝?根据过去所发表的实验结果显示,85%的食物用铝锅煮食后,每100克食物的铝含量增加不到1毫克。而这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完全是安全的。因此,我们在使用铝锅烹饪食物,也不要过分去担心。

老年痴呆症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老年痴呆症不仅只是记忆衰退的单一疾病,而是一系列症状的组合,严重时甚至连日常生活都难以自理。因此很多老年人都会非常惧怕。在临床上,老年痴呆症的原因是不确切的,但是总体上离不开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

它们不仅被认为是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也是阿尔兹海默症的危险因素。例如一项针对 1138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研究中调查了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吸烟的四种危险因素的存在与否与阿尔兹海默症发病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随访开始时他们的危险因素越多,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率越高,尤其是有3个或更多危险因素的老年人。而且预防代谢综合征,即增加运动和身体活动,已显示出降低阿尔兹海默症发病率的潜力。除此之外,年龄增长、老年痴呆症家族史、脑部受伤,以及老年时缺乏社交也被认为是高危因素。

综上所述,阿尔兹海默症和血管性痴呆的罪魁祸首并不是吃多了铝锅炒菜的原因。相反,它们的发病更与我们的年龄、不良习惯、以及代谢综合征密切关联。而我们要想预防老年痴呆症,完全可以从上述文字中入手。

使用铝锅又该注意哪些问题?4个建议值得看一看

虽然铝锅会不会造成老年痴呆症,一直争论不休。但是我们作为普通民众,还是应该抱着慎重的态度。在使用铝锅的时候,不管它有没有健康危害,我们总归要注意几个事情,对自己的健康还是有所益处的。一般来说,大家在使用铝锅的时候,这4个建议值得注意。

1、铝锅要选择正规商家,保证质量

众所周知,铝锅加热快,十分方便,最主要的还是不生锈,清洗起来也非常方便。各种优点摆在面前,很多人是无法抗拒的。有时候,因为铝会造成健康影响,很多人想用,而不敢用。那么,我们想要使用铝锅时,就一定要注意挑选正规商家的铝锅。此外,如果还是不放心,完全可以使用铁锅、陶锅进行代替。

2、肾功能不正常避免使用铝锅

如前所述,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朋友可以有效排出铝。所以对于肾功能不正常的朋友而言,最好避免铝锅的使用。因为铝被吃进肚子中,还有1%会经过尿液排出体外。此外除了铝锅,我们还应该避免摄取高含铝量的食品或药品,比如洋葱、硫糖铝、氢氧化铝片等,尤其要避免同时摄入高量的铝和柠檬酸。

3、铝锅烹饪食物应避开含酸食物或含碱食物

尽管大多数食物经铝锅烹饪释出了的铝少之又少,但为了安全,我们用铝锅烹饪含酸程度高或含碱程度高的食物,比如酸白菜、咸鱼等,则会增加铝的释出量,很容易让铝溶解于食物中。即使要煮,也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去炖煮。

4、别过度清洗铝锅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做完菜以后,第一时间就把锅清洗得油光铮亮。确实,干净卫生不是好事,但是在使用铝锅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稍微擦拭就可以了。如果用钢丝球拼命擦洗,只会将铝锅表面的氧化膜擦掉,这对于我们的健康是不利的。如果实在清洗不干净,可以在热水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以帮助清洗干净。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中国人必须下大力气,高度警惕高血压

是什么造就了我国成了全球高血病笫一大国?

近二三十年来,隨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的发生率以每年增加300万例的速度骤升。高血压病患者人数已突破3.3亿,现今,在我国人每四个人中就有三个人处于该病威胁之下。

人们不禁要问:我国为什么什么成了全球高血压第一大国?

专家们给出的答案是:高血压病的发生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了国人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如饮酒、吸烟、肥胖、缺少运动、精神紧张、焦虑、熬夜、不合理的膳食等。

生活方式改变也即是导致高血压病近年来高发危险因素。

下面,笔者主要从饮食方面试做分析,希望能引起网发们的关注,可能话,能对症入号。

1.高血脂症

据估计,我囯现有高血脂症患者已超过2亿人。膳食结构不合理是引发高血脂症的主要原因。

高血脂症患者矽血液粘滞度大,在血管内容易形成斑块,就造成管道堵塞,使动脉管腔狭窄,会使压力升高。所以,血脂高的人不只更易患高血压病,还会加重高血压病病情。

2.肥胖

我国人口的肥胖发生率持续上升,北京市的成人超重与肥胖率几近50%.

胖人体内脂肪多,对动脉血管就造成一定的挤压,动脉管道被挤压,做为动力源为心脏就需要加大动力,才可能完成血液循环达。动力源动力加大,管道压力也会随之加大,就形成了高压。所以,体重超重和肥胖的人比正常体重者发生高血压病的风险就更大。

3. 动脉硬化症

动脉硬化症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发生与衰老有关,在我国,饮食不节和过食肉类食物则是积极的促进因素。

动脉硬化使动脉血管弹性降低,使血压升高。

4.经常大量饮酒

我国人口的酒消费量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

人的血压值隨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增高,大量饮酒使收缩压增高尤其明显。瑞典妇女高血压患者人数远远多于男性,男女寿命差距也低,日本学者研究后发现,当地妇女有饮酒习惯的人几乎同男人一样多,以致因高血压病影响了妇女的寿命。

5.高盐膳食

已经明确,高盐膳食是肯定的引发高血压病的致病因素。

摄盐多是我国居民高血压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的主要原因。我国东北是高血压病的高发地区,每日摄盐量在12-15克以上。有人调查,广州某农村居民摄盐量只有5.7克,比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量还低,发现村民的血压值全部正常。

6.喜吃甜食

我国江南地区居民的摄盐量普遍低于北方,但嗜食甜食的人多。

这可能即为高血脂症或/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7.吸烟

我国是当今全球最大的产烟国,烟草的消费量与年增长率居世界笫一。

烟草中的尼古丁,能刺激心脏和血管,使血压升高。经常吸烟,则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所以,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更容易患高血压病,吸烟越多发生的风险也越大。

(图片取之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果您想阅看本人撰写的更多的有关高血压病的作品。就请在手机下载“今日头条”APP,关注“营养学教授刘政”。

传递科普正能量,请广为转发。

祝各位健康快乐!

人工智能加速落地新药研发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加速落地。其中,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药物研发中的探索正在加快步伐。Nature数据显示,一款新药的研发成本平均约26亿美元,耗时10年,成功率不到10%。不过,人工智能有望应用于药物研发中的多个场景和阶段,帮助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业内专家指出,AI制药行业发展已有10年时间,目前行业处于“淘汰赛”阶段,管线进展、营收能力成为判断一家AI制药企业优劣的最直观标准。

极大提升研发效率

AI制药头部企业英矽智能今年3月在全球顶尖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科研论文,详细介绍了利用人工智能平台发现治疗IPF的新颖靶点TNIK,以及随后利用生成化学平台设计ISM001-055分子的全过程。谈及这一分子生成的意义,英矽智能联合CEO任峰表示,ISM001-055为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发现提供了药效概念性验证。“AI技术的应用,使得此药物分子的研发较传统方式用时缩短了三分之二,研发费用只有行业平均研发费用的十分之一。”

据悉,ISM001-055是一款“全球首创”小分子抑制剂,由生成式AI驱动药物发现与设计过程,靶向TNIK(Traf2/NCK相互作用激酶)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IPF是一种慢性、瘢痕性肺病,影响全球约500万人,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期仅为3至4年。

任峰表示,ISM001-055是一款由生成式AI找到新的靶点,也是由生成式AI找到新的分子进入临床,并且获得临床IIa期验证的药物,其在研管线ISM001-055在IIa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积极的初步研究结果,也成为全球首款实现药效概念验证的AI药物。

谈及研发过程,任峰介绍,特发性肺纤维化此前没有特别好的药物,且相关药物都有较为严重的毒副作用,对病人肺功能的改善效果也不太理想。“当时我们立项时,希望通过AI找到一个跟大家都不一样的全新的生物学机制,于是我们就用生成式AI分析对比了纤维化患者和健康人之间的组学差异,包括转录组、基因组、代谢组,通过这些差异我们找到了TNIK这个靶点可能跟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密切相关。找到靶点之后,我们发现没有临床参考分子,也就是说没有化学的起点,于是我们又用生成式AI从无到有生成这个分子,之后推进药物的临床开发,目前看到积极结果。”

任峰称,目前这款药物分子只完成了临床IIa期,研究和观察时间尚短,受试者人数也比较少,还不能完全下结论,但已经看到了非常好的趋势。

“生成式AI在研发早期可以极大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成功率。以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分子为例,从早期的靶点发现一直到临床前候选化合物的确定,我们只用了18个月的时间,投入260万美元的研发费用。据了解,以工业界平均用时计算,做同样的事情,需要4年半的时间以及花费几千万美元以上的研发投入。”任峰称。

此外,任峰还提到,在没有AI支持的情况下,新药研发管线的成功率通常低于5%,而AI的引入可以将这一数字提高3至5倍。

龙头企业纷纷布局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外大型药企纷纷布局AI制药。例如,跨国药企赛诺菲于2023年6月宣布“All In”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国内药企方面,复星医药、云南白药等也纷纷建立自己的AI团队。

任峰表示,AI无疑将提升中国药物研发的创新能力。一直以来,相较于“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中国制药企业更擅长“从1到100”的跟随式创新,因此在ADC(抗体偶联药物)等工程化更强的制药领域占据优势,在新药靶点的发现方面相对落后,而AI有望弥补中国药企原创短板,缩小国内外创新药研发差距。

记者注意到,目前英矽智能在研管线适应症覆盖范围较广,除了有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靶点之外,还有癌症相关、炎症性肠炎相关,贫血相关、肥胖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领域的靶点研究。对此,任峰表示,AI驱动新药研发项目不受疾病领域限制,只要有足够的公开数据就可以对药物研发进行不同程度的赋能。

AI制药开打“淘汰赛”

业界人士指出,AI制药行业目前处于“淘汰赛”阶段,管线进展、营收能力成为判断一家AI制药企业优劣的最直观标准。

事实上,从2013年算起,AI制药行业的发展已有10年,但鲜有AI药物挺过Ⅱ期临床试验。Exscientia、Benevolent AI、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等AI制药明星公司,都曾出现过候选药物在Ⅱ期或Ⅱa期临床试验中未能达到预期药效目标的案例。

任峰表示,十年间,行业经历过“讲故事的时代”,AI制药被过度炒作。“有一段时间,可以看到每个月都有企业在做融资宣传。尤其是2018年之后,当新概念开始出现时,每有一些重大突破,行业依靠讲故事就可以吸引到各种资源。但如今,‘讲故事的时代’过去了,真正有技术实力在AI制药领域深耕的公司才能活下来。”

近段时间,不断传出AI制药公司裁员、合并的消息。2023年4月,英国AI制药公司Benevolent AI宣布,其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局部泛Trk抑制剂BEN-2293的Ⅱa期临床试验没有达到次要疗效终点,此后公司进行了两次裁员;今年8月,美国AI制药公司Recursion和英国AI制药公司Exscientia宣布双方达成最终合并协议,合并公司名称为Recursion。

“现在行业处于优胜劣汰的阶段。有的公司合并,有的公司开不下去,有的公司转型,有的公司继续在AI制药这个领域深耕。”任峰说。

如何判断一家AI制药企业的优劣?任峰表示,AI技术的评估复杂,判断难度更大。“因此,对于外界而言,管线和收入是两个显性指标。前者反映了AI平台推进项目的能力,后者体现了业内对企业的认可程度。目前,英矽智能最重要的两个发展方向,其一是快速推进管线,其二是快速做高收入。”

“目前来看,AI制药公司最主要、最有可能走通的商业模式可能是自己持续做药物研发管线,做到一定阶段后,将药物对外授权转让,获得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如果每年能够转让2到3个项目,那么公司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就可以走通,我们也在这方面进行探索。”任峰表示。

任峰介绍,2023年英矽智能实现收入超过5000万美元,收入实现主要通过管线的对外授权;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已经超过去年全年。(记者 杜康)

来源:经济参考报